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490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49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下众人一愣一愣的,因为他们无法相信这会是真的。

    “这是真的,真的,绝对错不了!我见过!”袁术大叫中呼吸粗重,面色狂变,抽搐几下后,突然发狂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玉玺,玉玺归我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便是我袁公路,哈哈哈哈……。”

    “本将军刚刚斩了天道,老天爷都怕我,这就送来了玉玺!”袁术手舞足蹈。

    袁术家四世三公,他说玉玺是真的,就绝对假不了。

    掌柜一脸喜悦,看将军的模样,定然是有大赏赐的了。

    而阎象与袁胤,脑子已经不听使唤了。

    阎象最先反应过来,在袁术疯狂的大笑中,问掌柜“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掌柜吓了一跳,急忙说道:“是一位老农从地里挖出来的,挖的时候,上面还有一颗龙木。”说着,他便将龙形木拿了出来,道:“小人收了一辈子木器,这可是千年难遇的极品檀木,价值在金玉之上啊!”

    袁胤闻言,立刻巴结道:“叔父,玉玺上面生龙木!果真天意……。”

    “正是如此!于吉讲天道,便是又一征兆。本将军还在天道之上,这才有玉玺送到……。”袁术稍微冷静了一些,但掩盖不住眼睛中的热切,他是一刻都不能再等待了,说道:“快,传令下去,召集所有文武来见我!”

    “喏!”袁胤应声离去。

    留下的阎象思索了起来,因为这件事情太过蹊跷了。然而诸事连环了起来,想来非人力所及,难不成真是天意?

    而袁术,“咦,这里还有一卷文书,待我看看!”只见袁术拿起满是字迹的一页书。

    掌柜急忙说道:“将军,此书伴随玉玺出现,必定是天书……。”

    “原来是天书!”袁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掌柜就被卫士带了下去。就此,袁术高坐在堂上,细看起来。

    只见天书上所言十分详细,其中有许多简单的字,与当今的篆字不太一样,但也能联系前后猜出意思。袁术便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天书,有上天的文字,简单明了比篆字强了百倍。

    不一会后,他便再次兴奋了起来,眼中是激荡,忍不住不断自语道:“这才是真正的天书!比什么《太平清领道》强百倍。代汉者当涂高也,嗯嗯……,果然与我的公路表字意思一样,实打实说的就是我袁公路了!”

    很长一段时间后,袁术将天书中所写熟记于心的时候,手下文武齐至。

    武官有纪灵、陈兰、张勋、桥蕤、雷薄。乐就等。文官有阎象、杨弘、袁胤等,一共百多人。

    袁术左手握着玉玺。右手握着龙木,大会群下。见自己也有文武百官,劲头高昂,激动说道:“昔日,汉高祖刘邦只不过是泗上一个小小的亭长,而却有了天下。到今天,已经有四百年了,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百官虽然得到了一些消息,但闻言也是大惊失色。心说可了不得了,主公这是要称帝啊!

    果然,袁术激动的满面通红,大声道:“吾家是四世三公,人望所归,本将军打算应天顺人,正位九五,你们以为如何?”

    百官面面相窥,一时不能言。

    这时。阎象进言道:“不可,昔日后稷积累功德,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天下有了三分之二。尚且服从殷商。主公的家世的确贵于天下,但还没有周室之盛。而汉室如今虽然已经卑微,但并不像商纣一般残暴。此刻绝不可行!”

    此刻的确不可行,所以秦峰没有称帝的打算。想要再进一步,也是谋划良多。

    袁术大怒。心说果然跟刚才本将军看的天书上说的一样,果然有宵小之辈来搞事。他便依照天书上所记载的话,怒斥道:“本将军的袁姓出自与陈,而陈乃是大舜之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五行终始说金木水火土。”

    “大舜乃是土,大汉乃是火,火后土也,以土承火,正应其运数!”

    百官闻言暗暗咂舌,心说主公今天开窍的!说的也时十分在理啊,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是说自己火德应该得天下。

    袁术见到诸人表情洋洋得意,又道:“有谶言:汉家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涂有路途之意,吾字公路,正是谶言中所说的涂高!”

