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1158部分

周氏医女-第1158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什么时候懂天象了?等等,这话听着有些耳熟呢?

    金河却没想起来在哪里听过,见对方眼里都是崇拜之意,他总不能说不会,笑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您真的会啊?那难怪了。”

    四周一阵哄声,讨论的语气很兴奋,好像真的信他。

    金河心中又得意又有一点点害怕,其实他不懂啊?

    又一想,不懂还怕谁戳穿他怎么样?他们更不动。

    于是点头;“是啊,这有何难,说了雕虫小技。”

    门口呼啦啦走进一队人。

    为首的是东宫太监。

    议论的声音全部听见,十几个人全部站起来。

    “王公公前来,有何吩咐,公房里的管事出头迎接。”

    王公公是东宫传话的太监,目光看向角落里的金河:“金御使,您擅天象,如今京城大旱,钦天监正是用人之际,太子殿下责令您三日内登坛求雨,跟咱家走一趟吧,钦天监的人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您差遣呢。”

    又被太子殿下重视,不是谁人都能被太子殿下点名做事的。

    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金河傻了,那句我不会刚要脱口,想起方才还在信誓旦旦,如果承认,就太丢人了。

    可是不承认,他哪里会求雨啊?他是读书人,是御使,是监督不平事的。

    到底是哪个人给他造的谣,说他会求雨?

1179 震卦

    东宫大殿,朝中重臣都被太子召集过来议事。

    旱情日渐严重,不能光靠赈灾救济,下雨才是解决之道。

    皇上带兵去平西了,太子监国,以往,帝王这时候要下罪己诏,请求上天的原谅,太子现在还不够资格罪己,他上面还有皇上顶着。

    当然,他也不愿意下这东西,他到底做了什么罪无可恕的事,连老天都不原谅?

    没有。

    有就更不能下了,那不是承认自己不称职。

    好在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传言流出,说这旱灾跟他有关,罪名都让林孝珏挡了。

    罪己诏不能也不用下,就只能带头求雨了。

    正好大家都是在传,这雨下不了,是因为永安公主为祸朝廷,现在永安公主已经入狱,是金河御使参奏的,说旱灾跟永安公主有关的源头也是金河御使。

    金河御使就知天文,擅天象。

    有人奏请让金河御使开坛求雨,太子觉得这事可行,要是雨真下来,林孝珏的罪名就做实了,他可不必放了她不说,也不怕有人说旱灾跟他有关。

    现在是还没传,但不保准以后不说他。

    太子给了金河三日的时间。

    金河会天象?

    以前都没听说。

    陈大人让尹次辅说话。

    次辅道;“殿下,求雨必定要等祭坛,会引百姓围观,金河御使会求雨吗?他不是书生吗?万一求不来,百姓又失望一次,还兴师动众,也不太好吧?”

    人的希望也是有限度的,一次次消费,最后可能因变成绝望,再引起不必要的慌乱。

    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不相信金河。

    太子本也不信传言,可是招过来问他的时候,他说没问题啊。

    太子道;“金御使和比尹大人您有信心多了,钦天监已全程配合,必保三日后下雨。”

    连金河自己都下了保证了。

    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殿上各位大臣心中嘀咕,金河还有这种本事,难道之前真是深藏不露。

    山西会馆对面,有个城中小寺庙,寺庙不怎么出名,但是门前有许多摆摊算卦的人。

    金河乔装一翻,在寺庙门口走了一圈,摆摊的人纷纷喊他近前看向。

    金河找了一个身着道袍,看起来有些道行的白胡子了老头摊位前坐下。

    那老头见生意让门,依然面无表情,如此宠辱不惊,让金河再次断定,这人肯定是个能人。

    金河先开口:“卦象多少钱?”

    老头道:“卦不要钱,钱财是孝敬各路老仙的。”又道:“您算什么?求的事越大,买路钱越多。”

    金河想,求雨是天下大事,应该不少钱吧?

    想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七十个铜板,他一阵牙疼。

    道:“问天象,三日后可否下雨?”

