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40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40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数日之后,夷州小城的码头在这一天显得格外的喧嚣和热闹。可以说但凡是有点空闲的人,都挤到了这里来凑一凑热闹。不为别的,只因为夷州小城在今天头一次集结了正式在编的所有船只,而这样的一只船队,就在今天将要正式启航。

    陆仁手头上目前正式在编的船只一共有五十只左右,而这里面并不包括甘宁带去南越的七艘与吴郡陆氏所使用的十余艘。甘宁的那几艘就目前来说属于测试用船只,还没有正式编入序列;吴郡陆氏所使用的船只说句不客气的话是归属在陆氏麾下,并不是你陆仁的私有船只,所以陆仁既无权也不好意思去调用。以免惹来吴郡陆氏那头不必要的反感。

    这五十只舰船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分成三个部份。四成归糜贞率领,主要负责在长江水道上跑商;四成分成两队或是三队,负责跑北方那个“又”字型的航道;剩下的两成主要是停留在夷州船坞,要么是那两队换下来的船只进行维护检修。要么就是负责一些夷州小城近海地区的各类事物,毕竟夷州小城这里虽然没有战事,可也总得留下一些船只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今天,陆仁就是集结起了两只主要船队的四十余只舰船。如此庞大的规模在夷州小城有史以来还是头一次。要知道这四十来艘船可不是什么小鱼小虾,其中型号最小的都是全长十五汉丈(36米左右)以上的中型船只,搁现代社会都不是什么小船了。而其中最大的一艘是陆仁自己的旗舰。全长二十五丈有余(60多米),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少有的大型船只……当然夷州小城眼下也仅有这一艘而已。其余的普遍都在标准的十八至二十丈(40米到50米)左右。

    不过有一件事稍稍的有点可笑,就是陆仁的这艘旗舰吧,陆仁自己都还没有登船驾驶过。原因是这艘船与其说是使用型的船只,不如说是地标意义性的船只,换句话说就是类似于纪念碑之类的东西的存在。而夷州小城会有着这样的一艘船……

    这或许是人类天性之中一个不能算作是劣根性的劣根性。这么说吧,人们在吃饱喝足、安居乐业之余,就总想着能有点什么事来体现一下自身的优越感。而夷州小城到现在已经经过了数年的光景,当初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现在的小日子过得滋润滋润的,当然会想着能弄点什么东西出来优越优越。这和那句“饱暖思x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连带着的,小城居民出于对陆仁的尊敬,就一致认为陆仁应该有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才对。本来是想给陆仁建个祠、立个石像什么的,但马上就被陆仁一口给回绝了。毕竟身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自己的姓名被写在牌位上,自己的模样被雕成石像给立在那里,然后被人早晚三柱香那么的拜……反正陆仁一想起这种事就全身乱冒鸡皮疙瘩。这可不是开玩笑,在那个时代确实有为人立生祠的事情。

    最后本着实用精神出发,陆仁和雪莉就决定建造一艘相对来说比较大型的船只。一方面这样的大型船只在当时确实也有着不错的地标性意义,二则难得不用自己掏钱,让工匠们借此机会来多积累一些大型船只的建造经验也很不错,所以在陆仁还在荆州的时候,这艘大型船只就已经开始的建造工作。

    而这艘船,也是当日甘宁所看到的三艘船只中最大的一只。另外两艘小上了一号的,被甘宁拉去了南越进行试航,这只则是在这个时候被拉了出来。所以到目前为止,陆仁都还没有上过这艘船。

    再有一条,这次的船队是要去右北平接人,而且是接大量的人,接田畴那个徐无山坞堡的三万多人,不得不好好的考虑一下船队的运载量,因此陆仁最后拍板把这艘大船调出来使用。

    这么大规模的船队齐刷刷的停靠在夷州小城的码头那里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像?这里不妨想像一下四十栋有五个单元的三层式楼房……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吧?反正甄家老太太在高处看到这些的时候,心中可着实的震惊不已。在那个时代,一个拥有着这样的财力的人或是宗族,那可绝不是件开玩笑的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甄家老太太更加的坚定了要把甄宓送嫁给陆仁的想法,这尼玛就是个金龟那啥好不好?甄氏宗族要是能从陆仁的手里捞着些汤汤水水的,那也是不得了的事好不好?

