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908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908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这里是要签署协议的。”李维仁觉得自己此时不能让别的问题捆住手脚,按照中国的习惯,办事总是要给回报。不过李维仁来这里是签署条约,难道这位外交大臣的意思是不给他办事就不签约么?当然,以奥斯曼帝国给李维仁留下的印象,这帮鸟人在很多时候真的敢把自家的事情置于国家事务之上。

    外交大臣当然不是傻瓜,听了李维仁的话之后,他立刻答道:“帕夏大人,我绝不会拒绝签约。也不会延后签约时间,但是此事让我心神不宁,如果不能得到大人的帮助,我就不知道该去找谁才好。”

    “你们和英国不是关系很好么?”李维仁有些不理解这位外交大臣到底是怎么一个想法,奥斯曼帝国也差不多是英国的小弟了,英国人老奸巨猾,即便外交大臣的儿子在伦敦杀人,英国人也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来妥善处理此事。把人毫无理由的扣住不太像是英国人的做派。

    “所以我也完全不能理解此事。”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苦笑着说道。

    把这件事情说下,签约倒是很容易。波斯湾那地方环境恶劣,沙子众多,能在那边爽快生活的大概只有骆驼。民朝原本在那边占了一大片地,试图在巴士拉那边圈到土地,奥斯曼帝国始终不从。现在奥斯曼帝国看民朝解决了美国之后终于腾出手来,就把民朝占领的那一大片沙漠的治权卖给了民朝。

    李维仁也不知道为何韦泽都督的谈判底线是接收治权,但是还承认土耳其对这片土地的主权。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兴冲冲的说道:“我们是这样想的。明年是贵国大皇帝陛下60周岁生日。我们就以贺礼的理由,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送给贵国皇帝陛下。你们觉得如何?”

    李维仁沉默不语,他没想到韦泽都督马上就60岁了。身为都督的部下,对于都督的生日竟然没有外国人熟悉,李维仁觉得自己有些可耻。

    “帕夏大人,您有什么意见么?”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问道。

    “没有意见。我们同意这样的做法。”李维仁说道。不过说完之后李维仁继续问,“阁下,如果是赠送的话,是不是存在存在奥斯曼帝国再没收这片土地的可能?”

    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一愣,他之前还真没想到过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仔细一想,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当然存在。只要奥斯曼帝国愿意承担结果,收回这片土地也是彻底抵罪民朝的很好手段。但是在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至高无上。若是想弄出一个连奥斯曼皇帝都不能动摇的协议,就跟让全能的上帝创造一块上帝自己无法搬动的石头般不合逻辑。外交大臣一时间还真的被难住了。

    李维仁原本也不是特别认真的说这个问题,他只是军人职业病发作,对于归属权提出点质疑。如果这块土地割让给了中国,事情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不管谁想夺走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就得先问问光复军是不是愿意。但是把土地所有权让给民朝,就意味着民朝处于一种奥斯曼帝国掌握主动的局面。作为军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被动。

    不过李维仁也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看到外交大臣皱着眉头,大有这么苦恼的想下去,一直想到明天之后的意思。他立刻上前打圆场,“我们相信奥斯曼帝国的善意,所以请您不要苦恼。咱们赶紧把条约给签署了再说。”

    “这样合适么?”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不知道真心还是假意的问。

    “合适!非常合适!”李维仁的语气里面甚至出现了强烈的逼迫的味道。签约完成之后,李维仁就可以摆脱外交任务,继续他熟悉的军事工作。

    条约签署之后,李维仁以一副释然的表情离开了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楼。目送李维仁离开,外交大臣叹口气。他其实很享受方才趁机刁难李维仁的感觉,但是这个世界讲的是拳头的实力,而不是口舌之利。即便能刁难武夫,却不敢惹恼武夫。对这样的现实,外交大臣觉得很是遗憾。

第489章 生命的出路(四)

    塞浦路斯给光复军上将李维仁留下了阳光明媚的印象。在塞浦路斯的视察的几天里,天气晴朗的令人发指。蓝天白云是如此鲜明,李维仁甚至生出这里的天空与别处不同的错觉。

    从太平天国时期,光复军就很喜欢敌人据守城墙的局面。塞浦路斯的首府尼科西亚古城保存的很完好,而光复军派出来的测量人员已经把这座古城规划成了博物馆和风景区。住在城墙里面会让光复军感受到一种不安。擅长现代堡垒的李维仁的感觉尤其强烈。

