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482部分

主宰江山-第482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着带人跑到外面去避暑。

    因为他的眼睛时刻在盯着上海与广州的股市呢。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放心了。这第一批七十家上市企业的股价就没有不高涨的,最低的也增幅三四成,最高的远东矿业开发公司,股价直接从最初的五元一股翻倍到了现在的十七块多一股。因为这家公司在六月二号打了一拨好广告,覆盖全国各省级报刊和国家级报刊,内容只有一条这家公司在东北获取的采矿权区域当中发现了两座上规模的金矿,现在该公司向全国招募矿工。

    然后这家矿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坐飞机一样,直线上升。

    多少人在这一波‘淘金热’中发了大财。

    这远东矿业开发公司把北海公司的风头都给压制住了。后者的股价从12元涨到了25元,一个月里翻了一番,堪称形势红火到爆炸,可无奈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个由九州商会独资经营的远东矿产开发公司,有陈鸣在背后指点,还有意的把好消息都压下了半年时间,要不能博得一个开门红,陈鸣他还算什么穿越者?

    炎炎夏日阻挡不了股民的激情。人类对金钱对财富的渴望比天空的骄阳都更加炙烈!真金白银跟前,高温又算什么?

    上海、广州两地的证券交易市场人流汹涌,摩肩接踵,真真的挥汗如雨。自从开业以后,随着股市的暴涨爆红,几百人、几千人,跟随着股票价格的不断上扬,证券交易所内的每日人流量也如芝麻杆一样,节节攀高!

    《上海第一财经》这份证券交易所下属的报刊,也伴随着股票市场的红火,迅速在上海广州两地及周边地区打开了销路,并且都传到了内陆了。

    两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各有三十五股,里头有资本雄厚的国资重企,有效益惊人的矿山资源,有前景美妙的私人企业,以及天南地北的各大机械制造龙头。

    两座证券交易所中除了国家证券外,不存在任何重复的股票,这是证管委秉着‘宁缺毋滥’的宗旨,从全国范围内飞来的雪花样的申请书中扒拉出来的。资本最低的也有三百万华元!

    现在每家股票都在上涨,区别仅是涨幅的大大小小。如果在开场时候就拿钱投进去的人,那么到现在为止,一个个不要赚翻了。

    上海的几家银行有一个数据在整个六月份突然的飙升了500%。那就是贵金属兑换货币的额度。股市的火热,躺着都能赚钱的激情,让不知道多少人起出了家中藏起来的银元银子金块,拿到银行照着银元比银子3:2,白银对黄金15:1,银元对纸币1:10,这三个仿佛永远也不会变化的兑换比值换出了大把大把的纸钞。

    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紧张的盯着交易所。六月份都还没过,在证管委下属的专门的证券报刊之外上海广州就出现了好几份新的股票专刊,并且发行量很不小。连不少的茶馆茶楼,都让人专门宣讲股市报刊内容。而上海和广州之间的飞剪艏速递信函更是往来的不知道有多么密集……

    就连驻华的外国使馆领事馆人员,都一个个密切的关注着中国的股票市场,陈汉并没有说不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只是现在不比电讯时代,东西方之间也还没有一家跨界的银行出现,突然间冒出一笔庞大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股市的事情很难出现。或者说,就算出现了,在中国拥有着绝对权力的朝廷,也能轻松的宣布哪哪几支股票违背了《证券交易法》,暂时给予冻结。在西方世界不可能出现的一幕,在中国只要陈鸣允许了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所以中国的金融虽然还是一颗幼苗,但除了自我市场的波动外,却真心没有别的外开威胁了。政府给他们保驾护航!在这颗幼苗的头顶上遮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让中国金融证券直接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

    所以,没有外来资本威胁的中国证券市场,这一个来月的情形发展完全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大笔大笔的资金流水一样注入一家家企业,然后企业迅速对外宣布进行扩张,再进一步刺激股票在市场上的受追捧。

    如此一些资本不到五百万华元的底层上市公司,也吹气球一样迅速的膨胀起来。这从股市上圈到的钱,纯粹就是现金,对于一家家公司来说,现金当然是最最需要的了。有了现金,他们就可以迅速的扩大产业规模,对于证管委优中选优选出来的这些优质企业,哪一家又不是正处在疾速发展当中?

