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26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26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知道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够了,能不能想通还得看陆仁自己,他这里说得太多反而没什么意义。眼珠子再一转,郭嘉就笑道:“对了义浩,听说前些时候,你把蔡琰蔡昭姬交托于主公,请主公来照顾于她?”

    陆仁道:“是啊……”

    郭嘉道:“你本就与蔡中郎有旧,前番又是你于匈奴贼寇的手中将其救下,却又为何不直接照顾她?”

    陆仁道:“我哪照应得过来?平时我忙成个什么鸟样你能不清楚?再说我的名头不怎么好,年纪又和她差不多(陆仁现在25,蔡琰23),冒出些什么风言风语的……我是不在乎,甚至是乐得如此,可人蔡大小姐是正经人家,哪受得了这些?”

    郭嘉扬了扬眉头,坏笑着问道:“蔡小姐漂亮吗?比起你家婉儿如何?”

    陆仁哑然道:“老郭你问这个干什么?”

    郭嘉笑道:“问问而已!早就听说过蔡家小姐的大名,可是却从未见过。”

    陆仁无语了片刻,轻轻摇头道:“怎么感觉和老郭你这家伙在一起就说不了几句正经话?”

    郭嘉再笑:“你我都是不正经的人,再说和你说正经的,你自己听着也烦。”

    “……好吧好吧,交友不慎啊!”陆仁这会儿也真不愿和郭嘉扯那些太正经的话,仰着头想了想之后轻叹道:“你还别说,婉儿这丫头还真比不了人蔡大小姐。婉儿的姿色只能算是中上之姿而已,可蔡昭姬无论是姿色相貌、才学气韵,都可说是世间少有……”

    郭嘉打断了陆仁的话:“那你小子如实招来,是不是心中对人蔡大小姐有染指之心?”

    “……”陆仁向郭嘉虚晃了一拳,不过脸上到是多出了些笑:“我们俩凑到一起的时候还真是正经不起来!罢了,咱也是堂堂爷们儿,这种事没什么不敢承认的。其实别说是我,昭姬这样的女子,恐怕在这世间就没几个不会对她动心的男人,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郭嘉道:“真是这样?”

    陆仁道:“你老郭是曹公最为欣赏的谋划之士之一,想去曹公的府坻里去坐坐、讨杯酒喝什么的很方便,现在想见一见昭姬的面不会太难,回头自己找个借口去见见就知道了。”

    郭嘉呵呵一乐没再说话,而是和陆仁一起眺望雪景。偶尔的抽眼看看陆仁,郭嘉便在心中暗道:“自古士人当‘修齐治平’,你这小子‘修齐’尚不知在何处,就已经在忙着‘治’,心性又哪能沉稳得下来?说句难听点的话,你不过就是个大孩子罢了。不过这蔡昭姬要真是如你所言的那样,你却将她交托于主公……”

    想到这里郭嘉便意识到了什么,眉头也跟着紧锁了起来。

    ————————————————————

    又是几天之后,陆仁接到升迁为正式的许都令并领典农中郎将的诏命,而转过天来曹操就召开会议,商议接下来曹操集团的各项布署。

    曹操集团目前的战略方针,首先是“北抚袁绍”,这个不用多说,曹操这里在献帝安定之后就已经派出了诏使,授予袁绍太尉一职。不过陆仁却知道袁绍肯定会大发脾气,来个“绍耻班在公下”,就路途来算曹操派出的诏使现在应该就在回许昌的路上,那么转过头来曹操就会把现在的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当然这些话陆仁是不会说出口的。

    接下来是有关东面的刘备和吕布的问题,不过这个事在会议上只是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就草草带过。因为这个事是要用阴谋来搞定的,而阴谋又哪里能在这种公众性质的会议上说出来?真说出来那不就走漏了吗?