    上将到塞浦路斯一来是看看新鲜,二来是对塞浦路斯港口防御体系提出些实际建议,结果李维仁却被沙盘上的新尼科西亚城给吸引了。韦泽都督要求,每一个城市内部都至少得有两个大型绿地公园。国内的做法挺敷衍,就是圈出土地来种些树进去。有些城市干脆把沼泽圈进去,还自吹自擂的声称俺们还有天然湖呢。

    那些森林公园的确让人心怀大畅,不过也仅此而已,直到李维仁上将去了趟高谭市。亲眼见识了那个中央公园之后,他才明白城市内的绿地公园居然可以这样盖。看得出设计者对于纽约中央公园印象深刻,图纸上看到的局面几乎是如出一辙。

    中央公园外围是宽阔的停车场,停车场外则是宽阔的十车道大马路。住宅区,金融区,商业区,文化区,还有各种政府已经社会机构。就是简单的把成熟的中国城市设计与美国中央公园集合起来。

    这座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岛上还有不少山,让环岛铁路变得非常不划算。除了居于中央的尼科西亚之外,整个塞浦路斯则由环岛公路和联通各个地区的公路组合起来,

    “很美!”李维仁做了个评价。当然,美丽的不仅仅是城市设计,这座岛上留下了一个师的陆军基地,以及足够容纳相当海军的港口设计。这里将存储来自欧洲的金银,还有大量的钞票和票据。单纯靠普通的银行保安根本不合适。

    就在李维仁抵达塞浦路斯的第五天,一支来自北美的舰队运载了一个师的兵力抵达塞浦路斯。也是在同一天,来自苏丹港的运输船队穿过苏伊士运河,把大量食物和物资运到港口。

    “舅舅。你好。”韦坤亲自带队,见到李维仁之后他立刻上前亲切的问好。

    李维仁是李仪芳的远房堂弟,也算是韦坤的真舅舅。见到自己这么一个前途远大的外甥,李维仁也挺高兴,“听说你在东非干的不错,继续加油。”

    “舅舅,您要是想让我继续加油,就得来点实在的。这些虚的东西对我没用。”韦坤也笑道。

    “哦?怎么才算是实在的?”李维仁觉得自己这外甥真长大了,说的话让人不得不在意。

    韦坤毫不迟疑的答道:“您要是去英国的话,就让英国佬赶紧下决定。要么就赶紧拓宽苏伊士运河,让更大的船舶通行。要么就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乖乖让我们挖一条新运河出来。”

    李维仁皱了皱眉头,他思忖了片刻后问韦坤,“你怎么会觉得我要去英国?”

    韦坤笑道:“咱们都把部队布置到了这里,距离苏伊士运河才多远。您有很大可能要去英国,要么英国佬就得去和咱们联络。不管是哪一种,我都希望您能够帮着说两句。这些英国佬看局面不对,就装死狗。我们东非不管怎么和他们讲,他们都装没听见。要不是我们东非实力太弱打不过,我还真心想和埃及人打一打,制造些事端出来推进谈判。”

    外甥露出一副不惜通过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嘴脸,李维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如果苏伊士运河能够通航两万吨以上的战列舰,光复军的海军就可以自由往来于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再也不用万里迢迢的绕行好望角。想到了这个战略可能,李维仁问:“你们东非有能力完成挖掘一条新运河?”

