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763部分

一世富贵-第763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说一说,我在这里听一听,换一个地方我就做得来的。秦州军改,现在看起来益处颇大,但说实话,你在这里做的事情,跟朝野官员以前所知差的太多。便如你说军政比民政更加繁难,自古以来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军中何事?上至枢密院,也无非是那十几房,而且大多与军中事务无关。至于三衙,数十万军不过几十个吏人,再加上各统兵官,又繁难在哪里?军需自有随军转运使,作战自有各主将,日常带兵自有各统兵官,一切皆有条理。而你这里是把一切都打乱了,以重新捏合起来。且不说对与错,哪怕就是你这里做的才是对的,我到泾原路又哪里去找这么多合用的人来做这些事?云行,你的苦心我明白,但让办起来,现在实在做不到啊!将校营里既然讲运筹参谋,自然是有用的,我到那里住两天,初步了解一番军中事务,自然是好事。至于其他的,还是以后时间长了我们再议如何?”

    徐平看着韩琦,怔了一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韩琦说得也不错,别说他心里对自己的做法不认同,就是认同,现在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人选去帮着他做事。从秦州军中抽调人力是不可能的,秦州军刚刚捏合起来,没有多余的人手抽出去。再一个泾原路是泾原路,徐平节制两路兵马,只是有指挥权,而没有对泾原路军队的管理权,是韩琦而不是他是泾原路的都部署。两路兵马各不相干,人马调动必须通过枢密院。

    无奈地点了点头,徐平道:“你说得不错,我说的再多,实际上也帮不了你什么。这两天你便跟李璋一起,了解一下军中的规划筹谋,熟悉一下军中事务。不过我要说一句,你其他的可以不熟悉,但最基本的要知道。如我们要在一处驻军,那就要知道为什么要把军驻在那里,怎么驻在那里,军营怎么布置,粮草如何筹措,等等一应事务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我们要在某一处作战,必须要知道为什么要到那里作战,而不是在别处?到那里要跟什么人多少人作战,仗要怎么打?把这些定下来,如何保证按着自己想好的来,而不会发生意外?你现在可能觉得我说的这些多余,行军打仗谁会忽略这些?但实际上真正打起仗来,总是在这些地方出现疏忽,那时就悔之晚矣!”

    韩琦拱手:“谨受教!云行说的这些,我会格外留意的!”

    徐平停住脚步,看着不远处的大山。此时已到初夏,山上重要变得郁郁葱葱,天地间一切又重新变得有活力起来。然而他的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只觉得有无数的话要跟韩琦讲,有无数的东西要教给他,却又无从说起,心中郁闷。不是徐平好为人师,而是泾原路正当葫芦川谷道的要冲,从秋后开始,一切的战事都会围绕那里。如果元昊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左路,环庆路那里,徐平这里可能没有大战,但不管怎样泾原路是免不了的。这样一处重要的战场,容不得半点疏忽,那里的差错需要左右两翼数倍的兵力去弥补。徐平实不想因为低级的失误在党项那里过多地浪费人力物力,有这时间做什么不好?

    卓罗城一战让徐平看清了元昊的虚实,现在只要宋军不出现失误,稳扎稳打,三两年间也可以把党项打崩溃。只要给徐平一两年的时间,牢牢夺取并占住天都山,则对党项的局势就豁然开朗,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

    人力有时而穷,世间的事哪里是你想到就能够做到的呢?韩琦虽然对秦州的军改并不热情,但他在泾原路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了,如果换了范仲淹来,徐平连这样苦口婆心劝说的机会都不会有。范仲淹对西北局面自有一套看法,而且他还有一整套的人员班子,根本就不会理会别人说什么。如果换了王沿来,估计更糟,来不来见徐平一面都不好说。

    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徐平对韩琦道:“我知道自己说的太多,都有些婆婆妈妈了,话说多了会适得其反。唉,明白讲吧,稚圭,秋后的战事必然是围着泾原路打,不管是党项先打东边还是先打西北,总之是会沿着葫芦川谷道,你肩上的担子重啊!言尽于此,如果番贼来战,你务必先求不败,不要急于求胜。只要不败,我们就会有办法!”