    东面的刘备、吕布是这样带过去的,而对于南面的袁术也是如此草草带过,再接下来就是内政方面的问题了。这时就如同原有的历史进程一样,枣祗、韩浩等人向曹操提出要进行大规模的屯田以充实国力,而在决定主理屯田一事的人选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往陆仁这里望了过来。

    陆仁对此尽管是早有心理准备,但突然一下成为所有人目光的焦点,还是有些浑身上下都觉得很不自在。很勉强的稳住姿态再喝了口水,陆仁在席间直起了身子,向曹操拱手致礼道:“屯田蓄粮之事乃固国之本,事关重大,陆仁自问不堪此任,恐有负曹公重托,所以欲另荐数人主理此事。”

    陆仁此言一出那是举座皆惊。要知道现在在曹操的阵营之中,是陆仁最早提出的屯田并且还在鄄城、濮阳进行了的两年试屯,效果也是非常的好,所以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认定主理屯田的人当陆仁莫属,可陆仁却有意推辞,那还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别的人不说,曹操的脸上马上就挂上了不悦之意。但曹操一向主张麾下的幕僚们要敢把话说出来,像曹操在用郭嘉遗策搞定乌丸之后,就重赏了那些最初反对曹操去打乌丸的群僚,而且还说出了“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这样的话,可见曹操是鼓励幕僚们把话说出来的。因此现在陆仁的话虽然惹得曹操有些不悦,但还是示意陆仁把话说出来。

    陆仁现在敢说出这样的话,当然是很清楚曹操的这种作风,而且也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现在见曹操示意自己把话说出来,陆仁也没理会荀彧和郭嘉那头递送过来的乱七八糟的目光,不紧不慢的道:“在下也不怕各位取笑,其实我这个人很懒的。之前做事看上去好像是很勤快,但其实那是因为怕掉脑袋才不得不做得勤快一点。以前只是主理一地、一县的屯田,在下还能勉强的应付得了,可是现在要管这么多的地方、管那么多的人,我自问管不下来,更有可能会因为懒性发作,回头便因此而误却国家大事。”

    众皆无语。古人其实也从来就不缺自嘲、自谦,甚至是自泼污水的事,可像陆仁这么个自污之法,到真是少见……

第一百六十八回 让之不成

    陆仁的这番话令在场众人各自无语,而曹操的不悦之意也加重了几分,但还是和颜悦色的向陆仁道:“义浩自称倦惰?以你往日所为,孤实难信之。不过今日里你既然已如此明言,孤到也想听听你欲荐何人来代你主理屯田之事。”

    陆仁道:“枣祗、任峻,这二位之勤勉远胜于在下,今若受命屯田,必能不负曹公之重托,以达足兵足食之功。”

    曹操皱了皱眉。以曹操的用人之能,当然很清楚枣祗和任峻都是那种克敬职守、任劳任怨的人才,如果由这二位来主理屯田,曹操是能放心不少。但有陆仁这么个特别擅长农事的人在,这二位自然就得往后面排一排。事实上,曹操是准备让这二位去当陆仁的副手的。

    陆仁敢说出这样的话当然是早就作好了准备,这会儿也不等曹操或是谁开口,陆仁就马上接着道:“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认为今番的屯田之事非我陆仁莫属吧?其实大家都搞错了一件事,我陆仁只是懂农桑,但我不怎么会管人。事是人在做,可人要是管不好,那事情也就不用去做了。

    “事实上大家应该知道,过去两年的试屯,对屯民的管理之事,是李曼成和子修公子在管辖诸多的屯民,我只是在教授屯民们农耕之法而已。往年地方不大,我身上的这个问题也就没显现出来,可是自迁调许都主理城建与水利诸事之后,我这方面的毛病就慢慢的显现出来了。所以今时今日,万望曹公以国事为重,慎之!”

    众人再度无语,不过这时的曹操到是默然的点了点头。再一思索,曹操便问道:“义浩自知身上的弊处,亦可贵也。只是义浩你有没有想过,你在两年的试屯功成之后,于流民百姓之中颇有名望,由你来主理屯田之事,相信应募流民皆会心悦诚服。可现在你……”

    陆仁忙道:“曹公也会错意了!在下并不是说不再管屯田之事,只是在能力与职权上,在下真的不适合去管理屯民。现今可谓乱世,而乱世之中当用重典,可我这个人就是个老好人的脾气,真的会管不好人。所以在思虑再三之后,在下觉得在下最适合的职位,是当一个屯田时的农桑顾问。”

    曹操的脑袋上冒出了一串的问号:“顾问?顾而问之之意吗?”

