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653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65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折中的办法不错,得到了所有军师的赞扬。

    贾诩甩着胡子,大声呼道:“陛下圣明,您圣明呀!”

    秦峰乐开了花,嘴巴都裂到耳朵边了。

    众位军师退出去的时候,庞统望着贾诩眼皮直跳,心说我需要学的还很多呀!(未完待续……)

    PS:感谢:百事书虫,打赏1888起点币。

    感谢:半夜吃灰,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感谢:秦弑殇,投出两张宝贵月票。

    感谢:书友130910205347078;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第八百七十七章 梦想开始的地方

    十万民工不要钱!这种事情哪里找?千古唯有弘武朝!

    军师们走了后,秦峰便抛开刚才的事情,又开始认真处理各部奏章。案几的奏章,几乎如后世高考前的书山题海一般,顿时就将弘武皇给淹没了。高考还有个时间,弘武皇帝恐怕一辈子出不来了。

    弘武皇秦峰一抬头,旁边的总管德全就急忙擦汗。心说这寒冬腊月的,看把俺弘武皇给累的,都出汗了。也只有我家勤奋的弘武皇,才能够开创军师口中的千秋大业。

    皇台旁边有一个小案几,有红颜女史辛宪英,也是在奋笔疾书,她这样写道:自古以来,君王徭役从来不给钱,徭役重了农民就会造反。而弘武皇帝,取缔了徭役,改成有偿出工。反而给钱不要,这是因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弘武皇帝的仁德感化了万民,万民这才心甘情愿义务做工。历代君王数不胜数,能够有这样成就的,只有我弘武皇帝。三皇五帝都不行。只有我弘武帝,才能真正称为大帝,弘武大帝!

    从来都是郑重端庄的辛宪英,终于小脸红扑扑的,从这一次十万人的做工,可以看到弘武大帝在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服侍这样一位圣明天子,辛宪英感到就算现在死了也值得了。

    “我是不是应该再对陛下好一些。”想到这里,辛宪英的小脸更红了。

    这时候,秦峰发现辛宪英写了大半天没停下,心里发虚。该不是又写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吧。秦峰琢磨了一下,除了昨天跟爱妃们一起过夜外。没啥啊。秦峰不禁看了过去。

    而这时,辛宪英第一次对秦峰露出了微笑。甜甜的笑意。能够令最最冰冷的花朵盛开。然而秦峰一道冷流从尾巴骨出来,直达后脑勺,顿时一个机灵。一定有阴谋!朕这几天小心点,千万不能记录下不好的事情来。

    所以,虽然秦峰很想休息一下,但为了不被记录成昏庸的皇帝,也就不休息了,继续在奏章的大海中出没。

    辛宪英的笑意更浓了,“我弘武皇真是勤奋……。”若是她知道是因为秦峰怕被她记录。不知又是何样的心情。

    后世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

    而秦峰当年营造新未央宫的时候,说实话,他真的是为自己建造的。当年找来了最专业的星象学老头子,以紫微垣位于中天,天人对应之说。又召集全国顶尖的工匠汇聚一堂,在邺都的子午中心线上,营造了庞大的新未央宫。

    由于相当的控制,新未央宫许多地方都没有启用。将前朝的所有痕迹抹除推倒。又建设新得大殿后。如今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被命名为紫禁城。

    紫禁城,成为大秦帝国第一位皇帝,弘武皇帝秦峰和他的眷属居住的皇宫。除了所属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那些被特许进入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任何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是大秦帝国真正的权利中心。

    距离过年还有七天的时候。弘武皇帝秦峰移驾紫禁城的仪式正式开始。

    数千乐师,遍布秦王宫通往紫禁城的道路两侧。当弘武皇帝圣驾走出秦王宫的时候。这些乐师鼓足了气,吹响了数米长的巨型号角。震天的鼓角声。透出无比的庄严。震彻天际的同时,仿佛也在告知天下万民,大秦帝国皇帝的迁宫典礼开始了。

    五万御林军,清一色的骑军,刀枪锃亮沿途守卫。仪仗彩旗、华盖如林,随风招展。百官步行在龙撵两侧,拥簇着秦峰的的车驾。稍后面的地方,宫女在内,宦官在外,拥簇着弘武皇帝妃子的车驾。一行几乎十万人,浩浩荡荡望邺都内的紫禁城而去。

