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375部分

主宰江山-第375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又一个很牛的名字,跟史上率领蜀汉无当飞军的王大将军重名。他是王进泰的族侄,现在已经给套上了满军镶黄旗的光环了。王家本来是汉军正白旗的,王进泰贵为直隶提督,汉军旗大扩招,王家当然少不了了。但是王进泰死的‘壮烈’么,被手下人擒下献降,自己自尽身亡,满清为了奖励王家,大笔一挥王家就成了满军旗的了。

    这要是放到十年前,那真的能让整个王家感激涕零。可是现在,这玩意儿就是一道催命符。

    一票绿营的武官也都是哭丧着脸来到王平这里,探马的报告说对手只是山东马贼,但谁敢保证呢?复汉军的骑兵旅马可能不行了,人也全都不行吗?人就算也全不行了,他们的装备呢?这一仗不好打滴。

    可是这个时候还能被满清留在队伍中的绿营兵,那全是绿营精锐,那些领军的兵头们也多数被扩大进了汉军旗了。而复汉军是对任何一个旗人都手下不留情的存在,汉军旗跟满军旗、蒙军旗有啥子不一样啊?他们就是想投降,也怕那传说中的‘劳动改造’啊。

    “王大人,陈家的太子殿下都已经到了天津了,这最后一仗就要开打了。您给大伙儿指条路,咱们要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那是咱们说了算的吗?好好吃顿饭,跟着僧格打一场呗。为皇上尽忠!”

    “真的给北京的皇帝尽忠?”

    “王大人,对面可是陈家的太子爷啊。”清军都给陈鸣打怕了。

    王平看着身边这三个脸上焦急又不敢言的绿营军将,沉沉一笑:“要不咱们多吃点饭,等过会儿碰到复汉军了,咱们往东北跑?”

    “那……那可是临阵脱逃啊!”一个顶着三品参将衔的军官满脸都是为难的表情。往曹妃甸打肯定有大危险,虽然他们不知道马匹长途海运后需要多久才能投入战斗,但军官认为复汉军骑兵旅的骑兵至少不会全部变软脚虾吧。

    满清骑兵跟骑兵旅的几次碰撞,可都是吃亏不小的。复汉军骑兵那种墙式冲撞战术,正面杀伤力极大。所以跟着僧格去曹妃甸那危险是极大的。真遇上了复汉军骑兵,可就没丁点生路了。但如此的临阵脱逃,一时间这军官又抹不下脸来。最主要的是,今日临阵脱逃,明日还能临阵脱逃么?他已经不是汉人,而是旗人了。就算投降,很有可能也会被送去劳动改造,一二十年的时间啊,那还不如一死了之呢。

    “临阵脱逃就脱逃呗,天塌下来我给你们顶着。”王平无所谓地耸耸肩,笑着对军将们道,“让弟兄们快点吃,吃完了就走,今晚上谁也别想休息,一定得奔出五十里!”

    人都走完后,王平身后的帐子里转出一个亲兵大半的小青年来。青年对着王平笑的十分甜!

    暗营一直在行动,虽然他们没能撬动多少清军的根脚。满清至少把直隶一带的汉人军权收割了差不多了。如王平这种队伍,之前都是在河南的。他是被阿桂从河南带到大名府,然后转到天津芦台镇的。至于为什么王平能够获得满清‘信任’的殊荣,自然是因为王进泰了。

    可惜,满清的高层们就是变成鬼也不知道王进泰究竟是怎么死的,不知道当初济南城沦陷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于复汉军方面,王进泰的‘功劳’陈鸣是始终记在心里的。王平这种人简直就是他夹带里的‘自己人’。

    双方马队的碰撞在四点二十分钟左右开始的。大泊到芦台镇本来就没多少距离,双边摸索了一会儿,很快就在大泊北的丰南镇碰头了。这里已经看不到一个当地百姓,整个镇子仿佛被废弃的鬼镇一样,残破凄凉。

    清军对于大泊的进攻也是有的,双边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多次围绕着这个镇子交手。

    两边都是很传统的东方骑兵。

    不过满清这边的八旗马甲兵们早就没有了老祖宗骑射的本事了,很多人手里带的是火枪而不是弓箭。而复汉军这边呢,山东骑兵团的战士们也没有配胸甲,但他们每个人的马鞍边都多了一个枪套,里头是两把装好了弹药的双管手铳。

    两下马队一遭遇,立时就展开厮杀。清军有两千多骑,复汉军方面只有一千二三百骑,可后者人手两把双管手铳,信心已经爆表了!

