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19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119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张家的管事也点头道,“是啊,就是这梨,都炖的不一样,甘甜清脆爽口。”

    张超掀开帘子进来。

    张尹二管事连起身的意思都没有,只是抬头瞧了瞧。

    张超看着这二人做派,真有几分狗仗人势的感觉。不过既然知道对方的身份,张超也就懒得在意,也在意不起。张尹二家,连秦王都敢对刚,张超现在还真得罪不起他们。

    “二位,张某怠慢了,还望见谅。”

    “三郎莫客气,坐。”尹管事道。

    张超笑笑,还真是反客为主了。

    “二位,这冰糖雪梨如何?”

    “不错,特别甜,不知有何诀窍啊?”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里面加入了冰糖,然后与赵州雪梨慢炖。”

    张管事眼睛一亮,“冰糖是何物,为何我却从未听过。”

    张超对着门外喊了一句,“秋月,拿些冰糖、红糖过来。”

    秋月很快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放着冰糖和红糖各一样。

    揭开盖子,冰糖晶莹剔透如同冰晶一般,而红糖则如同是染血的砂粒。

    尹管事拈起一粒冰糖放在眼前观看许久,才放入嘴中慢慢吸吮。他的眼睛先是一亮,然后闭上了眼,慢慢品味起来。另一边的张管事,则也端详了红糖许久,最后挑了一些送入嘴中。

    “好东西,不知道张三郎这东西从何而来?”

    “其实冰糖和红糖都是自蔗糖中提炼而来,长安很受欢迎的婆罗门糖,其实也就是蔗糖提炼的,只是他们的手艺一般,因此糖呈黄色,味道也不如这般甘甜。”张超很清楚张尹是两头狼。

    他估计今天这两管事过来,并不一定就是奉了尹阿鼠,甚至是张尹二妃的命令过来的。更多的可能,只是这两个管事闻腥而来。就如同此前崔琮来张家买面碱配方一样。

    不过这种豪门家奴也是不好对付的,打了狗,到时主人就出来了。主人可不会管自家狗有没有错,他只会怪人打狗没看主人。

    张超估摸着这两家伙还是因为酒坊的事情来的。

    酒坊那边,还没开工呢,他倒不是反感跟他们合作,但事情得掌握个主动。

    刚才他主动提起冰糖,其实就是想给这两人个甜头。

    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刚好张超现在缺钱,他准备从这两人身上套现一笔,这样也能稍稍满足两头恶狗的**。

    “原来沙糖还能提炼出如此好东西,这可比婆门罗糖好上千百倍啊。”尹管事的目光里已经泛着贪婪之色了。

    张超故做可惜的道,“我虽有炼制冰糖、白砂糖和红砂糖的秘方,奈何却没有渠道能弄到大量的蔗糖,要不然,定能大赚一笔啊。”

    张管事眼中放光,张家没这渠道,他们有啊。

    “三郎若是有这需求,我们倒是可以帮的上点忙的,对吧,张管事。”

    “没错,弄点婆罗门糖倒是没问题的。”

    鱼上钩了。

    张超作感激状道,“若是如此,真是太好了。不过若是能在岭南那边有点关系,那直接在岭南种甘蔗,然后直接榨糖提炼,这样货源也控制在手,成本还能节省许多,产量也能大大提升,不受控制的。”

    “这个我们也有。”张管事道。

    尹管事趁机道,“不如我们三家合作,三郎出秘方,我们出人出钱,你看如何?”

    张超笑问,“但不知道这份子如何分?要不,五五分,我一半你们一半?”

    “这不太好吧,我们出人出力还出钱的。”

    “两位说的倒也是,我这里倒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看怎么样。我把这冰糖、白砂糖、红砂糖的提炼秘方都告诉你们,甚至把开榨蔗糖的法子也告诉你们,你们给我笔钱如何?”

    “你要卖掉这方子?”

    “哎,我最近挺缺钱用的。而且若是跟你们合伙做这买卖,我也做不了什么,倒不如直接卖方子给你们。”

    跟这两家合作做生意,那也是与虎谋皮。就算现在合伙了,等回头这两家肯定也会想办法甩掉自己。反正糖这东西,也不是一般人家用的起的,算是中产以上人家才能消费的奢侈品了。

    赚钱肯定能赚,但若没有尹张这样的渠道人脉,张超光靠在长安买蔗糖来加工,能赚的也有限。倒不如干脆直接卖方子,一来算是套现笔钱,二来也暂时填饱下这两头狼。

    “你打算卖多少?”