    别的闲话也就不再多说了,只说陆仁此刻正在将田畴和陆诚送上主船,而在送上船之前,陆仁把一本小册子递给了田畴:“子泰兄,你在右北平是想干些什么,我大致的能猜得出来。这里面记载的是我所知的一些战法,基本上都是以机关、陷阱、地道为主,里面还有相关的图样,费了我不少心血,或许对你能派得上一些用场,你看着办吧。反正我只说一句,真要碰上那些混蛋的时候,硬拼绝非上策,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阴一阴他们才对。”

    田畴随手翻开看了几页,暗中点了点头再向陆仁道:“陆仆射果然有心,在下久在北境,素知贼寇战法,自会加以利用。”

    陆仁道:“这一去千难万难,你们务必保重。”

    田畴点点头,二人便同时向陆诚所在的方向望了过去。而这一望之下,只见陆诚正耷拉的脑袋,站在他对面的赵雨则是在不停的向陆诚数落着什么。陆仁一见这情况就乐了:“这叫什么事?这小子居然也有今天?”

    还一句话因为田畴就在身边,陆仁没能说出口来,就是陆诚与赵雨之间的这种情况,让陆仁想起了自己那个时代里已经颇为普遍的男弱女强的现相。就是不知道陆诚是不是受自己的影响太深的缘故,激发了其雄性生物骨子里的那份贱品,使之有了m受体质的倾向。不过话又说回来,赵雨这丫头真要是强势起来,却也是个合格的s攻……谁让陆诚打不过赵雨,当初却又偏偏阴差阳错的占过赵雨的便宜来着?

    田畴在夷州也住了一段时间,对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故此见了这般情况也是一乐:“说真的,别看赵雨姑娘平时文文静静的,但她还真不是一般的很厉害。我和她碰过几次头,也交过两次手,感觉我这堂堂七尺男儿都不是她的对手。”

    陆仁呵呵一笑,随手展开了手里的折扇,折扇的扇面上有五个陆仁刻意用来搞笑的字“啥也别说了”,而另一面则是“难得糊涂”。

    田畴跟着一笑,随即正色道:“陆仆射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陆仁点点头:“别的事到也没有,只一条你要记住。我眼下能够提供给你的帮助十分有限,而你则千万不可以以一时之气愤去拼,不管是你还是我其实都拼不起。所以不管怎么样,保全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人保住了,才有能够把事情做下去的可能。”

    田畴心领神会的一点头:“请陆仆射放心,在下定会牢记在心!”(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回 邺城城下

    陆诚与田畴所率领的庞大舰队出发之后,陆仁的手边却因此暂时没有了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陆仁无非就是在夷州小城的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碰上了什么事情该处理的就处理一下,不用他亲自去插手过问的,陆仁也不会伸手过去。混了这么多年,陆仁难道还不清楚自己就算是再能干也只是一个人的道理?可以放手、应该放手的事,当然还是交给自己手下的那帮子人去做的好。

    绝大多数的时间,陆仁主要还是陪在了蔡琰和自己的那俩小宝贝的身边,毕竟再过上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还得按原定计划前往荆州,在那头自己要做的事情可不少,而蔡琰和这对新降生的宝宝,这回却不可能和自己一起到荆州去,所以现在当然要多花点时间陪伴一下。

    这个时候一味的陪在老婆孩子的身边到不是陆仁做事有些不分轻重,而是陆仁现在就算是想到荆州那边去也去不了。因为陆仁手头上的机动船只和人员全都调拔给了陆诚和田畴来进行这回的右北平大搬运,夷州小城这里就剩下了那么几只要负责一些近海区域各项作业的船只,不能拿来组建商队,换句话说就是陆仁在一段时间之内无船可用。也别说陆仁了,这个时候就连糜贞不也老老实实的蹲在夷州小城没啥事做吗?