    “杀啊……”僧格毫不犹豫的挥刀大吼着。这边的杨磊也一挺手里的马枪,高叫着冲锋。

    两边的战马都没有奔驰多久,马力充沛着,那就只有开杀。

    僧格手下的这支京旗马队来源复杂,有满清危机之下征召的京旗子弟,也有骁骑营、护军营等处的马甲兵,什么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的都有,除了不见上三旗的人外,余下的五旗是全包了。这可都是满军旗的人!

    里头很有二三十个精锐,必须马上功夫了得的,能骑在马上一边奔跑一边射箭这个本事在一百二十年前稀疏平常,不过在当下,那可是了不得的真功夫。必须给出一个‘善骑射’的评语来。

    这二三十个精锐都在僧格的戈什哈里,此刻散布在旗兵马队中,一个个掏出弓箭,有的人手里已经抓住了箭矢。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僧格的算盘完全落空了。

    他本是让王平军一部打头阵,然后王平率余下人马跟进,旗兵大爷们就是压阵的,或是到了关键时刻发力的。可是现在王平干了什么?他带着手下上千骑兵在两军阵前转了个九十度大弯,向北跑了。

    他带人向北跑了。

    不仅如此,王平军剩下的那数百骑也一窝蜂的打马往北逃了,将僧格本部的满军旗马甲兵们一下子亮在了已经小跑起来的山东骑兵的面前。

    “王平……”

    僧格呲目欲裂。如此这个时候王平还在他跟前,他能一把拗断王平的脖子,剥开王平的肚子,看看他的心肝是不是比黑炭还要黑!!!可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他连愤恨王平的时间都没有了,“冲,快冲……”旗兵们必须动起来。

    王平带着队伍临阵脱逃了,这‘阵前转进’的水准不知道比起当年的关宁军们要差几分火候?反正僧格是狠狠地给坑了一下。

    当年的祖氏绝学阵前转进卖队友,让满清一次次轻松的赢得一场场大胜。而现在这项绝学在王平身上‘重出江湖’,掉进坑里的人却是当年的胜利者满清八旗军。

    是一报还一报吗?反正这消息后来传到陈鸣耳朵中的时候,陈汉的太子殿下是很乐的。

    被‘生死存亡’逼到悬崖边的八旗兵们还是有股子血勇的。原时空一鸦、二鸦,八旗兵杀伤敌人的数量多少且不去提,效果如果也别去说,只说抗争的勇气还是很高的。至少他们打出了好几场高伤亡率的战斗来,那伤亡率比绿营等汉人军队要高很多。

    现下的这场战斗也是一样。

    “蓬”的一声,僧格胯下的战马就同一匹奔跑的山东骑兵马匹撞到了一块,双方同时人仰马翻摔倒在地上。只是灵活的山东骑兵先一步跳了开,滚落马下后虽也伤的不轻但总算没丢小命。而僧格呢?整个人被歪倒的战马砸下了下面,他就知道自己死定了。他的胳膊抬不起来了,被战马压在身下的右腿又一阵阵钻心的疼,肯定也断了,这么着还要能在战场上活下来,他就是福星在世了。

    可是要这么就死了,他真是不甘心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首战,拉开序幕

    【感谢‘kevin93’500币打赏,感谢】

    “贝子爷,贝子爷,……王平跑了!”

    永琅勐地从一幅硕大的天津地图前转过身子,看着气喘吁吁跑来禀报的中军。“你说什么?”

    “贝子爷,王平临阵脱逃,僧格大人当场战死。四五百旗兵马甲只逃回了不足百人!”戈什哈卫队长脸上带着股咬牙切齿的恨。

    而永琅双目远征,两手一用力,手中的竹鞭就断成了两截,接着被他狠狠地砸在了地上。一股熊熊的烈火在他心房里燃烧,他都恨不得把手下所有的汉员都叫道一处,破口大骂,狠狠的鞭打抽打,才能消除心中的火焰。可是……

    “把败兵圈在一个地方去。告诉他们不得声张……”永琅不是热血一冲就什么都不管不顾的莽夫,冷静重新占据了他的大脑。

    “贝子爷……”卫队长声音中蕴含着太大的震惊和不敢相信。

    “滚!”永琅两眼里的杀气几乎凝实,卫队长浑身一凛,忙退了下去。

    “忍住,忍住。自己一定要忍住!”看着卫队长离开的背影,永琅浑身肌肉紧绷,如是束缚一头狂暴的勐兽,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忍住!

