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54部分

主宰江山-第54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膨胀的信心就像被吹大的气球,瞬间塞满了李健楠胸膛的每一寸空间。

    李健楠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果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陈家贼退兵,自己不但在知州王俊面前可以立下大功,就是将来青史之上,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哪怕是汝州城的百姓,都会把自己当成恩人,都会称赞他李健楠的智勇双全。

    “只要鸣少愿意就此罢兵,王知州愿意献上白银万两,细粮三千石,布匹、药材、食盐以及火药若干。作为州城的赎城之费。”

    王俊、胡汝霖和州城里的士绅大户全都达成统一观点了,只要陈鸣愿意‘不攻’,银子粮食和物质,他们来凑,这个‘罪过’整个汝州城来担当。一万两白银和三千石细粮只是一个初数,汝州城的底线是三万两白银和五千石粮食。

    陈鸣不对钱粮做什么表示,而是径直问道火药:“一百桶火药,一桶五十斤。拿出这个来,咱们再谈其他的。”

    “五千斤?鸣少,小小汝州哪里有这么多火药?”

    “没有就去凑原材料。爷我不挑嘴。硝石、硫磺,木炭我就不跟你们要了……”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县城

    陈鸣的要价是十万两银子,一万匹布绸,一万石粮食,五千斤火药,五千斤药材,和五百石盐糖!这是一个远超过王俊许诺的数字。

    “砰!”

    王俊手掌拍在桌面上,发出一声巨响,纸墨砚台都腾空而起。王俊用自己愤怒的表情、动作向列坐的汝州士绅大户们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与愤怒。

    然并卵。

    王俊在上首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李健楠也是神色不变,王俊要真有脾气就不会向陈家贼求和了。现在都是表演啊表演。

    王俊一边拍着桌子大吼,一边眼观六路。看到在座的一班汝州士绅大户全都在为陈鸣索要的数额‘花容失色’,心中满意了。

    王俊一个**的眼神丢向了李健楠,后者最开罪苦涩的向王知州王大人微微点头。开口道:“陈鸣这贼子贪婪无度,扬言只给州城一天的时间,要是明天上午还没有钱粮送到,他就开炮攻城。”

    有了李健楠这么一打头,签押房里的声音高涨起来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胖子第一个站起身来,上好的绸缎裹的他身子圆滚滚的:“十万两银子?姓陈的也不怕被噎死。有这十万两银子,给城里的队伍加饷都能守住汝州城了。不比拿给一帮乱匪强!”赎城这事儿可是后患无穷。对于汝州城最好的选择还是坚守住城池。

    有了第一个放话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李健楠虽然知道这是很正常很正常的一幕,但他还是忍不住捏了捏眉心:“诸位就别在这里做欺人之谈了。如果城里的队伍能靠得住,知州大人、州同大人何苦担当这么大的风险去与叛军暗中勾当?如果真的有力量守住汝州城池,别说有十万两银子,就是只有五千两银子,也可以用来奖赏勇士、保卫汝州。”李健楠响起城头那一帮子缩头缩脑的民壮和绿营兵、衙役,就觉得心里头一点底气都没。这样的队伍怎么能敌的过陈家贼?怕是陈鸣在外头放上两声炮,整个城头的人就都跑了。

    这是个死穴,汝州城的死穴。王俊、胡汝霖,整个汝州都没谁对现在的守城队伍报以信心。

    “陈鸣贼子自起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实不出世之巨贼盗寇。正像李健楠所说的,守城的壮丁指望不上。如果不满足陈鸣的索求,陈家军打进城里来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本官不管有没有把粮食烧了,或与城同焚,或被朝廷拿下治罪,都是死路一条。”王俊脸上全是唏嘘,他身边的胡汝霖还有汝州教谕,全都面有戚戚然。

    “陈家贼打不进城来,不管怎么着保住了汝州城,本官还是要被朝廷治罪。这官儿,反正是做不得了。王某人现今就是这么个下场。那么你们的下场呢?别给本官说你们没听说过鲁山、宝丰、郏县士绅大户们的下场。