    他们现在缺资金,缺时间,缺支持,缺好多好多的东西。唯独不缺资金流向。

    就比如那个引人注目的远东矿产开发公司,股价大涨后,立刻就宣布与挺身队签订了三年的雇佣协议,雇佣二百名挺身队士兵作为公司两个矿场的保安。

    挺身队这两年在中国的名声一般般,战场上挺身队员虽然表现凶勐,但复汉军战士的表现一点都不逊色于他们。而且日本人普遍个头很矮,外观上看就没有太大的威慑力。连很多农场都雇佣起了高丽棒子作为监视朝鲜奴工的监工,日本人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别的出路。

    这一单还是挺身队接到的第一个军队除外的大单。

    上海、南京、广州、宁波、烟台等地的地价也在不断地刷新着新高。特别是港口区周边的地价,比起当初已经翻了三倍。郑家联手张家,还有台湾和福建的天地会,集资做起的那家顺丰地产,是七十家第一批上司公司当中唯一的地产商。

    他们从沿海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二三级土地经营起,因为一级土地的地皮有限,早就被官府和陈汉亲贵们瓜分了,那个时候的他们根本就够不上。可是随着贸易往来的不断升温,之前没有被划入一级的很多地皮价格也翻跟头一样上涨。

    这顺丰地产看着不怎么显山漏水,可它的回报率绝对会比北海公司低。

    虽然这些人走上这条路的初衷未尝不是‘地主’思维的影响,可现在里头还有哪一位股东会抱着原来的旧思想呢?就拿郑家来说,郑连福的三子郑文俊与韩腾关系密切,当初郑文俊拿下了不少川沙的土地,那时的价格才几个银元一亩?现在呢?特别是靠近黄浦江的那一块,就算全盖上仓库,租出去,都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一个‘买低卖高’,就看人的眼神准不准了。

    现在顺丰地产的总资产估计在5000万左右,在各港口城市拥有一二三级土地上千亩,建有三四层的筒子楼20多所、其他类型房屋2000多间,地段不同的各门面店铺三百多处。每月的收租费用就有上百万。

    他们在股市上放出去了10%的股份,换回的却是三百多万,接近四百万的流动资金。这笔资金对于顺丰地产的股东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顺丰地产也没有杀鸡取卵的将这笔资金拿来分红,而是迅速的投入进了上海黄浦江畔,这样的举动也更进一步的刺激了顺丰地产的股票上扬。

    每一个传统的华商,都希望把一切都握在自己手心里,这是一个渗入到骨子里的信念。证管委最初遴选出的一百家公司、商号中,就有很多人因此而拒接上市,他们就是抱着的这一念头,宁愿发展速度缓慢一些,也要一切自己能做主。

    可是金钱的魅力是无限的。观望了大半个月,看到上海、广州的证券交易所里的诸多股票,一支支的疯涨,华元跟海潮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那些企业的口袋,立刻就有人改变了主意。可惜他们愿意回头也已经晚了。

    现在再想上市不仅要在这股价上被有资格背书的银行斩上一刀,还要给证券交易所缴纳一笔不菲的上市费用。

    但是付出的再多,也远不能与他们即将收获的利益多。

    一个个实例就在眼前。整个中国都看在眼中,报纸上连篇累牍,让股票、证券‘深入’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底。

    而无数人向往股票,也让这一个多月来国资银行的贵金属兑换业成绩直线拔高。

    一箱一箱的金银被送到了国资银行,换来一本本银行支票,然后这些支票又跟不值一钱一样被轻易地投入股市,流到急需资金的工商业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个上市公司的大扩张。

    时间就是金钱!

    以纺织业来论,工人两班倒都是轻松的,三班倒才是普遍现象。生产量不断的扩大再扩大……

    数据是最能检验一切的!

