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943部分

主宰江山-第943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让很多制造商都讨厌的《劳动保护法》就已经够他们头疼的了,现在再来个百亩授田,他们的工人都跑了怎么办?

    利益猛的受到了触及是人就都坐不住。天下的商家商户又一次泛起了骚动。虽然远地方的反应李琨还不清楚知道,可现在连华中的商圈都参与到了其中,岂不就等于是在说本土的豪绅大富七七八八的都要跳起来了?

    李琨在这件事儿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外甥陈鼎,后者要遭受很大的压力啊。

    现在李琨也越发的觉得在背后支持陈的人就是皇帝了,因为这种让别人顶缸的事儿,给他一种挺浓郁的熟悉感……

    而随着事情的发酵,各地的商会会长纷纷赶来京城。这些人坐着会长的位置,可不是完全让他们享受更大的利益的,你享受了更多的方便也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这进京来跑门路,就是会长们当仁不让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这些人坐上了商会会长的位子就要给所在商会谋福利。所以近期来很多身份或是扬州、淮安、烟台、武汉这种商业重镇的商会会长频频来京,而李家当仁不让的也就是了商会会长们频频登门拜访的门庭之一了。

    “贪小利而谋大害,愚蠢!”李琨脸上现出了不加掩饰的恼怒。

    或是地位的不同,也是因为追求的不同,李琨眼中早就没有金钱二字。他的思路同陈鸣很合拍,人口才是藩属国发展的第一位,人均授田百亩的大计划他是一百个心的愿意和支持。

    不给出足够的好处,凭什么让人家背井离乡,远去万里之外的美洲讨生活啊。

    花点小钱去掉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难道要一个‘国家’十万人都不到才甘心吗?

    “皇上怕已经拿定了主意了,那就不会更改。周俊仁之类的人蹦得再欢也仅是跳梁小丑。父亲,咱们何不去跟豫王好好地谈一谈,挑明了态度?今后若再有此事登门者,我们就挑明态度赞同此事!”李皓为商界日后可能产生的震动感到一丝忧心,但对于百亩授田计划却十分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本土的最下层阶级获得一份有光明的前途,可以最大限度的消减本土的负担,化解本土的阶级矛盾。同时也是让那些藩王们更早的离开南京,去到美洲去。

    站在陈鼎的立场上,李家人是支持陈的这个计划的。只不过反对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为了自身考虑,在陈鼎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李家人也不能‘反客为主’。

    因为天下工商阶级联合起来的力量虽然很强大,但眼下帝国的实力更超强,当今皇帝又是一个极强硬的铁腕人物,要是遇到了威胁根本不会有半点妥协,一切忤逆阻挡他前进的东西都会被帝国的无敌力量压城粉齑。

    “周俊仁都来了,就剩下西南和西北了……”、

    在中国的不少人眼中,中国这个词特指的依旧是中国的本土,那是不包括南洋、南明州和美洲、外东北的。而整个中国本土的工商阶层里,西南和西北这俩部分的主力就是蜀地和关中。如果下一波,蜀地的商会会长和关中的商会会长也登门拜访李家了,那整个‘天下’的工商阶层就达成一致了……

    “是啊。该到了摊牌的时候了。你让人送给帖子给豫王,明天咱们走王府一趟。”

    李皓这一提法挺对他的胃口的。李琨相信,陈鸣现在也在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父亲的话李皓心头明了如镜,李家在这个时候坚决站到天下商户的对立面,恶了人情,短了助力是必不可免得。但是如此也正好让皇上和豫王看到自己的忠心,自断臂膀未尝不是以退为进,为李家的光明未来再铺上一块厚实的根基。

    毕竟当年皇帝扶持李家,除了因为皇后的情分外,就是为了让李家给陈鼎做帮手。现在陈鼎的太子地位已经十拿九稳,李家的‘作用’就不咋滴了。而且李家要是成为了天下工商阶层的领袖,这又置九州商会和皇家于何地?

