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952部分

主宰江山-第952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人。

    半分钟不到,他们就听见了那从天空中传来的‘嗖嗖’声。然后,空气猛地震动起来,火药的力量把他们头顶的空气撕裂了,裹挟着灼热的气浪从王锡朋阵地的上空扑下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预示着火箭的到来。

    这东西对于战壕里的士兵的杀伤力要比实心弹更厉害,至少他们在爆炸的时候还能将外壳炸裂,碎片打出去也都是能让人见血的。

    俄军的炮兵射击开始了。

    虽然第一轮只是试射,可这一轮的准头却不差,大多数炮弹都落到了国防军前沿阵地上,同样的是,陈汉打出的炮弹和火箭也纷纷落到了俄军阵地上。准头非一般的高,而原因是什么呢?只因为炮战不是一次两次了,射击的角度、高度啥的,都已经烂熟于心了。

    这种炮战对于战壕里的士兵威胁实在有限,更多是在战场上升腾起了烟雾,以及摧毁敌军防御工事和震慑他们的斗志。

    “轰!轰!”

    “嗵!嗵!”

    在炮声与爆炸声中,战壕里的所有人都蜷缩着身子,只有王锡朋例外。他在军校里和军队里都参加过大演习,俄军的这点炮火跟国防军大兵团演习时的阵仗根本无法比较。虽然战场上比演习多出了n倍的真实感和紧张感。

    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俄军的炮击了。他第一次经历敌人真正炮击/火箭打击的时候也是紧张过。那时候就觉得,战场上刺鼻的硝烟味儿让他直喘不过气来。但现在,已经敢躲在掩体后头举着望眼镜四下里张望战场了。

    在硝烟的刺激下,战壕里的士兵也有开始咳嗽的,却没谁攥着枪杆的手都用力用的发白,除了那些七汗国的步兵。只是后者的新兵里也没出现把手里的武器扔掉,吓的人都疯狂了的孬种!

    就在这时,爆炸声突然停歇,四周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人的咳嗽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叱骂,士兵们开始抱怨己方的炮兵为什么不再接着开火猛怼了。

    俄军阵地上,一个陆军少将身子站的直杠杠的,望远镜扣在眼睛上往对面打量。只是远处的地平线上一片雾蒙蒙的,不知道是火药的硝烟,还是炮弹冲击波激起的尘埃,视线非常模糊。

    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对面中国人的阵地上一阵阵的闪光。他们在稍微的停顿之后,再接上了火力,并且火箭的落点似乎更加密集了。

    虽然伏尔加河的水路被打通了,让俄国人的后勤运输从贫困线一下跑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中国人的后勤也不能说差。这阿斯特拉罕就在里海边上,中国的船只可以有效的沟通七汗国的陈汉物质储蓄库和南部的波斯等国。他们打起仗来,不要钱似的炮击和火箭轰击那就是标配。

    只是中国人的这样的轰击并没持续多久,拢共十几分钟。就见距离战线两里多地的地方,旷野中出现了许多暗绿色的东西。正在向着俄军阵地快速移动。

    可不就是出击的中方士兵么!

    他们正以散兵的队形发起冲锋,一个个猫着腰,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以慢跑的姿势向俄军的阵地冲了过来,而且速度正在渐渐加快。

    显然,他们是趁着炮击的尾音发起冲锋的。而这个简单的炮步协同战术,国防军已经做得很好了。

    “中国人上来了!”

    有人在不远处高喊,在这前线上,可不止王锡朋一个军官对彼此的炮击伤害充满了不屑。

    “放近了打!放近了打!”

    一个俄军少校冷着脸,高声命令着。但是他自己的耳朵里却听不到这喊声。

    五百米,火箭弹响起。三百米,臼炮响起;二百米,步枪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俄军阵地上的枪声响亮了,尤其是俄军里的列兵,一个个端着步枪对着自己能搜寻到的国防军军官穷追猛打。

    “啪!啪!”

