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1143部分

周氏医女-第1143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陌生的丫鬟突然走到她桌前,在她耳边嘀咕几句。

    林孝珏点了点头,丫鬟自动自觉退下。

    林孝珏抬头看着周二,周二感觉到了头顶的压力恍如实质,抬起头挑挑眉,是问公主,什么事?

    林孝珏就知道薛大人不会死心。

    她对周二摇摇头,已经过去了,没必要说出来影响大家心情。

    周二一笑,公主若是要瞒着他的事,那么一定是无关紧要的事,哪怕是对自己不利,如果是重要的事,公主也不会不说,这就是公主的为人。

    林孝珏明白周二懂她的。

    看着桌上装订成册的文章,再次低下头,马上要殿试了,她得起带头作用,不能溜号。

1153 评判试卷

    保和殿,历年殿试的场所。

    殿体恢弘大气,能容下上千人。

    宝座是空的,太子殿下坐在事先为贡生门考试而设的三百矮案之前的长案前,注视着前面的殿门,目光精明有神。

    门大开了,三百贡生分站左右,排成两条整齐的队伍。

    行过礼,太监开始点名,学子们陆续从殿外走进来,坐到指定的案子前。

    太子看了一眼第三个进门的青年,青年儒雅俊美,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就是眉宇间没什么厉气,少了青年人应该有的张扬。

    太子见青年目光好似看过来,眼睛一挑,把视线坐在别人身上。

    周二感觉到前方有一道厉光,微抬起头,却什么都没有。

    立即又低下头,这种地方,不是能随便乱看的。

    周二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等着其他人进来,内阁和礼部的人,就开始方法试题了,公主一大早就让人把他们送进宫来,队伍也排在前面,这样积极,就是为了这一刻,在白纸上写下锦绣华章,然后谱写自己的美好前程。

    殿试只需写一篇策论,不像会试那样题目多,所以只用了三个时辰,太监就要收卷了。

    卷子收好之后,太子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众人行礼,殿试的考试部分就过去了。

    接下来读卷官要阅卷,考生也可以出去了。

    从排队一直到从太保和殿出来,可不止三个时辰,时已是下午。

    到了宫门口的时候,加上天有些阴,好像太阳要落山了一样。

    周二和程涛最先汇合到一起,程涛脸上仍带着考试的兴奋之情,捂着肚子道:“二哥,好饿,你考的如何?”

    周二道:“我信心十足。”

    她们在公主门下读书,自己人都不会说官话,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程涛嘟着嘴拍着周二的肩膀:“到时候请客。”

    周二点头,又问他考的如何,程涛咧嘴一笑:“我觉得还不错。”

    后来白梓岐等人也到了,大家都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怎么说?题目他们似曾相识,都练过。

    她们家公主虽然没有找人买考题,但是出题者的喜好都摸的门清,会出什么题目,猜个**不离十。

    这样准备还考不好?那就是天生笨了。

    几个人高高兴兴去找自家马车,谁都没看见,在他们身后人群,有一双怨毒的眼睛掩藏在其中,盯着周二看。

    薛世攀觉得自家发挥的不错,可是毕竟因为有老师的事分心,还可以更好,但是已经不能重新写了。

    再见林孝珏的人突然笑得那么开心,四肢百骸的嫉妒细胞都膨胀起来。

    一定是比他考的好吧?怎么可以让私生子考得好?这不是老天无眼吗?

    对考生们之间存在的纠葛一无所知,考生的名头都装订成相同模式,阅卷官不可以拆阅,因此是谁的考卷阅卷官也一无所知,他们只可以凭对文章的喜好评判优劣。

    当然不是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来决定这么多人的命运,那未免太草率了些。

    八名阅卷官,在殿试后的两天内,评判这些贡生的卷子。

    用不同的记号评判优劣,共五种,最好的是圈圈,得圈圈最多的卷子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圈最多的十本进呈皇上,不过今年是给太子看。

    其他的内阁来最终评定优劣,因为太子一个人看不完那么多文章。

    阅卷官将所有卷子阅读完后,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不多时,礼监司的太监便带人来取卷子。

    阅卷官门见着太监是长跑内阁不是东宫的,就明白了,所有卷子,先送到内阁,然后可能在转乘东宫。

    也不是错的程序,谁都没有反对。

    太监们很快把卷子搬到内阁。

    内阁辅臣们一起誊录奏折时所用的公务房内,五位辅臣蹲班房的一位,还有一位得避嫌,只有三位各就各位的坐好了。

    太监放下卷子,韩大人见前十的也在,道:“这是谁的主意?”

