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27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627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力的,至少在当下这种历史过程上不能给太大权力。如果是工业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就如这些年轻一波的秘书一样,至少知道对中央的敬畏,知道他们的力量来自中央。对于阮希浩这帮开国老兄弟,他们很自然的就会认为国家是我参与打下来的,我自然就在这个国家有一份。中央算毛,省里算毛,虽然嘴上或者心里会认为“除了都督我们谁都不认”,但是韦泽一点都不想享受这样的成就。

    阮希浩走了没多久,李维斯就来了。他见到韦泽的第一句话,“都督,我不会想再干一届。”第二句话“都督,我想把这届干完”。

    这话倒也够坦率,韦泽本来也没有想撤换李维斯的打算,听了之后他只是点点头,却没有在这件事上说什么。“老李,现在省里面闹到这个地步,我总觉得以往省里面的企业制度上有问题。中央有没有打算在这方面做些调整?”

    “怎么调整?”李维斯当然得听听韦泽的打算。不过在说之前,他忍不住跟了一句,“税收上我们无法调整。中央承担了大部分支出,都督你也知道,若不是你当时提出的货币发行理念,我们现在根本不敢发行那么多货币。现在这么多钱发出去,税收若是再让省里得到更多,这钱就未免发的太多。”

    阮希浩走了没多久,李维斯就来了。他见到韦泽的第一句话,“都督,我不会想再干一届。”第二句话“都督,我想把这届干完”。

    这话倒也够坦率,韦泽本来也没有想撤换李维斯的打算,听了之后他只是点点头,却没有在这件事上说什么。“老李,现在省里面闹到这个地步,我总觉得以往省里面的企业制度上有问题。中央有没有打算在这方面做些调整?”

    “怎么调整?”李维斯当然得听听韦泽的打算。不过在说之前,他忍不住跟了一句,“税收上我们无法调整。中央承担了大部分支出,都督你也知道,若不是你当时提出的货币发行理念,我们现在根本不敢发行那么多货币。现在这么多钱发出去,税收若是再让省里得到更多,这钱就未免发的太多。”

    “怎么调整?”李维斯当然得听听韦泽的打算。不过在说之前,他忍不住跟了一句,“税收上我们无法调整。中央承担了大部分支出,都督你也知道,若不是你当时提出的货币发行理念,我们现在根本不敢发行那么多货币。现在这么多钱发出去,税收若是再让省里得到更多,这钱就未免发的太多。”

第138章 更正确的选择(九)

    国家有保证人民不饿死的义务,这在中国不是个新鲜话题。不过从韦泽这里说出来的时候,李维斯也被吓了一跳。

    “如果按照我的计划走,未来十年内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将永久超过中国人口需求量之上。”韦泽边说边拿了张已经写好的纸递给李维斯。上面有个很简单的介绍和小学数学水平的计算公式。

    民朝现在的耕地面积在30亿亩以上,平均一亩600斤,就是18000亿斤。按照18亿人口来计算,人均粮食1000斤,想饿死人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过韦泽也不敢把大话说尽,毕竟在21世纪的时候他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某位兄弟热爱上网,拒绝工作。最后因为营养不良而死。虽然这种案例十分罕见,不过还是不能排除在外。而且养懒汉,本来不是**的本质。马叔说过,**的诸多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劳动成为人们的需求”。养猪也从来不是韦泽的爱好,韦泽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兴趣有限。美国唯一让韦泽觉得大有道理的,或许就是美国那种贯彻资本主义凶猛竞争的制度。竞争虽然很残酷,但是没有竞争只有死路一条。

    失去道德,失去很多;失去竞争,失去一切。

    “难道国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饥荒不成?”李维斯的声音里面有着莫大的怀疑,仿佛怀疑的不是韦泽的话,而是在怀疑听到这话的自己是不是真的清醒。作为一个亲眼见过饿殍遍地的人,不过是二十几年的时间后,突然得知以后粮食吃都吃不完。这种变化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深深的不解。

