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9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9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朝的铁路系统现在愈发完善,加入一趟专列很容易。所以火车只在换车头的时候稍有停顿,其他时间都奔驰在轨道之上。只花了三天多的时间,韦泽就从太原赶回了南京。

    迎接的人员级别如此之高,专用站台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韦昌荣、阮希浩、汪海洋等领导人物都亲自来接车。看到韦泽神定气闲的从火车上下来,大伙明显松了口气。

    韦昌荣大踏步走在第一位,握着韦泽的手,韦昌荣欲言又止,只能叹口气。拍了拍韦昌荣的肩头,韦泽笑道:“看着你气色不错。”

    听韦泽这么开玩笑,汪海洋是真的松口气,都督没事就好。汪海洋万万没想到,在他印象中总是从容不迫,魄力十足的韦昌荣眼圈一红竟然流泪了。这可完全违背了汪海洋心中有关韦昌荣的形象。在等待都督回南京的几天里面,汪海洋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每次看到韦昌荣的时候,汪海洋就觉得心里面能安定不少。这位民朝组织部长始终平静如常,甚至能偶尔给大家说个笑话。见到韦泽之后,所有人都松口气。可情绪最难自已的反倒是韦昌荣。

    血亲就是血亲,汪海洋心里面叹道。

    见韦昌荣落泪,韦泽上前和韦昌荣拥抱一下,拍拍韦昌荣的背,安抚安抚韦昌荣的情绪。站台上不是说话的场所,一众领导们都上了车,直奔中央办公大楼。

    一入座,韦泽就说道:“这件事不过是个犯傻的混账小子干的。现在此事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我认为就到此为止。”

    这么一个息事宁人的态度让一众中央委员都非常意外。相关部门已经准备好了各种材料,只等都督回来之后就要对司马平已经一众山西主管干部痛下杀手。现在韦泽说的轻飘飘的,一副根本就没办此事放在心上的态度。不少委员除了感到意外,还深刻的感觉到了不满。

    看着中央委员们的各种表情,韦泽摆摆手,“我知道大家的意思。有关山西的处置是另外一回事。我现在要求大家心平气和。挑起这件事的不是司马平,很多同志都认识司马平。以他的能力来讲,想干这等事情,就不会弄成闹剧。干这件事的是司马继,一个混账。一个混蛋就能让这么多中央委员办事失去了平常的水准,大家不觉得这对咱们中央是一种侮辱么?”

    这个发言自信的甚至有些傲慢,可这发言的确管用了。不少中央委员微微点头,的确如韦泽所说。以这些中央委员现在的身份,他们把自己等同与司马继一个无名小卒的话,对自己是巨大的侮辱。也有中央委员神色松弛不少,特别是与司马平关系不错的委员,反应尤其如此。一场刺王杀驾的事件总是会引发剧烈的政治动荡,太久积累的矛盾很容易来一次大爆发。都督此举明显是不想让矛盾激化,与司马平关系不错的人出于劣势,他们对此自然是非常欢迎。

    就在看似风浪平息的时候,阮希浩要求发言。得到允许之后,阮希浩在一众中央委员的注视中站起身大声说道:“我请都督立太子。”

第235章 收尾不易(二)

    该来的总是要来,韦泽在自家书房里面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感叹着。非得问韦泽对自己的评价,韦泽觉得自己也算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典范。所以韦泽个人对于血统继承很反感。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又进入工业化时代,再搞血统继承的结果大概是快速完蛋。

    王朝固然是非常坚固的体系,王朝又是非常容易僵化的体系。国家越大,僵化起来就越可怕。在韦泽穿越之前,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的民众们比较关心,至少是网络上比较热络的议题就是社会阶级固化问题。若是韦泽搞起血统继承的制度,中国的僵化程度就不是简单的社会关注问题,而是真的要快速固化。

    正在想着这个问题,访客就来了,阮希浩与柯贡禹两人一起进了韦泽的书房。光复军老兄弟中韦昌荣执掌组织部,等同于之前朝代的礼部尚书,所以早早脱离了光复军。现在老兄弟虽然还没凋零,却也开始大量退休。之前那帮代表性人物中,阮希浩与柯贡禹算是硕果仅存,未来几年还会继续活跃在中央的元老。两位元老之间,就得讲点资历。柯贡禹在前,阮希浩在后。

