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78部分

主宰江山-第878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才不相信奥斯曼这个二道贩子有什么信誉呢。当年的丝绸之路,中国虽然从欧洲赚去了不少黄金,但天方人的获益更大。这些无耻之徒从来就没有什么信誉。这贸易有什么不能换取的?还不是漫天要价,想捞取更多的好处。

    “不管是作为一个普通商人,还是作为一个国家,信誉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没有了信誉,这个国家还会被人所相信吗?而一个说什么话都不被人相信的国家,那会有多大的麻烦呢?”赛利姆三世板着脸肯定道。

    这事儿,从短期里讲是财富金钱;从长期来讲是塑造奥斯曼的国家形象,也是加大奥斯曼与法兰西的深厚友谊。

    就算法国战败了,依照法兰西的块头和人口,依照法兰西的科技与底蕴,不需要多长时间,法国就能再度崛起,就能再次成为欧陆霸主。

    在欧洲大路上,唯一有本钱与法国较量的就是俄罗斯,可俄罗斯太穷也太落后了。两者之间又夹着一个‘德意志第一帝国’,那从根本上来说就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冲突。

    “呃……”英国和奥地利的两个特使同时愣住了。

    这完全是‘上纲上线’的说法,没有人可以反驳的。谁也不可能直接说信誉无关紧要,尤其是他们这样的职业外交人员。但他们同时也非常清楚,所谓的国家信誉完全是由背后的枪炮来保证的,没有实力就根本不可能让人遵守信诺。

    这就是西方的游戏法则,与中国生产的‘千年’保护伞是完全不同的运转模式。

    不过就算知道赛利姆三世是拿大话堵两人的嘴,他们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反。而通过这一番话,他们倒是明确了赛利姆三世的态度那就是他绝对不会同意中止和法国的‘商业’贸易的。

    看着面前两个一脸如释重负又感到失落的特使,赛利姆三世很开心。

    只要持续不断的向法国输送各种物资和武器,让拿破仑与反法联盟各国持续的战斗下去,专心内斗的欧洲人肯定会无暇顾及奥斯曼。而利用这段时间,赛利姆三世期望着自己能够铲平国内阻碍改革的守旧政治势力,将奥斯曼彻底的世俗化。

    信仰之下的天方是结不出科技的鲜花和硕果的,而未来的世界,国家想要有竞争力,是绝对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从东方的陈皇帝口中说出的话,深深地影响着赛利姆三世。甚至是在整个世界,不管东西方,不管天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生产力’这三个字的意思谁都明白,‘第一’的意思也显而易见。陈皇帝对于科技的推崇,有由此可见一番。

    赛利姆三世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越深,就越清晰的认识到,信仰对于科技的抑制。如果奥斯曼不能成为一个世俗化社会,科学之花就永远无法在奥斯曼的土地上盛开。

    去世俗化中的奥斯曼帝国,本该偃旗息鼓,让自己彻底退居幕后的,可一个苏伊士运河让奥斯曼退无可退。变成了一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耸立在欧洲各国的身旁。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奥斯曼不仅没有置身事外,反而深深地牵扯进其中了。

    别看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没有出兵也没有打仗,战略物资不算吗?他们根本就已经陷入了其中。他们从这里头赚了多大的利益,也就赢得了奥地利、英国,乃至俄罗斯,多大的仇恨。

    认识到赛利姆三世的立场,两国大使也终于放弃了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成功的期望。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由英国特使约翰逊开口:

    “尊敬的苏丹陛下,欧洲的战事牵扯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列强,贵国的行为虽然短期内似乎能赢得巨大的利益,可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希望陛下能够慎重考虑。”

    约翰逊的话就像是在告诫赛利姆三世要三思而后行。

    而赛利姆三世勾了勾嘴角,露出不屑的一笑。

    这就是外交官们惯用的伎俩,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谈判不拢就威胁。这一会约翰逊之所以会把话说的这么和婉,完全是因为如今的英国人根本威胁不到奥斯曼。

    或许在来年,英国人的巡航舰会满地中海的扑杀奥斯曼帝国的商船,可是赛利姆三世不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蒸汽轮船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财富来。

    真以为奥斯曼会一成不变么?赛利姆三世准备的早有后手,到了明年时候,金角湾里的机帆混合动力的蒸明汽轮船就该造好了,凭借蒸汽轮船的速度,不管是巡航舰还是战列舰,根本追赶不上。除了顺风顺水状态下的飞剪艏战船。

    可是飞剪艏战舰要比蒸汽动力的明轮船更不耐打!

