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954部分

周氏医女-第954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光祖点着头:“娘您安心,我会照顾光辉的,不会让他受委屈。”

    老夫人一笑,摆着手道:“管不了那么多了。”

    说着又看向林孝珏:“孩子,当初你跟我说的事,现在都做到了,祖母很高兴,也有脸去见你祖父了。”

    林孝珏微微颔首。

    老夫人又看看儿子,目光不舍的又看看外孙女。

    然后挥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我累了,要休息一会。”

    周光祖坐着不动:“娘。”

    老夫人依然摆手:“去吧……”

    声音淡淡如羽毛掠过湖面,惊不起一点涟漪,却要停留在人心中好久。

    林孝珏拉着周光祖起身。

    都到门口让丫鬟进去伺候,感觉丫鬟进屋也就一瞬间的事,周光祖和林孝珏还没从老夫人的话中回过神来,丫鬟又匆匆跑出来了,声如破锣,一脸泪痕:“国公爷,公主,老夫人歪在炕上,好像没气了。”

    周光祖磕磕绊绊跑进屋里,伸出指头一叹鼻息,可不是真的没气了?

    他伏在老夫人腿上放声痛哭:“娘,娘……您醒醒啊,方才还好好的呢。”

    周老夫人去世了,周光祖和周光辉要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林孝珏心里当然是不同意的。

    她本来就反对繁文缛节,更追求效率,七七四十九日,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正事。

    就跟周光祖商议:“祖母生前也不是讲究礼节之人,又行为节俭,要是知道丧失如此破费,地下有知也不会高兴的。”

    周光祖道:“可是你要知道咱们家现在的地位,全城的眼睛都看着呢,不大操大办一翻,人家又说我们儿孙不孝顺。”

    “孝不孝顺不是看死后哭的好不好看,是看生前老太太顺不顺心,祖母死而无憾,可见没什么不顺心的事,又在乎别人怎么说呢?”

    林孝珏又道;“而且想让人觉得好看,也不一定非要哭灵那么多天,有些钱要花在刀刃上。”

    周光祖不解的看着她;“你要怎么办?”

    林孝珏用帕子捂了捂眼角,一脸疲惫之态,老太太去世,她也哭了半天呢。

    道:“大伯父若是信我,就听我的吧。”

    虽还没送讣闻,不过老夫人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薛世攀每日都要去许文馨院里整理理学书籍,听到了先是一怔,接着心中暗喜,祖母去世林孝珏要守丧,一年都不会商讨婚事的。

    许文馨坐在他对面,见他出神的笑,搁下笔道:“十三,虽然跟永安公主有过节,可是周老夫人过世,你也不用表现的这么明显。”

    薛世攀忙收了笑意,坐直了;“先生误会了,学生不是幸灾乐祸,学生是想,永安公主一向鄙视婚假丧礼麻烦,还给她的学生讲过礼太过了的害处,可如今周老夫人去世了,老夫人是皇后生母,太子的外祖母,周家要如何操办这丧事?”

    许文馨也笑了:“是啊,如果大操大办,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脸,如果低调行事,别说太子不干,礼部那边也会反对,现在我们的永安公主可是骑虎难下了。”

    薛世攀心中一片畅快,心想,我说过,你不用我祝福,那我只能给你添堵了。

    周家第二日就发了讣闻。

    紧接着大门洞开,便有往来不绝的车辆行人来吊唁。

    到晚上从前面巷子口点灯,一直道整个院里,白光成线,两如白昼。

    毕竟是皇后的母亲,太子的外祖母,周家这样接受亲朋好友吊唁,并不算肆意奢华,只能说是人之常情。

    可是老夫人要多少日下葬,多少人哭丧,请了多少道士法师,灵堂修葺的气不气派,下葬的路上有多少亲朋设置了丧棚……这些就涉及到人和钱了。

    韩刚大人是礼部尚书,又跟林孝珏交情不菲,当然不希望周家被人戳嵴梁骨,可是也不希望林孝珏被人指责说一套做一套。

    于是去灵堂哭了丧后让管家报信,约林孝珏商议一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822 后招