    整个邺都沸腾了,家家披红挂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邺都百万百姓自发组织了起来,就在主道两侧搭起戏台子庆祝,融入到弘武朝难得一见的典礼之中。

    弘武皇帝万岁的呼声在这一天里,从来没有断过。

    百姓心头火热,是弘武皇帝为他们带来了无法相信的好日子,他们会永远记得弘武皇帝的恩德,他们会永远拥护自己大秦领袖,“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大秦帝国的子民!”不论在任何场合,只要说道自己的国家,人们总是这样激昂的说。

    新落成的紫禁城,经过进一步拓展后,占地面积1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1300余座,房屋一万三千余间。四周是五丈高的城墙,更有60米宽的护城河环绕。

    这座宏伟的宫城,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前身新未央宫,并成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大,最宏伟,最奢华的宫殿建筑群。并在持续很久的将来,成为整个大地的权利中心。

    后来民主出现了,就没有任何的宫殿可以超越“秦宫紫禁城”的规模。“秦宫紫禁城”,便被认定为第九大古代奇迹。成为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的象征,也成为古代帝王权利最巅峰的象征。

    后来有人说道:“金字塔也很高很大嘛……。”

    “白痴,那是死人住的地方,能够跟大秦帝国皇帝相比?”

    “那倒也是!”

    四万御林军在紫禁城外,一万御林军在龙卫将许褚的带领下,先一步进入紫禁城外城,第一时间控制各处要道,门禁。

    百官喜气洋洋,带着对未来新王朝的憧憬,扶着秦峰的龙撵,行走在花岗石的地面上,一路望太和殿而去。而弘武皇帝妃子的车驾,行走在白玉石栏杆之间,转道去了内城后宫。

    “太和殿!好名字!”庞统望着远处宏伟的大殿门楣上的牌匾,忍不住说道。

    太和,出自伏羲大帝六十四卦第一卦,乾为天中的爻义,《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太”。朱熹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太和殿高三十丈,由于有三层夯土台,顶部完全超过邺都城墙。每层夯土台都是佛祖须弥宝座分层的那种形式,四周汉白玉石栏,栏杆上有柱头,下有吐水的螭首,每根柱子头上都有装饰。

    殿面有十五间大屋宽,进深也有九间,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乃是自古以来,规模最大的殿宇。三层须弥座就有二十丈,台阶数百,中间只有大秦皇帝才能行走的龙壁之上,绘制着数百条各式各样的五爪金龙。

    当秦峰在这里走出龙撵的时候,心中充满了震撼。他去过后世紫禁城,他的太和殿,比后世大两倍不止,殿前的广场更是广大数倍。这就是皇权的象征,秦峰的威望比之后世不知超越多少。这宫殿不单单是要让他住,更是要彰显大秦帝国的威仪,秦峰不住这么大的都不行。

    一路走来,百官已经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当宏伟的太和殿出现在面前的时候,百官震惊的面庞上闪烁着荣耀的光芒。不错,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荣耀,大秦帝国的荣耀,炎黄文明的荣耀。他们即将在这宏伟的大殿,辅佐弘武皇帝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他们又怎么不荣耀?又怎么不感到自豪!

    当秦峰独自走在数百五爪金龙铺垫的龙壁上的时候,百官跪拜在地,御林军将士跪拜在地,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呼声越过高大的紫禁城墙,百姓更大的呼声响彻天际:“万岁,万万岁!”

    许久,秦峰站在了太和殿殿门前,转身的他,仿佛能够感受到这宏伟殿宇传来磅礴的气势,皇者的气势。而广场上的百官已经朦胧。他缓缓张开双臂,冕冠前十二硫的珠帘,那珍珠晃动间闪烁着光华,那龙袍的刺绣泛着光华。这一刻,他仿佛能够将这一方天地笼入怀中。

    “朕做到了!”激昂,让秦峰眼中闪烁着晶莹,“朕做的还不够!”