    汝州几次兴民团,哪一次少过了你们了?陈家军要是打进了城里,你们就等着跟本官一块死吧。我会在黄泉路上多等你们一会儿。”

    王俊坐回到椅子上,闭上了眼睛。他把话说的很明确了,下面就看底下一群人的选择了。

    “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而且陈鸣此子我等又与他没打过交道,不知其信誉如何。李秀才可再去贼军营中,只说仓促之间拿不出来这么多,先出一半……”一个辫子花白的老头拖着长音开口道。

    胡汝霖这时候也说出了第一句话:“十万两银子,一万匹布绸、一万石粮米、五千斤火药,五千斤药材,和五百石盐糖,短时间内想要筹集到谈何容易。就对陈鸣说短期内绝对拿不出来!莫说是这些,便是一半也拿不出来。”

    “我们先给他三分之一,让他暂时后退,剩余的部分容我们慢慢筹集。”归德镇和郧阳镇都在积极的调兵遣将,估计不用再过一个月,大军就会两路杀到汝州,那个时候汝州城的围自然就解开了。

    李健楠没什么不安的表情,已经到陈家军走过一遭了,去第二次他并不害怕。

    陈鸣听了李健楠的话笑而不语,三分之一,剩下的慢慢筹,鬼都知道是拖延之计。陈鸣一口咬定二分之一,而且火药和布匹两项要全额的。然后把手一挥,就催促李健楠回去了。

    李健楠没什么好苦思冥想的,这一趟他就是一个不需要动脑子的传话人。

    轻轻松松的回到汝州城,把陈鸣的话带到。一群人寂静了,一双双眼睛彼此交汇着。陈鸣只是把时间从上午挪到了下午,可真没多长时间让这些士绅大爷们反反复复的商量了。

    汝州城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他们在陈家军面前显得太脆弱了。王俊、胡汝霖等人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试一试陈家军的大炮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厉害,所以他们就处于了绝对的劣势。

    “鸣少。我们真的就不打汝州了?”郑宏宇在李健楠离开后问陈鸣道。这位是陈惠的老班底,当初一块被常瑞打下大牢的人,现在是陈鸣队伍里的军需官。除了他外还有一个魏秀志,眼下也在陈鸣队伍中,是另一位负责物资统计的。

    “打汝州城没什么大益处,咱们人还是太少,拿下了汝州城,还有那伊阳县城也不可能守得住。咱们现在的力量,能顾得着鲁山、宝丰和郏县三地就是万幸了。

    能不能往南扩一扩,还要看南路军的发展。

    南阳府不是开始组建团练了么?二宝叔带领的南路部队要是真能把方城彻底堵死了,陈家算是把叶县和舞阳收入囊中了。如此就可以形成一个倒三角,顶点是鲁山,一角在郏县,一角在舞阳。

    鲁山、宝丰可做腹地,郏县、叶县、舞阳为前沿。”

    陈家军队伍里的中高层早就把汝州打圈的地图位置烂记于心了,陈鸣这么一说,郑宏宇立刻问道襄县这么办?那个地方不堵住口,清兵还不带一窝蜂的从平西湖【平顶山市市区位置】杀到宝丰县啊。

    “没办法。谁让咱们兵少呢?”

    眼下来的清兵是东边的归德镇和南路的郧阳镇+南阳镇残兵,方城要堵住了,两路清兵就都会在郾城会师,也就变成一路了,陈家军迎头杀上就是!

    到时候,除了鲁山和宝丰两县,其他位置完全可以只控制县城。

第一百零三章 说书人【求收藏】

    人是有思想的,不是木头嘎达,泥胎雕塑。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在体型,而在头脑与思维。在解决了温饱这一最基本问题之后,你要给他们树立起一个目标,让他们看到奔头,看到目的。

    陈鸣并不为下一场大战的来临担忧,他从宝丰、郏县两地招收了上千人丁,那么在汝州州城和从没受过陈家军冲击,‘原始资料’保存更完好的伊阳,陈鸣的‘收获’会更多。连同南路军在叶县和舞阳的收获,陈家军的人马将轻轻松松的冲破5000大关。所以,陈鸣十分有信心面对不久后归德镇和郧阳镇的进攻。

    但是一个问题陈家军必须是要面对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陈家军的‘信念’已经远远不能用‘报土门集血仇’这个‘盘子’来承载了,土门集承载不起。陈家军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要到挑明造反的时候了。

    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就会很清晰的摆在陈家跟前:队伍该打什么样的口号?队伍又该如何在士兵中间建立凝聚力和信心?