第九百九十三章 李白,那是中国人!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是在次年的暮春时节才传到陈鸣的耳朵中的。

    对于陈皇帝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不会如贝多芬那样激动,把自己辛苦谱写的曲子都给撕了。在陈鸣看来,这只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那强大的惯性。

    拿破仑为什么要称帝呢?其实那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把现在法国的情况与这个时代欧洲的社会情况结合起来,就知道拿破仑为什么称帝了。而且要知道,拿破仑虽然是成为新一代的皇帝了,可是他这个皇帝却和之前的性质完全不同。拿破仑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这也是这个大时代所需要的,和之前的封建皇帝完全的不同,所以拿破仑的程度才能得到法国资产阶级的支持。

    拿破仑的加冕,很多原因都是时代所催生的,拿破仑除了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之外,也是顺应了历史的河流。或许,法国那些刚刚翻身的资产阶级也需要一种‘高贵’来显示他们与平民阶级的不平等吧。

    当压迫在平民头上的贵族阶层被打到之后,金钱就成为了衡量社会地位的一种准则。拿破仑的称帝,恰恰是巩固了这一准则。

    不过,整个世界明显已经改变了那么多,但拿破仑还是在1804年称帝了,而且连称帝的时间都跟原时空的相差仿佛,这不得不让陈鸣感慨历史那强大道极致的修正性。

    去除掉这个‘花边新闻’之外,奥斯曼帝国传来的消息也从某一侧面印证了维也纳和圣彼得堡即将同伦敦的合流。第三次反法同盟或许这个时候已经拉开了序幕,欧陆上的大战再度一触即发。那么彻底毁灭了法兰西海军和西班牙海军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是不是也会如期爆发呢?

    维尔纳夫不是一个合适的海军指挥官,作为法西联合舰队的总司令他并不称职。但陈皇帝能给拿破仑的帮助也只是让驻欧办给拿破仑传递消息所维尔纳夫不合格,在拿破仑决绝了机帆混合动力的明轮船后。

    拿破仑的路还是要他自己走,今后他能不能赢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会不会得到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失利,会不会在**的驱使下跟西班牙决裂,组建大军远征俄罗斯,最后在1814年黯然被囚禁,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道路,一切都要他自己‘走’!

    而就在陈鸣关注欧洲局势变换的时候,中亚的战局也有了新的发展,俄罗斯已经决心掺和进对法战争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向着本国西部地区倾斜,对于中亚南三汗国的支持就不可避免的减弱了。这对中亚战局的影响是重大的。

    依照中亚南三汗国自身的力量,线膛枪他们或许还能有点生产力,六角炮以及大炮所需的炮弹,对他们来说就是强人所难了。现在没有了俄罗斯在背后的支持,战场上本就处于劣势的南三汗国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十个汗国打的昏天黑地,人死的已经难以计数了。

    战争伤亡最大的就是平民阶层,尤其是南三汗国,谁让他们是防守方,战场主要是在他们境内?

    坐镇巴尔喀什湖的陈敏对于七汗国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而他也清楚,这一战就是他的最后时刻了。

    身为后勤部的**oss,陈敏再位高权重,他也有老去的一天。对比陈聪还未老去就被迫退出政坛的遭遇,现年七十出头的陈敏已经非常非常幸运了。

    现在都承天三十一年了,陈聪离开政坛已经整整二十一年了。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时间?一代人都成长了起来,建国初期在政坛上声威赫赫的宋王府,如今已经变成了寻常的豪门贵弟。陈继卿、陈继功两人再怎么能力奋斗,他们的位置也达不到当初陈聪的一半分量!

