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64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264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的是如何运用商子兵法经商的。

    虽然他最终并没有用过,他只是个写手,偶尔会在自己的文里拿着孙子兵法来构思设计一些战争场面。

    但真说打仗,他确实不懂啊。

    而苏定方才是名将啊,灭三国,擒三王,在唐三世的时代,那是他无敌之时啊。

    现在苏定方居然要跟他学兵法?

    不说苏定方到了唐高宗时代多么的牛逼,就是现在,苏定方也是相当的有名啊。

    十六岁时就跟着父亲带着乡兵转战乡里,灭贼无数。后来随窦建德,也是打了许多硬仗的,现在为唐朝左武卫将军、洮州都督府行军司马的苏定方,那可是有十几年战斗经验的大将啊。

    真正血海尸山里爬出来的悍将,居然要跟张超学兵法。

    张超觉得自己有些恍惚,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我才刚喝两杯啊。

    “三郎,我说的是真的。陇右之战,三郎率三千少年新募之兵,在沿河城却全歼了三千羌骑。其过程,真可谓惊心动魄,无比的机智。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三郎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真正的名将风范。你知道吗,在长安的时候,听到沿河城一战的经过,你知道十二卫府里,多少将领们惊叹们?超过九成的将领们都认为,换做他们是你,在当时现样的情况下,顶多守住沿河城,根本不可能击败羌人,更别说全歼三千羌城的骄人战绩。”

    “而沿河城你夺胜之后,却又迅速西进,虚张声势,吓退伏羌城外的羌人。再兵进陇西,把五万吐谷浑大军都吓退了。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连串的奇迹啊,普通人连一次胜利都难,你却连赢了三场。”

    张超笑笑,“我只是运气较好而已。”

    “不,这绝不是运气,而是你的胆识,你的智谋。你所表现出来的,已经是名将风度啊。

    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三郎天生的帅才。”

    苏定方越说越激动,面色通红。

    说到最后,干脆起身走到桌边,然后就地一跪,“三郎,我戎马征战十几年,注定做一辈子武将,三郎之用兵,有如神迹。苏烈愿拜三郎为师,向三郎学习兵法战策,还望三郎收纳!”

    说完,纳头便拜。

    被一个悍将拜为兵法之师,张超觉得有点飘飘然。

    未来一代名将,居然要拜我为师。

    “定方,你快起来,我们平时也是以兄弟相称,何须如此,交流切磋即可。”

    苏定方却不肯起来。

    他认为,要学到真正的兵法战策的精髓,肯定得认真的拜师行礼,然后有了师徒名份,这样张超才会把真正的本事传给他。

    “好,我答应你。”

    “苏烈拜过先生!”苏定方兴奋的喊道。连磕了三个响头,算是正式成为张超门下的弟子了,学习张超的用兵之法。

    “好了,起来坐吧。”

    苏定方起身,态度越发恭敬起来,他一脸期待的问张超,“老师,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超想了想,这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

    “用兵之道,首要是审时夺势。该上的时候上,该撤的时候撤。”

    真正要讲带兵打仗,苏定方经验比张超丰富多了,但张超认为,苏定方现在应当算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还不是帅才。他带兵冲锋陷阱,依令用兵肯定是好手。

    但他还没有到能自己独立思考整个战局,做出正确决策的阶段。真正能跳出眼前的战场,把整个局势都纳入思考,不计一城一池得失,考虑到全盘,那才是真正的帅才。

    “我再给你说一句吧,为将者,当考虑战术与战略之区别。将者,考虑的是一隅,帅者,考虑的是全局。还有一句话你也应当明白,战争是为政治服务,打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收,这一定得明白清楚,不要本末倒置了。”

    “战术、战略,局部、全局,手段、目的。先生,我感觉我茅塞顿开,虽然还不能全明白,但已经感觉脑子里闪过一道光,让人看到了更远处。先生果然厉害,学生佩服!”