    至于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陆仁到是心中有数。之前在和田畴商谈的时候陆仁就算过,如果是把田畴在右北平那边的人都搬到夷州来,大概是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自家新降生的俩小宝贝满百日的话,也正好是三个月多几天的时间。这么一算的话,双头的时间都刚刚好,田畴那边的人搬得差不多的时候,陆仁也就可以抽调船只组建商队再次前往荆州。

    此外夷州小城到右北平的海程约为一千五百多公里。以陆仁手头上现时点的船只,一趟单程就大概需要十二到十五天,再考虑到船队第一次的抵达时田畴那头肯定有不少事情要做,所以陆仁与田畴的诂计是第一次的航行归返是四十天左右。

    所以总的来说,陆仁现在是在等待的时日之中过着自己悠闲的小日子。当然了,相应的要接纳大量的人口的准备工作,陆仁可没敢怠慢半分。要知道按陆仁与田畴的诂计,船团一趟大概就会送过来五千人至六千人左右,只以第一趟而论那就是夷州现有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可不是个开玩笑的数字。

    但好就好在陆仁当初在曹操手底下的时候就是在和这一类的事情打交道。经常是动不动就要安顿成千上万的流民,因此在这个时候要做些什么事那也是轻车熟路。而且现在的夷州小城比起陆仁当初的那个时候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夷州小城的粮食储备量绝对充足,比起陆仁当初在安顿流民之初总是要头痛口粮的问题那可方便了太多太多。

    闲话少说,在船团出发之后的第四十三天,陆诚便率领着船团顺利返航,带回来了头批的近六千多徐无山民众;与此同时前往南越方向的甘宁也一并回归,带回来了近千南越部族中愿意投奔的人口,至此夷州小城的人口基数终于突破三万大关。

    而后陆诚与甘宁的两只舰队完成了各自的休整。陆诚舰队继续北上右北平去搬运人口,甘宁则依照陆仁当初的方案,率领着由十艘舰船编组成的舰队南下前往吕宋诸岛。陆诚方面的事没什么要说的,无非就是送粮过去和搬人回来;甘宁方面则主要是探险。同时寻找几样在南洋地区盛产的香辛料与土特产,像肉桂、豆蔻、丁香之类的。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甘宁少不了也要抢些土著什么的回来当劳动力。

    总而言之。夷州小城在陆仁的苦心安排之下,可以说是躲在各方诸候的眼皮子底下平稳的发展着,转眼之间就已经到了建安九年的五月初。这个时候夷州的上上下下都在准备着好好的过上一个端午节。陆仁也因为右北平那边的人口已经搬运得差不多了,得以把部份的船只抽调回来,开始组建前往荆州的商队。

    而在这个时候的河北,曹操利用袁谭与袁尚之争,已经发展到了兵临邺城城下的地步。

    其实在袁绍死后,袁谭与袁尚这对兄弟就已经开始了阋墙之争。由于袁谭与袁熙的联手,只拥有青州地区的袁谭还一度向曹操借兵求援,曹操就兵发黎阳,算是给袁谭助了一下威,但实际上却是借此机会在黄河北岸站住了脚跟。

    当时的时间是建安八年的年末,也就是陆仁刚刚回到夷州还没多久的时候。这时郭嘉建议曹操玩个小小的花招,在保全曹操自身实力的前题下进一步激化袁谭与袁尚之间的争斗。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然后就对外宣称病重,率领大军回许昌“养病”。

    这个消息一传到袁谭和袁尚那里,袁尚马上就有了行动,率领其主力部队开始对失去了曹操的支援的袁谭发动攻击。而袁谭的个人能力和自身实力都逊于袁尚,被袁尚打得节节败退,不得已之下只能坚守平原,同时派出信使再次的向曹操求援。

    曹操那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麾下的部队也一直是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所以一接到袁谭的求援信息,曹操的部队马上就越河北上,以闪电战的方式打到了邺城城下。而在打到邺城城下之后,曹操就开始着手稳固周边、打通粮道的事情。因为曹操心里清楚,邺城可是袁绍苦心经营了许多年的大本营,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下来的。想攻下邺城,首先就得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就在此刻的曹操帐中,曹操正在与郭嘉商议着破城之事:

    “……邺城到底是孤那老友的根本所在,真是易守难攻,更兼审配处事谨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