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西宁王 >

第55部分

大唐西宁王-第55部分

小说: 大唐西宁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果然动手了!”小齐金恨得咬牙切齿,满脸的悔恨。

    摩尼僧比尔连城和蛮勒都曾提醒过自己,丰安、永丰两军一直按兵不动,可能隐藏着什么阴谋,但小齐金却认为坐山观虎斗、落井下石是汉人们常干的事,并不值得担心。反而是他们一开始就积极攻城才更值得怀疑。

    “现在战况如何?”危急时刻,小齐金显示出一个统帅应有的冷静。

    “入城五千人已经损失大半,捆奴军余部正向角河方向撤退。丰安军主力现在攻打捆奴军营寨。铁面机勒入城士卒遭永丰军围攻,已经,全军覆没了……”

    “请叔父速速回营,收揽残兵退到河南冰岩谷,我随后率军赶去与你会合。”铁面机勒的重大伤亡似乎并未引起小齐金的震怒。

    冰岩谷在丰州城北五十里,北临黄河,地势险要,是出丰州入阴山的必经之路。别思过在此筑关防守,小齐金南下途径此地,一万大军苦战三天伤亡却近千人才破关而入,战后检点守军尸体只有一百五十具。

    “彼既不仁,我也不义。据守此关,就如同占据了丰州北门,只要我们高兴可以随时再战丰州。”

    杨昊和孟博昌的突然翻脸,让林中部猝不及防,损失极其惨重。突入城中两千捆奴军和三千铁面机勒几乎全军覆没。

    城中混战的同时,李通、庄云清各率一营攻破了捆奴军营寨,俘虏伤兵老卒数百人,其后庄云清在角河工地意外地发现所有征用的民夫都被秘密处决,上千具尸体被草草埋葬于河边。因为浮土盖的太浅,有些尸体已经被野狗刨出、撕碎,河滩上随处可见残肢断臂和肚肠心肺。

    庄云清勃然大怒,命人将数百俘虏全部带到河边,让其将民夫尸体挖出、洗净,残尸拼接完好。

    俘虏们战战兢兢做完这些事后,都以为必死无疑,不想庄云清并未杀害一人,而是按照惯例将俘虏带回丰州城关押。

    战前杨昊给二人的命令是“顽抗者格杀勿论,弃械归降者勿害性命。”

    二人也是这样训诫士卒的,虽然在目睹上千民夫的尸体后,这道命令已经被士卒们篡改成“顽抗者格杀勿论,弃械归降者斩尽杀绝。”但李通和庄云清还是约束住士卒没有对俘虏进行血腥报复。

    庄云清安抚激愤的士卒们:“人与畜生的最大区别就是不能自相残杀,有人自甘堕落,欲与禽兽为伍,你们也要去做禽兽吗?”杨昊听到这句话后,赞扬了庄云清,命其全权善后。

    庄云清一面追查大屠杀的幕后凶手,一面发榜要丰州民众认尸,并由官府补贴丧葬费。

    孟博昌以朴恩俊、索额为前锋,李昌林、马赫尚为两翼,亲率永丰新军主力两千人突入小齐金牙帐。小齐金麾下铁面机勒原有六千人,除去在城中被歼灭的三千人,还有一千人驻守丰州西北两处关隘,守护牙帐的不足两千人。

    铁面机勒擅长野战。孟博昌的新军则以鬼城鬼卒为主干,擅长小股游击战。攻打和防守牙帐都是以己之短对人之短,双方都感觉到别别扭扭,施展不开手脚。

    小齐金不肯恋战,铁面机勒迅速退出营盘向北撤退,丰州之北是一片旷野。后退中的铁面机勒队形丝毫不乱,如同滚滚洪流向北流淌。

    小股袭扰是孟博昌的新军拿手好戏,这种战术灵活机动,骚扰疲惫敌军都十分有效,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太过讲究灵活机动,势必要放弃队形、盔甲等束缚。轻装新军在和重装铁面机勒面对面交锋时,缺点暴露无遗:他们不敢正面冲突,也无力大规模地杀伤敌人。

    小齐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北逃三里地后,前面是一个土坡,小齐金占据了坡顶,折回身开始反击。孟博昌只能硬着头皮和小齐金进行对攻作战。

    两军刚一交手就进入白热化。战马萧萧,飞矢如雨。铁面机勒充分地发挥出重装联队冲锋的威力,十五匹马一排,二十匹马一队,整排整队地向唐军发动冲锋。孟博昌的新军在面对面打了几个对攻后,发现正面交手新军并不是铁面机勒的对手,但问题是时间已经不容许他再做出战术调整。

    新军在对攻战中,整队整队地丧命在铁面机勒的快刀马蹄下,再这么下去,这支辛辛苦苦拉起来的新军就这么拼光了。新军是唯一能与铁面机勒正面对抗的部队,若是溃败了,自己冒着失信风险策动的这场军事行动就要彻底失败。数千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成果瞬息就会毁于一旦。

    必须得想办法反败为胜!

