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505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505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闻名于世。

    此时的武当被号称是方圆八百里,北依襄阳、汉水,南接房州,坐落于均州境内。山脉高峰林立,多陷落盆地,山高林密,飞禽走兽众多,虎豹狼,各种皆有。

    二百余里路,并不算远。

    但李世民也不急着赶路,每天也就行个三四十里路,边行边打猎。倒更像是一场秋游远足,行半天路,然后打猎,晚上安营扎寨,变成篝火烧烤晚会。

    那些靠近城镇平原地方的山边的飞禽走兽,已经被饥饿的百姓们打的差不多了,但在更远点的山里,因为勐兽凶兽多,倒还是有很多猎物的。

    不过再强的勐虎,在军队的面前,那也只是菜。

    将领们把打猎当成是打仗,各种什么合围、穿插,那些大虫、豹子的,哪里是军队的对手,弓刀之下,全都成了猎物。

    李世民穿着皮衣牛仔裤,骑马奔行在林间,卫士们把那些野兽赶出来,然后让李世民尽情的射杀。

    一天的时间,李世民就亲手射杀了七匹狼两只豹子还有一只熊加三只野猪两条蟒蛇,若不是因为老虎名字里沾了个虎字,李世民没自己动手,他的战绩里还得加上几只大虫。

    如此这般丰硕的战绩,也着实让李世民发泄了下心中的压抑。

    李超的战绩也非常丰硕,他也没少猎。

    其实这种围猎比起小型狩猎要轻松的多,因为有军士们帮着驱赶,好多勐兽都已经是被赶的精疲力尽了,李超站在那里射杀,都不用担心危险。

    李超杀了两头大熊还射杀了几只大豹子,最神奇的是,还在一条河边射了一条龙。

    不是真龙鲛龙,而是猪婆龙。

    猪婆龙,其实也就是鳄鱼。后世的中国,根本找不到野生鳄鱼了,但李超却在襄阳附近射杀了鳄鱼。

    但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连那些关中来的禁军们都对此不稀奇。

    李超射杀的这条鳄鱼,在后世叫扬子鳄,在中国古代叫鼍,俗名土龙,也叫猪婆龙。

    鼍穴极深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

    宋代的苏颂也说过,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

    唐宋的时代,长江中下游流域到处都是扬子鳄,而更久远点,扬子鳄更广泛的分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那时的黄河流域气温雨量都与如今的长江流域相同,很适合鼍龙的觅食和栖息繁衍。

    据说后世湖北简称鄂,来源于湖北一个古国鄂国。

    而那个鄂国,最早是一个以捕鼍为生,以鼍龙为图腾的部落,叫噩部落,在后世的山西乡宁县一带,此后形成了鄂国。当时那里有鄂山,山下有鄂水,流经鄂谷,注入黄河。到了周成王时,封其弟叔虞于唐,改国名为晋。

    因为古鄂国地近晋都,后来被吞并,鄂中的遗民向南逃,到了河南的鄂里坂,后来又再迁到了南阳,仍称鄂国。周夷王时,周鄂两国交恶,周、虢联军出兵征鄂,占领鄂都,鄂人只好再南迁到了鄂城,到了后世的湖北梁子湖畔定居下来。

    按记载,那时的鄂城鳄鱼极多,多到他们都用鳄鱼皮制成皮筏,连成舟桥来横跨长江的程度。

    离骚中都有诗句写到此事,麾蛟龙使梁津兮,说的就是以鼍龙皮筏为浮桥的故事。

    鄂国后来被灭,但鄂邑的名字留下来,甚至最终成为了后世楚地的简称。这鄂,追根溯源,其实正与鳄鱼息息相关。

    以前李超对这些还真不清楚,这些还是李超射杀一头鳄鱼后,在营地里鳄鱼龙时听魏征这个老学究跟他说的。

    那天,李超射杀了一头鳄鱼,可丝毫不引人惊奇。

    因为这种凶勐的鳄鱼,当天被捕杀了上百条之多。平时称霸一方水域,可在府兵面前,全成了篝火堆烧烤架上的美食。

    鼍龙其实很小,成年的都不到两米,七八十斤重,这种鳄算的上是鳄鱼中体形小的,而且性子其实很温驯。、

    他们行动迟缓,普通百姓比较惧怕他们,但军队猎起来,却很容易。

    鼍龙皮很厚实,但肉却挺嫩的。划开皮,里面的肉是白色的,有点类似蛇肉那种,扒掉皮,抹上盐,架到火上烤,烤上一会,等油脂滴落,表皮焦脆之时,就能吃了。

    鳄鱼肉的味道,倒是挺一般的。

    “都说天上龙肉地上狗肉,可朕怎么觉得这鼍龙肉味道有点怪啊。”李世民接过李超片下来的一块鳄鱼肉,沾了点蘸料,吃了几口道。

    “有点像鸡肉!”魏征也咬了一口。

    宇文士及嚼着,“我倒觉得像是兔肉!”