    袁胤立刻呼应道:“当涂高者,路途远的意思,吾兄长的字公路,正是这个意思!”

    百官一时哗然,心说这当涂高根本就没有正规的解释,不过说是涂乃路途,也能说得过去。

    这谶言,乃是《春秋谶》,非常厉害,曾经预言了亡秦者,胡也。果不其然,秦二世胡亥,将庞大的大秦帝国给玩完了。

    古代都很迷信,对神秘的东西充满了敬畏,尤其是应验过的谶言。既然袁术能够解释清楚谶言中的当涂高,也就不敢在多言。

    其实袁术那里知道这些,全是看天书看出来的,得意说道:“谶言说的就说我,千百年前已经有了定数,所以现在汉室衰败了。玉玺本在洛阳失踪,突然出现在千里之外我这里,莫不是天意呼?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汝等速去准备,黄道吉日,便正位九五!”

    后来,这本天书不知怎么保存了下来。后世学者发现后,肝胆俱裂,惊呼道:“一千八百年前竟然有简体字,果然是神秘谶言天书,当时书写的大贤,竟然知道后世的文字!”于是乎,这本天书被用作《春秋谶》的经典解释,便与玛雅预言并存于世,一本被称为西方预言,一本被称为东方预言。

    许多后世的考古、历史学家都研究过,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一千多年前竟然有简体字!直到有一天,从《秦史记》上找到了端倪……。

    秦历,建安八年,公元199年的第一天,袁术在寿春登基称帝,建号仲氏,史称仲帝。立朝廷封百官,乘坐龙凤辇,到南北郊祭祀祖宗,四世中的三公,便升官了,皆是高祖、太宗的职位。

    袁术称帝后,十分猖狂,传檄天下,令四方称臣。

    消息传来,天下一片哗然。

    各路诸侯谁不想称帝,心思异动,然还在观望汉室朝廷的动静。而天下山头林地里聚众的宵小之辈,皆在山头上,或是村子里称帝,过把皇帝瘾。因此,天下大将军、丞相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而汉室的最后的一点威信,就此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邺都,丞相府。

    秦峰收到了消息,他的目的也已经达成。

    在这个消息下,他召开了大朝会。(未完待续……)

    PS:感谢:难忘八月,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第六百七十一章 君与臣

    秦峰坐拥八州之地,拥有无上的权利,就算是邺都皇宫中的汉献帝,都要靠边站。

    然而,袁术称帝的消息,传到邺都三天后,秦峰这才召集大朝会,商议这件事情。这让百官各有心思,只以为丞相秦峰,欲意趁机灭刘罢汉。

    新未央宫,德阳殿。

    殿外,十几丈的基座分三层,每一层,都有数百精锐秦军侍立。

    殿内,百官林立,然静悄悄的针落可闻,整个大殿弥漫着古怪的气息。

    秦峰站在百官之首,他没有说话,所以任何人都小心翼翼不敢说话。

    大殿三丈高的龙台上,汉献帝脸色极其难看,他已经将所有恶毒的言语想了个遍。只待秦峰开口废立,就不顾生死骂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丞相秦峰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天下有了两个朝廷,不需承认一个,只需不承认另一个就能够将其置于死地。

    然而,秦峰是两朝重臣,若是他罢废了汉室,对声望打击很大。

    不过他也没有打算现在就废了汉献帝,此刻,他望了一眼龙台上的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吓的全身一紧,一股尿意涌上裤裆。

    秦峰表情凝重,道:“陛下,袁术僭越,乃是叛逆。臣请南征,诛之,以儆效尤!”

    汉献帝猛然不顾一切,从龙位上跳起,本想不顾一切开骂。然而马上就如被钳住脖子的公鸭。没了声音。他本以为秦峰是在说废了自己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是去讨伐叛逆。

    百官一阵发懵。心说陛下这是啥情况,蹦起来做啥?

    好在汉献帝机智。立刻说道:“丞相所言甚是,袁家四世三公,竟然出了袁术这样的叛逆,朕以为,应该革去袁家所有的封赐,贬为庶族!”