    韩琦拱手:“经略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我记下了!”

    “天时不早,我们回去吧,不要让其他人久等了。军中的酒食虽然简单了些,但别有一种风味,稚圭可以多用些。”一边说着,徐平一边回身,与韩琦回到官厅。

    王凯在后衙摆下酒宴,宰了一只羊,用炭火烤了,剩下的骨头之类煮了一锅浓汤。此时没有什么果蔬,就在山上打了些野葱野韭之类,充作调料。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自己的态度也已经向韩琦表达得清楚,酒筵上徐平绝口不再提政务,只是一味劝酒劝菜。菜色虽然简单,这羊却选得好,又肥嫩,而且没有丝毫杂味,吃起来极是鲜美。饮酒吃肉,倒也其乐融融。

    正在几人吃得热闹的时候,卫士来报,秦凤路转运使郭谘到了军营外,有急事求见。

    徐平急忙站起身来,让卫士把郭谘带到官厅,自己去见他。郭谘一直在凤翔府负责各种工场作坊,与主管营田务的王拱辰各管一摊,他那里应该没什么事才是,怎么会突然找到这里来?徐平心中疑惑,净了手,急急到前面官厅来。

    到了官厅还没有落座,离谘便就从外面匆匆进来,拱手行礼:“来得太过匆忙,没有提前禀报一声,不要误了经略大事才好。”

    徐平笑道:“你来了便是大事,还能有什么事好耽误的?说一说,为何来这么焦急?”

    郭谘笑了笑:“自去年起,经略便就交待了几件物事在我那里,说是好好改造一番,将来必能派上大用场。我不敢怠慢,忙了几个月,终于有了头绪,最近制了几件出来,拿来让经略过目。看看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我好回去修改,总要不误了防秋才好。”

    徐平忙问:“是哪两样?”

    “一是能在草原大漠行走自如的大车,再一个是方便携带的火炮。”

第143章 新车新炮

    在官小位卑的时候,徐平还有时间捣些跨越时代的新奇玩艺,从当上三司副使之后便基本没有精力了。此次在西北面对党项,徐平想来想去,这个年代能够做出来,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的,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火炮,还有就是越野性能更强的车辆。徐平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过在战场上的作用,就远远比不上这三样了。毕竟这个年代,宋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锦上添花并没有太大意思。

    火炮徐平出来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办法用于野战,便于携带的威力太小,威力大的又只能用于守城,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在西北筑垒而战的时候又不多,战争往往是在快速移动中抓住战机,而不是一步一步攻城,笨重的火炮用处就更加小了。火炮要在这里用于实战,必须更加轻巧,更加便于携带,最好能够随着骑兵前进。

    车辆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在秦凤路用的马拉大车,在修好的道路上自然好用,但到了没有道路的草原大漠,便就问题多多。一个是越野能力不强,沟沟坎坎过不去;再一个是过于颠簸,车上难以坐人,车也容易散架;还有一点,就是车坏了维修不易。

    徐平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便就把改进的任务交给了郭谘。郭谘天资聪慧,对于发明创造特别是机械有难得的天分,他也能够静下心去研究这些。

    见郭谘满面兴奋,徐平也不回去吃饭了,随着他到了前边院子,看新制出来的火炮和车辆。离着秋后并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两样东西定下来,生产也不是容易的事。

    炮并没有大的改变,不过郭谘认识到了炮管前后的膛压是不同的,由原来的圆柱形长筒改成了锥形,外壁前薄后厚,算是一种等强度设计,相对减小了重量。最重要的改进不是在炮管上,而是在炮架上。新的炮架直接做成了一辆车,大量部件与大车通用,大小恰好可由一匹马拉着行进。射程徐平有明确的要求,就是大于一箭之地,恰好能够掩护骑兵的冲锋。对于野战炮来说,射程再远就没有意义了。

