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837部分

周氏医女-第837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傅山开讲的第二天。

    白梓岐见门口的人比昨日还多,走到台阶上站好。

    他这一站,让那些来求学的学子们有些无所适从,都退后了一步。

    白梓岐还是那么站着,目光不解的看着附近的人。

    气氛一时间有些诡异,最前面的有个书生推了推旁边人的胳膊。

    那人停了停胸,然后仰头看着白梓岐:“您是白公子吗?”

    白梓岐点着头:“正是。”

    “我们都见过您,在贡院门口,您是第一个原因跟永安公主学医术的。”

    白梓岐依然点头:“正是。”

    原来读书人之间,大事小情也就那么多,所以林孝珏收徒这件事还是很轰动的,在站的有不少人当时都在场,故而认得白梓岐。

    推人的那个见伙伴总是问不到关键之处,急急张口:“山西的傅山先生在给你们讲理学吗?”

    白梓岐:“正是。”

    众人哗然,因为他们几天之前听到这个消息还都不信,昨日来看究竟,但宅子里一直没有人出来,好不容易等到几个书生出来,都是津津有味的回味着傅山课堂。

    就是说傅山真的给宅子里的人讲课。

    问那几个书生什么办法可以进去听课,他们只说因为里面有朋友。

    想要找他们走走后门,他们又做不了主。

    正当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那几个人又说可以试着明天让管事的出来一下。

    于是今天来的人就更多了。

    白梓岐明显就是可以做主这件事的。

    那人又问:“你们是谁请到的傅先生?”

    白梓岐道:“自然是公主殿下,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师承永安公主?”

    以前他们是不知道的。

    因为以前永安公主只不过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还得罪了薛世攀。

    谁知道之后她会被皇上封为公主。

    公主就是皇家的人,皇家人自然人脉广。

    能请到傅山也就没什么说不通了。

    众人听了一阵艳羡,同时有人还有些后悔,因为他们也有机会拜入永安公主门下的,不过抹不开面子又不愿意得罪薛世攀。

    那人懊悔之际又问了一个问题:“可是公主殿下不是教你们学医吗?为什么还请傅山先生来讲课?”

    是啊,如果当时她说是学理学,还有大儒做老师,肯定入门的人会很多。

    白梓岐笑道:“这有什么矛盾的吗?我们不光要学理学,公主还教我们学易经,先秦诸子,两晋玄学,学理学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奇怪吗?

    你们只是大夫。

    如果这些都学,那还是什么大夫,明明是饱学之士。

    众人议论纷纷,多有不信,当然傅山都请来了,还有一些人是十分相信。

    白梓岐看着下面一个挨一个的人头有些好笑,道:“我们公主说了,医非神圣不能,知识学到上面就是想通的了,很简单。”

    医非神圣不能,就是没有足够好的学问,就别当医生。

    可有足够好的学问谁去当大夫?

    当大官多好。

    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如果照白梓岐所言,那永安公主岂不是学问非常好?

    好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毕竟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个人生命有限急了,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学问?尤其是永安公主据说才十七岁。

    白梓岐的话真是谁也不信,简单,怎么会简单?十年寒窗苦,若是简单就不会说苦了。

    白梓岐料想到众人会有如此反应,所以一脸淡然,不再多加解释。

    不过他没有注意,在靠着院墙离他稍远的地方,有四个穿着儒衫的青年正围着一个目光精明的中年男子,那男子听了他的话却是连连的点头。

    问白梓岐话的少年显然已经成了众人的先锋,学子们乱了一会就安静下来,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那句话,就红着脸道:“傅先生讲的好吗?”

    就像是有人想吃别人手里的食物,流着哈喇子问对方,好吃吗?

    正常有点大量心思的人就会说你尝一尝。

    不过白梓岐是点着头:“讲的好。”

    众人:“……”

    因为之前没有跟随林孝珏学医术,众人都不好意思要求到里面听讲,读书人嘛,都有点节气。

    白梓岐的话说完,外面就渐渐冷场了。

    白梓岐一笑,撩着袍子就要进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白兄,进来可好?”

