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368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68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回 千里传音

    ps:  (转眼就到了2016年了,瓶子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貂婵与陆兰毕竟是刚刚经历了一番长途的旅程,身体上比较疲惫,所以是沾枕即着,而蔡琰帮貂婵、陆兰安排好了居舍再回到陆仁身边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等回到房中时,见陆仁正在摆弄着一个平时暗藏在他们卧榻下的箱子,彼此对望了一眼之后,蔡琰便向陆仁轻轻的点头道:“义浩你且安心作法,我去门外帮你守着。”

    陆仁连忙摆手道:“不必不必。其实这玩意儿该怎么用,早就应该教给你了。再说句实在话,高顺写来的信也给我提了个醒,你我现在住在荆州算得上是客居他乡,虽说身上都有那么几件护身法宝,但凡事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我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文姬你就要代我在第一时间与夷州的雪莉取得联系。在必要的时候,只要我还没有死,相信雪莉她就能救得了我。”

    蔡琰错愕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轻轻点头道:“做事谨慎一些自然不会有什么坏处。义浩,听你的意思,你是要教我用这千里传音器?”

    陆仁笑着执起了蔡琰胸前的项坠道:“之前我给你的这套传音首饰,最多只能是在方圆两百余里的范围之内相互传音,可荆州这里离夷州却足有数千里之遥,真要是有什么事就是鞭长莫及,所以最起码我是要教会你怎么和雪莉千里传音以备不测。一会儿我拿千里传音器出来,我会告诉你这玩意儿是怎么用,你一定要仔细记好。在我没有带你外出的时候,你也要代我保管好。”

    说完了这些,陆仁探头出房仔细的看了看周围,确定没问题之后这才关门闭窗外带放下帘子,这才当着蔡琰的面打开箱子,取出了里面的千里传音器……好吧。这所谓的“千里传音器”其实并不是什么道家法宝,而是一套很轻便的无线电通讯器材,是两年前雪莉穿过来的时候一并带过来的。而且作为“雪莉”品牌的东西,比地球的同期产物要先进得太多太多,比如说地球的同期产物还需要卫星或是信号塔,这玩意儿则是半径三万公里之内没那个需求。

    陆仁在从曹营出逃,并且设下陷阱小小的戏弄了一下曹操的时候就曾经用过一次。当时曹操在许昌城外的十里驿亭里看见的陆仁的“幻像”,还有陆仁自称的“元灵出窍”,其实就是让雪莉事先把通讯器暗藏在亭檐下,在合适的时候再投射出人在玉石桥的陆仁的全息影像并与曹操进行通话。而曹操一行人又哪会懂这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认为这是陆仁在玩道法。等曹操那帮子人走远之后。一直藏在暗处对通讯器进行遥控的雪莉再收回通讯器,乘反重力翔板赶回玉石桥与陆仁会合并狠狠的戏弄了奸雄曹操一番。

    后来陆仁抵达夷州,作好决策之后决定返回中原,雪莉带来的两套通讯器就一人带了一套在身边,为的是方便对夷州的发展建设进行远程遥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只是要进行通话的话其实也用不着通讯器,因为雪莉身上也装着一块和陆仁一样的芯片,彼此之间在不借助外力增幅的情况下,有效通话半径为五千公里。但是为了一些直观性的数据或是资料的传递。带上通讯器还是有必要的。或者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如果把陆仁与雪莉身上的芯片比作手机手话,那么这通讯器就好比是联了网的台式电脑,用处当然比手机要大得多。

    总的来说这到有点像现代社会里电话会议与视讯会议的差别。不如想像一下雪莉拿着张建设规划图。亦或是新找到的可以用来与中原富户交易用的珍珠、珊瑚什么的给陆仁过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景?单凭手机对话又哪里能说得清?