    两人在韦泽面前坐下,柯贡禹开口了,“都督,韦睿这孩子工作表现出色。他两次当了我的学生,我还是能看准人的。”

    即便是对自己儿子的赞扬,即便这个赞扬并不是拍马屁,韦泽还是不太想听这话。阮希浩昨天的发言震动了中央委员会,太子素来被认为是国本。韦泽都督遇刺,这就意味着一个问题,不是韦泽都督无能,而是韦泽都督的继承人到底是谁。没人觉得韦泽都督会被一个王八蛋干掉,可韦泽都督不是神,他终归会死。万一韦泽都督不幸出了什么事,民朝该往哪里去?只要立了太子,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父业子承,在民朝普通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韦睿是韦泽第一个老婆的长子,从传统法理上看毫无问题。所以一众中央委员都认为此时立太子顺理成章。若非这牵扯的是韦泽的私事,只怕这帮人就敢投票表决呢。甚至还有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委员提出投票。

    韦泽觉得这也太搞了。决定韦泽是不是立太子居然要靠投票,那大家老老实实的投票选举主席岂不是更好么。所以韦泽只能再次以“一个无名的混混就把大家吓成这样”把事情给否定了。然而事情可没有韦泽想的那么简单,现在是阮希浩和柯贡禹一起来谈此事。

    揣摩两人的心思,韦泽觉得他们大概是认为自己有必要向韦泽表忠心。韦泽先给两人一个人扔了一根烟,等大家点起来之后,他才说道:“什么叫做老兄弟?就是咱们之间说些兄弟才能说的话,你们不会怀疑我有恶意,我也不会怀疑你们有恶意。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阮希浩与柯贡禹忍不住对视一眼,韦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想来后面的话最轻也得是“不中听”这个级别的内容。可韦泽已经表达出如此善意,两人自然也做了心理准备。柯贡禹说道:“我这辈子只听都督的,都督有什么要说的,就给我们这些老兄弟说。”紧跟着柯贡禹,阮希浩也说道:“我听都督的。”

    “司马继为什么想干这件事,你们有没有想过?”韦泽先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他手下这帮老兄弟们不是官宦人家出身,也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儒家教育。所以他们的做法依照本性,依照传统,所以才显出非常有趣的结果。如果韦泽建立的是一个封建王朝,敢这样提出建议的家伙,只怕下场都不好。插手皇家继承人的事情,还是用一种类似工业化社会的科学态度来干。若是在封建制度下,不杀他们还能去杀谁呢?任人唯贤没错,任人唯贤的基础是一个所有人一视同仁的社会基本制度。封建制度下没这个基础。

    当然韦泽不指望这两位老兄弟理解这些,这两位老兄弟也没办法理解到这个问题。他们听了韦泽的问题之后,都露出沉思状。司马继的案情一点都不复杂,司马平因为自己的原因,回家就骂司马继让他马上要丢官。儿子替爹考虑是个常态,于是司马继认为干掉韦泽,中央大乱,然后就没人能给司马平的政敌撑腰。只要他爹还在山西继续当省委书记,一切都可以继续。司马继作为司马平的儿子,就可以在山西继续享有他认为他该享有的一切。

    中央中一部分人对此极为愤怒,这狗屎司马继是把自己当土皇帝啦!制造中央的混乱只是为了保证他司马家的地位,这厮的狗胆之大,让不少中央委员生出对其剥皮填草的强烈冲动。

    当然,还有一部分老兄弟对此感到不安。他们反对司马继这个人如此干,可在不影响中央稳定的情况下,老兄弟们也自然希望他们的子女家族能够永享安乐,世代公侯。

    韦泽说出了很多人不想听的话,两位老兄弟就只能“陷入沉思”。如果能让韦泽不提这个话题,就算是让阮希浩仰角45度遥望天空感叹人生,阮希浩觉得他也会去这么做。

    “都督,我观察韦睿很久了。司马继那种人给韦睿提鞋都不配。”无视阮希浩的沉思,不知道是装傻还是真傻,柯贡禹表达了他的态度。

    你这是大佬准备出来给太子站台么?韦泽心里面这叫个不爽。韦泽心中甚至生出一种嘲笑来。别说这些人心甘情愿的出来站台,就算是他们心不甘情不愿,难道韦泽命令这帮人出来给太子站台,他们难道还敢不出来站么?韦泽不得不怀疑这帮人是不是背后有什么共同想法。

