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403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03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兰摇头:“刚才有人来报,说是海昌县的陆氏族人有急事求见。大人听说是海昌县来的人,尽管宿醉并未尽去还是强撑着到船头那里见人去了。”

    貂婵皱了皱眉:“海昌县?今夏我们路经海昌的时候,那里不是正闹着水患吗?”

    陆兰道:“没错啊!当时海昌县令。也就是大人的族弟陆逊陆伯言还差人送了一封信给糜姐姐,请糜姐姐务必要亲手转交给大人。信我虽然没有看到,不过内容我大致的猜得出来,应该是想请大人从粮广之处调运一批米粮去海昌赈灾……没办法。这年头除了我们家大人之外,还有几个人会做这种事?”

    貂婵恍然的点了点头:“难怪这回船队购置的几乎全是粮米,夷州那边紧缺的物件却没有买多少。那不用说了,海昌来人肯定原本是要去襄阳的。路经柴桑小歇的时候正好听闻说义浩在此就赶来向义浩报信,并催促义浩早些运粮去海昌救助百姓。陆伯言也真会找,能够在短时间内调集到大批粮米去救助百姓的人除去官府之外。在荆吴两地似乎也就只有义浩一人而已,而最重要的是义浩他肯做这种事。”

    陆兰点头赞同道:“是啊!当年大人尚在许都为官的时候,赖大人救助而得活命的流民又何止千万?回想起来,我与子良、子真当初差点饿死,都还是大人赶去一口一口的亲手喂饭,救回了我们的性命呢!”

    貂婵欣慰的笑了笑:“小兰你先收拾着,回头记得煮些醒酒汤给义浩饮下,我现在去船头那里看看。”

    陆兰应了一声继续收拾,貂婵则信步出房准备去船头那里看看陆仁。一抬眼间,孙尚香便凑了过来悄悄的向貂婵问道:“秀姐,这十多只大船上装的是要送去海昌赈灾的粮米?”

    貂婵点头道:“虽不全是,也差不多了,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两万余斛,全部都是义浩在襄阳购置来的。”

    “两万斛?这么多!”

    孙尚香可不是深闺大院里什么都不懂的大小姐,自然明白两万斛的粮食那是什么概念。人在惊愕之余,目光中也流露出了几分敬佩之意:“一直以来就没少听说过陆仆射的义举,今日一见果然是……”

    貂婵摆摆手打断了孙尚香的话:“义浩他从来就没想过什么义举不义举的,到是常和我说他早年也是个为天灾**所迫而于街头乞食的乞儿,饱尝过饥寒交迫之苦。古人曾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浩他心地善良,不愿见到再有人饱尝他当年的饥寒之苦,所以只要是力所能及,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救助那些流民百姓。今番之事,不过是他本着自己的良知而为而已。”

    孙尚香赞赏的点了点头:“好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间知此理人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秀姐,带我去见一下陆仆射吧,陆仆射是在为我江东百姓劳心费力,而我身为江东郡主,于情于理都应该代我江东百姓向陆仆射道一声谢。”

    貂婵笑而摆手:“不必不必,义浩他从来就不在意这些虚言客套的。”

    孙尚香闻言脸上可就写满了不高兴:“秀姐你这是什么话?我是真心实意的想去向陆仆射道一声谢,你怎么能说我是虚言客套?”

    “哦……”貂婵自知失言,举手轻拍了几下自己的樱唇再笑道:“我失言了,自掌几下嘴算是向你赔个不是总行了吧?”

    孙尚香拉起了貂婵就往船头甲板那里走:“走吧走吧,向陆仆射道完了谢我带你去鄱阳湖上泛舟,另外回头我再差人去向二哥仲谋说一声,请二哥遣使执节,命陆伯言开府仓赈济百姓。”

    貂婵道:“海昌那里好像并没有什么府粮,不然陆伯言也不会请义浩另调粮食了。”

    “哎?”

    孙尚香的脚步稍稍的停了停:“这些事我不懂,再者也不是我能够过问的事……哎呀没关系,请二哥他从他处调拔粮米过去赈济就行了。”

    就这么说着,二女便将至海马号的船头。只是人还没有从船舱中出来,隐隐约约的便听见有人正言辞恳切的道:“家主,海昌县灾情甚急,还望家主能尽早将这些赈灾之粮运至海昌,以解百姓们的饥馑之危!”

