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59部分

主宰江山-第859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冉天元的面颊禁不住抽搐了一下。

    是啊,他们这支部队的定义就是在雨林地区作战。如果老天爷下大雨,怕是上头的大爷们会操练的更狠更频繁。冉天元是不会去想着停训的美事儿,天气越糟糕,拉练越频繁的可能性更大才是。

    而只要上头制定了训练计划,天上就是下刀子,国防军该拉练的时候还是要拉练。

    冉天元可是知道的,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在很多军队高层眼中,那是锻炼部队精神和毅力的最佳帮手。

    说起这个话题,在场的兵哥全都苦涩着一张脸,最后彼此安慰的说道:“放心吧,上级不会真把我们照死里整的。天天淋雨谁受得了,部队真倒下了一大片,还麻烦呢。”

    “雨季的时候会把拉练和室内训练相结合的。相对来说还是室内运动更多些,要不就进行文化学习,战术分析,步骤演练……,也没那么难熬。”

    冉天元嘿嘿一笑。

    甭管这儿难熬不难熬,他都会坚持下去的。他的家庭条件不好,因为他们家的‘成分’不好。他叔叔冉文俦早年参加了清军,而且是以拉着宗族队伍的方式参加清军的。冉家是白莲教的一脉,家里烧香已经三四十年了,在老家甚有影响力。结果冉家在押注的时候,压到了满清那一边。他叔他爹当初都被满清的许诺给诱惑,带着人马给满清去卖命,结果冉文俦死在了外头。

    冉天元的老爹见势头不对,就拖着一家老小离开了川西通江,结果他婶子不愿意离开,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冉天元一家则从四川跑去了襄阳。受此打击,冉天元的老爹是再也没任何的雄心壮志了,他爹就死守着自己家里的十亩地以流民的方式拿到的官租田,不往外走,也不出去打工,冉天元兄弟姊妹六个,活了五个,家里人口多收入少,他是老大,有顶门立柱的义务,才十三岁就跑城里打工了。小时候吃一口肉都能香上好几个月,打工六年,过的也苦的很,直到他参了军。

    他今年三十五岁,是部队里的三级军士长,这在军队的生活对比之前的日子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部队再苦再累,他也没半句怨言。

    当年他在工地上拉砖头扛水泥,一天到晚儿也挣不了军队的高工资,何况他现在所在的守备旅待的是定南这风水宝地,不比之前的云南边境。白米饭随便吃,海产不也要太丰盛了,他甚至都觉得部队过中秋节的伙食比他‘老家’办的喜宴都丰盛,寻常也是天天都有鱼有肉的。

    鱼虾螃蟹,炊事班的人是换着花样的做。对比没当兵前的日子,冉天元现在过得是天堂样儿的生活。

    所以他也不觉得自己叔叔的仇有多的大,也不觉得冉家族人的死的仇恨有多么的大。

    战场上各为其主,死了倒霉。战乱那些年,这天底下死战场上的人多了。何况冉家人死的也不光彩。

    冉天元是真觉得现在朝廷挺好的。

    就在几天前,他还因为训练刻苦、技能过硬,被提拔为营里的训练参谋。他们军士长是没‘太大’的前途的,但冉天元的目标是坐到五级军士长,当初他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士官这条路,而不是当军官,他没有了当将军的可能,那他就要坐到最好最高的军士长。

    冉天元已经是一名三级军士长了,再向上就是四级军士长,那在军队里的地位已经可比得上营官了。三级和四级军士长的区别就是队官和营官的区别,只要再向上迈进一步,对于他的人生就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冉天元不会知道历史上他有多么辉煌的时刻白莲教义军大元帅。他很安于现在的生活。

    随着冉天元的参军,冉家的生活也慢慢好转。头三年,冉天元还是把自己全部的工资和津贴都寄回家里,到了第四年冉天元就开始自己留一部分了,不过还很少。因为他的兄弟要上学,冉老爹对自己儿子给‘仇人’效力卖命很有意见,但对儿子读书却一百个支持。冉天元的四弟后来还考上了襄阳的师范学校,五妹则上了本地的护校,然后在襄阳府城的医院里找了一份工作。

