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475部分

铁血强国-第475部分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石天翰元帅阁下,你说服我了。我会要求他们批准对中国出售各种你们需要的技术和设备的。我们会派遣一些人员去中国,和你们展开合作的。我真心希望二十年后,我们能够并肩作战。”兴登堡元帅伸出了手。

    “二十年后,我们必然并肩作战。”石天翰元帅也伸出了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未完待续。)

    PS:第三更到,求月票,求打赏啊!

先更三章,求月票啊!

    今晚先更三章,明早起来继续更新,为了女儿的奶粉钱,老鱼拼了。

    书友们,老鱼不知道能否冲上战力榜,但是,老鱼这些天辛辛苦苦准备的存稿,在今天都会上传。看在老鱼这么努力的份上,书友们的月票和打赏快点来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苏俄的逆袭(第四更)

    在德国政府和军方的默许之下,中华帝国的大量企业和德国很多朝不保夕的企业进行了合作。来自克虏伯、奔驰、卡尔…蔡司等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一船一船的从德国起航,运往中国。甚至连这些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也都打包运回了中国。

    战败后的德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如果再留在国内的话,无疑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还不如去国外发展一段时间,等到国内的情况有了改变之后再回来。特别是在德国*军方的要求下,很多军工企业都将研发团队派往了中国,和中国进行合作。因为《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如果他们继续留在国内的话,将无法继续发展了,只能够转移到中国区。等到条约的限制解除之后,德国可以立刻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而不至于被西方世界甩的太远。

    当然,为了获得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中华帝国付出的则是一船船的粮食、药品和轻工业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困境,也消化了一部分国内过剩的产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中华帝国恢复了驻德国的大使馆之后,也开始招募那些有能力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

    在中华帝国驻柏林的大使馆以及其他的公使馆门口,都张贴了招募启事。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前往中国就业,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供船票和路费。

    战后的德国,很多人都因为看不到希望,陷入了迷茫之中。前往其他国家躲避战乱,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了。特别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强国,更是很多德国人的首选之地。虽然。中华帝国曾经‘背叛’过德国,让很多德国人不耻。但中华帝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赢得了很多德国人的好感。加之德国政府的有意推波助澜,使得大部分的德国人都愿意去中国,而不是美国。

    来自于德国的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人才。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速度大为加快。过去的中国,虽然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但很多都是简单的制造业而已。研发能力很薄弱。现在有了德国人的帮助,这块短板终于补齐了。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爱因斯坦的住处。一个黄皮肤的中年人正在拜访他。

    “教授,现在德国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尽管德国政府正在努力,但经济凋敝,物资匮乏。同时还有协约国的打压。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的经济情况都不会得到好转。我们诚挚的邀请教授一家前往中国。我们将会为教授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科学实验条件的。”中年人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但是,爱因斯坦却仿佛不为所动一样,虽然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战者,但他也是一个德国人。现在等正经历一场磨难,他岂能这样就抛弃祖国呢?

    “教授,您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您的妻子和儿子着想吧。”中年人继续劝说道。

    爱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妻子和儿子身上。虽然他在等享受的待遇非常不错,但因为等的整体环境糟糕。他们母子也只能够跟着他遭罪,这让爱因斯坦心中满是愧疚。

    “教授,我们希望您能够去帝国燕京大学物理系讲学,如果帝国皇家物理研究所您不愿意去的话,那也没有关系。”中年人继续说道。

    爱因斯坦仿佛依旧在考虑当中,他心中在衡量。到底应该怎么考虑。

    在这个时候,中年人从提包里面拿出了一张纸,递到了爱因斯坦的面前。他的上级告诉他,如果实在无法说服爱因斯坦的话,就把这张纸交给爱因斯坦。

    这是一张白纸。上面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公式而已。中年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爱因斯坦会不会因为这个公式就做出决定。

    但是,随后他发现,当爱因斯坦的目光落到了这张纸上之后,一下子就完全沉浸在里面了。

    “这怎么可能?中国不是向来号称是科学的荒漠吗?怎么有人能够得出这个公式?”爱因斯坦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教授,您能够做出决定了吗?”中年人问道。

    “这个公式是谁写的?”爱因斯坦问道。

    “我不知道。不过,如果您愿意去中国的话,我想,我能够查到谁写出的这个公式。”中年人回答道。

    爱因斯坦没有再犹豫,直接点头答应前往中国。那张纸上的公式,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实际上,那只不过是定皇帝吴浩轩随手写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公式而已。

    不仅爱因斯坦受到了邀请,还有很多德国的科学家也受到了邀请。比如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奥托·哈恩,海森堡等人,还有科学家塔拉斯曼、梅特纳、贝蒂、弗兰克等等。

    另外,已经崩溃的奥匈帝国,也是帝国这一次捡漏的地方。匈牙利的物理学家西拉德、泰勒,奥地利的科学家拉比、弗瑞士。都受到了来自于中国的邀请。中国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向这些解除的科学家们抛出了橄榄枝。这些科学家,不管他们再怎么爱国,但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生存吃饭的。就算他们本人不愿意,他们的家人也想要前往一个和平、安全的国家的。

    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科学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前往了中国,在中国的资助下进行科学研究。而中华帝国也专门派人向他们学习,为本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的帮助,使得帝国能够在核武器计划的研究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使得帝国能够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利于不败之地。

