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50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450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侃,也一样是高宗和武则天时的名将啊,高侃征伐漠北突厥,稳定北方边疆,还曾与李世绩、苏定方、薛仁贵等一起灭亡高句丽。

    至于上官仪,那是上官婉儿的祖父啊,高宗朝的宰相。

    李超觉得这三个应当不会那么巧只是同名。

    四人都喜欢李超的诗,更崇拜李超在河北孤身入洺州城劝降的胆气,以及率着一群民夫,却凭智谋大破羌贼,吓退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解救出当今皇帝。更只用半月就斩杀了梁师都,一月收复朔方,还与突厥人达成了协议,兵不血刃的把河曲地拿回。

    李超的种种,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是惊天地动鬼神之举。

    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非常好,李超很享受。这不只是简单的敬畏,敬的不是官阶品级,而是你的行为你的经历。

    自己也成了年轻一代的偶像了。

    李超坐的是主考官的席位,李世民今天则是坐在另一侧的观看席上。他与宰相们评论着这次武举考生们的表现,看着许多人的优异表现李世民心情大好,很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感觉。

    一转头,却刚好看到李超正与四个考生在那里说话。

    “那四个考生是何人?”李世民问。

    旁边马上有人回道,“回陛下,是刚才射箭考试中最优的四人,皆是八项上上,七十二箭才中红心的考生。四人为洛阳王玄策,汴州刘仁轨、渤海高侃、陕州上官仪。”

    “是刚才那四个成绩最好的吗?”李世民也对刚才射箭考试中的那四个人记忆很深,能取得那样优秀成绩,还那般年轻的人,可不多。

    “去把李相国请来,把那四位考生也一并召来。”

    李世民本来还以为这四个被李超叫去说话的年轻人,是李家的亲戚什么的,比如崔郑两家的弟子,又或者是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等一些李超的通家之好的勋贵亲戚什么的。

    李超见到内侍过来传旨,便笑着对王玄策四人道,“你们运气好,陛下要召见你们,一会可别失了礼数。”

    “啊!”

    四人都有些小意外,十分激动。皇帝召见啊,就算他们四个有三个以前是有官身的,可想见皇帝一面也是没资格的。

    “走吧,跟着我后面就行。”

    李超带着四人来到李世民那,边上的宰相和大臣们都打量着李超身后的这四个年轻人。

    “嗯,气宇轩昂。”

    “能得李超青睐,这四个小家伙好运来了。”

    “是啊,能被李超看上眼的,都不会差。若能得到李超指点一二,就更加的前途了得了。”

    “可不,想那苏烈苏定方,以前也只是窦建德刘黑闼麾下一先锋,可如今呢,自他拜入李超门下,跟随李超以来,那也是屡立功勋,平步青云啊,现在都是朔方道灵州都督、镇北都护了,正三品的边镇大将。”

    “还有程牛李崔尉迟那五个小家伙,跟着李相跑了两年,如今不也都是实封伯爵,挂着将军职吗?一个个才都十七八岁年纪呢。”

    “那几个家伙,确实是跟着李相国沾了光呢。但要说,真本事也有些的,本就是武将世家了,又跟李军神身边学两年,岂是一般人能比的上的。”

    一群大臣们对着过来的四人评头论足,语气里甚至带着点羡慕之色。要是他们家的子弟,也有机会拜在李超门下,跟着李超学文或者学武,账前麾下几年,挣个侯伯什么的都不是难事。

    离第五名只差一点点了,大家帮个忙,投月票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第594章 猜忌的种子

    李世民待李超他们行了礼,挥手,“平身。”

    “文远你向来眼光独到,这四人得你面见,只怕不仅仅是箭射的好吧?”李世民笑着道。

    李超拱手,“回陛下,此四子都是志向超群之辈,王玄策,本黄水县令,刘仁轨,本陈仓县尉,高侃,封丘县尉,而这位上官仪,原来是一位官宦之后,因故曾剃发出家,如今还俗,有志从戎。这四位,都有为国戍边之心。”

    “好志气。”

    李世民听了也不由的竖起大拇指来。

    “如此有志气的青年才俊,可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一腔热血。文远,既然他们弃文从武,那你就收下他们做你的弟子,亲自教授他们,一定要为朕教出四位末来朝廷名将出来!”

