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87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87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首急望过之后再对望一眼,另外二首马上就跃回了自己的快船之中再收回舢板。陈老大在船头把刀架到了肩上,大声唤道:“二位,就按咱们先前说好的,我取中船,你们取左右两舷!”

    怪叫声中,十余只轻快江船的桨手一齐开动,趁着并不甚明的月色向对面驶来的船队压了上去。而在各船的船头,挂钩手也都作好了抛钩登船的准备。

    一百丈、八十丈、六十丈……

    没过多久,这十余只贼船就已经驶到了离陆仁船队先头旗舰只有三十余丈的地方。按双方的对行速度,只消再过片刻一众贼船就可以欺至陆仁船队的船头舷下,而这时的陆仁船队中却好像因为月不甚明的缘故,还没有发现到这些贼船。陈老大这时嘴角已经挂起了冷笑,仿佛陆仁船中的钱财与美女都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一般。

    突然之间,陆仁船队的旗舰海马号那高高的了望台上射出了一道眩目的白光,在这黑夜之中格外的显眼,令所有正在急急前冲的江/贼们的双眼为之一眩。而这道白光,径直的射向了陈老大所在的江船的船尾……

    “啊——”

    陈老大的船尾处传来了一声惨叫,陈老大急回头望去,只见本船的舵手好像是被雷电劈中了一般,混身上下正剧烈的抽搐着,口中还吐出了不少的白沫。

    “怎、怎么回事!?”

    “老大,刚才那道怪光正好射中了阿三……”

    话末说完,舵手阿三已经再也站立不住,全身颤抖着一头栽入了江中。陈老大见状骇然,口中很不自然的道:“妖、妖术吗?那、那陆仁难道真如传闻中说的那样会使妖术!?”

    只这一会儿的功夫,海马号的了望台上又有数道刺目白光射出,而每一道白手都准确无误的射中了各只贼船船尾的舵手身上。再看这些可怜的舵手,或如阿三一般一头栽入江中,或扑通一声栽倒在船尾甲板之上。船靠舵领,而这些船突然之间失去了舵手,航向立时便大乱,甚至有好几只贼船都碰撞到了一起。

    这时海马号上的警锣已然响起,亦有人在大声的喊话道:“贼至!杀贼啊!”

    再看海马号的船身正在缓缓打横,很快便将船只侧舷对着了一众贼船,风帆亦在快速的降下。此外另有三船急赶上来,和海马号一样的降帆横船,把一侧侧舷对着了一众贼船。

    且说在警锣初响之时,海马号的船舱之中就已经奔出了许多人丁,随着某人的一声令下,这些人丁奔向了固定在船只侧舷上的那些大木箱。插销拔去,大木箱的四壁四向打开,这时再有人奋力将箱中之物向外翻开折叠并装好支架……

    **之中有不少人的眼力不错,借着朦胧月色仔细一看,立时便惊呼道:“机、机弩!?陆仁的船队里怎么有这东西!?”(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回 小试身手

    “机、机弩!?陆仁的船队里怎么有这东西!?”

    这个声音很大,而在海马号的了望台上,陆仁的嘴角向上微微一扬,阴侧侧的同时还带着少许的邪气,轻声怪笑道:“真够扯淡的,这些家伙也不打听打听我陆仁的斤量?不知道老曹和袁绍在官渡对恃的时候,那些发石车是我弄出来的吗?那些大家伙都不在话下,这些机弩我还会整不出来?在那个时候我就跟老曹说过,领兵打仗什么的我是不行,可如果是拼装备,这个时代诂计还没谁会是我的对手。”

    这里要说一下,陆仁船中的机弩并不是汉时人们所知的普通大弩,而是陆仁与雪莉进行过全面改良的半自动型机弩。

    在电影《赤壁》当中,诸葛亮所制作的那种拉杆式连弩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而且据说很可能就是诸葛亮研发的出来的连弩。根据史物原型并由后人复刻重制出来的机弩,现在可就在哪间博物馆里面放着。而陆仁与雪莉在得到月背基地主电脑从现代网络里搜寻来的构造图之后,根据目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种连弩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良。