    ……

    “没钱啦?”陈鸣吃惊的看着跟前的十堂叔陈益。这个在半道上落在了后面的陈家近支,现在成了九州商会的掌舵人。陈汉席卷天下,陈鸣的小金库里金山银海的送进来。而他的小金库一定程度上是与九州商会的财政室是相通的,陈鸣记得很清楚,九州商会春季总结的时候还有上千万的流动资金,现在才三四个月就都花出去了?

    “连储备金都要花光了。”九州商会现在还剩下的就是陈鸣的基本金了,一百万两黄金和一千万两白银。没有陈鸣的话是谁也不敢动的。“这一段我们一共收购了北海2%的股份,鸿基煤矿1。5%的股份,马鞍山、鞍山钢铁公司各1%的股份。五十二万四千亩的东北土地债券,还有江南造船厂1,75%的股份……”

    陈益的脸上一点都没有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实在是股票的效益太惊人了。九州商会这段时间在股市上陆续花出小两千万元,可现在他们要是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掉,那至少能买到三千万元。一千万的收益啊,这才几天时间啊,这天底下谁会放着这样的机会往外推呢?

    “陛下,你看那东海……”

    陈益当然不是来找陈鸣要钱的,他是要向陈鸣要一个火,点燃东海水晶这个大爆竹,然后趁热打铁把远东矿产开发公司的股份再卖出去两个点。

    那之后九州商会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另外就是这个蒸汽缫丝机已经试验成功,可两绪共捻,也可以2至4绪单捻直缫。较之脚踏手摇的老式缫丝机效率提升甚多。”(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

    上海证券交易所外人潮汹涌。每天都有几千人在这栋高大的建筑中进进出出。周边配套建起的商店餐馆,乃至宾馆,每日都是人满为患。很多不差钱的主儿,都在周边定下了长期的住房,就是为了能最快最方便了解股市的变动。倒是令证券交易所真的成为了推动上海经济繁荣的一股巨大动力,引带起的连锁反应不知道给上海带来了多少的商机。

    但是这个在陈鸣眼中,在很多很多的国人眼中,都是一个聚宝盆的宝贝,在另一拨人眼中却是红果果的罪恶之源。千万不要小瞧了人的信念!

    在天地革命,王朝更替的巨大变革中还能继续保持着自己‘人生理念’的某些人,是不会因为自己眼睛看得到的生产力发展而改变什么的。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放到陈汉朝中诸多的守旧派身上那就是,你永远不能让一个睁眼瞎真正的看到现实。

    广场边缘,以耿直方正闻名朝野,同时身上也贴着一枚‘守旧派’的标签的刘文蔚目光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深深的皱起。这些络绎不绝汹涌如潮的人流都只有一个目标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子,他对这些人如此赤果果的追逐利益是十分的反感。堂堂华夏礼仪之邦而今是满地臭铜,那里还有礼仪廉耻,还有千百年传承的淳朴民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而且那所谓的“股市”是什么?无中生有,纯是骗人。在刘文蔚眼中,那就是商人们圈钱的猎场,用无数百姓辛苦储存下的血汗钱发展自己的产业。成功了大头是商人的,只有些汤水给百姓们喝;失败了,商人损失不小,可损失更大的是普通股民。看看西方的那些例子,一旦经济泡沫崩塌,多少普通百姓血本无归?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刘文蔚这两次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途中都要经过的顺丰地产的那处工地,要不是股民们掏出了数百万购买了一堆毫无权利的废纸,顺丰地产有能力拿出三百万来建造那一片商业区吗?

    虽然来这里已经不止一次,刘文蔚还是十分的反感,反感。

    “老爷,纺织、缫丝公司的股票又涨了!袁家的鸿昌纺织公司股票涨到15块了!”随从转回到刘文蔚身边说道。语气中隐隐喊着一丝唏嘘。那鸿昌纺织公司发行股票的时候,一股也只是7华元。现在都涨到15华元以上了。如果有人一开始就购买,那还不发了啊?真是跟抢钱一样啊。

    “苛待织工,拖延工薪,剥削良善,为富不仁。这袁家当初就该铲平了!”

    刘文蔚不屑的说着,两眼中全是冰冷的寒光。他当初入仕途走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