    玫红色在枝头一簇一簇,清风徐来,暗香浮动。

    林孝珏和韩大人走在梅林里。

    韩大人道;“这也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若是皇上在,也不会高兴公主七天之内就把老夫人葬了。”

    林孝珏道;“安葬要回老家,棺材停留七天,我觉得够了。”

    韩大人抬头一看,林孝珏眼皮浮肿,满色憔悴,也是真心难过的样子。

    不解道;“公主明明是孝顺之人,可若是七天丧事就办完了,怕有人又要诋毁公主的名声。”

    林孝珏摇头道:“不会,我祖母临终之前已经交代,葬礼的花费都要省出来,在前街摆三天的流水席,给穷苦人供食,这样他人得了实惠,又有这么多人来怀念祖母,我想也不会有人说我周家子孙不孝了吧?“

    说完眼睛一斜,征求意见似的看向韩大人。

    韩大人想了想,微微颔首:“还是老夫人想的周到,如此,太子殿下也就放心了。”

    送走韩大人,林孝珏各院管事班头全部叫过来,嘱咐他们流水席面的相关事宜。

    国公府的下人并不常见公主,只听闻公主行事狠厉果决,所以没有不怕她的,她吩咐下去的事没人敢怠慢偷懒,有那么一两个想要耍奸偷盗的,抓住了当场就赶出府。

    薛世攀方君候那些人正在想着看林孝珏的笑话,可是流水席一出,谁也笑不出来了。

    说周家人小气怕花钱?

    当然说不出,三里地的流水席,一连摆了三天,席面虽是素的,但都是请皇觉寺做斋菜的老和尚做的,味道和用料都没有掺水。

    说周家人不孝不哭?

    老夫人八十一岁死的,可以当喜丧办,而且人家是没请和尚道士哭,自家人可是哭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所以还能说出周家人什么呢?

    即便是当官的说,可是百姓不说啊,当官的人家不能去蹭饭,老百姓感恩老夫人的款待,带着一家老小去吃饭呢。

    简直是无懈可击。

    薛世攀心有不甘,跟许文馨商量,终归是离经叛道,可以叫些人去制止。

    许文馨正在思量这件事的可行性。

    周光祖那边一身孝衣,满面悲伤,站在前街,颤巍巍的对就席的众人道;“家严早逝,一直是慈母支撑门楣,今慈母也已离去,只留下几个不成器的不肖子孙苟活于世,让诸位费心了。”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周家仁慈,子孙贤孝。

    周光祖脸上愈发悲恸,道:“慈母临终还有一事交代,因周家祖上贫寒,家严自小的心愿便是读书识字,可惜终未能如愿,慈母感念家严刻苦,命我周氏子弟简办其后事,存了银两在四郊办建学堂,供寒门子弟读书。慈母临终叮嘱不肖子孙不敢违背,现家中子弟已着手在四郊支木建瓦,两月后学堂便成,介时招收附近寒门子弟入学读书,束分文不取,也无其他费用。只要周家留有后人,学堂便一直办下去,望学堂能多多培养人才,为国效力。以此来告慰慈母在天之灵,还请各位协防父老不要笑话,周氏不肖子孙,能做的仅限于此了。”

    他话音未落,长街便炸开锅了。

    周家要办学堂。

    专收寒门子弟。

    束分文不取。

    是为了周老夫人。

    是周老夫人的遗言……

    如果真能办到,那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比摆流水宴要有诚意得多啊。

    听着轰轰的嗡鸣声,周光祖心中一叹,本来是七七四十九天的孝子礼,换来了四个学堂,也行吧。

    方家。

    方景隆又发了一通脾气,对方君候道:“这哪里是四个学堂,是周家收买人心的东西,这下好了,丧礼拖不住小妖女,她过了七天就又会到处跑,谁知道她心里琢磨什么坏事呢?不仅如此,这周家还得了赤胆忠心的好名声,凭什么啊?不就是本来花费在葬礼上的钱省出来盖个破房子,请个迂先生?这就了不起了?到底凭什么?”

    凭林孝珏心眼多啊。

    方君候道:“这种事当然不是周光祖能想出来了的,收徒办学堂,只有那个不安于室的女人能想得出来。”

    方景隆沉思片刻,抬起头道;“对,粟青红那边到底有没有进展?眼看周家风头日盛,就不能想办法打击一下小妖女的嚣张气焰?”