    苏定方兴奋不已,这些词语是如此的有格调,如此的高深莫测,仅仅几个词,却已经阐述出那么深层的要义,太厉害了。

    成功装了回逼,张超也觉得挺高兴的。

    “喝酒,吃羊肉。”

    “对了,老师,有个消息我忘记说了。”

    “以后私下你可以称我为老师,但公开场合还是不要这样叫,要注意影响,你可是我都督府的行军司马,都督府里的三号官。”张超纠正道。

    “弟子明白,一定注意。”苏定方点头。

    “老师,有个消息,撒出去的斥候还没发现野利部有什么动作,但我们隔壁的冶力七部中的上治三部中的其中一部,最近好像有些风吹草动。斥候发现,该部在集结战士,似乎要有什么动作。”

    苏定方的消息让张超认真了起来。

    野利部张超不惧,因为野利部跟洮州都不接界,野利部若要过来,早就能发现。

    但冶利部不同,冶利部就在洮州的对面,而且他们是吐谷浑鲜卑族,冶利部有整整七个部族,上冶三部和下冶四部,控制的地盘,比张超现在四州合一的洮州大多了。

    他们若是有动作,那肯定是冲着洮州来的。

    而且一个冶利部落出动了,谁也能保证其它六部会不会跟着来。冶利七部,那可是有至少两万骑的大部。

    张超一下子没有心思喝酒吃肉了。

    “马上增派斥候,密切关注冶利部的动静,并打探其它六个冶利部的情况。还有,立即监视野利部,我要知道野利部和冶利部的异动,是否有关联。”

    “立即征召府兵,驻防边境。尤其是江心市,给我再增添一倍人马!”

    若是冶利和野利联合起来,那可就超出张超的承受范围了。

    一个野利只有五千骑,可冶利七部却有两万骑,这两个邻居若一起动手,洮州城将相当难受。

    好点,江心市也可能得关市。

    再坏点,洮州只能固守城池待后方救援。

    张超可不想真的那样,但他也没的选择,若两部真的来攻,他除了迎战别无选择。

    “冶利和野利真的会联合来袭?”苏定方问。

    张超摇了摇头,“我估计不会,最大的可能是冶利部中的一部眼红江心市的富庶,想来抢一票。但我们做打算,得把最坏的情况先算进去,这样才不会真的事情发生时,束手无措。现在,我们立即就得做出应对措施,拿出几个方案来。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预判,并给出应对措施。”

    苏定方点头。

    张超的反应迅速,让他佩服。

    “给各地的乡团民兵也下通知,让他们准备待命。一旦真的发生战事,我要这些乡团民兵能第一时间受召协助御敌。”

    “所有的府兵也都取消休假,全都征召回府备战。”

    “万一只是虚惊吓一场呢,会不会反应过度了些?”

    “以防万一,就算是虚惊一场,我们也可以把这些事情当成一次紧急动员演习,看看这次动员里有什么缺漏之处,然后我们回头可以针对改进,下次就能避免出现了。若是万一真的敌人来袭,那我们就有了准备,不会被打个措不及防。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早做准备都是没有错的。”

    “老师考虑的更加周详,我立即就去安排!”苏定方佩服万分,老师就是厉害,每一样可能都预料到了。

    还欠11章!(未完待续。)

第348章 不过又是一个李密

    第四更送上,谢谢大家的月票、推荐票还有打赏,谢谢大家!

    李建成眉眼之间满是喜色。

    刚刚接到来自陇右的奏报,张三在洮州苛待治下番民,竟然妄自出兵,公然将一个内附中原百年的洮州三千口番部给灭了。

    无辜斩杀二百余人,然后将剩下二千余口统统贬为奴隶,为洮州公廨田耕种。那番部的财产,则全部被充公。

    这个胆大包天的张三,吃了熊心豹子胆啊。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居然一下子把一个忠顺的番部给灭了。谁给他的胆子,谁允许他这么做。