    “当然!”有机会推荐自己的设想,韦坤立刻就来了劲头。他让秘书拿出地图,对上面比划着。那是在英国人挖掘的苏伊士运河东边,韦坤认为在那边挖掘一条全新的运河,不通过其他的几个湖泊,直接进入比较深的红海入海口。“以后可以再根据通航的船舶大小不断疏通。舅舅,我们苏丹未来一年能够出口400万吨苜蓿,光是这个输出就需要一条更可靠的运河,而且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运河……”

    看着外甥那生气勃勃的表情,李维仁就知道若不打断,韦坤就要大大的讲述一番。在李维仁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时光,有过这样的冲动。现在的李维仁不讨厌韦坤,但是他不喜欢在这种事情上浪费精力。李维仁早就不用做这些细节工作,他只是需要去拍板决定干还是不干。一旦确定要干,才轮到韦坤这帮小伙子玩命去整。所以李维仁摆摆手,打断了韦坤的话,他说道:“我会考虑的。”

    “我会一直推动。万一我这边的事情要有让舅舅您说话的机会,还请您支持一下。”韦坤应道。

    李维仁心里面暗叹,现在的孩子们真的与李维仁年轻时候大大不同。在李维仁的年轻时代,很多事情哪里轮的上年轻人说话,说了没用都算是好的,说了之后会被年长者训才是常态。决定一切的都是年长者。

    韦坤很快就放下了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一个师的部队不到两万人,韦坤这次一家伙就带来了三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黑兄弟,少部分是日本人,真正负责领队的中国都是技术人员,人数极少。此时塞浦路斯的土耳其裔都搬走了,希腊裔的大部分在劝说和利诱下搬走,剩下来的不到两万人,多数还是不肯背井离乡的老头老太太。部队把老头老太太送去尼科西亚的古城居住,年轻人打散编入整个劳动大军里面。小孩子则送去学校开始学习汉语。

    “塞浦路斯的粮食从东非运去,当地主要搞副食品。”韦坤拿出了他的规划方案。小小的塞浦路斯被分为水土保持区,葡萄种植区,橄榄以及水果种植区,牧草种植区。身为军人,这种近乎简单粗暴的规划让李维斯很容易理解,并且非常有亲切感。所以李维斯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种出来这么多东西卖给谁去?”

    这个问题没有难住韦坤,反倒让韦坤自豪的笑了笑,“土耳其,欧洲,都是我们的市场。而且塞浦路斯不可能只有这么点人口,我认为随着金融机构入驻。这个岛上有上百万人不稀奇。上百万人的消耗有多大,舅舅您最清楚。”

    不愧是都督的儿子!李维仁心里面暗自赞叹了一下。祁睿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让李维仁很服气。而韦坤在建设上的气魄真有韦泽的作风。当年韦泽都督规划出看着宏伟到荒谬的设计之时,大家只是没人敢公开反对而已。那些设计变成现实之后,仿佛凭空出现的人口就把那些城市与工厂塞满。

    那些庞大的城市在营运里面的确遇到的巨大的问题,但是为了解决问题,社会真的随之进步。而且不管对城市有何等抱怨,李维仁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让原本就很繁华的城市变得更加繁荣。所以李维仁在心里面决定支持韦坤一下。

    实际工作不用一位上将坐镇,李维仁离开了塞浦路斯,前往英国伦敦。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和英国就北美的安全问题进行一次谈判,希望能够解决英国对民朝的担心。

    绕过同样阳光明媚的西班牙半岛,北海的潮湿天气让第一次登上英伦三岛的李维仁很是讶异。他也听说过英国多雨,但是让李维仁感到讶异的是英国天气的阴森。不管是亚洲、北美,或者是才经历的地中海,天气都倾向于晴朗。而英国的天气给李维仁的感觉就是阴森。

    森林,阴暗的天空,稀稀落落的雨滴,城市建筑,都显得昏暗乃至灰暗。那些明媚的色彩好像在英国就会自然而然的变的黯淡,变成灰色一般。

    “怪不得英国佬喜欢去意大利旅行。”李维仁想起了有关英国的知识里面关于英国人旅行的流行趋势。和英国一比,阳光明媚的意大利真的是花团锦簇色彩丰富。

    就在一个阴暗的大厅里面,昏黄的灯泡照射下,会议召开了。李维仁也不怕英国佬看不亲光复军,他率直的讲道:“民朝不希望在北美维持过于庞大的兵力,也不希望南北两线同时作战。既然如此,我们两国的谈判就非常有必要。”

    “光复军认为可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么?”英国方面很敏锐的抓到了重点。

    “能赢,但是代价非常大。大到我们不想尝试。而且我认为贵国与我国之间已经没有夺取对方过去的愿望了吧。如果英国有的话,请现在就说清楚。”李维仁微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