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569部分

兵临天下-第569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唏嘘不已,孙贲又喝了一杯酒道:“我们关键是要夺取会稽郡,随即北上夺取吴郡,我估计刘璟的意思,就是趁现在江东空虚的机会,一举夺取江东。”

    “应该是这个意思,但他说的时机,可能是指孙权被交州军拖住,无力撤回,那样才是最好的时机。”

    停顿一下,贺齐又建议道:“另外使君可以去建业,暗中拉拢一些支持我们的文武高官,象朱治、韩当、程普,他们受当年的牵连,都被贬黜,完全可以拉拢过来,还是会稽虞氏、吴郡陆氏,丹阳谢氏,这些豪门世家也要争取,另外山越人那边我会和他们联系,相信他们会支持使君上位,我觉得还有必要得到曹操的支持,这样我们把握更大了。”

    孙贲默默点头,贺齐说得很对,他是该有所行动了

    孙权率十万大军乘坐一千两百艘大小战船,延绵二百里,风帆如云,铺天盖地,在长江上浩浩荡荡一路西行,自从建安十四年的西征惨败后,江东的战船毁损殆尽,只剩下几百艘千石以下小船,随即又遭到荆州的限船制裁,使江东战船难以恢复。

    不过周瑜却用了变通的办法,建造九百石战船,同时准备了大量造船材料,当限制取消后,便立刻开始大规模造船,短短两年时间,江东战船便恢复到一千五百艘,千石以上的大战船就有三百艘之多。

    这次江东军出征,几乎将江东各地官仓的钱粮调拨殆尽,以举国之力征讨北侵的交州军,在为首的五千石主船上,孙权站在船头,凝视着波光浩淼的江面,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这时,张昭慢慢走到他身后,微微笑道:“难道吴侯没有信心吗?”

    “我不知为什么,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孙权叹了口气说。

    张昭轻捋花白的长须道:“吴侯的是因为当年西征荆州失败,心中留下了阴影,至今没有消除,其实这一次我们征讨交州军,吴侯应该有信心才对。”

    “也不完全是当初的阴影,主要是我有点担心这次汉军会有什么动作,会不会助力交州军,如果汉军也参与战役,恐怕这次西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吴侯的担心虽然有点道理,但我相信,刘璟绝不会公开支持交州军,毕竟我们之间有盟约,毕竟有尚香公主,这点面子刘璟要给,最多是暗助交州军,但毕竟我们和交州军实力悬殊,就算暗助,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

    孙权苦笑一声说:“别的不怕,就怕交州军突然使用了火油,而我们却没有,这可是战船的大敌啊!”

    张昭也沉默了,确实很有可能,他沉思片刻道:“老臣以为,刘璟就算给他们火油,量也不会太大,或者吴侯写一封亲笔信,让子敬送给江陵,有吴侯的亲笔信,刘璟就不会做得太过分。”

    “军师觉得刘璟在江陵吗?”孙权眉头一皱问道。

    张昭点点头,“我敢肯定,刘璟一定在江陵或者柴桑,这个时候,他绝不会在成都,不过就算他不愿见我们也无妨,把信交给甘宁,甘宁自然会给刘璟。”

    “好吧!我这就写一封信。”

    孙权随即修书一封,派人将鲁肃找来,将信递给他嘱咐道:“子敬可先去柴桑,如果柴桑兵力不多,那刘璟就可能在江陵或者武昌,江陵可能性更大,若刘璟愿接见子敬最好,若不愿见,那就请甘宁把这封信转给刘璟,事关重大,子敬要慎重行事。”

    鲁肃接过信施礼道:“吴侯请放心,我和刘璟打交道多年,知道该怎么应对他,绝不会误了大事。”

    鲁肃随即乘坐一艘快船,箭一般驶向荆州,孙权站在船头,望着快船远去,他心中沉甸甸的,充满了担忧。

第二卷江夏 第739章 诸葛对陆逊

    当十万江东军渐渐逼近鄱阳郡时,交州军便已全面撤军,张飞的军队从鄱阳郡撤出,而诸葛亮的主力也从豫章郡治南昌县撤出,撤到一百五十里外的新吴县,豫章郡是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郡县之一,人口众人,物产丰饶,郡下有十五个县之多,新吴县是江东军占领豫章郡后新筑的一座县城,顾名思义,就是新的吴县。