    等到冉天元的二妹出嫁,老三在一家商行当了保安之后,冉天元这个家庭里的老大,肩膀上的压力就骤然轻了不少。然后不到两年,冉天元也成了亲。

    到了承天十八年,襄阳府的工业区扩张,占了冉家五亩六分地,四千块的补偿款一下子就让冉家的腰包鼓了起来,冉天元经济压力就半点也没有了。

    兜里有了些余钱的冉天元也开始在休假的时候到驻地所在城市转一转,不管东西卖多卖少,他至少有这个悠闲的心情了。当初那紧迫的生活压力压的他都喘不过气来。是每一分钱都不想花,假期时候全泡在军营里,大门都不迈出一步。

    到了承天二十二年,冉天元从二级军士长升为三级军士长,口袋里的活动资金就更充裕了。

    如他这般非战时加入国防军的后战争时代士兵,没赶上以田代薪这种好似,整体收入上比之当年的士兵是要差上好大一截的。所以陈汉有段时间,国民参军入伍的激情大大下降,很多老兵纷纷选择退役,那就是因为‘以田代薪’的好处没了。

    只不过二十多年过去了,国防军的征兵入伍到士兵退役,从童子军、预备役到现役官兵,一切都已经有了严格的规定,也有了严整的体系。如冉天元这种后时代的官兵,脑子里根本就不想着以田代薪。

    虽然陈鸣的最终期望奉献型军队,陈汉国防军还远远没有达到标准。

    ……

    定南驻军的战斗警备状态伴随着印度地区的局势恢复和平,也悄然解除了。

    当初英国人与迈索尔王国大战,陈汉虽然从迈索尔王国撤出了‘所有’的人,但定南驻军实际上是始终处于战备状态的。外人虽然没人知道,但只要一声令下,这里的守备旅随时就能拉上战场。

    陈鸣允许英国人击败迈索尔王国,甚至是从迈索尔王国身上谋取巨大的好处,但决不允许让英印殖民军彻底灭亡迈索尔王国的。铁普的存在还有着很大的‘历史意义’。定南驻军最开始警备的就是这一点。

    只不过英国人和迈索尔王国的战争最终平息了下来,但马拉塔人转而替代了英国人,成为了定南驻军的警备目标。当时马拉塔人跟廓尔喀王国之间的气息紧张的很,面对着廓尔喀王国的南下,马拉塔人表现出了极大地警惕心。整个气息就像一个冒起了热气的火山口,随时随刻都有可能爆发。

    也就是现在印度地区彻底‘和平’。不管是英国人,还是马拉塔人,都收回了自己的爪牙,廓尔喀人也在静静地消化自己的所得,定南驻军也悄无声息的恢复了‘平和’的状态。

    很多士兵在队伍休息期间都会选择出营地去,部队气氛紧张了那么长时间,终于轻松了下来,自然要好好地透透气散散心。而刚刚被调入定南俩月的冉天元却是觉得定南比较稀奇,他出来转悠的理由跟公交车站别的官兵是完全不同的。

    透过雨帘,一群官兵谈论着定南的气候,谈论着定南的风情,彼此的感情在这谈笑当中得到了加强。受他们影响,站台内等车的五六个移民,也搀和了进来,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言谈间对定南的未来都充满了憧憬。

    定南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河流,独龙江【伊洛瓦底江】自然是主体,可河口地区许多河流和小溪也交叉纵横,水流丰富,土地平坦肥沃,这里是天然的大粮仓。

    说话间,一辆红铜色车体,带着黄白条纹的公交马车从雨幕中驶来,缓缓靠上站台,打开前后门。

    “上车啦,上车啦,上车了要买票啊!”一个坐在前门边的中年土著女人探出头来,扫了一眼站台,嘴巴里十分顺溜的喊出惯有的调子。

    虽然是个土著人,但南京腔调说的已经让人听不出丝毫的怪异。‘变夷为华’变的不仅仅是定南这座城市为代表的缅甸,还有缅甸的土著原住民。

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鸣被‘打脸’

    “老二,听说你正与济南候家议亲?”

    这一日,陈继功正好休沐。难得清闲,他在家中用了一天的时间审核了北海公司新送到的财政报表,没有去考虑朝堂政事。可到了晚间,陈继卿却跑了过来劈头便问。

    陈继卿问得鲁莽,陈继功却并不以为意,他们哥俩好着呢。摇摇头如是说道:“才有这个意思,八字都还没合呢,还早着呢。”

    陈继功的小儿女虽然是庶出的,但陈继功也很宝贝的。想当他的女婿,那还不待被他查个底朝天了,让陈继功满意了,才算作罢?