    “陛下,考上武举入讲武堂也是一样的。”李超笑道。

    “那怎么能一样,这四个是好苗子,又有志气,不能辜负。你亲自教,因材施教,一定要把他们打磨成最好的!”

    话已如此,李超便笑着应下。

    “你们四个,还愣着做什么?李相国已经答应收你们为亲传弟子,这可是极难得的机会,一般人想要拜入其门下,可都不得啊。”

    李世民这话一出,一边的侯君集和张亮两个北衙大将军,就感觉脸上火烧火烧的。上次皇帝也是这样,让他们去拜李超为师学兵法,结果李超还不教,最后甚至弄的他们脸面全无,成了长安城里的一个大笔话。

    可是现在,李超却欣然的收下了四个年青人做弟子。

    一个县令两个县尉还有一个是刚还俗的和尚。

    侯君集心里在骂娘。

    草他娘德李超,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县令?老子可是大将军是国公啊。

    王玄策四个年轻人也觉得幸福的快晕倒,先得偶像李超接见,现在又得皇帝召见,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皇帝居然亲自为他们出面,让李相国收他们为弟子,传授他们兵法。

    “学生王玄策!”

    “学生刘仁轨!”

    “学生高侃!”

    “学生上官仪!”

    “拜见老师!”

    四个年轻人推金山倒玉柱,齐齐跪在李超面前,郑重的向李超磕头拜师。

    头一磕,四人就是李超的正式亲传弟子了,这可和讲武堂里的李超学生们不一样。这年头,师傅如父,师傅对弟子的管束权是极大的。

    当然,他们磕了头拜了师,肯定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比武场上。

    无数的考生目光望向这里,虽然他们刚才离的太远听不到皇帝和李相国跟那四个幸运的考生在说什么,但现在看他们向李相跪拜,他们岂有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道理。

    真是四个好运的家伙,居然能得到李相国青睐,成为李相的入室弟子。

    李相之前收过的兵法门人,好像只有七个。

    平阳长公主、苏定方、程处默、牛见虎、李感、尉迟宝琳和崔琰,现在又收了四个。之前那七个,除了长公主不说,其它人可都非常了得啊。

    苏定方,如今实职正三品的大将军,是镇北都护、灵州都督,爵封郡公。

    程牛李崔尉迟五个,也全都是实封伯爵,五品的实职将军。

    现在这四个运气极好的家伙,居然被收为了李相国的弟子,真是祖坟冒青烟啊!

    李超现在门人很多,有学文的也有学武的,学武的就是苏定方程处默他们,年纪稍大点,如今也都是在朝为官。学文的那些,则要小的多。

    比如来恒来济裴行俭还有太子以及柴家兄弟等,若是把那群小驸马们也算上,李超的门下,真的非常热闹了。

    王玄策他们激动万分,能入偶像门下,真是虽死而无憾了。其它的考生们,则充满羡慕,考试都还没考完,这四个家伙只凭着一身优秀的箭术,居然就已经直接入了李相国的门下,还得了皇帝召见,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平步青云,都直接上天了。

    接下来哪怕其它的几个项考的再差也不要紧了,都成了李相的门生,这辈子都不愁了。将来封侯封公,那都不是问题啊。看看李相的那几个门生,十七八岁都已经从白丁到实封伯爵了。

    那个苏定方,以前还是个反贼呢,结果现在呢,实封郡公,镇北都护、灵州都督,真正手握实权的边关大将。

    “既入我门下,那么你们当记住,必须忠君爱国,守疆护民,这个信念,要此生不渝!”