    “二位打算出多少?”张超反问。

    尹管事想了想,凑到张管事耳朵边上细语了一会,两人交头接耳,一会儿尹管事对张超道,“榨糖炼糖的法子,包括提炼这红白砂糖和冰糖的法子,我们愿意给你一千贯。”

    一千贯,真是打发叫花子呢。

    张超轻声出声,摇了摇头。

    (未完待续。)

第161章 我是给尹、张二妃面子

    第一更送到,兄弟们求订阅啊!

    “两千贯。”张管事加价。

    张超还是摇头。

    尹管事眉头皱了皱,“三郎,我们可是很有诚意的,两千贯不少了。”

    两千贯确实不少,但若是和甘蔗榨糖提炼技术相比,又算不得什么了。张超手里拿出来的,可是独家技术,连印度阿三此时领先世界的蔗糖提炼技术那都是远远抛在后面的。有了张超的这个技术,再加上张尹两家的势力,他们完全可以垄断整个大唐的蔗糖市场了。

    冰糖、霜糖、红糖,那不是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这还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这是长久买卖,只要他们能保管好秘方,那这市场能一直垄断,甚至能子传孙传孙曾孙一直传下去。这样算下来的话,两千贯真的是非常便宜了。

    “再加点。”

    张管事丝毫不让,“就两千贯。”

    张超心里无奈叹声气,遇上这两恶犬,也是自己倒霉。不过两千贯还是太少,张超虽然故意拿这方子来套现,但张超并不打算白送。

    “我们也不要讨价还价了,三千贯,我不管你们如何分配,只要给我三千贯,我立即把这配方交给你们。两位,这可是个赚大钱的长久买卖啊,若是两位嫌贵,我可就卖给其它人了。我相信,只要放点风,愿意买的人能把我张家门槛踏破。我也是看在尹、张二妃的面子上,才先跟你们谈的。”

    两个管事看到张超那坚决的态度,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会,最后也觉得这买卖确实还是不错,错过了可就可惜了。

    “好,那就三千贯,但是以后张家不能再将此方出售他人,也不得经营蔗糖买卖。”

    “可以,但我也有个条件,我可以不把此方出售其它人,张家以后也不会做蔗糖生意,但平时我要自已做点吃用,这个你们不能干涉。”

    若是秦琼他们在岭南等地也有势力的话,倒是可以跟他们合伙,到那边去种甘蔗榨糖提炼,但据他所知,秦程等几家在东南都没什么影响力。

    事情就这么的谈了下来,张尹两家用很划算的价格从张超这里买下了一个极赚钱的秘方。不过张超总的来说也不亏就是,三千贯套现成功。

    若不是他现在有爵位有官职在身,又与秦琼等一大票国公们关系极近,张超估计这两头恶犬绝不会花三千贯的,他们肯定有的是法子强夺。好在张超见好就收,三千贯就卖了。

    张尹二人也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以致于他们都没兴趣再来谈什么酒坊粮食采购的事情,直接就回长安去了。这事情涉及三千贯钱,他们还得向家主禀报,得到同意之后才能完成交易。

    他们相信这桩买卖肯定会得到家主的同意,他们甚至还会被奖赏,毕竟这怎么看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张超接着又见了其它一些粮商的管事们,这些人几乎都是冲着张超要新建的酒坊来的。多是些权贵家的,这个国公那个侯,一堆的勋贵家人,甚至还有公主王爷家的。

    反正大唐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勋贵。

    李渊能当上皇帝,跟他出手阔绰也有些关系。各种勋名散职,那是不要钱似的撒下去,曾经有次打仗路过一村,他直接把全村人都给封了勋。

    李家的那些同族,动不动就是郡王,封了一堆的宗室郡王,另外还有许多有名的割据一方的枭雄降唐后也被封王,燕王李艺、吴王李伏威北平王李开道定襄王李大恩等等,封王赐姓。至于国公郡公县公等更是赐封无数。