    新吴县城墙周长近二十里,城墙高大坚固,四周有护城河,是豫章郡的内陆军事重镇,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南昌县,人口近两万人。

    诸葛亮从一开始便没有考虑以南昌县为据点,原因很简单,南昌紧靠赣江,江东的船队可以浩浩荡荡直接杀至,对于水军薄弱的交州军极为不利。

    其次,新吴县位于丘陵地带山,山峦起伏,河流、平原间杂其中,非常有利于伏击战,对于擅长山地作战的交州军而言,新吴县无疑要比南昌县更加适合。

    所以当交州军占领豫章郡后,诸葛亮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将南昌县的大量粮草搬到新吴县,准备以新吴县为据点与江东军作战。

    交州军中军大帐内,诸葛亮正和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即将到来的大战,军营内正厉兵秣马,积极操练,大战来临前的气氛已经很浓厚了,交州军上下士气高涨,无不跃跃欲试。

    但关羽却显得有点忧心忡忡,他对汉军含糊的态度心怀疑虑,或许是和他曾被汉军俘虏过有关,他总觉得汉军不会容忍他们对荆南四郡的占领。

    尽管现在汉军是在利用交州军来削弱江东军,可如果战胜江东军后呢?汉军会不会落井下石,将他们赶回交州。

    关羽终于忍不住道:“军师,我觉得还是应该和刘璟进行谈判,将荆南四郡的归属问题明确下来,不能等我们战胜江东军后,最后却白白做了嫁衣,这样不行。”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我不妨明着告诉云长,荆南四郡刘璟绝不会给我们,不用和刘璟谈判,我心知肚明。”

    关羽愕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张飞却急道:“既然荆南四郡没我们的份,那我们还打什么,直接回家生孩子去!”

    诸葛亮却笑了起来,对张飞道:“虽然荆南四郡最终拿不到,但我们这次北征也只是借道荆南四郡,我们真正目的却是夺取豫章郡和鄱阳郡,然后向南打通交州干道,这样就拥有了我们自己的北上通道,这其实是从江东手中夺取土地,和荆州无关,我相信刘璟会乐见我们与江东军之间的激战。”

    “可和江东军的一战也不好打啊!”关羽叹息道。

    “确实不好打,江东兵力是我们的四倍,我们的压力很大,不过他们也有弱点,一是他们不擅山地战,其次战线较长,兵力容易分散,便于我们各个击破,而且这次孙权居然亲自挂帅,看似很重视,其实不然,这会削弱前线统帅的决策权,不利于前线统帅决策,江东军几次都失败在这上面,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

    这时,军师从事陈震在一旁补充道:“孙权亲自挂帅的原因我倒清楚,他也有苦衷。”

    “哦!孝起说说看。”诸葛亮笑道。

    “其实江东军几次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内斗,江东派系林立,壁垒分明,从文官到武将,都各有派别利益,从前是周瑜和程普之争,周瑜是庐江派,程普是北方派,周瑜病故,程普又卷入孙贲之乱,军中旧格局已去,但新势力又起,现在吕蒙和陆逊之争,吕蒙属于北方派,是张昭极为推崇之将,而陆逊则是吴越派,而且两人有私仇,根源就在当年的柴桑之战,这次北方派主战,吴越派主和,矛盾有激化之势,孙权就是担心这两人互相拆台,才亲自出任主帅。”

    “那为什么不派其他人做主帅,比如黄盖、周泰、鲁肃等人,非要让这两个有仇之人带兵?”关羽不解地问道。

    “这就是江东目前政治恶化的典型表现,孙权两次西征失败,使他权威大损,现在江东内部已有呼声,要求孙权还政给孙策之子孙绍,也有人主张由孙静之子孙瑜继位,孙权为了巩固权力,分化反对势力,愈加纵容江东派系对立。

    现在北方派和吴越派两强相斗,黄盖本身不错,但他是庐江派,自从周瑜病逝,鲁肃不受重用,庐江派已失势,黄盖就没有了带兵机会。

    这次西征,北方派和吴越派争夺主将之位,孙权只得各用一人,北方派推出吕蒙,吴越派推出陆逊,这两人的矛盾不仅是私仇,还代表了两派之间的斗争,去年合肥之战,孙权派陆逊去接应吕蒙,就注定了江东军的失败,这就是江东日渐衰败的根源,激烈的派系内斗。”