    简略一些来说,就是加大了尺寸,用增加弓臂与弓弦长度的方法来增加箭支的射程与攻击力度,同时还在臂尾的弦位上追加了滑轮以减少拉弦时的力量消耗。

    然后是修改了箭匣的结构。原弩的箭匣结构是要把数寸长的短箭一支一支的扣进匣去,那架式倒挺像是给泵式散弹枪上弹,上箭速度也相对较慢。这种上箭方式如果是一群弓弩手在正常的军阵作战中进行分组多段式射击,对箭阵的密集度与持续度的影响自然不大,但在船只上,特别是陆仁与糜贞手中这些要进行长途货运的船只上,根本就不可能也不允许船只里搭载过量的人员来进行多段分组式的射击。想想也知道,船只的总积载量也就那么多。人手要是带多了那货物放哪儿?再说人员们的吃喝住也要占用很多舱位。

    此外就是船只上的空间有限,弩弓不允许安置得太多,如果延用原弩那种一枚枚往匣里扣箭的上箭方式,那么在应对当时那种以快速接近再登船肉搏的水战方式上,箭支的连续射击就肯定会出现较大的空档,这对单船人员相对偏少,而且缺乏实战经验,肉搏战能力较差的“陆氏水师”(权且这么称呼吧)来说搞不好就会成为落败的致命点。

    因此,陆仁与雪莉把箭匣改良成了类似于现代自动型枪支里弹鼓式的结构,不过是倒置在弩弓的上方。单是一个箭鼓里的箭支就足有过百支之多。而且箭支的补充也相当方便快捷,只要把箭鼓上方的盖子打开,再把大把大把的箭支摆正方向放进去也就行了。而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更换掉整个箭鼓!

    接下来是击发结构。原弩的击发拉杆是在弩弓的上方,而陆仁的机弩上方可架着箭鼓呢,击发拉杆自然不能采用原弩的结构,所以是把拉杆改在了弩身的下方,同时还把单纯的拉杆结构改良成了相对来说更为省力且快捷一些的齿轮式绞盘结构,发箭手坐在弩弓的后面不停的转动绞船就行了。而这种操作方法到有点像……自行车的两个脚踏板!虽说是用两只手来转,不过在必要的时候发箭手的确可以躺在甲板上然后换用两条腿来玩命的蹬。

    最后是对弩弓支架的改良。这个陆仁与雪莉采用了后世炮架的结构,使弩弓在纵向上可以进行仰、俯角各40度的调整,横向上则可以进行左右各60度的调整。这样当单侧船舷的几架弩弓配合起来时。在中距离射击面上基本上不会出现射击死角。

    不过由于这种箭鼓式机弩的重量相对较高,构造上又受到了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仰、俯角的调整其实不太方便,但横向扫射面调整却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弩弓要先调整并固定好仰、俯角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横向面的快速扫射。

    而为了弥补陆氏船只因为船体较大、甲板舷位较高所造成的弩弓俯射着箭线位过于单一,在船身中部舱位还另置了弩弓与箭窗。在纵向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大中、近程的箭支覆盖面从而减少死角。像旗舰海马号与另外两只副旗舰作为大型船甚至光船身中的弩弓就有两排,连上甲板上的弩弓一共是三排。

    人员配置上,每架弩弓由两个人合力操作,即一人主摇轮发箭,另一人负责进行弩弓的射击瞄准,箭支的补充则有专队的小队来做。综合起来,这种弩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到两秒三箭,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较少。要是碰上摇轮手力气大而且玩了命的摇,甚至可以做到三秒七箭!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恐怖的连射速度了。

    废话也不再多说,只说海马号与另外三只顶在最前面的船在以侧舷对敌,且各自的弩手们就位之后,连续且相对密集的箭雨便射向了一众**。二十余丈,换算成现代尺寸大概是五十米左右,正是这种机弩发挥威力的最佳距离。加上各贼船的舵手之前已被白光击除,各贼船的左右闪躲失控,现在在这江面之上简直与弩弓的活靶子无异!

