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584部分

主宰江山-第584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同法’,把以往向宫司为首的中央各司献纳的常贡(别贡除外)及向地方官厅献纳的需米和其他杂物全部废止,代之以对土地一律征收大米的制度,所征收的大米称为‘大同米’。在京畿道试行‘大同法’之后,大约经过了百年时间,除北部的平安道和咸镜道外,各道都逐步实行了大同法。

    在实行贡物制时代,名义上贡物是任何人都须缴纳的,但豪门势家常得以免税,全部负担都落到平民身上,同时由于代纳人剥削严重,宫廷和官府实际收入反而很少。‘大同米’只是有土地的人才缴纳,因而对无地或地少的人应该是有利的。然而,由于依然存在向宫司或中央官厅献纳地方特产的‘进上’和‘别贡’,以及还须向地方官厅缴纳如木炭、蜂蜜、鸡、野鸡之类的物品,佃农身上的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并且这一政策还引发了朝鲜国内田亩租税加重,官僚、土豪土地兼并加剧等状况,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高利贷盛行,造成了农村的阶级分化。等到了满清入侵前夕的时候,朝鲜民间,普通农民能保守父祖之田业而不卖于人者,十户中只有三两户。农村出现了‘农夫无田,皆耕人田’的现象。农民耕种地主土地,税赋负担占收成的一半以上。除去种子、假贷、岁前之粮,所余仅及收获量的一两成。

    要是打进来的上国天兵宣布在朝鲜施行中国一样的制度,全朝鲜的底层百姓都会热烈拥护上国。

    而如此贪婪的两班贵族在外敌打进来的时候,却根本无有还手之力,朝鲜几次到了灭国的边缘。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在朝鲜。

    南京的那位可真是选了一个绝大的好时机啊……

    没有了数百万底层百姓的支持,光凭残破的两班贵族在上国即将掀起的大潮当中,完全就是随波逐流的小舟。更可笑的是,那些刚刚安定下来的两班贵族,没有一丁点想要改变的念想,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趁着秩序重新建立的空档更多地吃进无主土地……(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紧皇后家的一举一动

    八月十一日,又是大朝日。

    陈鸣端坐在御座之上,接受百官行礼。

    满朝文武此刻都洋溢着一股喜气,因为汉城的消息已经传回国内了。不仅是飞鸽,就是详尽的细报也通过飞剪艏快船送递到了南京城。整个南京的军民都知道了陈钟盛、孙旭做了好大一场大事,他们的这一盛举直接扳倒了安东金氏,直接将朝鲜这颗果实催到了八成熟。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陈汉不仅要收复了昔日的汉土,还将整个朝鲜拿了下来。

    这甭管民间的腐儒们还有几个嘀嘀咕咕的,反正是陈汉朝堂上是一片欢舞。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喜气洋洋。

    而且喜事还不止这一桩。

    前往北美的第二批移民也开始出发了,然后就是外贸上传来的好消息,今年的中国外贸对象虽然没有了西班牙人,也几乎看不到了法国人,但英国人的来华船只可半点不见减少。

    相反,随着法国人的商船被拦堵,英国人看到了自己发大财的机会,在茶叶的开支上付出的比往年更高出30%的支出。

    之前的英国,因为高昂【翻倍】的茶叶税,茶叶走私严重。这当中他们的好基友大风车和高卢公鸡就是两大主力。别看法国人和荷兰人年年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实际上他们本身国家里的茶叶销量并不大,主要还是走私到英国去。没有了高昂的茶叶税,走私茶的获益丰厚,绝对不下于21世纪的同行。

    现在法国人被英国人卡住脖子了,来华的法国商船数量大大减少,今年总共才了五艘。荷兰人的走私船也因为英国人的封锁而难度大增,这自然就给了正当的英国茶叶留出了足够的市场空间,这就是今年英国人茶叶贸易上的大爆发主要原因。对于中国来说,这可是一个大好消息。

    甭管英国人的这种爆发是否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总归是一件好事。

    今年的东西贸易从整体交易量上来说,并没有缩水。这就是一项胜利!