    白梓岐回头一看,一个身穿青色锦袍的男子已经走到他的面前,他们相仿年纪,对方五官不见得多么出众,但是眉宇间的笑容,难以掩饰他颇为自信的傲然。

    曾几何时,他还只算是个眉清目秀的书生,现在已经是官老爷了,气质当然不同。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昔日的好友杨泽文。

    不过自打他拜入林孝珏门下,对方就没联系过他,应该说放榜之后对方就没联系过他了。

    白梓岐拱手一笑:“杨兄,好久不见。”

    杨泽文身后跟来四五个青年,都是儒生打扮,他指着那些青年道;“这是我的一些好友,听说傅山先生在府上讲课,他们能否有幸去听一听教诲?”

    白梓岐道:“当然可以了。”

    杨泽文听了很高兴,道:“我就是以咱们之间的关系,你不能拒绝我吗。”然后回头看着跟过来的人:“没有骗你们吧?想听课很容易的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颇为自得。

    附近的学子都对他投来敬佩的目光,对他身后的人当然也很是羡慕。

    白梓岐站在台阶上还是淡淡的笑。

    这时候一个身材很瘦弱的人慢慢举起手,怯懦道:“我对傅山先生十分仰慕,能去听先生讲课吗?”

    众人嗤笑一声,仰慕就能去听?

    以为你是谁?

    跟谁有关系吗?

    台阶上的白梓岐像是答应杨泽文那样的,一笑,点头:“有何不可。”

    嘘……

    众人大哔。

    一个人带头,就会鼓足其他人的勇气。

    众人开始争先恐后:“我也很仰慕傅山先生啊,能去听先生讲课吗?”

    “有何不可?”

    白梓岐来者不拒。

    众人高声喝彩,击掌相庆。

    这让杨泽文好没面子,他以为他做了官,又认得白梓岐,这才可以带人进去听课。

    现在竟然都可以。

    他有些恼怒的看着白梓岐:“这么多人,你家院子里放得下吗?”

    这里有二百多人,非要放下,也放得下,但是由于部分院子是后院,是林孝珏平日来居住的地方,跟他们活动的地方分的很清楚。

    白梓岐一笑,回头对田管事道;“把先生讲课地方的那面墙拆了,任谁都可以站在不远处听课。”

    拆墙?

    就为了让别人听课,拆自己家的墙?

    众人再次大哔……

    如果这样,可能就不止是这么几个人来听课了。

    理学不是考试的学问,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四书五经,是能让人明白事理的学问。

    平民百姓也可以听。

    宅子的墙破了

    里面的山水亭台全部暴露在外人眼中。

    真是山幽水静,亭台雅致,十分宜人,在这种地方读书,就算考不上进士都甘愿了。

    傅山坐在临水的风也亭中,拿着羽扇,侃侃而谈。

    他的坐下,有十八张案几,那是人家宅子里的学子特有的待遇。

    其他来听课的人,没准备的只能站着,离着近的到底可以般一张小杌子,坐着听着。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一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本心就是理,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本心,只要切己自反,便无需向外去求,因此,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也可以堂堂正正在天地间做人。”

    这话说的没什么错。

    十八张案几的分两排,第二排第二个位置,一个面容清丽无双的少年认真的记录着傅山的话。

    她边写边想,这些话她都听过,是母亲讲给她的,傅先生讲的理学不是程朱理学,而是祝九渊的心学,难怪能在山西自成一派,跟许文馨是不同的。

    这人因是坐在低着头,所以没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然以她特意的气质,熟悉的人一眼就能把她认出来,她就是好多人都在寻找的林孝珏。

    病人不看了,她在自己院子里女扮男装,来听傅先生讲课嘞,又有谁能想得到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653 危机感