    一道灵光划过孟博昌的心头——“朴恩俊、索额、李昌林、马赫尚,各率本部随我扑倒大纛!”孟博昌吼叫道。四人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

    “擒贼先擒王!擒贼先擒王!”

    六百唐军齐声呼喊,如同一道黑色铁流扑向三里外小齐金的大纛。

    这是一种自杀式的攻击战术。

    小齐金的面前至少有五百名护军,而在他的两翼却是愈战愈勇的一千五百名铁面机勒。孟博昌带走的这六百人虽然只占唐军的三成,但却是军中精锐。他这一走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唐军阵型顿时土崩瓦解。

    而攻击小齐金大纛的六百人却又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口袋中。

    “这简直是疯了……”

    智者比尔连城此时也判断不清孟博昌的用意。在他看来孟博昌这种打法,无异于自寻死路。唐军连败数阵,士气全无,且弱点暴露无遗。事实证明铁面机勒正是鬼军的克星,况且连胜之下正值士气高昂,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手,区区六百唐军能有何作为?!

    事实大致印证了比尔连城的判断,仰攻的唐军遭遇五百铁面机勒的顽强阻击,一时无法推进半步。与此同时,铁面机勒的主力已经攻破了鬼军的阵脚,正呈铁壁合围之势将孟博昌重重围困。

    “请可汗速速离开,孟博昌箭法通神,小心伤了您。”小齐金的贴身侍卫长蒙托看到唐军士卒视死如归一步步向大纛逼近,突然意识到这里面暗藏诡计。

    “回鹘人个个都箭法通神!”小齐金恶狠狠地吼叫道。眼看背信弃义的朋友的就要被自己生擒,小齐金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

    一道金光突然划过天际——距离小齐金还有两百步远时,孟博昌射出了一支金翎箭,小齐金应声而倒。

    唐军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吼叫声。铁面机勒则是一片混乱。正在此时东南方向尘土飞扬,两支唐军同时杀来。东面唐军是杨昊的四个团近千骑兵,南方的则是石雄亲率的四百多人。

    主帅重伤,回鹘军群龙无首。智者比尔连城无心恋战,下令向北撤退。起初,铁面机勒护着大纛退的有章有法,被唐军杨昊和石雄两面一夹击,队形也乱了,好在还没有到溃不成军的地步。

    杨昊没敢继续往前追,孟博昌的新军已经损失殆尽,城中虽然还有五六千人,但都是新募的兵。杨昊此时关心的是监督刘沔和别思过履行承诺撤出丰州。

    孟博昌的那一箭没有射中小齐金要害,倒不是孟博昌射的不准,而是守护在小齐金身边的侍从长蒙托一直高度警惕着,关键时刻他推了小齐金一把,金翎箭穿透了小齐金的肩胛骨,小齐金痛昏了过去。

    孟博昌意兴阑珊,望着身边层层叠叠的新军尸体,他将手中雕花弓狠狠地摔在地上,满面的懊悔之色。

    杨昊捡起雕花弓,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咱们这回是打胜了。你就不必耿耿于怀了。”

    孟博昌没好气地喝道:“你个呆瓜懂什么,打蛇不死三分险。我这都是为你好。”

    杨昊被他当众骂作“呆瓜”,心中不快,冷笑道:“为我好,小齐金现在最恨的恐怕是你吧?”

    孟博昌拽过雕花宝弓,冷冷一笑:“你懂什么?”