    从芦台镇到七里海,三万清军里的汉人可远不止仅仅王平那一千多马队,这消息如果爆开了,旗兵、蒙古兵肯定一百个对绿营练军不满意,那不是要乱套了么?永琅一定要忍住!

    办完事回来的卫队长看到正被士兵们收拾的房间,桌子、椅子、茶具、摆设,除了墙上挂着的地图外,全部换成了新的,也默不做声。

    晚风从门口冷冷地吹来。

    夜晚来临,芦台镇低矮的城头上面,一个个清兵直杠杠的肃立着。面对很快就要杀到的复汉军,这道低矮的城墙可起不到什么作用。真正有效果的是镇子内外纵横交织的沟壕,和用石头垒砌的几座碉堡。

    芦台镇是一个典型的小镇子,因为就挨着盐厂,市井倒是很不错,两横两竖四条大街,将整个镇子分割成九个差不多大小的方块,原先的盐厂衙门还有驻军衙门就落到最中间的位置,周边有商户数百,整个芦台镇居民多达一万多人。但是现在这里已经无有一个百姓,成为了一座纯粹的军营。一座座半封闭的炮垒耸立着,一道道深入地下过丈深的沟壕穿插交错着,地表上每个大街交错的节点上还都耸立着一座完全用石头和五十斤重的大青砖垒砌成的碉堡。在满清的军事布局图上,这里被叫做东大营。

    夜色已经深了,却没有几个人能安心的睡得下。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陈鸣到了,因为他们都晓得战争就要来临了。

    下午僧格带着两千多马队杀出芦台,结果就回来了一个零头。连僧格本人都挂在了阵上。永琅让败兵们管住了自己的嘴巴,没有激发起满汉兵之间的矛盾,可也让他自己对于这场大败变得无法推脱。两千马队那么快就完蛋,只有寥寥百骑逃跑了回来,这给芦台清军的压力要多大啊。

    一夜无事到天明。

    第二天,隆隆的脚步声从曹妃甸响起。过四万复汉军列着整齐的队伍,大步向着芦台行来。

    复汉军队伍的士气高涨的仿佛一个放射着光芒的太阳,万里征战,万里长途,胜利就在眼前。现在的复汉军的心气可谓是建军以来的最巅峰了。不管这些人是复汉军的主力部队,还是投降投靠陈汉的天地会义军、清水教、混元教义军,乃至是原先的清兵,一个或两个、三个年节过去了,他们被分田、被续积分,或早或晚的都已经拿到实实在在的‘红利’的士兵们,面对着眼下这种大功即将告成的形势,有几个不摇身一变化为陈汉一统江山大业最最忠贞的勇士的呢?

    眼前的清军完了,北京城就是‘自己’的了!

    陈鸣很清楚队伍的士气为什么如此高涨,所以他认为清军根本抵挡不住!阿桂也不应该带着主力大军坐在通州,清军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的攻势太弱了,让他们自个都提不起心气来。

    特别是进入到正月下旬后,这个时候的清军就不应该继续避战,而是应该一早就摆出决战天津的架势。否则复汉军每有一支军队抵到曹妃甸,他们的气势和士兵的勇气就越发的高涨,现在陈鸣的抵到更是触发了所有人的***,陈鸣带着这样的一支军队进攻芦台,根本不去思考失败了会怎么怎么样?

    扫荡芦台,扫荡北塘,扫荡大沽口,那个时候阿桂要还是死憋着不过来,满清就真的完了。复汉军大举西向,直捣北京,他们的越是接近北京,就越是接近胜利。那个时候任何人想要阻挡他们进入北京,都会被活活碾碎。

    四万复汉军气势汹汹的从曹妃甸直接压来,永琅一片派人速报北塘,另外就是,“召集诸将到中军议事。”

    芦台是清军军事布置的重地,这一代三万清军,有一半人就部署在了芦台。毕竟芦台是这一代的中心地区,尤其是蓟运河,在这一代七扭八拐,光是‘几’字河湾就有好几处,而东边靠着就是杨家洼,从杨家洼再向东就是渤海了。那杨家洼与渤海之间的地方,盐泽遍布,地形复杂,弯多岔多,现在化冻之后,根本无法大规模过人。

    永琅下令展开军议。手下的各部满汉蒙军将纷纷汇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