    所以,还是自动去位的好。反正这帽子是刚刚戴在李家的头上。

    李琨之前还担忧九州商会会不会在商业上对李氏进行打压,毕竟李家这段时间里上升的太快。n多勋贵重臣的根本力量从中国本土抽出,直接让中国的商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公司虽依旧还悬挂在证券交易所,且势头向上,但内中的控股方、大股东的名字却在很多股民根本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李家的光芒太盛了,影响力和实力的扩充也太快了。就算李琨在家‘养病’,李氏向上的势头也不见怎么减缓。李琨对于李家‘天下商界魁首’的地位自然隐隐自豪,喜不胜喜,但李琨最大的有点就是头脑冷静。

    他觉得李家现在有必要出来做一次挡箭牌。这才是李家最好的‘结果’。

    在陈鼎的‘争斗’猛然获胜之后,李琨在狂喜的振奋激情消减后,很用心的研究了一下中国历史,看了看历朝历代助皇子上位后,那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是什么结果。

    然后李琨就病了。

    而现在,李家更要自斩一刀!

    ……

    里海,阿斯特拉罕要塞前。

    连绵的炮声隆隆,大团的黑烟被南风吹得遮蔽了战场。

    一群俄军士兵向后狼狈的逃窜着。

    巴格拉季昂截住一个后撤的俄军上校,那个上校指着前方使其半数士兵丧生的堡垒叫道:“那是一头恶魔,它前面的战场就是一片地狱,我们损失了一半人,我们在那个地狱再也呆不下去了!”巴格拉季昂吼道:“我不是还呆在这里吗!”

    拔出佩剑的巴格拉季昂拦住了溃退的士兵,“俄罗斯的勇士们,胜利就在前方!”让亲自带领剩下的俄军士兵向前冲击,后方开迅速赶来了一个团增援,但国防军也不是纯粹的死守阵地,阿斯特拉罕比图林斯克可大多了。从图林斯克带领部队已经走水路撤回阿斯特拉罕歇息了好几日的潘昶派策凌德勒克带领土尔扈特步兵旅对之实施了侧击,俄军今夜发起的第二次进攻又被打退了,亲自带领军队冲击巴格拉季昂元帅都险些被俘。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势均力敌

    阿斯特拉罕位于伏尔加河口三角洲处,这里河道纵横,风景秀丽,大片的湿地上栖息着美丽的白鹤,生长着漂亮的海莲花。

    数百年的开垦,阿斯特拉罕城外阡陌纵横,一处处俄罗斯农庄点缀着绿色的大地。作为俄国人在里海的重心城市,阿斯特拉罕的人口足足有七万人,附带上周边村镇人口,总数量不下二十万人。他们在这里耕种、放牧、捕鱼,在商业逐渐发展的同时,农牧渔持续走高,给阿斯特拉罕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战火的燃烧,让生活在这儿的俄国人不得不远离了故乡。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在陈汉骑兵的刀枪逼迫下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悲泣把整个伏尔加三角洲的土地都给浸湿了,但男女老幼的哭泣打动不了铁石心肠的中国人。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带上自己的器具财物,离开了家园。

    当然,也有上千俄罗斯青壮骑上了战马,拿起了刀枪,组织起来反抗陈汉大军的入侵,期望着能够配合着要塞里的守军,抵挡住中方大军。可是在防守要塞的俄波克罗夫少将阵亡之前,他们就已经被敌人的铁骑绞杀的一个不剩了。

    在俄军赶赴阿斯特拉罕的路上,他们在好多处路口都能看到吊死的和绑在木杆上的俄国人尸骸。这让俄军上下都怒火炙热,稍后的亚历山大一世听到消息后特意传令巴格拉季昂,要他妥善安置遇害俄国义士的遗体。

    这并没有给俄军的行程增添多少麻烦,因为后者的基数很小。但这让俄军上下的斗志和勇气更上了一个新台阶,亚历山大相当有效的凝聚了俄军的军心。

    整个阿斯特拉罕战场上,俄军一共动用了300门大炮,他们靠着宽广的伏尔加河口,建立可一个牢固的阵地。河面上船只穿梭,疏通后的伏尔加河水道是俄军后勤补给的最佳帮手。

    土木结构是阵地的主体,寥寥几个混凝土堡垒点缀其中,作为防线的战术支撑点,这当然不能比阿斯特拉罕,可比起图林斯克却超了过。而且俄军正从后方向这儿转运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

    陈汉方只已经露出的火力就也超过了300门大炮,双方在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防御圈处展开了一场狂风暴雨似的炮击战。俄军投入战场的士兵超过5万人,陈汉方面布置在外围阵地上的军队也有快三个旅【三万人】的兵力,双方厮杀惨烈,彼此阵亡都不小。