    闲话少说,只说陆仁取出了通讯器,仔细的把如何开机使用、如何在不用的时候用太阳能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这里是向蔡琰说“如何用此物聚日月之精华以复法镜之灵”。虽说有点扯淡,但要陆仁向蔡琰解释什么光能作用之类的科技话题。那只会让陆仁蛋疼到无以复加,更何况陆仁自己也不怎么懂这些。与其如此,用几句玄幻方面的话来带过去反而方便省事。蔡琰这里还比较好接受的说。

    总之蔡琰在把相关的操作方式一一记牢之后,陆仁便让蔡琰来操作通讯器,接通了与身在夷州的雪莉的视讯对话。而当雪莉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卧房中时,蔡琰尽管已有些心理准备,可还是被骇得俏脸煞白,老半晌之后才回复过来,说了一句让陆仁有些哭笑不得的话:

    “果然是仙家宝器!”

    陆仁心说仙个屁的家、宝个毛的器!这要是让蔡琰知道在陆仁原本的那个时代,好一点的山寨手机都可以进行视讯通话的话,不定得惊讶成什么样子。不过这些不着边的事想想也就算了,因为这时视讯通话已接通,雪莉也已经开了口:“师兄。”

    别以为雪莉的这声“师兄”只是随便叫叫,陆仁会让雪莉这样改口,那也是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的。比如说陆仁把雪莉留在夷州搞开发,而雪莉作为领导者就必须得有着相应的身份。如果仍然称陆仁为“主人”,以当时的社会阶级制度与观念,雪莉的身份就成了低微的侍婢,是没资格去发号施令的。如果陆仁在场的话可能还好,可陆仁不在的时候,就很可能会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如果是以陆仁的“师妹”的身份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陆仁本来就有个“仙师”的名头,那陆仁的师妹好歹也得是个“仙女”,光是在心理上就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而在身份上,作为陆仁的师妹就基本等于是与陆仁平级,有足够的资格去发号施令……

    别以为这是扯淡,在那样的时代不注意这些就是在自乱阵脚,要不然诸葛亮在准备火烧博望的时候又为什么要向刘备借剑借印?其实说简单点就是要有个镇得住人的原由,而陆仁怎么说也是混了好几年官场的人,这里面的道道陆仁可是非常清楚的。

    再看雪莉“小师妹”在和陆仁打完招呼之后,又向陆仁身边的蔡琰打了个招呼。蔡琰这时已经不再那么惊讶,就向雪莉的投影欠了欠身:“雪妹妹,好久不见了。在夷州一向可好?”

    雪莉道:“蔡姐姐请放心,大家都很好。”

    蔡琰这时忍不住伸出手去想摸一摸雪莉,不过手在影像中来回划了好几下都摸不着实体,心中却也是暗暗称奇。

    陆仁对蔡琰的举动也算是在意料之中,也并不觉得奇怪或是好笑。随意的笑了笑把蔡琰的手拉回来之后便向雪莉道:“雪莉,你明天先转告一下高顺他们,告诉他们这一次的船队已经平安的抵达了我这里。阿秀和小兰已经在我这里住下了,糜贞因为在襄阳城里还有些商货上的事要处理,诂计晚几天才能到我这里来。”

    “嗯,我记下了。”

    陆仁又问道:“这段时间我比较忙,一直没和你联系。现在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师兄请稍等。”

    雪莉的影像消失了一下,再次出现时手里多了一叠纸:“老实说,情况并不乐观。按我带来的资料显示,夷州的各类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因为技术极为落后使得生产力十分低下……”

    陆仁哂笑道:“这个我比你清楚得多,我人还在夷州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过你,别拿我们那个时候的事物来衡量这里。相应的我们得变通一下,取用能在我们这个时期用的上东西才行。我与你保持这种千里传音,很大程度上不也是为了这个吗?”

    有关这个问题陆仁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空有超时代的科学技术资料,但手边没有相应的生产力,那这些科学技术有也等于无。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现代种田是化肥农药拖拉机什么的一起上,可在汉代上哪去找这些?你想搞农药化肥,得先去把相应的化工厂什么的给建起来,这个就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事了,最重要的是相关的人才你上哪里去找?

    雪莉笑了笑,又翻了翻手里的资料道:“按师兄的意思,资源开发这一类的事情可以一步一步来,也不是很急。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首要的问题仍然是人口基数太少了。”

    陆仁道:“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口?”