    方君候道:“我去跟表哥商量一下。”

    方家人已不平,至于一直虎视眈眈等着周家人出错的薛世攀听到消息之后直接就颓了,他才想找一些读书人去捣乱,周家就要办学堂,这办学堂可不光是讨好普通百姓,凡是读书人都知道读书的不易,尤其是寒门子弟,没有钱没有先生,读书全靠天赋和机遇。

    忠心为民,周家有了这种义名,还有那个读书人愿意与周家为敌啊?

    他心中深深的恐惧,为什么他绞尽脑汁还是算计不过林孝珏?

    没人能给他答案。

    原本要一个多月才能办完的事,林孝珏用了同等的钱,七天就完事了。

    周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宁家,家人劳累之后,也有了大松一口气的感觉。

    其实本来就不是什么喜事,除了真正对老夫人有感情的人,谁愿意一哭哭一个多月啊。

    她林孝珏就不愿意,跟老夫人的感情还没到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的地步。

    像周光祖,最小的女儿都成亲了,妻子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人生失去了老母亲固然会失落遗憾,可也只是难过了前几天,不是不孝顺,是老母亲在他生活中被需要的感觉越来越少了,所以为何上了年纪的人去世是喜丧,没那么难过,老人一身病痛也不愿意长留于世。

    一边没有要死要活,一边死了一了百了,于是就是喜丧。

    林孝珏对周老夫人情感的淡薄周家人并没有感觉到。

    周光祖兄弟两个商量着回乡的事宜呢,其他女眷要么怀孕,要么已经出嫁过。

    没怀孕没出嫁跟老太太生活比较久的是孙媳妇,隔着辈分感情又差了一层。

    什么?还有一个不是孙媳妇的?

    刘氏因为听说老夫人死前只叫了周光祖和林孝珏,认定老太太偏心,正在院子里数落周清云呢。

    因为周光辉忙正事,她就只能抓住老实不顶嘴,又是亲闺女的周清云发泄了。

    周家人的生活暂且不提。

    林孝珏第八日便出府回到医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823 倒背如流

    因为谁都知道周氏医馆是林孝珏的,周老夫人去世,医馆也挂上了白幡。

    入眼一片缟素,显得医馆生意有些冷清。

    林孝珏翻翻账本,还真不是显得,就是少了生意。

    叫来正在配药的陶省三:“知道为什么客人少了吗?”

    陶省三笑道;“不是隔壁的事,应该是大家看咱们店门口挂了白布,就不愿意进来。”

    这时的人多迷信,嫌晦气。

    林孝珏想了想道;“都撤了。”

    陶省三木讷,就眨着眼睛看着他。

    林孝珏想了一下,去后堂找王再生;“把白幡都撤了。”

    王再生道:“就怕人家说公主不孝顺。”

    林孝珏冷笑道:“都没人说我大伯父不孝顺呢,这件事已经过了,学堂白建的?撤了,不赚钱大家活都喝西北风去?”

    所以老夫人的七期没有赚钱重要。

    王再生哎了一声,行动很快的便让下人去收拾院子。

    林孝珏又巡视了一圈,没见到什么大的失误,就进了问诊时,自打那些学子们搬进来,她就没有呆的地方了。

    在里面坐着对方子,巧娘来敲门;“公主,那个粟青红站在少是医馆门口揽客呢,还是用那一招,没一味药材都比咱们医馆少两文。。

    林孝珏眉心一簇,不解决这个粟青红心里不舒服,她属毛毛虫的,不咬人膈应人啊。

    搁下笔站起:“我去看看她。”

    林孝珏穿着一身浅绿和巧娘站在医馆门口,春分时节,吹面不寒杨柳风,浅绿就是勃勃的生机,让人见之心喜。

    粟青红感觉到有人在看她,歪着头看过来。

    虽然隔得远,林孝珏的目光没有回避。

    林孝珏又见粟青红对身后的人说了什么,那人正是程涛。

    之后,她便带着程涛走过来。

    林孝珏一直站在台阶之上,等粟青红到了眼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她脸上肌肤结了痂,看起来有些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