    陆仁的声音有点绵软而无力,显然是宿醉之意尚未散尽:“我知道了,不过这次因为粮食的贩运数量太大,我们过来的时候又做掉了一批江/贼。这两档子事加一块儿,要是对柴桑官家那里没交待清楚,我们的船只哪离得了岸?”

    “可是家主……”

    “行了行了,别说了,我比你还急!你一路赶来也够累的,先在这里好好的休息一下,我等下酒醒了就去找本地的官府说清楚一下这里面的事,大不了我多花点钱,希望能尽快的被放行。”

    “那……小的先去了,家主注意身体。”

    脚步声响,听得出是那报信之人先下船休息去了,到是这时的孙尚香就随之沉默了下来,完全没了刚才拉着貂婵去玩的兴奋劲头。

    有人会说,以孙尚香的身份,出面去帮陆仁说一声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孙尚香也是有着自己的顾虑的。严格的来说,今年十五、六岁的孙尚香,正处在一个既懂事却又不怎么懂的年纪,但哪些事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哪些事自己不能胡乱插手,孙尚香的心里多少还有点底。

    拿她现在的情况来说,就是典型的虽然刁蛮却不跋扈。没事就这里疯疯那里玩玩,这只是她自己的事而已,江东群臣对她虽然头痛但并不反感,说白了就是把她当成了一个贪玩的疯丫头而已,而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孙尚香却也很清楚,自己不能去过问那些军政方面的正事,因为一但触碰了,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她一直都保持着这种处事原则,到后来也不会得来江东群臣对她的“敬而畏之”,因为大家都挑不出她什么毛病。

    而此时此刻,陆仁这里的事就涉及了军政,孙尚香感觉到自己不便插手。别的不说,单是两万斛的粮食生意就有点够呛,因为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如此大宗的粮食生意是开玩笑的吗?只要不是那种二百五的诸候,又有哪个诸候会不把钱粮的流通看得非常之紧?(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回 引见周瑜

    当孙尚香来到船头的时候,陆仁正在对着江上微风揉掐着俩太阳穴。孙尚香略一迟疑后向陆仁打了招呼,陆仁自然是马上回礼。

    客套了两句,孙尚香就提起了陆仁船队里大批粮食的事,陆仁则是不紧不慢的回应了一番。而在末了,孙尚香满怀歉意的道:“对不起啊陆先生,这次的事因为涉及军政,恕尚香不能出面去帮先生说上几句话。”

    陆仁无所谓的摇了摇头:“不怪郡主。我陆仁好歹也当过几年的官,又哪里会不清楚郡主的难处?到是郡主如果能够只凭着自己的一句话就放行了我的船队的话,那江东这边的政局可就不太妙了。”

    “……多谢先生体谅。”

    貂婵在一旁帮起了腔:“义浩说得没错,这些军事政事,我们这些女子实在不便过问。”

    孙尚香细眉一拧:“只是陆先生船中所载之物,尽是已应允海昌县百姓的赈灾之粮。尚香虽只是一介女流且年少无知,却也知道什么是救灾如救火,丝毫都耽误不得。每多耽误上一刻,或许就会有人因此饥馑而死……先生,有没有别的什么尚香能帮得上你的地方?”

    陆仁心说好!史料中对孙尚香的记载虽然不多,但都能看得出孙尚香是个敢做敢当的女中丈夫,而且很爱护百姓。现在孙尚香说出这番话,那自己的后招就能跟着使出来了。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才稳,毕竟陆仁清楚自己现在要碰的对手可是美洲狼,这些准备好的套如果不一个一个小小心心的下,美洲狼就随时都有可能看破,那再出个阴招狠招陆仁可就真的招架不住了。

    一念至此,陆仁便故作姿态的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向孙尚香道:“郡主虽然不便插手军事政务,但如果只是带着我去拜访一下此处主事的官员和将领应该可以吧?”