    “丞相以为如何?”汉献帝最后说道。

    秦峰微微点头。

    百官这才知道,原来是陛下激动的跳起,有人另外称帝了,也的确该激动。他们见到丞相并没有罢废汉室的意思。于是格调定了下来。众人纷纷谴责四世三公的袁家,竟然到最后出了这么一个畜生,一定要消灭了,并且将袁家从士族里面除名。

    这时,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华歆,出班奏道:“微臣有一事启奏!”

    汉献帝望了秦峰一眼,道:“准奏!”

    华歆一礼,这才说道:“昔日董卓、李郭之时,汉室陵迟。纲维驰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华歆说道这里,四望道:“而今呢?丞相谦虚恭谨、礼贤下士。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又宽仁有度。仁政爱民。实乃圣朝之辅,股肱之楷模。丞相大小百馀战,讨蛮夷,征草原,扬我大汉威名。”

    “中原一战,刘备、曹操等辈,望风披靡,这才有了如今八州之地的复治。汉室得以中兴,实乃丞相之功德也。”

    秦峰只是微笑,心说有心腹之人就是好,自己都不用操心,他们这词就全想到了。

    而汉献帝,表面认真听着,心里早已经骂开了,心说秦子进就是一个国贼,也只有你这样的逆臣,才会夸赞他。

    百官开始寻思,华歆先说董卓之乱,又说秦峰的功德,显然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一定还有别的事情。

    由于秦峰最近地盘扩张的力量,鲁肃、法正等人都调往外地治理地方去了。在这朝堂之中,暂时只有华歆、孔融、王朗等人。

    此刻,孔子的嫡系孙子,嘴巴大张,他已经几乎想明白华歆接下来要说什么。

    而王朗抚须微笑,心说此刻正是最好的时机。

    三公之一的马日磾,老身板则是开始颤抖了。

    果不其然,只听华歆说道:“我大汉四百年来,没有一人的功德能够与丞相相比,然丞相竟然仅仅是县侯,令朝廷大失人望,乃至于宵小之辈都已经敢割土称帝了。陛下应该昭告天下,进丞相爵位为公。四海百姓,必定拍手称颂,有德之士,披肝沥胆,则宵小之辈,泯灭也!”

    “借口,这是借口!”汉献帝心里大怒,在他看来,秦峰此刻提出称公,完全是利用袁术称帝这件事情在威胁自己。

    众人虽然考虑到了,但闻言依旧震惊。

    然而,华歆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丞相的封国,当依照高祖之时异姓王封国的规格,置社稷宗庙,立文武百官……。”

    “什么!”汉献帝脸色大变,九五之尊的他竟然从龙台上站了起来,全身颤抖。原来说来说去,秦子进这是要称公,而且还是高祖时异姓王封国的规格!此刻汉献帝刘协的心里,在咆哮,“秦子进要称公,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称王,我这个皇帝也就该退位了!”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倒抽一口冷气。因为当初高祖异姓王封国的规格之高,直追分封制下的诸侯王国。东汉二百年了,就算是汉室的子孙,都没有人拥有这样的封国。此刻的侯爵,已经是人臣的极限了。

    也难怪献帝发疯,百官震惊。只因“公”这个爵位,来源于八百年的周朝,当时天子不叫皇帝,而是称王。而周,在政权上并不是个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的联盟。天下被各公国各自掌控,这才有了后来的春秋战国。

    当时各公国完全自治,只是名义上需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而公便是国君。

    知名的有齐恒公、秦穆公等,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家的公代表的是位子。而玄德公的“公”,跟大内公公的公差不多。也就是好听而已。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怕自己的帝国如周一般被后来某个强大的诸侯国推翻。所以他不在采用分封制度,而是用郡县制。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公这个爵位,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空置的,人臣的极致便是侯。

    并且,虽然秦帝国的侯爵虽然有封地,但在封地中没有自主权。封地被称为食邑,顾名思义。你也只能在封地内吃吃喝喝,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