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136部分

铁血强国-第136部分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子佳圈1995、加州小牛肉、小岛001的打赏!感谢书友小名鱼尾巴、书友150120233527723、就该让步、ゞ完美極限、太湖鱼人、苍穹傲月、项海天峰回路转、金色咖啡豆、老李1407的月票!

第一百九十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求订阅)

    一列火车从盛京城出发,向北方驶去。不过,这列火车的最后两截车厢,却是临时加挂上去的。这两节车厢,从外表看上去和普通的车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实际上这两截车厢的底盘和四周用钢板进行了加固,足以抵御机枪和小口径炮弹的袭击。

    吴皓轩并没有自己的专列,但为了出行的安全考虑,特意改装了几截车厢,要出行的时候,临时加挂上去就可以了。现在已经是1907年9月中旬了,整个北方大地已经进入了秋季了。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刮来的风,驱散了炎热,使得大地进入了秋高气爽的时节。

    “咣当、咣当!”

    火车在铁轨上奔驰,车轮和铁轨撞击,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个时代的火车,减震的确做的不怎么好,乘坐火车并不是一种享受。当然,吴皓轩的车厢,则要做的稍微好一点,他可以在里面休息和办公。

    “少帅,预计我们明天就可以抵达滨江了。”李燕玲对吴皓轩说道。她现在,已经能够很好的胜任吴皓轩的秘书的工作了。虽然有些累,但是却让她很满意,至少,可以和吴皓轩在一起。甚至,她和吴皓轩在一起的时间,比吴皓轩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这也难免会有传言,称李燕玲成为吴皓轩的二夫人,那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嗯,燕玲,你也累了,去休息吧!”吴皓轩点了点头。

    “好的!”李燕玲随即离开,关上了门。

    吴皓轩这段时间可谓是非常的忙碌,之前一直在忙海军的事。海军现在已经走上正轨了,萨镇冰和程璧光二人都已经去德国了。旅顺要塞也开始了升级改造,从克虏伯公司来的工程师。参与到了要塞的升级改造之中,一门门新式的要塞炮,将换装到这里,使得要塞的防御力得到增强。整个升级改造工程,预计会持续一年的时间。等到升级改造工程结束之后,日本人想要再攻占旅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估计他们即便是付出比日俄战争时期多一倍的伤亡,也别想攻克旅顺。

    另外,和德国人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了。一座中型造船厂正在旅顺港内开工建造。完工之后,将具有建造一万吨之下的战舰的能力。吴皓轩已经计划好了,等到造船厂完工后,就在这里开工建造北方海军的下一级驱逐舰。先用驱逐舰来练手,然后再一步步的提高,最终实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自产。

    克虏伯公司已经向北方军兵工厂转让了新式的火炮生产技术、新式的炮钢和装甲刚技术,现在北方军的兵工厂正在组织力量吃透这些技术。一旦将这些技术消化完毕。北方军的兵工厂就能够自主生产大口径重炮和舰炮了。

    可以说,北方军的军事科技实力正在稳步的提升之中。等到工业实力也得到提高之后,北方军的整体实力必然能够一举超越日本人,让他们再也没有入侵中国的实力了。

    火车在平原上奔驰,沿线的肥沃土地上,无数的农人正在劳作。关外有着肥沃的黑土,但是却因为地广人稀,这些土地一直都处于荒废之中。现在。北方政府的政务委员会专门派遣了官员去关内招募流民。很多因为水灾或者其他的自然灾害活不下去的人,都被接到了关外来。在北方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都住进了新房里面。并且开始开垦荒地,等到明年就能够正式耕种了。可以预见,从明年开始,北方七省的粮食产量将获得巨大的提升,也使得政府不用在利用宝贵的外汇向外购买粮食了。

    在铁路沿线,还有一些工业区正在开工建设。获得了美国和德国的大笔贷款。以及工业设备之后,整个东北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一座座的工厂拔地而起,很快就能够建成投产了。而这,将成为未来北方七省乃至整个中国崛起的基础。

    “东北。的确太适合发展重工业了!不过,现在却是群狼环视啊!想要安安稳稳的发展工业的话,先得将那两个生死大敌给击败才行。”吴皓轩暗暗的想到。

    日本和俄国,现在无疑是东北最大的两个敌人。日本人就不用说了,从甲午战争之后,他们就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敌人,不击败他们的话,只有亡国灭种。而老毛子,也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从鸦片战争以后,被他们掠夺的领土,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万多万平方公里了。如果再加上蒙古的话,总共超过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堪称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这一次,吴皓轩绝对不会再让俄国人得逞了。不仅如此,还要让俄国将几十年来掠夺的领土全部都吐出来。

    9月16日,吴皓轩一行人秘密的抵达了滨江。只不过,他的到来并没有惊动黑龙江省的官员和驻军。他这一次,是专门来到三江平原视察移民的生活情况的。去年年底前,就有少量的移民被安置到了这里了,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近一年了,吴皓轩希望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来看看政务委员会施行的移民生活,到底是对还是错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吴皓轩一行人,除了吴皓轩和李燕玲之外,还有他的卫队。不过,只有一个班的人随行。另外还有一个排的人,则提前抵达,分散在四周。

    随着北方军和军事情报局的联合打击,整个东北的外国情报人员已经落网了很多了。剩余的极少数,也转入了地下,时刻担心被北方军的军事情报局找出来。加之东北的胡子也被清剿的差不多了,整个社会治安,前所未有的好,老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

    滨江北方,一个叫做巨源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村落,但在去年10月底,一批移民抵达了这里,在距离这个小村落十余里的地方安置了下来。移民只有一百余人,也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在政府的引导下,东北的原住民对于这些移民,都是持欢迎态度的。反正东北荒地这么多,荒着也是荒着,还不如开垦出来。

