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1053部分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053部分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那头是如何的郁闷与不爽不再多说,只说这些夷州子弟共计有六百多人,而且能被陆仁派往长安助战的,也的确是陆仁手头上各方面的精英人员。说实话,陆仁会舍得把这些精英人员派出来,也是想让他们在战场上得到历练。

    因为赵雨提前闪了人,所以现在领队的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青人。这个名叫徐尚的年青人是夷州学院军事学系早几年的毕业生,用现代的话说是这些夷州子弟的大学长,而且他早就已经进入了夷州的军队,有正式的职位且能力还不错,所以在长安的这两年一直是赵雨的助手。赵雨在离开之前,也明确的表示让徐尚来领队,带领这些夷州子弟回夷州去。

    一帮子人出了长安东门,但是走出了一大段路之后,徐尚却让大家停下了脚步。再四下里观望了一圈,徐尚就甩了个响指,示意众人改变方向往西南方向走。

    有人不解了。他们离开长安之后的路线应该是往东经过潼关再前往洛阳,再由洛阳前往许昌。到了许昌之后,就可以搭乘“许彭”铁路线前往徐州连云港,由连云港登船返回夷州。可现在往西南方向走是怎么个意思?

    对此徐尚出示了赵雨留下来的书信。赵雨,或者说陆仁的意思很明白,最担心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曹丕会留难这些夷州子弟,而且以陆仁对老曹那一家子人的了解,万一万一曹丕这家伙来了个“人才若不能为我所用,杀之”,那自己的这帮子青年精英就非出事不可。而按照原定的回程路线,一路上走的全是曹魏的地盘,曹丕太容易在这一路上玩些什么手脚了点。

    所以陆仁是决定让这些夷州子弟在回程的时候走另外一条路,即离开长安之后改走西南方向,经由子午谷前往汉中,也就是从刘备的地盘回夷州。刘备对这些人不怎么了解,应该不会像曹丕那样留难他们。再说相比起曹丕,刘备要顾面子一些,而且不久前陆仁还对刘备有恩,刘备说什么也拉不下那张脸来。再次再次,不还有个赵云可以帮一帮忙吗?

    看了赵雨留下来的信,夷州子弟们到也没多说什么,最主要的是夷州子弟之中有些人在酒宴中留意到了曹丕那阴沉的脸色,这就足以表明陆仁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再一说明之后,夷州子弟们再无异议,改换了方向向子午谷进发。

    顺便说一句,这时的子午谷北方谷口已经没兵了。之前原本是陆仁忽悠着关张赵带了兵马驻扎在那里,但是在长安的决战打响的时候陆仁提前闪了人,关张赵等于是没了决策人,所以是按照陆仁预先定下的策略,在曹丕与西域联军的决战中捞足了好处就撤了军。而另一头的曹丕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刘备方面发生冲突,也就没有派兵过去接收,结果就是这段时间的子午谷北口驻地里没人驻守。老实说,这个时候也没必要。

    六百多夷州子弟人人有马……曹丕还不至于小气到连匹马也不给。而如果是直接前往子午谷北口的话,在有马匹的情况下原本是用不了多少时间的。但是夷州子弟们为了不被曹丕方面过早的发现行踪,在行进之中玩过几次变线规避,因此在路程上拖慢了一些,所以直到天快黑下来的时候,他们距离子午谷北口还有着一段距离。

    天黑了不便于放马快行,一众夷州子弟便放慢了马速,反正对他们来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实在不行宿营一夜也就那么回事。在长安的两年几乎就是参战的两年,宿个营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早都习惯了。

    不过走着走着,大家就发觉前方的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劲,隐隐约约的能看到一些火光不说,还能够听到一阵阵的打杀声与哭喊声。

    战斗?不像。因为如果是正常的战斗的话,又哪里会有妇人们的哭喊之声?而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前面有平民百姓正在被人打杀劫掠……

卷三 第两百八十六回 各方心思(五)

    “大学长,你看前面的情况,咱们?”