    老头听了难得的睁开眼皮,道:“心系百姓之人,难得难得,这一卦,老夫不要钱了。”

    金河大喜。

    “老神仙,那您快帮我算算,三日后会不会下雨啊?”

    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太子问他会不会求雨,之前当着同僚的面他都没说不会,太子问,就更不能说不会了。

    可是他真不会,太子说钦天监有预测,三天后天有异星,有雨相,就问他有没有。

    他也只能说有。

    什么都不确定,心里没底啊。

    老头说了声好,拿出三枚铜钱,道:“我这是六爻卦象,您看准了。”

    他也不懂卦,只见老头掷了六次铜钱,用手指点着什么,然后就是说震卦。

    金河听不懂;“何为震卦?”

    “震就是雷,有雷了,害怕没雨吗?所以三日后有雨。”老头说完这里,好像心情也很好,笑道:“真是好卦,京城百姓可都盼着这场雨呢,老夫晚上回去,要好好喝两杯。”

    金河听到更加喜出望外了,连老天都帮他,三日后只要下雨,他说永安公主是妖孽,还谁敢反驳。

    金河差点把老头抱起来,恭敬的行了礼;“您真是活神仙呐,借您吉言,希望三日后真的下雨。”

    老头点着头,已经没话说了。

    本来有眼色的人,就可以走了,金河道:“老神仙,我再求您帮个忙?您会求雨吗?得用什么器具?”

    “求雨?”

    金河急忙点头:“正是。”

    老头道:“求雨老夫不在行啊,听闻刚正不阿的金御使擅求雨,要是他在,您到是您请教一下,可惜人家朝廷命官,咱们肯定是见不到的。”

    金河听了心中微微有些得意,他就在面前,这老头却不认识他。

    可是也不免失望,这老头不会求雨,他也不会,连最起码的招式都不会,到时候总得做做样子吧?

    他目光扫向别的摊位。

    老头从桌子底下拿出几片黄纸,道;“不过老夫写过青词,倒是也求下来过雨。”

    金河眼前又见到光明,他看着老头的黄纸眼睛瞪得老大:“青词?是什么?”

    老头教他,这是一种跟上天沟通的语言,别人都听不懂,只有写的人和同行能看懂。

    金河是读书人嘛,对词句之类很是敏感,听来听去,明白了,只有同行能懂点,但是青词需要烧了才能上达天听,也就是就算他胡编乱造,一把火,还有谁能知道他写了什么?

    而且正好他是读书人,说写青词求雨,不比戏台上那些拿桃木剑乱挥的道士要斯文多了?听起来也更可靠。

    真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求雨方式,而且连学都不用学。

    金河对三日之后的求雨信心满满,连连对老头说着感谢。

    老头道:“一听您说的话就是心系天下的人,是老夫应该帮您的,不必感谢。”

    可不是,他心里全是天下苍生。

    金河来的目的达到了,高兴离去。

    他走后不久,白胡子老头把摊位收起,回到寺庙里。

    庙里左边厢房走出一位中年人,那人道:“多谢七兄肯帮忙,我就说,您要出马,没有不找您的。”

    老头道:“周老弟您开口,我哪敢推辞。”又道:“老弟为何要骗那个人?雷卦,光打雷不下雨啊,兑卦坎卦才是水卦,那才是雨相。”

    出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周若山。

    这老头是他一个同行好友,他的六爻卦,还是老头教的呢。

    周若山帮老头拿着幌子等物,二人一起往厢房走,周若山道:“长话短说就是逸风找我帮的忙,长说就是我孙女受委屈了,我得教训教训这个金河。”

    老头一脸惊讶:“您儿子不是刚成亲不久,孙子才两岁,都有孙女了?”

