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31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31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兰又望了望陆仁,对这突如而来的事,这小丫头茫茫然的也不知该如何应对。按说这本来是很失礼的事,可曹昂却格外的满意,因为这样的小陆兰身上有着一份很纯朴率直的韵味。而正是因为这份纯朴率直的韵味,曹昂才更加的在意。

    可惜催行的鼓点响起,曹昂必须上马出征。翻身上马后,曹昂在马上向陆仁拱手一礼,又向陆兰露出了个很怪异的笑了笑,这才调转马头策马而去。

    众人挥手相送,陆仁一边挥手一边心中暗道:“曹操和典韦看样子是没怎么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不过曹昂应该是确确实实的记在了心上。曹昂现在是暂领帐前都尉,加上又是曹操的亲子,有些调令是可以直接帮曹操下的,那我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应该没问题了吧?”

    仔细的想了一阵,陆仁觉得自己这样做应该很完美了……

    ————————————————————

    早春二月,谷雨时节,颍阴。

    对一般的现代人来说,每当提起颍川荀氏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直接想起荀氏家族代表性的人文建筑,即位于阳翟的颍川书院,进而也会惯性思维的把荀氏定为颍种阳翟地区的世家。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颍川书院最初只是荀氏名下在阳翟的一所别院,后来会天下闻名诂计也出乎了荀氏宗族的意料之外。真正说起来,许昌西面的颍阴地区才是荀氏家族的祖业所在。

    很不幸的是陆仁就在这件事上闹了个大笑话。他在最初作许昌地区屯田的准备工作的时候是去阳翟找的荀攸,然后就在惯性思维之下向荀攸问询准备耕作阳翟地区的哪些田产。结果荀攸是瞪圆了双眼告诉陆仁说阳翟离许昌比较远,且荀氏在阳翟的田产也比较少。而荀氏祖业所在的颍阴离许昌比较近,耕作荀氏在阴颍的大片农田,不管是陆仁亦或是二荀,照应起来都方便得多。

    天空中正下着霖霖细雨,两个身着蓑衣的护卫支着一块大雨蓬,陆仁便在雨棚下向这里的屯长与荀氏子弟指点道:“喏,这一带的地形去冬我就已经和你们说过。这中间一大片是农田,这里种值水稻,这两百顷种粟;西侧的丘陵种植一定数量的茶树、果树,其余的旧有树木就不要去动它了;还有这一片不要种稻粟,全数种植桑树;丘陵下面的这一条长廊田地种植菜、豆……”

    陆仁在这里细细的解说,而他的身后却另有一个荀氏子弟拿着竹简与笔,细心的把陆仁所说的都全部记录下来……荀氏中识文断字的人多得是,陆仁向荀彧讨个书吏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如此一来陆仁还乐得不用自己动笔呢!

    陆仁身边的荀氏子弟是年过四十的荀理荀明直,这种人类似于荀氏一族的管家,而荀彧曾明明白白的告诉荀理,要他一定要完全听从陆仁的调配,切不可擅作主张。

    荀理作为管家,为人稳重有余却缺少一点主见,因此对陆仁的产业调配到也言听计从。此刻听完陆仁的解说之后荀理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地方问道:“陆令君,此地尚空,不知当种何物?”

    陆仁望了一眼便摇头道:“这块地方的土地地质偏硬,加上地势稍高引水不易,并不是很适合种植农作物。等春雨稍停,你马上调集些族中青壮在这块地方建起蚕房……哦,被你这一提醒我也想起来还有件东西没给你。”

    伸手入怀摸索了一下却没摸出什么来,陆仁只能向荀理歉意的一笑道:“我巡视各屯,随行带着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忘带在身上了。”

    说着向某个随从招了招手道:“你跑一趟,去我的驿舍找下婉儿,让婉儿把行李中一卷用白、黑、蓝三色带绑着的图样找出来给我。”

    这里是荀氏的地头,房舍什么的很多,因此很早就专门收拾一所干净舒适的给陆仁当驿舍,婉儿现在就在驿舍里帮陆仁整理着杂物。

    护卫领命而去。荀理与陆仁也见过好几回的面了,现在见陆仁还是和最初相见时那样,身边就是一个婉儿和少量随从,忍不住开口道:“令君请恕我直言,令君主理许都屯田政事奔走终日,虽说有婉儿姑娘随行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可令君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太少了点?若令君不嫌弃的话,不如就从我荀氏中挑几个勤快的婢女随侍左右吧?”