    “任何时代,懒人都会被饿死。那个故事你总听说过,有个人脖子上套了个饼,可他懒得连转个圈都不愿意,于是脖子上套着大饼饿死了。”韦泽对于懒惰者没什么同情心,这话说的也算是冷若冰霜。

    “可是……”李维斯看着纸上简单的介绍,介绍非常简单,所以李维斯很怀疑省里的人能否真正看明白。身为总理,他倒是知道民朝的家底。对于民朝来说这些数据不稀奇,唯一问题就在于,这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物资流通。北美与东北作为民朝的粮仓,需要把当地海量的粮食运输到人口密集的非农业区。例如江浙一带。

    “另外,我还有迁都的打算。”韦泽抛出了另外一个大消息。

    “迁都?”李维斯那种不现实的感觉登时飞到了九霄云外,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让李维斯连不相信的感觉都没有了。

    “我想迁都到北京。”韦泽答道,看着李维斯瞪得溜圆的眼睛,还有不自觉长大的嘴,韦泽摆摆手,“这件事当然要在中央委员会讨论。”

    “都督……,你要迁都到哪里?”李维斯好不容易才问出个问题。

    “我想迁都到北京。现在南方各省已经稳住了,倒是北方这些年局面不是太好。迁都到北京,正好能够让大家的注意力不会全部转移到南方。”韦泽给了个回答。

    这个回答是韦泽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也知道反对的意见会很多,不过国家发展不均衡是个大问题。

    李维斯倒是没考虑这么多,他心里面固然为一个又一个新消息而震惊,不过他内心深处却有另外的喜悦。如果要搞这么多的事情,总理的地位就会稳固。他此次来找韦泽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想被灰头土脸的赶下台。省里面的造反暂时被压制,可是不等于平息。中央委员会只是决定维持现在的制度不变,李维斯只是暂时得到喘息的时间。如果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面,李维斯还是没办法摆平省里,那他的脸面就丢光了。

    更危险的是,如果韦泽想给省里一个交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李维斯给撤职。想来省里也会退而求其次,暂时满足于这个结果。

    为了不想落到这个地步,李维斯想好了说法,“如果省里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我们以后还怎么领导工作!”现在这个理由也不用再提,只要韦泽真的要推动这么多的事情,一个稳固的中央就势在必行。

    李维斯已经不想再直接问这个问题,他很曲线的问道:“都督,我要在里面做什么呢?”

    看着有些患得患失的李维斯,韦泽沉吟了一下,“你对下一任总理人选有什么看法?”

    “呃……”李维斯迟疑了。

    韦泽再次摆摆手,“你不用担心,我是不会搞换将的。不过你任期只剩一年,总得对接替的人选有自己的想法吧。”

    国家有保证人民不饿死的义务,这在中国不是个新鲜话题。不过从韦泽这里说出来的时候,李维斯也被吓了一跳。

    “如果按照我的计划走,未来十年内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将永久超过中国人口需求量之上。”韦泽边说边拿了张已经写好的纸递给李维斯。上面有个很简单的介绍和小学数学水平的计算公式。

    民朝现在的耕地面积在30亿亩以上,平均一亩600斤,就是18000亿斤。按照18亿人口来计算,人均粮食1000斤,想饿死人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过韦泽也不敢把大话说尽,毕竟在21世纪的时候他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某位兄弟热爱上网,拒绝工作。最后因为营养不良而死。虽然这种案例十分罕见,不过还是不能排除在外。而且养懒汉,本来不是**的本质。马叔说过,**的诸多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劳动成为人们的需求”。养猪也从来不是韦泽的爱好,韦泽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兴趣有限。美国唯一让韦泽觉得大有道理的,或许就是美国那种贯彻资本主义凶猛竞争的制度。竞争虽然很残酷,但是没有竞争只有死路一条。

    失去道德,失去很多;失去竞争,失去一切。

    “难道国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饥荒不成?”李维斯的声音里面有着莫大的怀疑,仿佛怀疑的不是韦泽的话,而是在怀疑听到这话的自己是不是真的清醒。作为一个亲眼见过饿殍遍地的人,不过是二十几年的时间后,突然得知以后粮食吃都吃不完。这种变化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深深的不解。