    陈继功既然这么说,也就是有了这个意思。这证明对方至少没什么明面上的缺陷,

    这济南候就是石猛。虽然名头在军伍中并不怎么显赫,可很多人却都清楚,石猛是陈鸣绝对的腹心。常年把持着亲卫部队的统辖权。

    不过这一桩婚事,并非是陈继功主动联系的石猛。他对子女的终身大事,并不是那么的心急,这点上有点像陈鸣。而且陈继功这些年虽然一点点从陈鸣跟前淡出了,可这淡出的只是政事,私谊上可没淡下。陈继功还不至于赶着趟子去巴结石猛。

    陈继功还想着让女儿上大学呢,而现在她高中才上不到一年,都还不到十六岁,现在才是有个意思,可不一定就能够保证最后执行。

    联姻也要看孩子们的秉性。以儿子来说,想读书的找个有学问的岳家;偏好军事的,就找个军伍门第的孩子,日后军种发展好方便。而文武两端都不出众,只能谨守门户的儿子,就找个高门显宦家的女儿,这样也不至于在兄弟中吃亏。而女儿就更要看明白了,女婿跟儿媳是不一样的,女婿首先要人品好,其次才是有能力,那些已经长歪了的,再怎么家世好也不能要。

    陈继卿坐了下来,“我刚刚得到消息,济南候的大儿子跟豫王殿下走的有点近。”

    陈继功眉头立刻皱了一下,这可是一个新情况,只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这也不碍事吧。”豫王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是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是嫡长子,既嫡又长,很得一些文武的支持。

    依照中国的传统,嫡长子这是天生的继承人啊,名分上说破天了也站得住脚,顺理成章。

    石猛明面上虽然是皇帝的孤臣,但陈继功也跟他在一块坐过几回酒局,言谈中石猛是倾向于豫王的。

    “本来是没什么大事。但架不住豫王殿下让人跟新儒党的那些异类做了接触,这让宗室里的不少人都转变了态度。”陈继功、陈继卿兄弟可是标准的陈氏宗亲。

    这是刚刚爆出不久的大新闻。不仅沈国贞与新儒党的那些异类做了接触,连豫王殿下也与那些异类做了接触。而那些异类据说已经要跟新儒党分家了。

    而陈汉宗室里的很多人对于皿煮还是嗤之以鼻,就连二元制他们也十分抗拒。在他们眼中,皇帝至高无上的‘朝廷’,才是正常的朝廷。

    陈继功之前与石猛议亲的时候,当然不可能预测到会有这一波风浪吹起。可现在据说宗室内的不少人已经因此转变态度,站到了其他皇子阵营。

    只是陈继功不怎么关心这一点,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封国等不了几年就该来到了。在他的堂侄们为了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拼劲全力,拼到最后关头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南京了。

    陈继功可不是他老爹陈聪,陈聪是死都不愿意去万里之外的美洲的,他的目的都已经在鲁山修好了。可陈继功陈继卿兄弟是要去美洲的,那是他们兄弟这几十年来心中的执念啊。在有生之年不亲自去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们兄弟死不瞑目。

    而石猛,在陈汉勋贵圈子里是陈继功比较重视和尊敬的。石猛家的家风,在诸多勋贵元老之中,也是比较受到称赞的。或者说,陈继功就不相信以石猛的为人会教出什么坏种来,也不相信济南侯府会两代人就败下去。

    陈汉不是前朝、大前朝。

    诗书传家的大族放到朱明、赵宋时代,那都是开国勋贵的出色的联姻对象。但如今的天下,那里还有什么诗书传家的大族。而且皇帝对于勋贵家族的抑制可以说相当轻微的,跟朱明时候完全不同,跟赵宋时候也完全不同。

    当然,有了‘海外封国’做诱饵,陈汉朝的勋贵也跟前朝的功勋大臣不一样了。对于后者这一群体,本土的权势、利益都属于可抛弃、放弃的状态,‘海外封国’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这就让陈鸣的收权变得轻松很多很多!

    这种环境下,就石猛这样的家风,济南侯府可以说固若金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