    炮的材料郭谘也做了改变,不再强求用钢或者用铜,而是改成了铁壁铜芯。即外壳用铁铸,内壁再嵌入一个铜套,铜套外径做成锥形,与锥形的外壁内孔恰好反过来,利用铜的塑性强行压入铁外壁里。嵌入之后,再用标准的钢辊重新挤压内壁,达到光滑一致的效果。即炮管要求最高的内壁,不再靠加工的技术精度,而是利用铜的延展性,由标准的钢辊模具来保证。如此一来,炮管的制作难度便就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也大提高,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而且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校炮,可以使用标准钢辊再挤压一次即可,比加工成型的炮管维护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当然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内壁的铜胎硬度不够,火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壁便不再光滑,必须重新校正。

    这个年代的战争形式决定了,除了一些特殊场合,火炮还对战争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一种武器要充分发挥作用,要有一整个系统支撑,徐平可以制出火炮来,这个配合火炮作战的系统是他一下子完善不来的。只能交给时间,随着战争实践的增多,军队在实践中学**结,慢慢改进出一套充分利火炮威力的作战体出来。

    对徐平来说,这样的火炮在这个进候足够用了,他本来也没想着靠火炮包打一切,这仅是一种辅助武器。战场决胜,还是要靠优秀的指挥,去一刀一枪拼杀出来。

    在徐平眼里,能够在草原大漠行进的大车比火炮更加重要,有了这样的车,能够极大增加军队的机动能力,扩大作战范围。骑兵使用这种大车,相对于倚靠马和骆驼运输物资的党项骑兵,将能够获得更远的作战距离,携带更充足的作战物资。这种装备,才是充分发挥农耕民族军队技术和物资充足的优势的装备。

    带着徐平看新制的大车,郭谘也有些兴奋,口中道:“经略,莫要看这大车跟以前看上起来大致一样,其实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才是真正有用的!”

    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两个轮子道:“经略且看,现在大车,轮子比以前大了许多!”

    徐平点头:“轮子越大,车便越容易越障,过沟沟坎坎方便。但是,轮子大了,车身便也就抬起高了,更加容易倾覆。而且这车跑起来,欲发颠簸。一句话,轮子大了,车是更容易跑在没修路的地方,但也跑不快了。”

    郭谘连连点头:“经略说得极是,确实是这个道理。我试了无数次,轮子一大,车再跟以前那样跑,很容易翻车。不过,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倾覆不那么容易。”

    说着,郭谘弯下身子,指着车架给徐平看:“经略且看,原来的车架是平的,我现在做成了拱形,让轮轴嵌到了车架当中。如此一来,轮子虽然大了,车身不至于抬得过高,便就不那么容易翻车。经略觉得如何?”

    徐平点了点头:“不错,车容不容易翻,单看车架的重心有没有跑出车轮之外。你做成拱形,相当于还是把车架放了下去,确实不容易翻。但如此一来,降下去的车架,一遇到前面地上有高起的地方,就容易碰到,当别作考虑。”

    “对啊,所以现在这车,在路上跑起来的时候,实际上前高后低。前边的车辕架在马背上之后,便就高高抬起来,后面压低,不再是平的,而是斜的。当然,我知道经略又要说如此一来,装填货物会引致后重前轻,马力虚耗。所以这车不能跟以前一样装车,必须让使用的兵士熟悉这车的脾性,尽量把这车装得前面重了才行。”

    徐平笑道:“我明白了,着实是难为了你。轮子一大,车能装的货物便就少了许多,你能想到这些,已是难能可贵。怎么使用,兵士们使用熟了自然理会。”

    前世徐平就是学这个的,自然知道其中许多不容易的地方。轮式车辆要加强越障的能力,自然是要加大车轮,但车**了,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郭谘说的还只是几个主要的方面,实际还有诸多细节,才能保证大轮的车辆依然有足够的载货的能力。特别是大轮车辆的速度受到限制,能够保证轮子大了之后还适应马匹速度,已经是不容易。不是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徐平自己就改过来了,没必要交给郭谘一点一点去试。

第144章 机动利器

    徐平和郭谘两人围着车子不住议论的时候,王凯和韩琦等人左右等不到徐平,也一起寻了出来。见了这两样新东西,便围上来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