第72章 改革军制

    杨昊没有想到孟博昌会突然要离开丰州,事情的起因是夏绥节度使殷红被部将谭冲所杀,殷红之子殷青林投奔朔方。谭冲为求自保推举宥州刺史张清凉为节度使,张清凉是宝历社正三品横刀,为人老成干练,资望颇高,且与朔方唐氏有旧,由他出任节度使可以止息一场干戈。

    但张清凉是文官出身不懂军事,夏绥军权仍旧把持在谭冲手里。宝历社经过精心策划刺杀了谭冲。大管家奏请文宗皇帝后,调孟博昌出任夏绥节度副使,辅佐张清凉执掌夏绥诸州县。孟博昌早在攻打丰州前就已经得到消息,但为了稳定军心他一直秘而不说。

    去夏绥赴任前,孟博昌做了两件事,一是亲率大军攻破小齐金重病防守的冰岩谷,二是逼迫刘沔、别思过履行前约率军东进。刘沔、别思过和天德左军一千五百人几乎是在孟博昌的押解下沿河东进的。

    独孤畅依照前约让出节度使一职,带着十六房妻妾和累年搜刮的金银玉帛,挂着胜州防御使的头衔回洛阳享清福去了。

    自去年年底走投无路时到永丰,这八个月来杨昊和孟博昌同生死共患难,友情与日俱增,一朝要分别,杨昊心里实在有些舍不得。孟博昌则鼓励杨昊放心大胆地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孟博昌走了,朝廷撤并河套三城的诏书随后下达丰州。

    丰州被划归朔方管辖,永丰、丰安则被降为丰州属县,但现在这些对杨昊并无太大的影响,丰州三城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是朔方派出的刺史王瑞,还是仇士良派来的刺史萧明月,都被杨昊轰了回去。

    最后在宝历社上层的斡旋下,原同州刺史张虎臣调任丰州刺史,杨昊则被任命为丰州防御使。这是杨昊获得的第一个正式任命,起先不管是永丰长史、天德军判官还是丰安刺史都是自己任命自己,虽然刀把子在手,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但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十月初,张虎臣孤身一人到丰州赴任。张虎臣年近五旬,也是刺马营成员,但他只是刚刚入社的一名七品执戟,而杨昊则在攻破丰州后升任正五品横刀,刺马营等级森严,张虎臣虽然年纪、资历都比杨昊长,但第一次见到杨昊还是按照营内规矩给杨昊深深鞠了一躬。

    杨昊对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礼数周到,张虎臣到任前亲自监督修缮了丰州刺史府,丰州原来一干官吏全部留用,由张虎臣自己决定进退。

    不过张虎臣毕竟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丰州谁是当家人,他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因此,丰州所有的官员佐吏的任免,他都与杨昊商量,杨昊不喜欢的人,他是坚决不用。在这件事上杨昊也表现的很宽容,除了几个核心职位,其余的他也尽量尊重张虎臣的意思。

    毕竟丰州三城有十几万人口,也需要一个干吏来掌管。而杨昊自认自己目前尚不具备这个能力,何况他也不愿意把精力耗费在繁琐的政务中。

    安顿好了张虎臣和三城的主要班子,杨昊决定集中精力解决两件事:一是军务,而是财政。丰州已经划归朔方,驻军不能再用天德军的旗号。杨昊将三城驻军改名为西宁军,报宝历社大总管批准,经过一番运作,西宁军的名号得到兵部的承认,并颁发了军旗节令。杨昊顺理成章地成为西宁军第一任将军。

    为了有效掌管丰州三城近万名驻军。杨昊力排众议将原天德右军、三城巡城营、三城刺史府卫队和地方团防打乱番号进行了一次整编。按照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正军、警备、后备三类。

    正军即正规军,人数最多,训练程度最高,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因为西宁军比天德军级别低,因此编制序列也作了一定调整,由原先的营、团、旅、队、伙五级序列,改为营、哨、队、伙四级序列。

    每营由原先的一千人缩编为五百人,主官由副将(偏将)改为统军校尉,另设典军校尉两人为辅;营下设哨,每哨一百人,设哨长、二哨各一;哨下设队,每队三十人,设队正、队副各一人;队下是伙,每伙十人,伙长、老火各一人,选资深老军充任。

    警备军是由原巡城营、镇寨驻军和正军中淘汰的老弱改编而成,担负城镇关寨的守备防御,具体负责守卫官署、仓库,看守城门、巡街和缉捕盗贼。编制序列与正军基本相同,丰州、永丰、丰安三地的驻军同时要接受当地县令差调。

    后备军又称民军,是此次改革军制的重点。杨昊颁布的法令中规定丰州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手脚健全,身无疾病的百姓必须编入民军,名册由刺史府会同各县负责编制,每三年一检点。其教养训练,军械管理,巡警值更,抚恤孤残都由防御使府统一调度。

    民军平日巡警守夜,肃清奸细、弹压地方,战时则襄助官军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