    傅山的学说通俗易懂,而且他本人十分平易近人。

    林孝珏特意让人安排了提问环节,他都有问必答,解释的也十分有道理。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捧他。

    到了第四天开讲的时候,听课的园子已经站满了人,甚至街道上都是人。

    这种文学盛况,是近年来空前的。

    可是傅山的学说并不是程朱理学,这就让程朱理学的传人很有危机感。

    许文馨听了一天,连夜便去找薛大人商量。

    薛大人的书房灯光熠熠,薛大人和许文馨分别坐在案子的两边。

    “文才。”许文馨叫着薛大人的字:“傅山讲的理学完全不是程朱理学,可是那些愚昧之人听得津津有味,我怕继续下去,他这种异类学说要大肆推广,我们得想个办法制止才行。”

    薛大人因为被皇上降了官职,郁闷了好些时候,把自己关在家里到现在还没有出过门。

    他也没关注外面发生什么事。

    就问了许文馨过程。

    许文馨便把傅山去林孝珏的宅院讲课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我开始听那举子说永安公主的主张还蛮和心意,她说学问到了一定境界就是想通的,很简单,谁知道她会请这样的人给举子们讲课,这不是要误人子弟吗?

    原来那日在宅子门口被四个儒生簇拥着的中年人就是许文馨,他是特意去听傅山讲课的。

    薛大人听了一脸不愉:“如果是跟那位公主有关的,就一定是歪理邪说,您不知道,她有三寸不烂之舌,连我都说不过她,也不是我说不过,她尽是些强词夺理之词,可是皇上偏偏信她。”

    许文馨对于薛大人被贬略有耳闻,但是林孝珏是他的救命恩人,他这时候也不好说什么。

    点着头道:“那你看怎么办?”

    正说着薛世攀从外面走进来:“父亲,老师。”他分别行了礼,然后面向许文馨:“听闻老师前来,徒儿特地给老师请安。”

    许文馨满意的点着头,指着下首的椅子:“你也坐,我正跟你爹商量如何应对傅山的讲课,看你有没有什么法子。”

    薛世攀看了父亲一眼,说了声是,捋着袍子静静的坐到薛大人下首。

    许文馨问他:“傅山在百花深处讲课,你去了吗?”

    因为是林孝珏的宅子,薛世攀当然去了,但他不愿意让人知道,就摇摇头;“近日来正在看朱熹先生的四书章句集注,没有时间外出。”

    薛大人也没有心思看着儿子,所以不知道他撒谎,就对许文馨道:“下次春闱,他不能再缺考了,所以要早早做准备。”

    许文馨听了点点头。

    薛世攀就问许文馨;“老师说的傅山是山西的傅先生吗?他做了什么,让老师这样为难?”

    许文馨又把自己听课的过程讲了一遍,然后说出自己的顾虑:“我怕他的学说在京城推广,你们也知道,京城之地,多智慧者,一旦把他的学说传播开来,对程朱理学就是一种迫害。”

    因为这时候朱熹的学问受到官方保护,所以陆九渊的心学早已经衰落,程朱理学才是正统,而且许文馨是程朱理学的嫡系传人,保护自家学说,理当义不容辞。

    薛世攀心想原来老师如此关注这件事,还好我去的时候他没看见我。

    他道:“傅山能够开讲,父亲和老师不也可以吗?以父亲和老师的名声,定然压过傅山,还怕他的学说泛滥吗?”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薛大人沉思者。

    没想到许文馨连想都不想就拒绝:“圣人的学问岂能谁都能听懂的?那永安公主还拆了自家的墙面让一些贩夫走卒去听课,简直是胡闹,我程朱理学怎么能讲给那些人听。”

    薛世攀这才想起来,老师一声引以为傲的事就是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讲课只讲给读书人听,收徒弟也十分谨慎,怎么可能像傅山一样在大街上给人讲课。

    傅山虽然不是在大街上,但是花园的墙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