    “砰!砰!”

    虽然没有机枪,但几百天、几千条火枪击射的声音也密集的很。

    枪声像炒豆子一般响了起来,与那开始还击的火箭弹一同收割着国防军的生命,贪婪而又冷酷地将生命之火一个又一个地掐灭。

    一个个国防军士兵倒了下去……,他们有的是胸前中弹,有的则是脑袋开花,不同的中弹部位,相同的战场命运。

    此时,双方相距只有百十米了,一些国防军士兵不再继续冲锋了,他们停止冲锋,趴在地上匍匐着开火,但更多的士兵则在后方发射的火箭弹的掩护下,向着俄军阵地猛扑上前。

    时间已经快要走到下午的四点了,这场战斗的重头戏还在后头呢。

    当两军的距离缩短到三五十米的时候,一**如雨的手榴弹将眼前的视线完全变成火海的时候,俄军也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准备着肉搏战。

    这个战场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战死的人,另一种是活下来的人。当战斗开始的时候,他们不仅在自己而战,也都在为各自的祖国作战。

    成百上千的步枪投射出密集的弹雨,一发发不停落下的火箭弹……

    在子弹的攒射下,在弹片的纷飞下,多少国防军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就连带领他们冲锋的中下级军官都不例外。

    而当双方玩起了手榴弹雨的时候,当两边用手榴弹互怼的时候,这个时候彼此间拼的就是一个硬气。进攻态势的国防军要是能撑下了这口气,他们就能冲上俄军的阵地;而要是撑不住,那这次进攻就算结束了。

    一场肉搏战开启了,一场肉搏战结束了。

    当水涌的国防军退潮一样退下去之后,战场上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无论是俄军军官还是俄军士兵,战后的瞬间大脑都是一片空白。

    “轰!轰!”

    天空中很快传来的炮弹撕裂空气的啸叫声,还有一枚枚拖着赤焰尾巴的火箭。中方的报复性轰击开始了。气浪裹挟着泥土木屑扑天盖地而来,耳朵里再次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浓浓的硝烟味道充塞着口鼻,整个阵地都被硝烟和尘埃笼罩起来。

    ……

    南京城里的陈鸣。

    此时的他满脑子的都在为国内的事情而揪心,国内反对百亩农庄计划的呼声已经练成了一片。之前李家自断臂膀,一定程度上让普天下的商人们知晓这个主意的根源究竟在于那儿。

    困于陈鸣在本土无与伦比的威望,声音顿时就消散了。

    但是,就在陈鸣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西北战局上的时候,地方的反对声竟然再度爆发了起来,而且迅速的燃烧到了谘议局里,再后是资政院。

    陈鸣心理面的火焰在沸腾。这群不知死活的人,只知道可着劲的压榨、压榨、再压榨,就忘了暴动起来后的杀伤力吗?

    法国大革命期间,陈汉因为陈鸣的缘故,对于法兰西革命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正面的。

    这事儿很大程度上‘教育’了中国的统治阶级。

    再加上陈鸣从欧洲的历史堆里扒出了英国人的历史,还扒出了古雅典时代的‘共和’和荷兰的制度。

    中国国内关注更多地是‘思想’上的变化,是社会制度上的变革,而没有过多的谈论起革命对于人类**上的伤害。

    就算是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也更多是做一个笑料在看。

    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到了‘革命’的杀伤力。去看看法国贵族们的下场吧,这场战争夺走了法国多少生命,多少传承悠久的大贵族在一夕之间死的干干净净?