    世界大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战火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停息。在俄国战场上,苏俄红军和白军以及列强干涉军的战斗还在继续。只不过,经过一年多的苦战之后,苏俄红军以及从不利局面当中挣脱了出来了。他们越打越强,兵力也越打越雄厚,现在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了。

    虽然,在战争初期,白军和干涉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苏俄红军。但白军内部和干涉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白军的各个首领各怀鬼胎,各国的干涉军更是出工不出力,这就导致歼灭苏俄红军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黄帝纪元4616年(18)夏,东线(伏尔加河中游和乌拉尔地区)成为主要战场。8月底至9月初,东方面军(辖5个集团军和伏尔加河区舰队)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对白军转入进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尔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兹兰和萨马拉。随后,苏俄红军挺进乌拉尔,至11月中旬解放伊热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在南线战场上,同年7~11月,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连续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军的进攻;北高加索的两个集团军在与主力隔绝情况下坚持作战,牵制邓尼金‘志愿军’北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腾出兵力加强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黄帝纪元4616年(18)11月~黄帝纪元4617年(19)2月,英法日三国派遣13万人在南方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先后占领巴统、梯弗里斯、巴库等城市,随后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因遇苏俄游击队和起义部队的激烈抵抗,只向内地推进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则增派援军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加强对白军的援助。

    针对当时的形势,苏俄红军贯彻乌里扬诺夫的战略方针,决心在白军同干涉军会合之前,先歼灭白军,再击败协约**队。黄帝纪元4616年(18)年末至黄帝纪元4617年(19)年初,苏俄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起进攻,解放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河州、南乌拉尔、申库尔斯克。苏俄红军的胜利以及协约国内部爆发反对干涉苏俄的运动,使协约国以武力消灭苏维埃共和国的计划破产。法军和希腊军队被迫从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撤走。

    等到巴黎和会结束之后,苏俄红军已经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胜利了。苏俄面临的危局也大大的缓解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危在旦夕,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了。

    不过,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并没有结束。各国依旧在加强对白军的支持,希望他们能够抵挡住苏俄红军的进攻,最好能够一举消灭苏俄红军。

    反正,战火是在俄国的国土上进行,就算是把整个俄国都打成了一片焦土,对协约国各国也没有损失,反而能够因此遏制苏俄的发展,为彻底灭亡苏俄创造机会。正是因为如此,苏俄也想要尽快结束战争。(未完待续。)

    PS:第四更到,求月票啊!感谢书友湥эMお戀仴、Q神大人、天马流星炮、闲的小说、是否忘记我、天空梦静的打赏!感谢书友水远山长、boss杜、醉天子、maojiping、arthur127、碧血情魂、MWEB的月票!

第六百六十三章 扬眉吐气(第五更)

    苏俄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人民委员会主席乌里扬诺夫同志最近的心情不错,苏俄红军在战场上不断的获胜,接连打败了白军和干涉军,赢得了胜利,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打出了苏俄红军的威风,稳定了局势。乌里扬诺夫同志已经向全体苏俄人民和红军指战员们发表了讲话,他声称白军和干涉军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要不了多久,红军就能够消灭所有的白军,并且将干涉军全部赶出俄国。

    “主席同志,同志们都已经到齐了。伏龙芝同志也已经到了。”秘书对乌里扬诺夫说道。

    “嗯,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去会议室。”乌里扬诺夫点了点头。

    会议室内,布尔什维克党和苏俄政府的高级领导人以及苏俄红军的领导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因为战场上的胜利,使得大家的情绪都不错。在他们看来,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很快,他们就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了。

    当乌里扬诺夫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所有人都起身问好。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使得乌里扬诺夫在苏俄的地位也不断的上升,俨然已经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了。

    “同志们,都坐吧。”乌里扬诺夫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众人都坐下之后,乌里扬诺夫的目光落到了伏龙芝的身上。

    “伏龙芝同志,前线的情况怎么样了?”乌里扬诺夫问道。

    “主席同志,我们已经打败了白军和干涉军的进攻,正在积极准备反攻。”伏龙芝回答道。作为打败白军和干涉军的功臣,伏龙芝在苏俄红军之中的地位很高,近乎要成为苏俄红军中的第一人了。当然,红军之父托洛茨基的地位是无人能够取代的。

    乌里扬诺夫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很好!现在的革命形势对我们非常不错。资本主义列强正在巴黎召开和会,这是一场张掠夺战败国,宰割战败国的和会,也是一场分赃的和会。列强会因为各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从而产生冲突。这样的话。他们就无暇顾及我们了。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够一举将白军打败,将干涉军赶出俄国。”

    其他的布尔什维克和苏俄政府的领导人,都纷纷点头。现在,列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巴黎和会上面,的确是俄国的机会。再说了,现在的苏俄红军,实力已经提高了不少了。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把干涉军赶出俄国。那么,苏俄的正确就稳固了。

    “伏龙芝同志,红军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乌里扬诺夫问道。

    “主席同志,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打败白军和干涉军。”伏龙芝自信的说道。

    乌里扬诺夫满意的点了点头,红军从无到有,从屡战屡败的弱小军队,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这让他非常的满意。打败白军和干涉军,保护苏俄政府。这只不过是红军的第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