    台阶下,龙卫将典韦双手捧着秦峰真武太极枪,金色的大枪泛着着金色的光芒。未来,大秦帝国弘武大帝手中金枪光芒笼罩在那里,大秦帝国无畏的勇士,就会将皇帝的意志带到那里!

    红墙黄瓦,画栏雕刻,所经之处皆是金碧辉煌。无数的殿宇楼阁,错落有致又雄伟壮观。阳光的照射,崭新的白玉,大理石散发着光华。人行走在上面,仿佛真的行走在九霄之上的天帝宫廷之中。

    太和、保和、乾清、坤宁,这些庄重肃穆又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一座座宏伟大殿的殿门上。

    有这样的名字,是秦峰从后世真正的紫禁城轻手拈来。这些名字都有独特的意义,那是后世大文豪们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很多人都以为,这乾清宫,太和殿出自大清,其实,这些都是出自明朝的大文豪的脑袋里。大明,乃是汉人繁荣盛世里,不输于唐朝的存在。

    秦峰要恢复汉人昔日的辉煌,所以他继承了这些名字。这些蕴含着炎黄文化及深远意义的名字,会随着徐徐升起的大秦帝国,传与四方。

    在这个地广人稀,地大物博的时代。“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要富裕起来,那些曾经欺压过我们的人,必将付出代价。华夏,必将真正的崛起!”这是秦峰的华夏梦,也是千千万炎黄子孙的华夏梦。

    弘武大帝秦峰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而这座宏伟宫城,将成为他另一个梦想的开端。(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八章 内廷那些事

    迁入紫禁城,首先要祭祖。

    秦峰率领百官来到太庙,古代祭祖繁琐,皇室更是繁琐百倍。

    令百官疑惑的是,太庙之上,最少要追认三代祖先的祭坛上,只有一个牌位,书写“秦氏先祖”位。

    “母亲、父亲,你们一定依旧在后世生活。儿子祭拜先祖,让秦家列祖列宗保佑你们,保佑儿子的江山,保佑华夏的子孙们……。”

    秦峰祭拜之时,默默念叨着。

    弘武皇帝的威严,让百官们也不敢多问,只是跟着三叩九拜秦氏祖先。没有秦氏祖先,就没有弘武皇帝,就没有大秦帝国,就没有他们,所以百官是要拜的。

    一个时辰后,繁琐的祭祖仪式完毕。

    按照礼制,这个时候,秦峰需要接受百姓的朝拜。

    于是,弘武皇帝秦峰来到承天门,承天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

    承天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的城楼,东西有九间大屋那么宽,南北有五间大屋那么深,取“九五”之数,象征弘武皇帝的尊严。

    下面一层则是高达15米的城台。

    城楼下有五个拱形城门洞,中间的城门洞最大,高九米,宽五米,坐落在邺都紫禁城中轴线上,唯有大秦皇帝可以进出。城楼前的护城河赐名御水河,河上在城楼对应的方向有七座汉白玉栏柱的石桥。中间最宽阔的只有皇帝能够通过,两旁两座专供皇亲国戚过往,再两旁的两座供千石以上的官员通行。其余人只能走最外侧的两座。

    承天门外,则是能够容纳五六万人的广场。

    秦峰在百官的拥簇下。通过左侧长达百阶的城楼梯道来到承天门上。城门楼正面有三十二扇,雕花网格的门窗。基座周围则是汉白玉栏杆。五十六根包浆巨柱整齐排列,雕刻着玉龙等珍奇鸟兽图案。

    秦峰就在城楼正门外,承天门正门上站定。百官,则在城门楼边缘的两侧列队,文官在左边,武将在右边。

    这时,有御林军,指引数以万计的百姓来到承天门外的广场上。这些百姓早已经按耐不住迫切的心情,他们炙热的眼神。望着承天门上的身影。那身影包裹在一团金色的光华中,正是这个人,为天下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让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过上了安宁幸福的日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幸能够来到广场上的百姓拜倒在地,发自内心的喜悦,令他们的呼声充满了真切。

    秦峰的心情难以用言词表达,他便如后世元首一般,就在城门上频频挥手。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人民。正是因为如此,人民才会支持他。得到人民支持的人,不会失败。

    百姓朝拜结束,秦峰又在百官的拥簇下返回太和殿。再接受百官朝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