    陆仁笑而摇头:“不必不必,人多了反而不方便。再说我不是已经多带了两个书僮和一个小侍女在身边吗?”

    荀理闻言哑然,心说就你带的那三个小屁孩哪里像是书僮和侍女?人家的书僮是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你却是一到地方就让这三个小屁孩去读书写字,其中的小侍女还让婉儿教习音律,另外的两个一大早的就得起来扎马步练武艺……

    过不多时护卫把那卷帛图带来,陆仁展开后交给荀理道:“回头你找工匠把这图上的织机做出来,再找几个聪慧些的女子先试用一下,精熟之后再由她们转教给其她的妇人。”

    “织机!?”荀理心说用不着吧?

    陆仁笑道:“你别以为这是寻常织机。这种织机是我改良过的,精熟之后织帛的速度可以比以往的织机快上数倍,而且织出来的丝帛布匹也远比旧式织机要精细得多……”

    说到这里陆仁故作神秘的凑到荀理的耳边低声道:“田大家都是一样的种,粮米自然也是一样的收。而大家都有饱饭吃的时候,肯定会想买几匹好布做几身好衣服再穿暖穿好是不是?要是你荀氏的织物比别人的好,那么……不用我多说吧?”

    “哎!?”荀理还没反应过来。

    “许都城里有钱人多!再一个,你族中寡居的妇人不在少数,若是要她们去躬耕力不能及,只是给米瞻养又徒费粮米,不如把她们都集中起来种桑养蚕织布,让她们自食其力!要是你们荀氏的织物出了名,说不定还能赚大把的钱粮回来振兴族业呢?”

    荀理总算反应过来一些,忙向陆仁一揖到底:“多谢陆令君指点!”

    陆仁笑了笑,推说自己想一个人静思一下,就撑了把伞在细雨中散起了步。就着这春日的乡村雨景,陆仁心里面的想法也不少。

    其实在许昌这片地方推广屯田制与正确的水稻种植,想不遇上些阻力是不可能的。陆仁应对的方法是一方面用高压强令,强行使各屯都按正确的方法去种植水稻,另一方面就是选取了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荀氏这里作为“样板村”。

    其他的地方主要只是种植水稻、蔬菜与蚕桑、麻这些基础农作物,唯独颍阴的荀氏这里有相对较为全面的农业体系,像茶、果树、油豆这些经济性作物目前就只有颍阴这里才有……当然不是说别的地方就没有种植,而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且有完整的生产链。

    陆仁知道,现在就有点像他头一年在鄄城那里屯田时的情况,如果不拿些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实绩出来,现时点的人们对陆仁搞出来的这些个“复合性乡村产业体系”是会不当一回事的。所以陆仁采取了小平爷爷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策略去做给别人看,而这个“一部分人”自然就选取了荀氏。谁让目前真正肯听陆仁话的宗族只有荀氏呢?

    地图上还有一部分的空地,那是陆仁打算在春雨过后再让荀氏发展鸡、鸭、猪、鱼这些养殖业的地皮。至于这方面的资料陆仁也很早就有让雪莉传到自己的芯片里来,就是想转抄出来的话陆仁想想都觉得累。好在荀氏能供给陆仁优秀的书吏,陆仁也就把自己抄的方法改成了口述再由书吏代笔。

    观赏着在乱世中渐复生气的颍阴乡景,陆仁心中暗道:“这里发展起来的问题应该不大,其余的各屯如果能安心种植的话我想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历史上曹操头一年屯田是获谷百万斛,而我现在如果把乱七八糟的各种因素都算上去的话,至秋时收个两百万不知道行不行?罢了,这些事我现在就是乱yy也没什么意义,小小心心的做好就是了……”

    想到这里,陆仁却又望向了宛城的方向,心中暗道:“曹操的粗大腿不是那么好抱的,得有个曹昂顶一顶我才行,所以现在只希望曹昂那里别出什么问题,粗大腿和小粗都都平平安安的回来才最好……”

    (瓶子其实挺烦周末的,动不动就会被狐朋狗友们拉去喝酒唱k,昨天散场回家已是深夜十二点多,周六的更新是来不及了,所以睡醒之后狂码了六回……也算是在本周的推荐之下再加把劲,下周诂计成绩就会不怎么样了。无耻求票票,求推荐,求票票!)