    陈敏远赴新疆,后勤部的大局就有左右侍郎掌管,陈敏这是在给后人腾位置。

    见势不妙的南三汗国还派遣使臣向伊斯坦布尔求援,在信仰上来讲,南三汗国与奥斯曼是一派的,所以他们向奥斯曼求援,而不是向距离更近的波斯求援。

    爱里木他们很清楚伊斯坦布尔与南京的亲密关系,自然不会奢望到伊斯坦布尔会出兵帮助他们,他们只是期望着伊斯坦布尔能够做一个桥梁,在南三汗国与南京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渠道。

    一句话:他们想谈判。

    可是伊斯坦布尔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这南三汗国之前几百年都不伊斯坦布尔,现在小命不保了才知道抱大腿?之前干什么去了?

    南三汗国同俄罗斯的眉来眼去,伊斯坦布尔又不是不知道?

    后者更清楚俄罗斯马上就要介入欧洲战争了。

    也就是说俄罗斯对南三汗国的支持力要飞快的下降,沙俄这个强大的敌人就要抛弃南三汗国了。这三个无耻的国家,之前跟沙俄搅合在一起的时候怎么不想到尊贵的奥斯曼苏丹,尊贵的哈里发,与俄罗斯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赛利姆三世又不是傻逼,会被南三汗国轻易地糊弄过去。

    几个跟自己仇敌搅合在一块对抗自己朋友的叛徒,在被自己的仇敌抛弃了之后,又打算抱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跟自己的朋友‘和谈’,好大的脸!

    就在陈鸣收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不久,中玉兹的两万新军主力,汇合了小玉兹的一万人马,连同两国的两三万民兵,再加上蒙古四汗国凑起来的三万新军和两万多骑兵,一共十一二万军队,以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为主将,七旬老将舍楞为副将,号称二十万大军,一路烧杀抢掠的攻入了布哈拉汗国的地盘。而布哈拉方面根本无计可施,只得一面盼着浩罕战场上的主力军团赶快回援,一面兵分两路据守住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城。而两城之外的大片地盘,也就只能任凭北方联军肆意蹂躏了。

    渥巴锡已经六十三岁了,此前他多年未曾参与展示,可事实证明人家劳保未老。统率的联军在五月的时候就打到了撒马尔罕城外。

    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追溯历史可以推到公元前五百年。这座城市作为布哈拉汗国最重要的商业重镇,布哈拉人也是完成了要塞化的。强攻猛打显然不是好办法,渥巴锡的做法就是挖壕围城,组织大军将整个撒马尔罕团团围住。

    然后两次击败了布哈拉人的救援,特别是第二次,给予了布哈拉人沉重的创伤。光俘虏就抓了上万!

    然后时间一直走到次年的开春,撒马尔罕之围整整进行了十个月。撒马尔罕城内粮草耗尽,城外的围城大军却还依旧纹丝不动,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内的人心自己崩溃掉了。

    在承天三十二年的三月底,撒马尔罕的城头上挂起了白旗,一万四千名布哈拉士兵走出了这座坚固的要塞化城市,主动的走进了北方联军的战俘营。

    布哈拉汗国最大的一座城市,比都城布哈拉城还要大的一座城市,撒马尔罕陷落了。

    这座城市的陷落让整个南三汗国都分成了两半,因为啥么和作为中亚的重要商业城市,其本身就是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就像后世的郑州与中国铁路网一样,一个交通枢纽被攻占,那破坏性绝对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的陷落那般。

    而且在大军包围撒马尔罕的时候,北方联军的骑兵已经将撒马尔罕周遭二三百里地内的城镇、村落,尽数的扫荡一空。

    大批被俘获的人口和牛羊财富被卷回了北方各汗国,这些东西可以转手卖给陈汉,不管是牛羊珠宝,还是人口,陈汉来者不拒。只不过老人不要!

    这当中的女人和小孩被中国人送回内地,而不少的青壮则直接送到了矿场,还有就是被运到西面里海海岸,然后装船运抵到对岸的西海,再通过高加索地区进入到奥斯曼的黑海岸边。

    在允许奴隶买卖的奥斯曼帝国,人口生意是一项久久不衰的热门生意,而现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正在为苏伊士运河的劳动力而发愁。

    有了伊拉姆家族,埃及人不可能如原时空历史上那般,被以低廉至极的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