    一时之之,各贼船中的江/贼们惨叫连连,中箭落水者难以计数。而了望台上的陆仁见战局已逞向己方一面倒的状态,脸上很平淡的笑了笑,缓缓的把手中的电击步枪枪管搁到了了望台的护栏上。

    这电击步枪是雪莉穿越过来时一并带来的,一共是带了两把,当初陆仁设计在玉石桥戏弄曹操时就曾经用过一次,后来陆仁与雪莉分头行事,陆仁带了一把在身边以防万一。

    而这种外星科技的东西,其功能很完善的,点射和连发那是小意思,还可以调整输出能量的大小来调整攻击力。像陆仁和雪莉在戏耍曹操的时候,因为不想要曹操的命,所以就调整成了非杀伤性的晕眩模式,以连发的模式乱扫了一通。

    但是现在陆仁下的是狠手,动用的是致死性的狙击模式与瞄准镜的红外线夜视功能,一枪一个的把贼船上的舵手们全都给点了,要不是陆仁自知枪法差,他都想来个暴头n连杀。说起来陆仁很清楚自己的水师优、缺点在哪里,如何去扬长避短自然要仔细考量。

    如果不是仔细的考量过这些事,以陆仁的心性又哪里敢明知有贼却硬要迎贼而上?同时还把蔡琰她们四个娇美的女子带在身边?而另一方面,陆仁也是想让自家的船队适当的打上几次仗,一则用这些**可以练一练手,二则也是要警醒一下麾下的人众,让这些家伙别因为有看上去强大的实力就放松了警惕之心。

    却说陆仁正在了望台上静静的观战,万一哪里不支,他还准备补上几枪以作支援。但这时陆仁的耳中却听到了紧张而急促的喘息声。扭头望去,见是陆兰紧握着那对护身短剑,人在不住的轻喘,身躯亦在轻轻的打着颤。陆仁静望了片刻,忽然轻轻的摇了摇头向陆兰道:“小兰,把剑收回去。”

    陆兰闻言一窒,急道:“可是大人,下面还在……”

    陆仁摆了摆手:“没有必要的话,我不想你这丫头的手沾上血……我希望我家小兰永远都是个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好女孩。”

    “大人……”

    有一只纤手按到了陆兰的肩上,却是貂婵在向陆兰劝解道:“放心吧小兰,没事的。再说真有什么事,不是还有我在义浩的身边吗?”

    陆兰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护身短剑收回了鞘中。陆仁见状笑了笑,又望向了江中的战场。却说海马号等四只船先进行攻击后,后面的船只马上就跟了上来,分成两队越过海马号,很快就将那些贼船给围在了正当中。在四面乱箭齐发之下,被围住的**们再无闪避之处,完完全全的成为了陆氏水师试箭的箭靶。

    而在众**之中,那陈老大到底是在江面上混了多年的人物,居然在乱箭之中硬是指挥着船中**驾动江船冲向了陆仁所在的海马号。前文有述,海马号的舷位较高,虽说在上中下三排弩弓来保证中程射击面,但真被小船欺至近处时,这些弩弓就有些无能为力。

    再看这陈老大也是急红了眼,在丝毫不理会船中**早已死伤过半的情况下冲到了海马号的舷下,一把抓起绳钩就想往上面扔。可是还没等他把绳钩扔出手,一支羽箭便已射中了陈老大的心口要害。这个在三江口为害多年的江/贼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自己的船中。

    “黄信,射得好!”

    海马号的甲板之上,一位大概三十来岁的青壮男子听到了陆仁在了望台上发出的赞赏声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向了望台拱手道:“主公,信献丑了!”

    陆仁道:“传令各船机弩渐止,短弩队用心戒备,然后再徐徐向那些贼船靠过去。若尚有活口,短弩队从速射杀。确定再无活口之后把那些贼船挂在各船船后,跌落在江中的死尸能捞上来的就全部捞上来再扔在贼船之中。明日我们船至柴桑,再把这些**死尸与贼船全部交付给江东水军。我们今晚上做了这么大一场事,不向人交待一下、让人知道一下可说不过去。”

    “诺!”(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回 初会甘宁

    黄信,高顺安排给陆仁的贴身四卫之一,也是当初七百陷阵营最后仅存的数人之一。并州猎户出身的黄信射术不错,而且为人机警眼力极佳,在陷阵营中担任的是斥候兵。在追随陆仁且来到荆襄之后,陆仁让黄信四下走动,专门负责打探各类消息。在陆仁这次临出发前,黄信正好从长沙回到襄阳,陆仁就让黄信同行,在海马号上当一下短弩队的队长。

    短弩队,专门负责弥补船中机弩近程死角的机动小队,所使用的就是那种拉杆式连弩。当然他们的弩也有经过一定的改良,箭匣可以轻松更换,弩身下方有助力握柄,弩身后方追加了枪托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