    雪莉道:“少得可怜。”

    真的是少得可怜。陆仁当初与糜贞定下迁居夷州的计划的时候,只是想给陆、糜两氏找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而已,因此陆仁当时根本就没想过什么建设发展方面的事,再加上计划里诸多因素所造成的变动,到建安六年陆仁自曹营出逃抵达夷州的时候,陆、糜两氏开辟出来的地头上只有不到万人的人口基数,撑死也就是当时一个大型村坞的标准而已。

    而且在这不到万人的人口基数里面,还有很多是青、徐或是江东一带为了躲避战乱,登上了徐州糜氏船团或是陆氏吴郡船团的流民。不然仅仅以陆、糜两氏的直系、旁系子弟,又哪里能在夷州凑到近万人口?

    其实如果只是躲避战乱、安居乐业来论的话,这近万人的大型村坞其规模已经是很大的了,但今时今日的陆仁想要的可不是这个,陆仁的心里有着更高的目标。

    所以陆仁在离开夷州之前,有吩咐雪莉等人仍然以吸纳避乱流民的方式从青、徐、杨州等沿海地区迁移流民到夷州来。但是以陆仁目前手头上的实力,吸纳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就像现在已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雪莉那头的人口基数也仅仅是上升到了一万五、六千而已……(未完待续。)

第六回 夷州现况

    “人口,人口……”

    此刻的陆仁郁闷得想以头撞墙。你说这一万五、六千的人口基数够干个啥啊?如果是十五、六万可能还勉强说得过去。但郁闷归郁闷,陆仁却又很清楚雪莉那边能在这一年多些的时间里弄来五、六千人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毕竟在那样的时代,但凡是有点脑子的诸候都很在乎对境内人口的控制,而曹操与孙权会是没脑子的人吗?

    又想了想,陆仁向雪莉吩咐道:“看来我们得作点产业方面的调整了。这样吧,我们在保证了农业基础、经济作物与相关的民生民计的前题下,优先发展造船业与航海业。”

    雪莉点头记下,随后向陆仁补充道:“前段时间我们在夷中、夷南地区发现了几个夷州的本土部族,从其文化传承上来看,应该是秦末汉初时期由滇地迁居到夷州的流民后裔。目前具体数目不详,初步诂计全部加起来应该在一万左右。高顺和陆诚他们正在着手把这几个本土部族并入到我们治下的事。”

    陆仁道:“哦?找到了这一类的原住民部落?你们那里是怎么打算的?”

    雪莉道:“陆诚考虑到我们的人口基数不足,目前手头上的军事力量极为有限,绝不适合与这些本土部族发生什么武装冲突。所以陆诚的方案是原则上能不动武就尽量不动武,用我们的经济优势来吸纳他们的自愿并入。目前的进展情况不错,因为这些部族的生产方式还十分落后,基本上仍处在一个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而我们手头上相对发达的农耕技术与文明传承,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的大。用陆诚那家伙的话来形容,就可以让他们吃饱穿好还有得玩,他们也是十分乐意的。”

    陆仁松了口气:“子良这小子没有让我失望……不过雪莉,你记得告诉子良尽可能求稳也不要一味的求快。按我的想法。在我们的农业人口出现了一定的剩余的时候就开始增加航海方面的劳动力投入。我很清楚,只凭夷州的话短时间之内真不会有多少的人口基数增加,所以到时候得把手伸到内陆地区,还有东南亚、印度,甚至是阿拉伯与非洲去。”

    雪莉道:“雪莉明白,师兄是想效仿十五世纪时欧洲各国在大航海时期的作法。”

    陆仁道:“嗯,我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些地区还有点远,属中、后期的目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嘛……稍晚一些派人先去泉州那里建个小城镇什么的,然后试着先与山越地区的部族建立商贸关系。看看能不能用钱粮战术把山越地区的人口给吸纳过来,哪怕是流动性的工作人口都行啊!除此之外,山越部族在这一时期的铜铁产出能力比较好,而我们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金属,所以与山越之间的金属贸易也是重中之重。不过在尺度上要把握好,千万不能引起东吴方面的注意。”

    “雪莉明白。不过师兄,你打算什么时候才回夷州?”

    陆仁摇了摇头:“在夷州还没有初步成型与稳定之前,我想我还不太方便回去,不然被谁发现我在夷州其实是在搞大动作那可就麻烦了。现在是汉建安八年。我初步的诂计是要五年之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