    而且法国人与荷兰人拉近关系的那道消息,极可能就是真的。

    虽然这道消息依旧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

    但是七月底从巴达维亚传来了一个消息,荷兰人又在休憩巴达维亚的防御工事了。呵呵,看到这一消息后陈鸣只有呵呵。也别怪他多想,这个时间点上传来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有歧义了。

    “大汉立国五年,根基渐稳,民生恢复,国势复兴,实众卿之功也。”

    “朕尽记在心里。”

    “日后必有重赏。”

    北美已经插进去一脚了,整个北美的西海岸都是中国的,勋贵们插进去的空间会很大。陈鸣没想着把他们都堵在那几个港口的。而这些人家派人去到北美切切实实的看过实地之后,甚至在第一批移民抵到北美之前,远征军的人顺回来的很多消息,就已经证实了北美优越的自然环境。

    现在陈鸣要给这些仿佛是嗷嗷待脯的小鸟们的权贵们一个信号允许他们在北美大展拳脚了。而不仅仅把自己的脚步限制在汉津和东京【旧金山、洛杉矶】。

    “北美为新扩之地,幸得诸位卿家鼎立支持,得以凑齐了这诸多的移民。朕在这里是要感谢诸位卿家的。”

    “美洲已经为洋人开垦了二百余年,但因地理之故,彼辈多云集于南美和北美之东海岸,天幸北美西海岸还无人涉及,可供我华夏插足,实乃一大幸事。”

    “今日,数万华夏子民远渡重洋,踏足北美,已经开辟十万田亩,村庄百座,建立属了于我们自己的家园。为我华夏子民经济北美打下了扎实的根基。朕相信,在诸位卿家,还有将来的天下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此北美新土必然会与日俱强,如火如荼。”

    如果这是在酒宴上,陈鸣非于众臣连干上三大碗不可。可惜这是朝堂,这是奉天殿。

    可就算如此,走出皇宫的陈汉大臣们一个个也脸色红润,如同盛饮了一碗醇厚的美酒一样。

    皇帝要大家伙一块共造北美的美好家园啊,这不就是允许大家伙在北美自由发展了吗?虽然现在说这个已经晚了。葛二那家伙跟南洋处和南明州处的同事都要打起来,拿着二十亩地的诱惑硬是从福建拉了一大批移民来,第三波的移民已经要凑齐了。

    但还有明年的不是吗?

    满朝文武的眼睛都盯着北美呢,朝廷对于北美的投入远远比南明州更大。这一点连葛二那个家伙都瞧了出来,还成为了他拉人时候的一**宝。

    那南明州一批移民才多少人啊?都已经开发有几个年头了,总人数比起北美第一年就十万人的规模还差得远呢。

    而想想北美这移民的可怕速度,一年十万人啊。

    牛牛在十三州经营了多久,才有了二百万人。而中国一年就要拉去十万人。

    虽然陈鸣光是移民的大船就准备了上百艘,还把中国外贸公司下属的远洋贸易商船和军队后勤部里的远洋船队几乎给抽调一空,这力度可以说是倾国了。到明年这个数字都不可能如此的继续保持下去,但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巨大的船队拉过去的不仅仅是人口,还有开辟新生活的所需一切物资,从粮食种子到小鸡小鸭,再到镰刀锄头,一应俱全。这也是大批的中国货物流入墨西哥的一大原因。

    不然的话,一艘远洋海船怎么可能只装三百来人呢。塞一塞,挤一挤,五六百人也平常。中国的移民线路一路上都是可供停靠和补给的港口,不管是库页岛,还是阿留申群岛,亦或是北美沿线。

    海外勘探一局的工作十分扎实,他们在北美的西海岸线上标注出了一个个适合靠岸的地方。这给移民工作带来的太多的方便。

    反正在朝鲜的好消息刚刚传来的时候,陈鸣对于北美的吐口,在满朝的勋贵重臣眼中,那也是可以前者媲美的双喜临门。

    柳德昭晚上下班回到自家府上,就看到儿子、侄子、外甥和府上重要门客全都汇集在大堂,齐齐的等候着他的到来。

    做到椅子上,抿了一口参汤,柳德昭感觉着身子终于轻了一些。

    虽然上午的朝会让他心情十分愉快,可是柳德昭年纪也不小了,一天的工作下来也不是玩笑。

    “你们也都听说了。都说说看,我柳家这一回要怎么占据个先手?”