    次辅尹正茂道:“殿下稍后过来。”

    哦,这就说得通了,以前皇上当政的时候,偶尔也会来内阁办公务,不过只是偶尔,意思是先看内阁的意见,他再做定夺。

    韩大人想不到太子会把评审的资格先交给内阁。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评过的人越多,越公平。

    次辅已开始传阅前十的文章,既然已经评出优劣,谁不想看想看看状元之才是什么样?

    韩大人挑了自己喜欢的前三个放在桌上,指了指:“这个人的文章有气魄,针砭时弊条理清晰句句在理,定人是胸中有沟壑之人,可堪当大任,是状元人选。”

    那么按照顺序,另外两个就是榜样和探花的人选了。

    次辅和另一辅臣都看出那不是陈博彦的文章。

    虽然名头封着,但是陈大人特别交代过陈博彦的字迹和内容,这人把朝廷制度贬的一文不值,辞藻又好,很有可能是永安公主的人。

    次辅摇着头:“过于锋芒毕露,好像天下就只有他是人才一样,这样的人我见得多,哪里堪当状元之才?放这里,都抬举他。”

    说完,将卷子直接丢到同进士人选的那一摞卷子中。

    历来都有刚愎自用的考生,因为观点问题本来文章写的特别好,但是被考官不喜,直接判为同进士。

    可是这个人的观点,分明跟太子的理念很和。

    而且也没有次辅说的那样自负,尖锐的人和治世之才韩大人还是分得清的。

    韩大人沉下脸道:“这样不妥吧,怎么也是前十之列。”

    另一辅臣道:“我也觉得次辅说的对。”

    按照内阁的规矩,要么首辅拿主意,那么少数服从多数。

    韩大人明知道这二人是在帮陈博彦出头,却拿他们没办法,气得脸都红了。

    接下来室内是可怕的安静,尽然大家意见不和,说多了就是争吵。

    次辅和好伙伴终于挑出了满意的三甲人选,拿给韩大人看,韩大人看了一眼,点点头,就算他不认同,少数服从多数,他也赢不了。

    见韩大人没意见,次辅将前十的卷子放在案子最右边,另外辅臣将同进士人选的卷子全部抱走,放在墙角,这样太子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应该看哪些。

    这是按照平时筛选奏章的方法放置的,每日那么多事,太子不可能每一本都看,这就需要内阁整理,重要的放一边,不重要的放另外一边。

    所以有些问题,如果内阁不让执政者看,执政者就看不见。

    殿试结果,好像最后又轮为内阁大臣的弄权之地了,这让韩大人相当郁闷。

1154 结果

    另外的辅臣刚要吩咐人把同进士人选的卷子扳到别的房间的时候,他去开门,门从外也正好推开。

    东宫的冯公公露出一个大脸,随即很快后退。

    辅臣见冯公公身后是太子,忙跪地行礼。

    韩大人和次辅听见声音也赶紧在案边跪下去。

    太子微微抬手:“免礼。”

    三人站起。

    太子在内侍的推扶下,坐着轮椅进来。

    他见案子上放了两摞文章,拿了薄的一摞最上面的那本看:“这个字写的很端正。”

    殿试字体是有要求的,都要是正字,越干净越好。

    次辅听了太子的夸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那本,定然是陈博彦的。

    不过接下来太子的话他就笑不出来了:“有股优柔之气。”评价完,太子将文章随意放在一边,又去看第二本。

    次辅心咯噔一跳,跟门口的伙伴对视一眼,那伙伴也没比他镇定到哪里去,他们是受了陈大人的叮嘱,要是太子没选上陈博彦,肯定要挨一翻责骂。

    太子安安静静看完十本文章,将自己认为好的前三挑出来,道:“虽都扣题,但没有惊艳之作,非要选个一二三,也只有这三个了。”