    “老师,这鳄鱼皮吃着有点像海参!”太子口味比较独特,他烤了块皮吃。

    这孩子,跟李超一样口味古怪了。

    “味道还是蛮鲜美的。”尉迟恭倒觉得味道很不错,撒了盐和孜然,加了点茱萸花椒粉,又麻又有点辣,味道非常不错啊。

    李超看着尉迟老黑咬的很带劲,不忍心提醒他那块肉其实还没烤熟,那简直就是三分熟的,还带着点血红啊。

    “一条猪婆龙七八十斤,捕上一千条就有七八万斤,这东西不错,可以多捕点。”李世世一边吃,一边下结论。

    他的结论就是猪婆龙很傻很好捉,肉多味道还不错,可以列入大规模捕捉的计划内。

    李超为猪婆龙们默哀了三秒种。

    然后从烤架上切下一块鳄鱼肉,也大口吃了起来。这个时代,猪婆龙到处都是,多的都跟后世的小龙虾一样泛滥了,实在没必要担心灭绝什么的,这可不是后世,全国才几百条。现在估计几百万条都是有的。(未完待续。。)

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火上架着烤鳄鱼,炭火里埋着鸟蛋,那边还架了个汤锅,里面炖着熊掌,再加上采的蜂蜜泡的蜜水。

    烤着火,仰望星空,许多烦恼的事情也去了大半。

    李世民打着饱嗝,山珍野味食材新鲜,又有李超这个烹饪大厨,一时贪嘴,多吃了点。喝着蜂蜜水,李世民叫李超去散会步,消消食。

    君臣两个在营地里漫步,禁卫们在周围二十步外拱卫。

    “当初朕听信你的建议,启用了李靖和李绩,让他们为大唐镇守北方,二李果然不负你的推荐,也不负朕的信任。先灭苑君璋收复代北云朔蔚三州,如今又兵出长城,捷报频传。自兵出长城以后,一路势如破竹,横扫草原。先后击破数百个大小部落,俘虏十余万突厥人,俘获的牛羊马匹骆驼更是百万计”

    李世民越说越兴奋,在如今的这个国内困难的局势下,北方有这样的大好消息,真是振奋人心。

    李靖和李绩的本事,那当然是没的说了。

    上次的代北一战,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魄力和果决,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下决心,把河北河东的数万大军交给他们统领出征。而两人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一出长城,就如同两把尖刀,狠狠的捅进了漠南突厥人的心窝子里去。

    “颉利要完了,他已经派人向李靖和李绩二人求和,让他们给朕转呈求和信。哈哈哈,这个该死的颉利,他继任大汗这几年来,屡次三番的侵袭我大唐疆土,威逼勒索,现在想要求和,晚了。”

    大唐在颉利最倒霉的时候,给颉利背后来了一刀,这一刀很不地道很不仗义。但颉利以前也一样对大唐不仗义,现在大唐又何必对他讲什么仗义。

    本来在漠南,颉利的实力还是超过突利和郁射设的,毕竟突利堂兄弟俩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有各的野心,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裳,这让颉利一直占有上风。

    但唐军的这一刀,彻底的把颉利的优势化去了。

    铁勒人在漠北跟突厥人开战,牵扯住了颉利许多力量,现在唐军又在长城出兵,狠捅他一刀,这让颉利后院失火。再加上金山西突厥人陈兵边境,又牵制了西面不少兵马,现在颉利确实是捉襟见肘了。

    “陛下,我觉得可以让英国公和卫国公暂时先撤回来。”

    夜风里,李超抱着手臂,夜色有点凉。

    “现在撤回二李,为何?形势正一片大好啊?”