    许多原先敌方的文臣猛将,一入唐朝,就加官授爵。结果就是如今大唐勋贵遍地走,国公多如狗。

    等到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立即感受到这些封爵每年供养的困难,不得不狠下心来削爵减封,还引发了几场叛乱。

    李渊除了给这些人高爵显勋外,还大量赐田。动不动就赐几百几千亩,今年李世民攻下洛阳之后,张婕妤就向李渊求赏其父亲数千亩良田。因为李世民先把地赐给了淮安王李神通,还引的起了争执,李渊把李世民还教训了一顿。

    勋贵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当然也就是大地主,他们地多粮食也多,兼之唐初都不发俸,而是发禄米,这让他们家的粮食更是堆积如山了。因此绝大多数的勋贵,基本上都做粮食生意开米店粮铺。

    现在粮食生意不好做,这些人都想找张超合作,把粮食卖给酒坊。

    甚至有些人还想跟张超搞点深入合作,比如给张超点回扣,然后收购价提高点,或者干脆数量上做点手脚,质量上做点手脚之类的。

    对这些人,张超都一一见了,然后一句话,他还没有正式上任,具体的情况他也不知道,因此他什么都没法和他们谈。

    等他正式上任之后,到时再谈。

    这些人送来的礼物,张超让他们带回去,但这些人都只是呵呵一笑,然后挥挥手就走了。

    “这些东西怎么办?”管家问。

    张超问马周,“先生,如果收下了,算受贿吗?”

    马周翻了下自己的账本,“也就是点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也算是一般人情往来的数吧,这还够不着受贿。”

    其实收礼跟受贿之间,并没有太明确的线。有些东西也说不那么清楚,关键还得看具体,如果没人搞你,那你就是收礼,有人要搞你,那可能就是受贿。

    再说了,张超都还没有上任呢。

    “那就收下吧。”

    张超让马周记一下,今天入账三千贯,等过几天等两家把钱送来了,那就把家里修窑洞、修作坊等的钱都给先结清。

    “快过年了,该还的都还了,不欠债过年。”

    “三郎,香皂坊那边第一批货都做好卖出去了,货款也大都收上来了,是不是把这钱给各家分红了?”

    一般来说,企业赚了钱是不会马上急着分红的,而是把钱投入再生产,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产能效率,以期做的更大更强。

    但香皂坊这边目前来看,长安城的市场有些饱和,目前接到的唯一大单就是来自皇宫的,但那些属于太府寺采购单,他们给出的采购价格比市场价低出了一大截,利润少了许多。

    香皂坊管事提出的明年计划是向洛阳、太原等地开拓香皂市场,争取打开新的市场,提高香皂的销量。虽有这样的计划,但香皂的制造还是挺简单的,并不需要什么太大的资金投入。

    张超有个计划是想让香皂坊投笔钱,到河南去开采碱石矿。这样以后碱石就不用完全受制于人,甚至成本也会低很多。不过这个事情也得长从计议,一时是急不来的。得先勘探,还得跟地方打招呼,得招募工匠,得请专业的匠师,很复杂也很麻烦,只能说是先立项,一时半会还上不了马。

    “留下部份资金,其余的都分红吧,记得先把碱坊的烧碱款给结了再给股东们分红。”

    “知道了。”

    张超问了下马周具体能分到多少,马周迅速给出了答案,张家在碱坊和香皂坊的收益,能分到三千贯左右。

    “不错啊,这样一来,我们今年就能还清债务了啊。”张超很高兴。

    “不止呢,家里的的面点以及熟食和豆腐工程这块到年底也还能有五百来贯左右的收入,另外三郎还有得到的赏赐加起来也有千余贯。”

    “这么说,我们今年不但没负债,还有富余?”

    “是的,把家里的账结清后,今年还能结余不少。当然,这得是跟张尹两家的买卖谈成,那三千贯能入账的情况下。”

    “不止呢,我还欠了我义父八千贯钱。”

    一提起崔家的那八千贯陪门财,张超就气不顺。八千贯啊,压的张超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了。虽然秦琼并不会找张超要这笔钱,但张超觉得自己一定要还的。算上这笔欠债,张超今年还得有近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