    满清入主中原百二十年,统治已经深入人心,秩序已经根深蒂固。在广大的老百姓和地主知识分子眼中,满清就是正统,就是‘朝廷’。这个‘朝廷’是老百姓头脑里自然就存在的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具现。

    陈家还如何巩固队伍士兵的信心,向他们灌输胜利的信念?这是个大难题。

    虽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在接下的战斗中,陈家军先打赢了归德镇和郧阳镇之后才要面对,陈鸣现在却已经在试探着着手了。

    ……

    “啪!”醒木印在桌案上,发出了一声明亮的响声。

    一个四十来岁的说书人坐在桌案后头,随着醒木惊响声,说道:“昨日咱们说了扬州十日,数十万人死难,血流成河。今天再给大家表一表百二十年前的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江阴阎应元阎典史。”

    “当然了,整个江阴城里的十万百姓,那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汉,英雄。”说书人架势做的十足,那强调听起来像是在说隋唐。

    “不然怎么能八十日力挡二十四万清军,杀伤十万人,打死三王十八将【别问我都是谁,我也不知道】……”说书人今天是第一次说一说阎应元,说一说江阴城,内心的感触比之说隋唐水浒,可完全不是一个味道。阎典史的事迹,江阴县的刚烈,整个豫西估计都没多少人知道。这事儿陈鸣说给军中这几个说书人听得时候,一个个眼睛溜圆,人都傻了。虽然陈鸣只是把自己记忆中的一些事说了出来,很多还是‘度娘杜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大纲,要怎么说,要怎么说的有感染力,还要这几个说书人自己往里头填塞。

    说书人并不知道,在自己台下一大群人的最边缘,还站着一个穿着淡青色长袍的老主顾——李健楠。李健楠这是第三次来陈家军了,打这个台子走过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那说书人可不就是鲁山县的张瘸子。

    李健楠停了下来,他本是打算就瞅两眼的,结果发现身边的这俩陈家贼贼兵竟然不催促自己,李健楠心里转过不知多少个念头,人就不走了。就是想瞅瞅边这俩人能等他到什么时候。

    “十万江阴父老,城破之日清寇屠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正所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张瘸子说的精神焕发,血脉膨胀,脸红脖子粗,都不知不觉的把清军说成了清寇。

    满清到底是异族,平日里也就俯首听命了,但情况不’平日‘了,情绪带动就要容易一些了。李健楠脸色已然大变。但他叫不出口来,身边两个陈家军将士手都摁在刀柄的。

    “明末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封疆大帅,统千军万马,食国之厚禄而无不反戈内向。独阎典史,独江阴十万父老,乃见民族大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

    李健楠蜡白着一张脸见到了陈鸣。看着陈鸣微微带笑的那张脸,却直如见到了恶魔。所谓响鼓不用重锤,聪明人反应就是快。

    “鸣少,陈大少爷,你,你真好大的胆子……”

    陈鸣对李健楠的这种反应嗤之以鼻,陈家都已经闹到这个份上了,不举起反清,难道在满清手里还能落的好么?以眼下很多人的眼光看来,陈家早晚都是一个死。既然都是死,那干嘛不轰轰烈烈的死呢?

    “汉代的主父偃说过: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我亦如此!”

    陈鸣觉得主父偃这句话很有逼格,也很能‘解释’他现今的身份掀起这滔天巨浪所拥有的心意。

    李健楠果然了然的点了点头。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这句话从陈鸣口中说出来果然很震撼人心。有他带领的陈家军这段日子里掀起的巨大风浪,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