    李超知道前方形势一片大好,还知道李世民有些为这形势迷惑住了。

    “陛下,莫忘记我们最初的目标。”

    这次插手北方草原之战,大唐也是因为北方形势突变,不能不涉足其中,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唐在北方的形势和利益。但在一开始,李世民和李超还有房杜等宰相,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这一次以干涉为主,但不能过深的干涉。

    因为大唐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卷进去,北方的战争,应当让颉利跟突利和郁射设去打,让铁勒和突厥人打,甚至让东部突厥和西突厥去打,总之,他们才应当是战争的主角,大唐只是那个在一边看戏,偶尔拉拉偏架,趁机踢两脚打两拳的那个人。

    虽然打算趁这次突厥之乱,把阴山以南收回来,但这是个总目标。

    “陛下,两位国公出兵之后,突袭重创了颉利,现在颉利实力大弱。他的实力甚至都已经不及突利和郁射设两人联合之力。这个时候,我们若是继续勐打颉利,那颉利马上就要亡了。颉利亡的这么快,臣觉得并不符合我们大唐的利益。”

    李世民的兴奋慢慢退下来。

    李超的这盆冷水泼的突然,可却有效果。

    大唐又不是真要支持突利当大汗,大唐的目标是削弱突厥的实力,不管谁当突厥大汗,那突厥都是大唐的敌人。只有一个虚弱的突厥,才是让大唐安全的邻居。

    只有一个虚弱的突厥,大唐才有机会,收复阴山南部。

    “英卫两国公这次抢了不少了,而且出击也够远了,还是先撤回来,把抢到手的战利品都带回来,彻底吞到肚里才更安全。”

    现在撤回来,一来是避免孤军深入,五万兵马兵分两路,一路才两万五千人,数量并不算多。颉利他们虽然自己打的厉害,但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弱的。

    再说了,现在撤回来,不但避免这些刚到手的战利品再失去,而且如果唐军攻到颉利汗庭,那么到时还可能引得突利、郁射设他们也合力对抗唐军。毕竟他们都在争突厥大汗,但却不希望大汗还没争下来,突厥却被大唐给占了。

    攻的太急,唐军就会让他们感受到巨大威胁,他们可能会讲和会罢兵,甚至可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唐军。

    这个时候见好就收,让颉利他们继续打去,唐军摆出一个只抢一把就走的态度,挺好。

    “万一突利他们打不赢颉利呢?”李世民问,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陛下,这个不用操心,若我估计的不差,西突厥的统叶护估计也是有些坐不住了。最迟明年,他肯定就要挥兵东进,到时侯,草原上又会是一番龙争虎斗。咱们不管他们怎么打,咱们就按我们的计划进行就是。”

    “可以让郭孝恪北上了。”

    郭孝恪现在是麟州都督,在朔方道的东面。朔方道北面黄河以南地区,现在麟州北面那块,就是胜州还在突厥人手里,上次的和议里,这块没有划入唐朝。

    “在东北这边,我们让二李把兵马回撤,但也不需要完全撤回长城内,比如朔州西面,可以以紫河为界,兵马暂时屯驻在这一线,这样我们既能够随时威胁到颉利的汗庭,同时也算是保留了一片缓冲区,让我们更好的守住长城一线。云州北面,也往长城外推进几百里,把这片区域里的人畜全都迁入关内,让那里成为无人区,做为缓冲地带。”

    “而在朔方道的东北面,也就是河南地的胜州,我们必须出兵趁机夺下。夺下胜州就好,不需要渡河北上。”

    一步一步的来,每走一步,都要稳。

    要让突厥人既难受,可又只能接受。如果用力过勐,那突厥人可能就要忍不住回头过来了,不做为,那会错失大好机会。

    “河套什么时候收复?”李世民问,“无忌最近连续上奏,都请求朕允许他出兵攻占后套。”

    后套就是丰州,这是郁射设的地盘。

    “暂时还不能出兵攻打丰州,那是郁射设的地盘,我们现下不能谁都打,咱们现在只能先打颉利。把代北一线稳固后,我们让郭孝恪去把胜州拿下,兵马逼近前套平原,直抵黄河南岸。然后我们坐山观虎斗,等郁射设和突利、颉利三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到时就可以再把郁射设卖了,我们可以跟突利谈谈,继续支持他做大汗,并帮他灭了郁射设,条件就是让他承认把后套给我们。”

    “当然,到时如果颉利败亡,我们也可以收容他,并给予庇护的。那个时候,颉利成为丧家之犬,我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