    陆仁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或者用‘农桑师长’这一词来解释更为合适。简单点说,就是由我来教各屯屯民农桑耕种之事,发现哪里种植方式有误就及时的告知主事之人,再由主事之人去下令更正。而平时我也可以抽出时间,将农桑之事编写成册,流传于诸屯之中。在下想了很久,觉得这才是在下最适合去做的事。”

    众人听过之后纷纷议论了起来,而曹操在细想了许久之后,目光则飘向了荀彧。荀彧又何尝不是在听过陆仁的话之后仔细的思考了一番?而在正式的工作中,除了李典和曹昂是一直跟着陆仁之外,就属荀彧对陆仁的能力最为了解。细想过后,荀彧便向曹操点了点头,那意思是陆仁自己说出来的这番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曹操现在的想法其实和荀彧有些差不多。而在此刻的曹操看来,陆仁不管是不是真的管不好人,但现在既然已经说出了这样的话,强行的让陆仁去管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再说曹操很清楚粮草方面的问题出不得什么差错,要是陆仁真的没能管好流民而激出了什么民变,那自己这里岂不是会变得很麻烦?

    思索再三之后,曹操终于向陆仁点头道:“也罢,义浩既已明言不堪其任,孤若强意为之反生其弊矣。枣祗、任峻,统辖流民、督促屯田耕种之事就交给你们了,至于义浩嘛……巡屯教授农桑之事如旧。”

    各自应了声“诺”,陆仁却又接着道:“曹公,这许都令一职,在下以为最好是改由满伯宁来担任。”

    曹操一听这话差点没拍桌子骂人,心说你个陆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俺老曹,不想在俺老曹麾下做事,所以就急着把官职一个一个的让出去?

    陆仁当然是赶紧的把话接上:“曹公明鉴,许都令主抚民、钱粮、决讼诸事,而许今已为新都,城防治安、严明律法等事变得犹为重要。而以在下这种管不好人的脾气,只怕时日稍久就会使许都城变得乌烟瘴气……”

    可能是为了使曹操的手中赞同,陆仁也是壮着胆子说出了这样的话:“曹公最初出仕之时为洛阳北部尉,对此应该深有感触才对。可换作陆仁,陆仁可真没有曹公那种设下五色大棒并棒杀权贵的胆子……”

    众人的目光这时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曹操的身上。陆仁所说的事,是曹操二十岁第一次当官的时候在洛阳北区当县尉,搁现代的话说就是副县级的公安局局长。而当时的洛阳是什么情况?满城都是官卿权贵的家属,从来没谁把律法放在眼里,可曹操却依律法棒杀了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父,当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而曹操也因为这件事,使得在黄巾之乱暴发之前,在仕途一直都很不顺,所以陆仁相信曹操是能够理解陆仁现在的心态的。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陆仁这么说话其实是在拍曹操的马屁,意思就是说我陆仁可没您曹老人家那么厉害。至于曹操会不会听明白……以曹操之聪明,应该会听明白的吧?反正陆仁就一个意思,说自己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怕得罪到人的人,真心不适合担任这样的重要职位。

    曹操可能是听懂了陆仁的言下之意,但令陆仁意外的是曹操这回没有让步,而是掷地有声的向陆仁道:“巡司律检,自有各丞、各尉为之,若丞、尉有失职守,义浩你如实上表奏报即可。反到是义浩你现在仍督建城防,兼理屯田授民之事,岂可身无所应之职?但有不决便来禀孤便是!”意思是你陆仁只管去管,有什么事俺老曹是你的大后台。

    陆仁哑然。曹操既然说出了这话,就表明陆仁让出官职的事是没得商量了,要是不知好歹的再去推辞……哼哼,诂计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陆仁是知趣的没再说话,老老实实的应命之后坐了回去。

    为什么会这样?曹操又哪里会不明白陆仁是有些不堪其职?其实应该说陆仁的想法是好的,准备也是充份的,但还是心急了点。曹操现在才刚刚迎奉汉献帝没多久,正急着召募大量的人才来帮他完成大业,可陆仁这个时候却说要辞职让官,那真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是会对曹操召募人才的计划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陆仁在说让枣祗、任峻帮着屯田,自己却并不让职的时候,曹操会有所让步,毕竟陆仁没有表示要辞职的意思,反而有举荐之意,对曹操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