    徐尚在夷州虽然有正式的军职,但这帮子夷州子弟都是从夷州学院里出来的,平时还是更愿意以“大学长”这样的称呼来称呼徐尚。而且他们是在曹魏的地盘里助战,平时用这样的称呼也可以更显亲近和抱团。

    徐尚这时皱起了眉。他得到的命令是把这些夷州子弟都带回夷州,若无必要实在是不想在路上多生是非。但是作为在陆仁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热血、有正义感、有侠义精神,所以要他对前面的事视而不见,他有些做不到。

    同样的,这些夷州子弟都是些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也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正义感与侠义精神。想让他们对前面的事情不管不问,很难!

    气氛是会传染给别人的,此刻的徐尚就受到了同窗们的影响,那份热血的情怀也在这一刻战胜了他心中过份的理智。暗一咬牙,徐尚就作出了率领同窗们过去救援百姓的决定。

    于是乎,六百多热血上涌的夷州子弟纷纷催马赶向了事发地点。而当他们赶到事发地点,看到眼前所发生的景象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当场炸了毛。

    高举的屠刀,在斩向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血泊之中,许许多多的身躯已经变成了正在失去温度的尸体;一些女子被绳套套住无法挣脱,被硬生生的拉在马后,一但脚步没能跟上,就会变成被马匹在地上拖着前行。偶尔有几个运气好点挣开了绳套,却会被赶上来的凶徒一刀斩下。

    最重要的是这些百姓之中有些女子还带着孩子,而这些孩子一但脱离了母亲的怀抱,要么就是被凶徒随手一刀砍成两截,要么就是掉在地上任由马蹄所践踏。

    夷州子弟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这里的六百夷州子弟绝大多数都是流民出身,而且当初来到夷州的时候就是个饱受过战乱之苦的小孩子,基本上就是和母亲相依为命。而现在的那些被欺凌的母亲、被虐杀的孩子,勾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回忆。

    “md,干掉这些混蛋!!”

    也不知道是谁咬着吼了这么一声,六百夷州子弟之中已经有人冲了上去,当先的一波箭雨就放倒了有几十号的凶徒。

    徐尚看到这样的情况,又不由得紧锁起了眉头。他到不是怯战,而是这六百夷州子弟并非全都是军人,其中还有不少是诸如医药、文工、机械之类的人员,甚至女性成员都不在少数。这样的一支团队,真和人打起来的话其实是很麻烦的。

    但好就好在同为夷州学院的学子,即便是非军事学科的人也都接受过军训,陆仁也不可能会放松这方面的管教,毕竟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打仗的时代,所以这些夷州子弟相关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此刻除去热血上头率先冲出去的几十个人之外,其余的人都赶紧的下马列队,等待徐尚下令。至于为什么会下马列队……夷州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来就不以马术见长,所以这些夷州子弟的马战能力那是不说也罢。真让他们在马背上迎敌,还不如让他们下马列阵。

    徐尚也下了马并且退到阵中,一边指挥着夷州子弟放箭迎敌,一边呼喊着之前冲出去的那几十号人火速归队,再就是让还幸存着的平民百姓逃到阵后去。

    夷州子弟的突然到来,还真打乱了凶徒们的阵脚。而以他们散兵游斗的作战方式,在碰上了结成队型的夷州子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被夷州子弟们所碾压。有胆大凶残的想冲过去撕开阵脚,但往往是还没有靠近就被快箭放倒。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些凶徒的由来了。之前的长安决战,曹丕与刘备的联军的确是击退了西域联军的十几万人马,但也仅仅是大规模的击退,并没有大规模的歼灭。而在此之后,西域联军主要是退往武威、天水,与西域联军勾结的匈奴则主要是退守了安定。也就是说,进犯长安的西域联军虽然在长安城下吃了大败仗,但仍然保存有相当数量的兵力。

    当然了,由于呼布达尔意外死亡所引发的内部争斗,西域联军方面在没有出现新的强势人物将西域联军重新整合之前,已经是再无力发动进攻。而按照陆仁当时向钟繇所提出的设想,就是曹丕方面和刘备方面要赶在西域联军再次出现强势人物统率之前,把西域联军给摆平,至少也是要把西域联军给打出凉州。