    巴格拉季昂灰头土脸的回到后方阵地,看着正当面的国防军堡垒是恨得牙齿痒痒的。如果他的记忆没有出错,原本的阿斯特拉罕防御体系中是没有这个堡垒的,很显然,这是中国人拿下阿斯特拉罕后迅速加筑的代号015堡垒,这块阵地就叫015阵地。因为测得这儿的地势就15米的相对高度。

    对这个堡垒俄军已经发起了多次进攻,但都被守军给击退。

    但巴格拉季昂不管这个,不就是两次进攻都没成吗?那就来第三次。巴格拉季昂是一定要拿下对面的堡垒的,拿下了这里,他就能分割中国人最外围的防御线了。

    将之南北斩为两段,横向里配合正面的进攻,可以说这一圈就算拿下了。

    奉总指挥陈威的命令巡视战场,鼓舞军队士气的潘昶行经到这个堡垒后方时,立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他马上调集离那里最近的和硕特汗国禁卫一团向堡垒紧急增援。阿斯特拉罕十四五万大军中有六七万人是七汗国的步骑军队!

    和硕特汗国是以清海和凉州北部的蒙古部族为主体的一个汗国,人口比土尔扈特还要少,因为清海蒙古在罗卜藏丹津之乱中被满清杀得元气大伤,战后只剩下了两万来人。等到陈汉崛起的时候,清海又经战乱,等到和硕特汗国建立时候清海蒙古的人口还不足五万。

    所以别看和硕特汗国是清海和凉州北部蒙古的结合体,人口数量却还要落后于土尔扈特人。

    整个和硕特汗国就没有常备的师旅级军事单位,一个禁卫军囊括了一切,其中千人规模的禁卫步兵团总共才三个,他们的主力是骑兵。

    俄军的攻势很猛,巴格拉季昂虽然没再次领兵,可是俄军的进攻部队斗志昂扬,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一些猎兵、步兵、甚至是轻伤员也群情激昂,跟着进攻部队投入了战斗。

    而和硕特的禁卫一团赶到时,守军打的也很坚决。潘昶带着自己的警卫亲自上了第一线。一场血腥到极点的拼杀从凌晨四点一直持续到天亮。

    天亮的时候,从天空上俯视地面,尸横遍野,鲜血横流。几个胸墙处的尸体都堆积像小山一样,战壕都恨不得被填满。

    “弟兄们!这座堡垒就是祖国,我们要用胸膛来捍卫它!”

    叶尔莫洛夫高声的叫喊着。

    俄军士兵们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堡垒。他们的攻势是那样猛烈,他们的态度是那么坚定,完全是不惜代价。

    可就俄军的这些力量,他们怎么敢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呢?

    陈威托着下巴看着地图,同时在思考着。

    另外,他还在等待潘昶的好消息,他认为,潘昶的反扑一定能取得胜利。经历了昨夜的血腥厮杀后,俄国人的神经就算是钢铁做的,也会颤抖。

    而且这次潘昶的进攻也不是要等到落日后才发起,而是已经发起。就在早上的十点钟!

    陈汉是从015阵地上撤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陈汉防御的阿斯特拉罕的外沿阵地就全丢失了。不管是现在的陈汉,还是之前的俄国人,阿斯特拉罕的防御都是一个宽幅纵深很大的空间,只是西面的阵地就足以装得下两个图林斯克战场绰绰有余。

    这里可是两边二三十万大军角力的所在,可不是图林斯克这种五万人的小战场。

    陈威并不知道,就在俄军大兵猛攻阿斯特拉罕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俄国人已经将伏尔加河道一点点的疏通开了,俄罗斯里海舰队的战船已经行至图林斯克,战船的威力正迅速改善着伏尔加水运的安全。中方派去的骑兵部队,还有侦察兵,固然可以继续搞破坏,比如放冷枪放水雷埋地雷什么的,可这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俄军对伏尔加河的利用已经走上了轨道。

    俄国人的里海海军战船都有可能在不久后的某天出现在伏尔加河口,而陈汉的运输补给虽然也能通过海运,从里海东岸直穿到阿斯特拉罕,节省了大大的精力。但中国的军需物资被运抵到里海的西岸,这本身就是一个耗费巨大的事情。

    两军的形式比起图林斯克之战时,已经发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