    周若山叹息一声:“所以说说来话长嘛……“

1180 南郊求雨

    连续三个月,难得的,天上飘了两朵云。

    好像真的下雨有望。

    前面有先锋侍卫开路。

    金河换上钦天监的特殊官服,手持拂尘,领着文武大臣,从宫门出发,步行,去往南郊天坛求雨。

    本来,这应该是太子代领文武百官做的事,但是太子是残疾,他又被传言擅天文,能求雨,所以就换上他了。

    至于形象,这是钦天监设计的,不然总不能让他一个七品御使领头吧。

    师出有名,走在最前面也就理所当然。

    四方陆续有百姓围过来,跟着,兴奋的叫嚷着,要不是侍卫们堵着,百姓会冲到官员队伍里,至于他们要干什么,应该是为了表示对官员们的敬仰和对这次求雨行动的支持吧。

    金河觉得十分荣耀,兴奋之情都憋在嘴角和眉梢。

    长这么大,他从来没像今日这么万众瞩目过。

    这时他听见人群中有人喊他一定要把雨求下来。

    当然会了?

    三前天算过卦的,看这天上的白云,多少日子都没有云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只要雨下来,他不仅能坐实了永安公主的罪名,他还能受到百姓的敬仰,从而仕途也能再进一步。

    今天一定会下雨的。

    金河志在不得。

    他此时代表天子,代表了皇家,不能随意跟人言语,于是用更挺直的脊梁给心急的人们答复。

    就凭他在这,怎么会求不到雨。

    这样坚韧,有力量,代表着希望的步伐走了一刻钟,金河就有点支撑不下去了,太累了,这里到南郊,有二十里路的路程,这么热的天,穿这么多,可是求雨必须步行,这是规矩,这不是要死人吗?

    身后传来大臣们低低的,但却此起彼伏的抱怨声。

    金河抬头一看,白云是什么时候飘走了?

    炙热的太阳高悬天幕,脸都烤的慌。

    慢慢的,身上的官服全部湿透,他要保持形象又不敢擦汗。

    这可怎么办?

    这样的天还能下雨吗?

    还要走多久啊?真是又累又热,快虚脱了吧。

    金河只能强打起精神坚持着。

    等走出城门的时候,好几位年龄大的大人已经走不动了。

    他们由着侍卫扶下去。

    本来跟在后面的,十分积极的人群也掉了三分之一。

    天太热了,大家都不愿意走了。

    可是百姓能离场,他却不能。

    这里谁都可以半途而废,唯有他不能,他要去求雨。

    金河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这么苦,就不应该应承下来。

    这里离南郊,还有一半的路程呢。

    可是不坚持不行啊,现在不坚持,回去定要受罚,他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万众瞩目的时候。

    正烦恼着,听见身后的辅臣三人低声祈祷:“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咱们这么诚心,能下雨了吧?”

    陈大人说一定能的。

    金河暗暗点头,一定能的,这是老天对他的考验,不吃这番苦,老天怎么能看到他们的诚心?

    金河预想着,等他到了南郊天坛,即刻就会有倾盆大雨如约而至。

    一旦人有了信念,接下来的苦,好像就有寄托,就能承受了。

    这一群人咬着牙,终于有三分之一经过了二十里地的考验,到达了南郊。

    可是再有寄托,身体也真受罪啊。

    等看见天坛的时候,金河身子一软,差点就跪下了,他实在不想再走了。

    他身后的陈大人用手推他一把:“你要是倒下,你让百姓怎么看?还不过去。”

    金河回头看着跟上来的百姓,都是身体健壮之人,这些人好像一点都不费力的走路,都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

    是的,刚在城里他意气奋发,经过这二十里,衣服湿透,都黏在身上,头发也被汗水打透,狼狈至极。

    当然也有比他狼狈的,可是他是求雨的人,这样狼狈,就显得不让人信服了。

    金河来不及感谢陈大人,忙站直了,走向天坛方向,山路离天坛,还有一里地。

    不过天坛是帝王登台与神灵沟通的地方,他顶多是太子的传声筒,还不够资格登天坛。

    钦天监也早想好了对策,在天坛台阶之下给他搭了求雨台,这样既接到了宝地,又不侵犯皇威,一举两得。

    金河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向那台子。

    侍卫们怕百姓和影响求雨,把路口封锁了……只能站在路口之外远观,不能靠近。

    文武大臣则如上朝一样,在天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