    说完心中暗暗失望,表妹的徒弟,水平也没比别的学子高哪里去,他挑出的第一个,勉勉强强根第二持平,这还是看在一定是表妹传授的面子上,不然,这人怎么也当不了魁首。

    见太子并没有多么欣喜,次辅大气都不敢喘。

    韩大人突然道:“殿下,臣有异议。”

    次辅二人用警告的目光看着韩大人。

    韩大人视而不见,到墙角最底下抽出一篇文章,翻了翻,确认是那个,然后呈给太子:“请您过目。”

    两个辅臣暗暗瞪着韩大人,他们早该让这个人滚蛋的,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

    太子先是看见上面的圆圈:“八个?”那为什么会在一堆文章中。

    太子脸黑下去,低头审阅文章。

    等看完之后,抬头看韩大人,眉心一蹙,又回头看着那二位。

    在太子阅读的时候,那两人就已经吓得额头都是汗了,对上太子的目光,次辅面带尴尬道:“这人文章太锋利,怕是个刺头。”

    太子道:“是你放的?”

    次辅低下头。

    太子又问一遍,次辅忙跪倒在地,道:“臣偏见了。”

    太子道:“若是你品评文章的水平都没有,本宫真的很怀疑你平日里是如何处理国家大事的。”

    “殿下,臣惶恐。”这是非常严厉的批评,朝中以读书好坏为区分官员地位高低的基础,这评价是否定一个人的一切。

    太子并没有改口,也没有让次辅起来,随后将看过的文章再次整理一遍,挑出三本:“明日点状元,在这三人中选取。”

    韩大人领过卷子,一一将题头拆开,太子和自己最欣赏的那人果真是永安公主的门生,叫做周二的,第二王文怡,第三白梓岐。

    陈博彦连前三都没有入。

    那二位辅臣这下才是真正的灰头土脸。

    太子看完前三的名字,将进士的范围也敲定了,剩下同进士人选,交给韩大人评选;“既然没本事看品评文章,就让他二人帮你打下手。”临了还不忘羞辱次辅二人一句。

    给二人羞的无地自容。

    稍后太子就走了,次辅二人虎视眈眈的看着韩大人。

    韩大人不为所惧,道:“二位是嫌不够忙,还杵着干什么?评卷子啊。”

    二人胡子都气吹起来了,却敢怒再不敢言。

    看过锦绣华章,再去看勉强及格的文章,对于读书人来说,那真是折磨,三人耐着性子,终于将同进士的人选圈定完了。

    等走出内阁大楼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韩大人跟这两个同僚没话说,捷足先登回家陪老婆孩子吃饭去。

    次辅二人在院子里,见左右没人,二人开始哀哀戚戚起来:“这怎么跟陈大人交代呢?”

    他们每个人都有把柄在陈大人手中,当然,陈大人也有把柄在他们手中,可陈大人毕竟是跟皇上一路走过来的老人,位子高,他们还是得给陈大人效力。

    这下事没成。

    次辅想了想:“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请皇上出面评阅。”

    毕竟皇上跟太子的性格还是有差异的,看文章,就不见得会一致。

    可是皇上已经说过了,让太子监国,除了军事大事,别的事他一概不问。

    再说人家是父子,他们为人臣子的,拿去跟皇上说,不满意太子的选择,让皇上出面打太子的脸。

    皇上不能够,皇上的喜好也不确定。

    另一位大臣连连摇头:“别异想天开了,还嫌死的不够快吧,太子定下前三名,除非是舞弊,否则绝对不会换人的。”

    这到让人想起会试第二的徐彪,文章同进士都勉强入选,会试的成绩肯定是抄来的。

    第一的周二就是真才实学了,殿试题目是太子临时拟定的,不可能泄题。

    真才实学的人,挤不掉,这可要把他们难死了。

    难也的硬着头皮将结果告诉给陈大人。

    陈博彦殿试成绩还不如会试,在二甲第六名,因为太子不喜欢他文章的忧郁之气。

    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