第一百七十五回 兰小萝莉

    陆仁正在这里一边欣赏雨景,一边心中想着事情,却忽然有个甜甜的童音打断了陆仁的思绪:“主——上!”

    “……”

    陆仁很无语的寻声望去,见小丫头陆兰正抱着个大竹筒跑了过来。所谓的大竹筒,其实是陆仁弄出来的双层保温用品,简单点说就是外层的大竹筒内填充有毛绵进行隔温,使置于内侧装盛着热水或热酒的小竹筒其热量不易流失。再说得直白点,这玩意儿就有点像冰箱、冰柜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大街上卖冰棍用的那种小箱车。而陆仁由于经常四里八乡的到处跑,这种东西当然是要做一些在身边用。

    陆兰三步一蹦、五步一跳的来到了陆仁的近前,从大竹筒中取出了小竹筒递给陆仁:“婉儿姐刚刚煮好的热茶,让我送过来给主——上你暖暖身。”

    陆仁接过来灌了几口,遂向陆兰打趣道:“怎么不叫我老大了?”

    陆兰探头望了望那边的荀氏子弟,嘟起了小嘴道:“不想被人骂。”

    陆仁也是哑然失笑。当初收留这仨小屁孩的时候,他是出于想过一过那种暗社会大哥的瘾,所以是让这仨小屁孩称自己为“老大”。而这种事吧,以前在鄄城、濮阳的时候因为基本上都是在和那些“粗人”屯民打交道,到还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由于是在许昌周边跑,最近又总是在和文化修养普遍都比较好的荀氏子弟打交道,这仨小屁孩如果还是以“老大”来称呼自己,就总是会惹回来一些怪异的目光。而在当时那种年代,和那样的一批人打交道,这种事要是不注意一点,搞不好是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其实也别说是在那个时代,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在正式场合中管政府官员叫“老大”都会让人觉得很那个了点。

    所以都不用陆仁说,陆诚和陆信都已经对陆仁改了口。而陆诚这小子似乎很有想法,因此是改口称陆仁为“大哥”,陆信也就跟着这么叫了。但小陆兰却不知怎么的有点叫不出口,因此是随了婉儿的习惯,称陆仁为“主上”。

    不过陆仁却也不知怎的,对陆兰这样称呼自己,有种很不适应的感觉。特别是陆兰像刚才那样用甜甜的童音,还带着拖音的呼喊自己的时候,陆仁都会觉得很不自在。而此刻见陆兰笑嘻嘻的站在自己身边,陆仁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小兰啊,你能不能别再叫我‘主上’?说真的,我可从来没拿你们这仨小屁孩当下人看过,要不你和阿诚、阿信一样叫我‘大哥’都行啊。”

    陆兰又嘟起了小嘴:“那为什么婉儿姐叫你‘主上’就没事?”

    陆仁耸了耸肩:“你婉儿姐和你不一样,她从小就是在那种环境中长大,又是以一个侍女的身份被我要了过来,早已成了习惯改不了口。而且以她的情况,要是胡乱的就对我改称呼是会惹来些麻烦的。再者对我来说,你婉儿姐称我为‘主上’,其实是有别的意思在里面。反正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我和婉儿都不怎么在意。”

    陆兰的大眼睛转了转,迟疑道:“既然只是个称呼而已,你又不怎么在意,那为什么我就不能叫你作‘主上’啊?”

    “呃……”陆仁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你和我之间的关系能和你婉儿姐比吗?再说到了哪天我带着你婉儿姐一走,谁会知道她原本只是个侍女啊?反到是你,你要是一直称呼我为‘主上’,那等于是承认了自己只是个侍女,将来的身份就会很低微,到时候可嫁不了什么好人家的。”

    陆兰撇了撇嘴:“那又有什么关系?我本来就是乞儿出身,身份低没啥可怕的。”

    “我靠!”

    陆仁心说你这小丫头还真是个小孩子脾气,不知道这些事的轻重。实话实说,陆兰是陆仁准备介绍给曹昂的“准夫人”,身份太低的话未免有些说不过去,灰姑娘神马的那都是美丽的童话好不好?但如果是挂上个陆仁的妹妹的身份问题就不大了。

    最主要的是陆仁不是那么没良心的人,不会不管身边的人就一走了之,现在他这样安排诚信兰这三个小屁孩当然是有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