    “任何时代,懒人都会被饿死。那个故事你总听说过,有个人脖子上套了个饼,可他懒得连转个圈都不愿意,于是脖子上套着大饼饿死了。”韦泽对于懒惰者没什么同情心,这话说的也算是冷若冰霜。

    “可是……”李维斯看着纸上简单的介绍,介绍非常简单,所以李维斯很怀疑省里的人能否真正看明白。身为总理,他倒是知道民朝的家底。对于民朝来说这些数据不稀奇,唯一问题就在于,这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物资流通。北美与东北作为民朝的粮仓,需要把当地海量的粮食运输到人口密集的非农业区。例如江浙一带。

    “另外,我还有迁都的打算。”韦泽抛出了另外一个大消息。

    “迁都?”李维斯那种不现实的感觉登时飞到了九霄云外,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让李维斯连不相信的感觉都没有了。

    “我想迁都到北京。”韦泽答道,看着李维斯瞪得溜圆的眼睛,还有不自觉长大的嘴,韦泽摆摆手,“这件事当然要在中央委员会讨论。”

    “都督……,你要迁都到哪里?”李维斯好不容易才问出个问题。

    “我想迁都到北京。现在南方各省已经稳住了,倒是北方这些年局面不是太好。迁都到北京,正好能够让大家的注意力不会全部转移到南方。”韦泽给了个回答。

    这个回答是韦泽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也知道反对的意见会很多,不过国家发展不均衡是个大问题。

    李维斯倒是没考虑这么多,他心里面固然为一个又一个新消息而震惊,不过他内心深处却有另外的喜悦。如果要搞这么多的事情,总理的地位就会稳固。他此次来找韦泽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想被灰头土脸的赶下台。省里面的造反暂时被压制,可是不等于平息。中央委员会只是决定维持现在的制度不变,李维斯只是暂时得到喘息的时间。如果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面,李维斯还是没办法摆平省里,那他的脸面就丢光了。

    更危险的是,如果韦泽想给省里一个交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李维斯给撤职。想来省里也会退而求其次,暂时满足于这个结果。

    为了不想落到这个地步,李维斯想好了说法,“如果省里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我们以后还怎么领导工作!”现在这个理由也不用再提,只要韦泽真的要推动这么多的事情,一个稳固的中央就势在必行。

    李维斯已经不想再直接问这个问题,他很曲线的问道:“都督,我要在里面做什么呢?”

    看着有些患得患失的李维斯,韦泽沉吟了一下,“你对下一任总理人选有什么看法?”

    “呃……”李维斯迟疑了。

    韦泽再次摆摆手,“你不用担心,我是不会搞换将的。不过你任期只剩一年,总得对接替的人选有自己的想法吧。”

第140章 更正确的选择(十一)

    “四叔,你觉得这能混过去么?”韦昌荣对韦泽的方法感到担忧。比李维斯更早知道国家兜底计划的就是韦昌荣,视察了试验田,体会到合成氨威力之后,听韦泽说起粮食过剩就变得很容易接受。毕竟么,亩产达到八百斤的事实就放在眼前。以这样的产量为基础,加上小学数学的辅助,计算出一个理论上可行的结论并不困难。

    “我不知道阮希浩他们到底怎么看待自己的重要性,我也不知道阮希浩他们是不是认为他们自己往地上一坐,地球就停转了。我只知道中国必须向前走。再过三年,这帮闹腾的人里面得有一半以上就退休了。作为老兄弟,当年谁肯咱们走,咱们就带上谁。现在时代不同了,谁不肯跟着时代走,谁不肯参加到推动时代进步的行列里面,他们就可以老老实实的等着国家兜底吧。”韦泽的语气倒也冷静,不过所说的内容颇为辛辣。

    韦昌荣当然是属于跟着时代向前的人群,紧跟着韦泽这么多年,亲眼看着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韦昌荣只是叹道:“这些兄弟真是想不开啊!”

    “想得开也好,想不开也罢,中央委员会已经陪他们闹过了。接下来中央委员会就该讨论中央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