    李世民说:“民为水,君为舟,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真的很有道理。

    当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压迫过大的时候,那得到的必然就是反抗,特别是在中国这片有着造反传统的土地上。

    虽然目前来看,中国底层阶级的收入还是不错的,陈鸣早年颁布的有保护法,已经给资本这头怪兽增添了一层羁绊。至少陈汉的底层阶级比同期的欧洲人的收入要强。而且中国的物价同比欧洲还要便宜,这就造成中国底层阶级的生活水准比欧洲同类的生活水准高出更多。

    但站在陈鸣的角度,以他的观点来看,陈汉的很多底层民众的生活那还叫一个‘水深火热’。每天工作十小时是最基本的标配,再加俩小时的加班也司空见惯。

    而拿到手的工资虽然够他们一家人吃饭的,可想要吃好穿好,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那却是往往力不从心的。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陈鸣‘济’天下

    现在,让小孩去上学读书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里家长的潜意思选择。因为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那是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命运最简单最便利也最可行的法子。

    这就像过去千百年里中国人的那一老旧思想。

    但细思之却又有大不同。

    因为眼下读书虽然‘高贵’,这份高贵却是体验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方面,而支撑着这个‘知识’的底蕴正式过去的读书人所看不起的‘奇淫巧技’,所看不起的‘杂学百工’!

    千千万万的人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当学徒,而是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去,那为什么会如此呢?这绝不是单纯的受舆论影响。

    而是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真实自我感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是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他们看不到这条路以外的第二条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轻松更顺畅的走向社会的更高层、更光明的道路。

    中国的父母,中国文化、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父母,那是能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人。

    后世不惜拼尽一切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得到更多的机会的父母,全中国多了去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所铸就的必然现象。

    那么现在也是一样。

    无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他们的眼光就瞄到了孩子身上。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好,让孩子的前途更加光明,千千万万的人思索后的结果那就是让孩子上学。

    虽然高校的毕业生,现如今是越来越多。大学生考不上举人,甚至是秀才的传闻也不时出现在花边小报上,但却从没出现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的传闻出来。

    就算是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们,高校毕业之后也到处是有前途的岗位等待着他们。

    唯一的变化就是这岗位的地位和权利比不上最初十年了。

    当年陈鸣刚刚推广新式教育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都能被好几家人哄抢,去考朝廷的秀才、举人,那更是手到擒来。

    可现在呢?

    高中生越来越多,大学/高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纯粹的卖方市场早已向买方市场转变。但这绝不意味着高校生、大学生的价值就像后世那般贬值的如此厉害、彻底。这种贬值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打个折扣,黄金变成了白银,白银变成了铜钱,但钱那依旧是钱,不是垃圾。

    只要孩子能读书读出来,那就是希望。

    读书就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纵观整个社会,它的投入最小,回报最高,而且安全有保障。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改变,这个家庭,这个家族的情况就也会发生改变的……

    虽然这更是在说明,陈汉现今的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流通性的,上层阶级还没有彻底的把下层通往中上层的道路给堵严。可陈鸣也知道,革命的怒火,在私底下酝酿、沸腾、翻滚。

    占据着华夏人口绝大部分的底层阶级,还能继续忍受这样的残酷剥削和压制。这可不意味着他们的心底里就没有怒火产生。21世纪的中国,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吃饱肚子吧,不一样把兔子骂成狗屎?

    人的**是无止境的,饱暖思yin欲,说的就是这个。

    欲求不满时所产生的愤怒那也是愤怒。

    陈鸣也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做自己的明君圣主,反正短时间内这事儿是爆发不起来的。这就像是地震和火山喷发,每一次自然灾害那都是底下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能量的积累。以陈汉现今的体量,如此的模式支撑个百年不在话下。

    可陈鸣不愿意如此,与其等人民大众揭竿而起,不如自己先挥起屠刀,斩掉那些贪婪与残暴的工商新贵们的爪子。

    他的威望,他的影响力,让陈鸣有这个力量。

    更重要的是,陈鸣的本意是很宏大的‘造福中国’。在实现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之后,陈鸣就把目标做了一下更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么。

    现如今这地球上,还有谁比他更发达的么?

    陈鸣虽然清楚自己的目标不太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他希望中国的社会能够像后世的欧美社会那般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