    吴皓轩他们余当天下午,抵达了移民所在的小村落的。远远的看去,已经收割过的土地,留下下一堆堆的麦秆。一道道的木质小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一起。不少的人家,更是已经升起了炊烟了,好一派宁静祥和的场景。

    吴皓轩他们一行十余人的带来,打破了小村落的宁静,不少人围了过来。

    “几位,你们是谁?来我们小北村有什么事吗?”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站了出来,开口问道。

    “老人家,您好,我们是从盛京来的,受政府的派遣,前来调查移民的生活情况,这是政府开出的介绍信,您请看。”吴皓轩拿出了一封介绍信,递给了老者。

    老者接过信一看,上面的内容果然是派遣官员下来调查移民的生活的,加盖的印章,还是政务委员会民政厅的。

    “哎呀,原来是盛京来的客人们啊,快请进村里去吧。”老者连忙招呼了起来。

    “大狗子,去把你爹找来,他这个村长是怎么当的,这个时候跑那里去了!”老者吆喝了起来。别看他看上去年纪似乎不小了,但却还中气十足。

    “好的,三叔公!”一个半大小子飞快的跑去了。

    吴皓轩他们一行人被请到了村子里的公屋,除了少数的村民留下来以外,其他的人都回去了。毕竟,再过不久就要吃晚饭了,大家都挤在这里的话,那还不得喝西北风啊!

    “老人家,你们的生活还好吧?来这里生活都还习惯吧?”吴皓轩和颜悦色的问道。

    “好,好,一切都好!感谢政府对我们的照顾啊,要不然啊,我们在关内恐怕早就被饿死了吧。”老者说道。

    “我们去年来的时候,政府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房屋还有过冬的粮食和衣服。开春之后,更是为我们准备好了耕牛、种子和农具,让我们能够在这里安居乐业啊!”

    “是啊,这里的土地很肥沃,只要把种子种下去,就等着春天收获吧。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么肥沃的土地啊!”

    村民们都七嘴八舌的回答道,从他们的话语和脸上的表情,吴皓轩听得出来,他们是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并且是真心感谢政府的。

    东北的土地原本就是肥沃的黑土,就算是不使用化肥,也能够保证粮食丰收。这些村民只需要将荒地开垦出来,然后再耕种就是了。

    北方政府规定,每一个从关内移民过来的农民,都可以开垦出十亩荒地,不管男女老幼,也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所以,往往一个三口之家就能够拥有三十亩土地,很多人口多的家庭,更是能够拥有七八十亩土地,这在关内的话,已经算是地主了。(未完待续……)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欧美式、寂寞、打火机的天空、加州小牛肉、欢乐派对、几分醉意、宁乡县东山村刘利金、高夙的打赏!感谢书友小名我的老号啊、拿出你的爱、degrewdfd、大我成、苏苏丶、倚窗望天涯、暗堡的、cao20704、腓特烈1世、亂丗ャ风*流、bd678985的月票!

第一百九十一章 淳朴的人民

    “抱歉,我来晚了!”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汉子从公屋外进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大人,这就是我们小北村的村长,林天丰!”老者向吴皓轩介绍道。

    “林村长,你好,我是盛京来的,我姓吴,受政务委员会指派,前来调查移民的生活情况的,这是我的介绍信!”吴皓轩起身,将介绍信递给了林天丰。

    林天丰接过一看:“吴大人,欢迎您来到我们小北村啊!”

    林天丰将手在衣服上擦拭了好几下,这才伸手和吴皓轩握手。而吴皓轩,也根本就不在乎。

    “林村长,我想要问一下,小北村有多少移民?目前开垦了多少土地?大家的生活过的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解决的?”吴皓轩问道。

    “吴大人。我们小北村,现在一共有一百零七户人家,总共六百三十二人。全村一共开垦出了六千三百二十亩土地。我们可是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一口人只开垦十亩土地的。”林天丰说道。

    吴皓轩点了点头,当然,对此他是不太信的。只不过,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这很好,东北虽然地广人稀,但政府已经从关内开始大规模的移民了。关内还有不少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也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行。”吴皓轩说道。

    “是的,是的。吴大人说得对。想当初我们也是在关内过不下去了,这才来到关外的。关内的老百姓,日子真是苦啊!”林天丰点了点头。

    “吴大人。今年我们种的麦子得到了大丰收,政府的农税很低,交完税之后,家家户户的粮仓内都堆满了。别的不说,顿顿白面馒头还是没有问题的。”林天丰自豪的说道。

    顿顿都吃白面馒头,这在他们以前,可是从来就没有想过的啊!即便是关内的很多小地主。也没有这样的生活吧。

    小北村的其他人,也都出言附和,声称现在的生活却是比关内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能够吃饱饭,穿暖衣,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那大家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吗?”吴皓轩问道。

    “吴大人,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要说困难。基本上没有什么,就算有,我们也会自己克服,不会给政府找麻烦的。不过,村里的小孩子们上学要去巨源才行,太远了。要是村内能够有一所学校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林天丰说道。

    “小北村太小了,适龄儿童也不多。政府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在每一个村子都修建学校的。毕竟,现在我们的教师十分缺乏。这个问题。恐怕暂时得不到解决,只能让那个孩子们多辛苦一下了。”吴皓轩说道。

    从去年年底开始,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就开始了义务教育。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必须要进入学校学习。并且,政府规定免除所有的学杂费,一切都由政府来承担。同时,学校还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这个政策,无疑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的。在所有的老百姓心目中,依旧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之前很多人没有能够去上学,是因为没钱,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大家自然要珍惜了。

    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脑子转不过弯来,不愿意让小孩子去上学,认为与其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