    心情不爽,韦泽话也就很直率了。“韦睿的事情我自有安排。司马继的事情也是个案,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兄弟们的子女都不会有这种傻念头。司马继想分疆裂土当诸侯,你们现在提出太子来,两件事放到一起提出来,我就觉得不爽。”

    “都督不高兴,我再也不提此事。我当时只是觉得心里面非常不安,觉得立了太子,就能让大家安心。”阮希浩立刻答道。好不容易有机会摆脱韦泽的质疑,阮希浩马上就顺杆爬。都督是完全可以借着司马平的事情揪着官二代的恶行不放,这才是老兄弟们担心的问题。谁家没有利用手里的权力为自家谋些好处的事情,司马继这等傻缺很罕见,可自家孩子干些破事却不罕见。整顿从来都不会仅仅限于一点不放,阮希浩能够一呼百应,还真不是因为阮希浩个人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只是因为大家担心的与阮希浩担心的是一回事。

    韦泽也不想说的太过,他板着脸对阮希浩说道:“我再说一次,是那种渣人怕我们,可不是我们怕那种渣人。只是因为那种渣人干出自寻死路的事情,我们就被他给吓住了。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也是渣渣。当年咱们纵横天下,现在老兄弟们不能给自己抹黑啊!”

    送走了阮希浩和柯贡禹,刚赶回家的韦坤就耷拉着脑袋来见韦泽,“父亲,我认识了那种司马继,还和他喝酒……”

    韦泽大怒,他打断了儿子的话,“你去把家里人都叫到客厅,我有话说。”

    凡是在家的老婆孩子们都到了客厅,韦泽让众人坐下,他居中一坐,很不爽的说道:“我这辈子认识很多人,好人当然有,坏蛋也不少。和坏蛋称兄道弟,甚至向坏蛋屈膝下跪的事情我也不是没干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个人,我韦泽是什么人,那就是什么人。是好是坏任由别人评价。韦坤的确认识了一个渣渣,和渣渣喝过酒。这是事实,就没什么好讲的。韦坤通过这件事吸取经验,知道有什么人还是避之大吉,那是他人生要学习的经验。但是,在家里,我不允许任何人拿这个来说事。”

    这话一说,李仪芳和韦坤都是精神一振。祁红意则是两眼向天,不置可否的模样。

    看到这样子,即便是韦泽反复告诉自己,矛盾爆发从来不是爆发那一瞬才产生的,可心头那股不爽还是难以驱逐。

    “散会!”韦泽气呼呼的起身说道。也不管家里人再讨论什么,韦泽再次回到书房,躺在书房里面的卧榻上,韦泽花了好久才让情绪稍微平息下来。

第236章 收尾不易(三)

    南方夏日的明媚阳光里,长长的卡车队伍在山区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每辆载重一吨半的卡车上塞了两个班的战斗部队。二十个大小伙背着步枪,坐在固定在卡车边上可以支起和放下的简易长条凳上,车厢中央的空地上放着固定好的机枪和弹药箱。

    人人脸色都不好看,虽然不用步行,可在这种减震装置并不完善的车辆上晃悠一两个小时,能不哇哇大吐就已经是经过训练的成果了。吐啊吐,慢慢也就习惯了。

    祁睿中校的脸色与其他参与者同样不好看,他曾经以为摩托化运输能够让部队以比较舒适的姿态实施长途行进。一个月的测试内容结束之后,胃部与身体各处都在向祁睿确明确无误的传达一个事实,长途行进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舒适根本谈不上。

    “战争就是靠人!”祁睿现在无比赞同他老爹韦泽的告诫。摩托化部队要经受的考验远比想象的更艰苦,整支部队在投入战斗之前首先就要接受严酷的考验。把部队投入血与火的战场,在接受生死考验之前,摩托化部队还要接受活受罪的考验。甚至连摩托化部队创立者之一的祁睿,都感受到了相当的痛苦。

    按照规定,每一个半小时,大家就要下车休息一段时间。踏上坚实的土地,祁睿只觉得脚下犯软,心里面反倒有了种扎实的感觉。摩托化部队的行军能力的确远远超出步兵,一个半小时能够行驶33公里,如果在宽广的平原上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