    收了四个门生,可不是收四个学生这么简单。这不是后世,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模糊。在这个时代,师与生,那就是父与子的关系。

    天地君亲师,天和地排在最前,然后是君主,再是父亲,然后就是老师了。拜师收徒这一刻起,他们就成了一辈子的关系。

    四人以后,不论走到哪里,他们的身上都会背着李超门生的烙印,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若是他们与李超作对,甚至会被打上欺师灭祖之恶名。

    “去休息一下,接着还要考试。你们虽然已经入我门下,但考试依然要公正。若是你们其它几项考的不好,最后你们也别想被我录取,更别想进讲武堂。去吧,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莫让人说我李超看走了眼!”

    四个年轻人斗志昂扬,告辞退下去准备了。

    李世民看到侯君集面红胀红,眼睛喷火。

    “文远啊,你为何如此看重这四个年青人?朕当初让你教侯君集和张亮他们兵法时,你可好像是不太乐意啊?”

    李超也早瞧见了侯君集那副便秘一样的表情。

    “陛下,拜师,除了要找才能高的人,还得看老师品德。德艺双馨才德兼备,那才堪为人师。同理,选门生弟子,除了看资质,也一样要看品性。如果有天赋,却没品性,那这样的门生是教不得的。如果一人品性顽劣,却教给他上等兵法战策,这岂是对君王对百姓负责之举?”

    李世民见李超话里对侯君集如此不客气,咂巴嘴,咳嗽两声,把话题强行打住。他担心李超这张嘴再这么苛刻的说下去,侯君集会从一边直接扑过来。

    这侯君集到底哪里得罪了李超,不可能只是因为那天侯君集在李府失礼行为吧?李世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了李超还会望气看相,李超曾说他会当天子,还预测到了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样的异象和天变。

    还曾说过房玄龄会当宰相。

    莫非,李超凭望气和面相,早已经看出侯君集这人有问题?结合今天这话,侯君集以后会反?

    李世民沉下脸来,心里慢慢琢磨着这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侯君集,看来得小心一点了!(未完待续。)

第595章 太子的收买

    第七更送上,跪求月票!

    李世民并不知道,那四个他觉得不错的有志青年,将来会有如何的杰出。若是知道,他肯定不会大手一挥,主动让四人拜入李超门下了。他现在只是觉得这四人很不错,很有志气,是不错的苗子。

    但这样的苗子李世民很多,放眼望去,比武场上,到处都是,没一千,也起码也有八百优秀苗子。

    因此李世民让这四人拜到李超门下,让李超替他好好教几个人出来,也没觉得怎么样。反正,他有很多好苗子。他想不到的是,李超叫来的这四个,会是万里挑一的顶级好苗子。这全场上万的考生里,也就这四个最好了。

    考试中途,出现的这个小插曲,考试越发的热闹了。

    考生们都受了点刺激,谁不想得皇帝召见,谁不想拜入军神李相国的门下?于是乎,考生们在接下来的考试之中,那是毫无保留,不断的挑战自我。

    有的考生在骑术考试上,除了规定动作外,还不断的作出各种高难道动作,什么镫里藏身啊,什么站立马背。。。。

    看的人眼花缭乱,确实有不少的优秀考生。

    一项接一项,而且是分成了多个组同时进行,考生太多,要不然一个个考不知道得考到猴年马月去。

    考生们卖力的表现自己,但却没有人再得到李超的破格接见了。

    李超也会在一些表现特别优秀的考生档案上记一笔,但也仅此而已。

    第一天的考试很快结束,这一天也就考了骑和射,明天要接着考枪和力,后天考智。

    总共三天考试,基本上就是前两天考技艺,最后一天是面试和笔试。

    本来力量考试只是负重和举枪,但李世民今天又让加上了翘关,也就是举重。举重又分为举大刀和举石。

    大刀不是普通的大刀,而是专门练力气的大刀,相当的沉重,分为几个重量级。学生不但要把大刀举起来,还得舞动起来,这就是既要力量又要技艺。石,就是石锁,也分为多个力量级,同样是既要举起来,又要舞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动作套路。

    这可是比纯粹的比力气难多了。

    李世民看来的考生太多,而且普遍都素质很好,只是简单的负重很难分出优劣,才特别加入了举重。

    另外力量考试中,还加入了硬弓。

    这种硬弓,就纯粹的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