    杨仪的一番话让众人幡然醒悟,诸葛亮赞许地点点头,“孝起洞察江东局势,看得很透,所以这一战,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江东内部矛盾,或许就有胜机。”

    众人正商议着,有士兵在大帐门口禀报,“启禀军师,荆州甘宁派人送来了两辆木牛,就在大营外。”

    诸葛亮一怔,随即大喜,他就在等待木牛,没想到居然送来了,他立刻起身对众人笑道:“晚一点再继续商议,我们去看看山地运输利器。”

    众人对木牛早已久闻大名,纷纷欣然起身,跟着诸葛亮向帐外走去,此时两辆木牛已运入大营,十几名士兵正将它从牛车上卸下,数百名士兵围在两边窃窃私语,诸葛亮带领众将走来,众人纷纷让开一条路。

    这时,送木牛的使者上前向诸葛亮行一礼,呈上一封信道:“这是我家都督给诸葛军师的一封信,两辆木牛是应上次杨主簿所请,特地送来。”

    诸葛亮打开信看了看,脸色略略一变,但立刻又恢复平静,若无其事来到木牛旁,他仔细看了一看,对众人笑道:“大家看到没有,木牛的关键就在于下面的铜枢纽,非常巧妙,关键就在于如何省力,在平地上不如河流运输,但在山地中却相当于两匹骡子,比骡子更好照顾,它还不用吃草料。”

    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围上去细看,这时杨仪看出了诸葛亮神色有异,他慢慢走上前低声问道:“军师,发生了什么事?”

    诸葛亮微微叹息一声,“甘宁在信中明确拒绝了我们的五百头大象,如果我没有料错,刘璟现在就在江陵,这应该是刘璟的意思。”

    杨仪一怔,“军师是说,刘璟拒绝了我们的好意?”

    诸葛亮摇摇头,“他们其实是在告诉我,荆南四郡不会给交州。”

    尽管诸葛亮告诉关羽,刘璟不会容许他们占领荆南四郡,但他本人却还抱着一线希望,但刘璟拒绝了他提出五百头大象的美意,就说明刘璟看透了他的心思,明确拒绝了大象换荆南的暗示,诸葛亮又忍不住叹息一声,心中无限怅惘

    四百余艘战船在赣江上列队疾驶,这是陆逊率领的五万精兵,他们将直接和交州军正面作战,而在另一战场,吕蒙则率三万军进入荆南,从后面断交州军的退路,而孙权则率两万辎重后军在彭泽湖一带接应两军。

    在为首大船上,陆逊手按战剑上,显得颇为忧虑,他并不是为自己担忧,而是他们的军队这次西征,必须要得到荆州的借道同意,非常被动,吕蒙的军队迟迟不能进入荆州江界,延误进兵,这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这让陆逊意识到,这场战役的胜负实际上是控制在汉军的手中,一旦汉军想借交州军来削弱江东,那么这场战役江东军必败无疑,他们仿佛就像将头伸进了绳套之中,随时会被汉军勒紧脖子。

    陆逊属于吴越派,吴越派强烈这次反对出兵,但作为军方重要人物,陆逊是支持与交州军作战,只是陆逊主张从海路直接进攻交州,断北上交州军的根子,他在战略商议中提出了这个方案,却遭到了所有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对,包括孙权也坚决反对,或许是他陆逊的想法太冒险,太匪夷所思,也或许是因为江东水军没有海航经验,也可能是长途奔袭,江东军后勤无法保障。

    但陆逊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一种冒险精神,尤其是孙权,他更是缺少一种置死地而后的勇烈,这让陆逊十分失望,就在他出征之前,和族长陆景略略交谈了几句,族长竟流露出他当年支持孙权上位的后悔,表达了应该由孙策长子孙绍继位的想法,陆逊也有了同样的念头,或许换一个江东之主,他们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

    “到岸了!”

    桅杆上的眺望兵大声叫喊,打断了陆逊的思路,他打手帘遮住刺眼的阳光,只见在远处隐隐出现了一座城池的轮廓,那里就是南昌县了,船队渐渐放缓了速度。

    陆逊在半路上已得到情报,交州军已撤离南昌县,驻扎在一百六十里外的新吴县,南昌县内已无一兵一卒,这让陆逊心中很纠结,这就意味着南昌县只是一个中转站,他们还须继续西进,进攻新吴县。

    这时眺望兵指着江面大喊道:“陆都督,有船只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