    那第一批报名移民北美的人当中当然有柳家的人,为首的还是柳德昭的一个族弟,四十岁的人了,没什么大能耐,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在行,现在是东京城外柳家村的保长。

    但柳德昭可不觉得如此就够了。如果可以,他希望柳家村能变成柳家镇,柳家镇能变成柳城,成为日后他柳家在美洲立足的支撑点。之前,陈鸣嘴巴还没张,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身处国内的柳德昭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北美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了。

    “人力、物力!”这也就是财力,现在只要有钱,人货都不会缺。

    陈鸣都是调查后才知道,被柳家送入第一批北美移民名录的那些人,实际上另外拿的还有柳家的一份子钱。而几乎所有的权贵家族都是这么做的。这就好比网游小说里,一个有钱途的新游戏公测,各大游戏工会,乃至小开、二代纷纷投身,这些人背后本来就带着大批的人手,可以从一开始就集中力量干大事,那发展速度和水准自然是高出普通的小老百姓很多了。

    而柳家村和与它同类的姚家村、郑家村、石家村等等,也就好比那些游戏刚开局就成列的一个个工会帮派。

    在美洲这块崭新的棋局上,可以说普通的移民百姓很难有超越这些权贵的机会,除了陈汉朝廷这个gm外,真正的游戏参与者只有那些陈汉的勋贵重臣家族。未来的南美国家保不准就是从现在这些不起眼的小村落开始一点点发展的,未来的南美也会像现在这些小小的村落组成的占领地一样变成无数个零星小国组成的大陆,而这一格局能最终保持多久,最后的胜利者又是那些人,那就不是陈鸣能够想象和确定的了。

    “爹,现在这愿意跑去北美的老百姓真不多。”柳家在美洲要立足,要打好根基,总不能一切全指望撒钱吧?要发挥影响力招揽老百姓自愿加入才行。

    还有,柳家村可不是为了在东京的范围内搞出一个繁华村镇,甚至是城镇作为第一目的的。那是为日后的南美开疆做准备。这就需要让他们汇聚起来的人,到时候能愿意跟他们一起走。这个太难太难了。

    “天底下总有穷光蛋,一个县一个县的筛,也要把人凑出来。”为了将来着想,柳家人就必须把这些硬骨头都啃下来。

    柳德昭已经很久很久不联系地方了,可这并不是说他对地方民生就半点不知情。

    四五年的休养生息,朝廷轻徭薄赋,地主减租减息他们不能不去减租减息。

    工厂农场给他们争夺劳动力,移民局更是吞吃穷鬼的无底洞。

    中国农村的穷人少了,劳动力也减少了,特别是这些年里的报纸轰炸、信息轰炸,再加上移民们的现身说法,真真的给中国本土减轻了许多许多的压力负担。

    这些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积累的过多的时候,引发的就是一场场的农民起义;当积累到不堪重负的时候,那就是龙蛇陆起,王朝崩塌。

    欧洲近代几百年中对农民、工人阶级的压榨那么大,为什么就没有爆发翻天覆地的农民起义?而只是资本主义革命?

    那就是因为有新大陆作为他们的压力倾泻地,一旦国内的压力过大,无数的一无所有的农民、破产者就远渡重洋,在陌生、辽阔的新大陆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法国着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陈鸣可始终都记忆犹新。

    在语文老师的口中,这篇小说是通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可是这篇文章现在对于陈鸣更大的印象就是新大陆。

    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