    孙尚香道:“这当然可以。要我说。先生也就不用去和这里的文官浪费时间,因为柴桑多屯军兵以防备荆楚,所以大小诸事我仲兄公瑾便可一手决断,先生你直接去找仲兄也就是了。这样吧,我先去仲兄那里向仲兄打声招呼,先生你稍迟一些就去求见仲兄拜请此事。而且如此一来,我虽然不能插手军事政事,但在仲兄的面前帮先生说上几句话还是可以的。”

    陆仁连忙施礼:“既如此,就有劳郡主了。还请郡主先行一步,我这里稍作点准备之后就前去拜访公瑾。”

    孙尚香点了点头。却又没来由的轻叹道:“只可惜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不然早些写信给二哥,让他早些放粮赈民就好了。”

    陆仁听了之后暗暗摇头。好歹也混了那么多年的“内政专员”,这里面的事陆仁会不比孙尚香要清楚得多?汉时的交通与运输能力并不发达,按孙尚香的说法,那从孙尚香通知到孙权,再由孙权下令给粮多的郡县,然后受命的郡县点算、装载粮食,最后再送到海昌。这里面要花费掉的时间可绝不是一点半点。真要是拖将下来,海昌县那得饿死多少人?而在原有的历史上,陆逊在不得已之下玩的可是先斩后奏。

    相比之下陆仁的这两万斛粮食是现成装载好了的,而且海昌在柴桑的下游。船队出发后顺风顺水的最多要不了几天便可抵达。孙尚香多半就是清楚这些事,才会希望陆仁的船队能尽快的离岸出发,把粮食送去海昌解除燃眉之急。毕竟能够早送去一天,海昌县就能少饿死一些人。这便是孙尚香心里的想法了。

    ————————————————————

    眼望着孙尚香翻身上马,带着她的那些女侍随从扬长而去,陆仁一转身就在船头甲板上坐了下来。向舱中走出来的“海昌陆氏族人”苦笑道:“元直,我会不会太卑鄙了一些?”

    徐庶已经扯下了先前贴在脸上的假胡须,这会儿正在揉按着脸皮:“兄长何出此言?此番兄长于荆襄购粮,本就有赈济海昌百姓之意。若不是周公瑾设计图谋兄长,兄长也不会借此事来寻计脱身,毕竟兄长若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之祸,今设此诡计而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正如昨夜兄长所言,我等既生于乱世,便不可一味的拘泥于君子的仁义道德,真要是那样在这乱世之中是活不下去的。该做小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做足小人,彼既不仁又怎能怪我不义”

    陆仁有些无力的仰躺到了甲板上呆望向天空:“是啊,我也真的是不得已。元直,你觉得周公瑾设下此计,那在他心中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哪种?”

    徐庶道:“自然是逼迫得兄长出仕于吴,然后以兄长的富国之干为东吴蓄草积粮。只是他们又哪里知道兄长心中已早有韬略?”

    陆仁摆摆手道:“其实不论我是不是想做点我自己的事出来,这东吴我都是绝对不能投的。因为……我陆氏与孙氏之间的恩怨瓜葛早已是言之不清的一团乱麻了。”

    徐庶闻言笑而问道:“兄长此话怎讲?”

    陆仁道:“早年小霸王孙策尚在袁术帐下为将时,袭杀了我陆氏宗主陆康;而后孙策设计脱离袁术并席卷江东,为竖威望又杀了多少江东豪杰?简单点来说,只要是不肯屈从于孙氏者就是一个字——杀!我陆氏族人在这一时期死得也不少,因此我陆氏本与孙氏就有大仇,更何况后来孙策还在我手上栽过一个大跟头?这仇已是深上加深了。”

    徐庶略一皱眉:“原来如此,那吴郡陆氏乃为势所迫才出仕于孙吴?”

    陆仁点了点头:“没错,是为势所迫。只不过到陆伯言带领族人归依孙吴时,小霸王孙策已遇刺身亡。孙权乃承继父兄之业,但并无父兄之勇,以武力其实弹压不住旧日的那些大族豪族,所以他就改用了怀柔之策,对有官途之意的大姓豪族予以厚待,以示其与父兄的不同之处。

    “想我陆氏虽有凋零之态,但毕竟是吴之四姓之一,兼之与孙氏又本有旧仇,彼尚能安抚纳用,那对江东其他的大姓豪姓又意味着什么?若非如此,以伯言的无名之身,更兼年齿尚幼,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得到官职去治乡理县?”

    说到这里陆仁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说辞之后才接着道:“但世事便是如此,两、三代人的积怨宿仇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化解的?就算我陆氏已不愿再追讨旧仇,孙氏也会小小心心的防着我们陆氏。

    而在现在的陆氏当中,声望最高、才名最盛的人是我,而且对世人而言,我身怀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