    李建成不管那个番部是如何的不听洮州衙门命令,他只看到张三不经朝廷同意,甚至都没有奏报朝廷,就调动了三千府兵,把一个三千人的口的内附番部给灭了。

    陇右来的消息还不止这些。

    张三还在洮州边境私设边市,与番人私自回易。巧立名目,私设税收,设关收取重税,然后这些税钱,都被张三分掉了。

    洮州的官吏、府兵,全都有份分润。

    张三这是要干什么?私设税目,把征收的税收私自截留,还私自瓜分,这是收买官吏,收买府兵。

    张三还给府兵超额授田,一个府兵居然授田三百亩,官吏也都超额授田,官人永业田、勋田,重叠授给,职田超额授给。

    这个张三在洮州做的一切,都是狂妄胡来。

    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法度。

    只要这些事情查实到有一半是真的,也足够李建成高兴的了,有了这些,他就有了弄死张超的把柄。

    虽然有些遗憾听到的不是张三被反抗的番人杀死,或者是等不到钱粮饿死,也不是被刺客杀死的消息,但这些消息也还算不错,总算平息了这段时间李建成心中的不爽。

    只是让刺客刺杀张三,真是太便宜他了。

    杀了他,还要往他身上狠狠踩几脚,让他身败名裂,这才能让他心里稍解些怨气。

    在东宫议事之时,李建成便主动谈及此事。

    “张文远镇守洮州,陛下寄以厚望,委以重任。又是赐旌节,又是加安抚经略使,先前又四州合一,让张超从四品升到了三品高官。把那么一大片边关之地交与张文远,可是他呢,却完全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苛待番民,现在还引来了吐谷浑的干涉。”

    “此外,张文远还私自回易,私立关税,私分关税,随意给官吏发钱发赏,每个府兵分田三百亩,许多官员分田上千亩,他意欲何为?眼里还有朝廷吗?”

    “孤以为,张三这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完全不适合继续留在洮州。应当立即召他回京,接受御史台的讯问。”

    魏征和王珪等其实也已经听说了洮州发生的事情。

    他们知道张文远带着几千兵马驻守洮州,在朝廷粮饷久不至的情况下,开设边市,自己解决了粮草问题,又利用关税,解决了州县办公费用。甚至还在短短时间内修葺了城池和道路,恢复了地方安宁。

    至于说一个府兵分田三百亩,那根本不算什么,洮州是边关,刚刚战后,地广人稀,张文远分出去的也都是荒地而已。那些地本来就荒着,还不如分给府兵,还能稳定军心。

    至于所谓苛待番民,就更挑不出什么问题了。

    换做是他们,也一样容纳不了治下有那样不听命令的番部。

    他们和张三的区别,也仅是张三更有魄力,直接就把这番部连根拔起了。

    魏征出声道,“殿下,边关不比中原,事务比较复杂。况且张文远既是刺史,也是都督,还是陛下特赐旌节的安抚经略使,有全权处置洮州军政事务之权。张文远所做,并无不当之处。”

    这话李建成非常不爱听,你究竟是我的人还是张三的人?你说话怎么处处向着张三?

    “按你之意,孤不但不能追究他的罪责,还得上表为他请功不成?”

    魏征一仰头,“确实如此。”

    李建成转头看向王珪,“王中允,你的意思呢?”

    “张文远确实有功无过,殿下为国之储君,在此事上应当公开称赞,如此方能体现殿下之公正。”

    李建成气的差点甩袖走人了,黑着脸不再提起关于张三的任何事情。

    随便又议了几件事情后,李建成便离开了。

    魏征和王珪等东宫官员起身离开,两人相伴离开。

    “唉,太子对文远误会太深。”

    “张文远大才啊,没想到他文能著书修史,武能统兵打仗,既能孤身入城策反敌军大将,又能镇守一方,端的厉害。真是出将入相之辅国大才,可叹殿下却抱着成见,居然将如此人才拒之于外。我敢说,秦王府那边还不知道多高兴呢!”

    “谁说不是呢,我以前还从没有发现,太子居然还有如此的一面,真是令人唏嘘啊。我等身为东宫之臣,真是不幸!”魏征失望之余,毫不客气的说道。

    有时他真感叹自己,每次都遇不到一个明主。

    初随元宝藏,元宝藏并没有什么才能。后随李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