    总之,西域联军目前可以说是一盘散沙,曹丕和刘备目前也在抓紧时间调整兵力准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这都是需要相应的时间的事。反过来,西域联军虽然吃了败仗且内部混乱,但他们之前已经在凉州这里尝到了甜头,也不甘心就此放弃,所以在一些人员的提议之下祭出了他们所擅长的游骑骚扰战术,分派出很多小股的骑兵去四处搞破坏……嗯,也可以理解为这些人觉得目前的局势不利,所以就想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就多捞点好处。

    现在这六百夷州子弟所遇见的,就是西域联军派出的游骑骚扰部队中的一支。人数并不多,也就千把骑的样子,战斗能力也就一般般。

    不过老实说,如果是在正式交战的场合交手,这六百夷州子弟也讨不到多少便宜,毕竟这六百夷州子弟中有半数以上不是军人,实际的作战能力有限。但现在因为是突然出现,多少有点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对方有点摸不清夷州子弟们的底细,心理上有压力,这也使得他们的作战能力受到了限制。再者,真当陆仁配发给夷州子弟们的制式连弩是玩具不成?

    于是乎,在夷州子弟们的阵型压迫与箭雨压制之下,这支千余骑的西域联军游骑分队在扔下了一些尸体之后选择了撤退。至于刚才抢到手的一些钱粮财物与妇女,他们也顾不上了,直接一刀砍断马后的拖缚绳套之后快马撤离。

    看到这样的情况,徐尚及时的喝止住了想要追击的夷州子弟,说真的你追也追不上。夷州子弟们只是会骑马而已,真要跟那些西域联军拼骑术那是自讨苦吃。再说这里还有不少的百姓,优先带他们前往安全的地点才是正理。

    劫后余生的这些百姓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庆幸,但是更多的却还是对夷州子弟们的感谢。对于这些徐尚没有理会太多,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因为他毕竟是军人,而且身上还有要把夷州子弟们带回夷州的任务,所以第一时间是问获救的百姓知不知道子午谷北口怎么走……黑夜之中急急忙忙的赶了一段路还打了这么一仗,徐尚有些错失方向了。

    好在这些百姓之中有一些是本地人,知道路该怎么走,就为徐尚指了一下。这一指不要紧,徐尚的头皮都有点发麻。他们原本就采取了一些变线规避,而在碰上这场事之后又偏离了一些,所以现在距离子午谷北口足有八十多里的路程。

    八十多汉里,换算成现代公制是三十几公里,应该说也并不算远,如果是骑马的话也就个把小时的事而已。但有一条,刚才夷州子弟们都是紧急下马列阵迎敌,根本就没有人去约束马匹,所以在战斗之中马匹跑了不少,所以现在徐尚手边的马匹只有百余匹而已,而这也就意味着夷州子弟们得步行赶这八十里的路了。

    再一个,如果夷州子弟们采取急行军的方式快速赶路的话,有一夜的时间也可以跑完这八十里的路,可是这里还有一群的平民百姓,难道真的扔下他们不管?这样的事情,这些热血且心中有正义感的夷州子弟们可做不出来。

    稍一犹豫,徐尚就还是决定带着这些百姓马上向子午谷北口赶。子午谷北口驻地的情况陆仁有向徐尚说明过,所以徐尚知道只要能尽快的赶到子午谷北口,凭借着驻地的防御工事,六百夷州子弟和这些百姓基本上就安全了,因为那些西域联军的散骑部队不敢轻易进犯工事地区,而现在徐尚最担心的就是刚才撤退的那些西域散骑会叫上其他的人马来报复。

    夷州子弟赶路没问题,可是这些平民百姓们的行动速度太慢,拖慢了夷州子弟们的行进速度。而那剩下来的百余马匹,现在也已经是一些行动不便的百姓在骑着,夷州子弟全是步行,这样的行进速度又哪里能快得起来?

    有句话叫怕什么就来什么。这里徐尚他们正赶着路,隐约间就已经听到后方远远的传来了一阵阵的马蹄声。有相关经验的诂算了一下,大概有两千骑左右。两千骑,在战场上或许算不上是什么大部队,可是对于现在这支队伍来说,却无疑是难以抵敌的敌人。

    此刻距离子午谷北口还有五十多里地,在近乎于全员步行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逃过后方追兵的追袭。徐尚此刻有心想下达放弃百姓的命令,但是看看那些惊慌的百姓,徐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