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88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588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罗马尼亚军舰也在试图在这阵风雨中避开危险。毕竟是一千多吨的船,抗风浪的能力远不如五六千吨的轮船。

    又过了一阵,中国船队惊讶的发现,罗马尼亚军舰居然在大雨不知去向了。这么糟糕的天气,加上又快到了夜晚,海面上可视度极低,哪里能看的那么清楚。

    面对如此好时机,中国轮船迅速交换了信息,“开始南下!”

    蒸汽机卯足力量推动了螺旋桨,中国轮船此时已经是全空,船只发动马力开始一路南下。

    不到天亮,中国船队就赶到了博斯布鲁斯海峡的北口,此时暴雨已经停歇。中国船队立刻发电报给中国方面,“我们已经脱离罗马尼亚人的控制,此时准备通过博斯布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请大家注意此事。”

    奥斯曼土耳其在博斯布鲁斯海峡的人员并没有阻止中国船队的通航,当船队驶出黑海,驶入地中海的时候,全部人员只觉得这些天来压在心头的重担被甩在一边。吃海上饭的人对海军也有足够了解,罗马尼亚海军根本不可能撵到地中海来。就罗马尼亚那个国家,也不可能有别的国家为了罗马尼亚而和中国翻脸。

    两天后,中国船队经过苏伊士运河,抵达了苏丹港。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大家渴望的是赶紧下船,恢复心情。可前来迎接的人员却面沉似水,一点都没有欢迎同胞的迹象。仔细问完了所有脱困细节,迎接人员的脸色更难看了。

    “到底咋了?”钟大年问道。

    迎接人员无奈的摇摇头,“罗马尼亚海军有艘船沉没了,船上不少人失踪。他们硬是说你们用轮船撞沉了他们的军舰!”

    “放他娘的屁!”钟大年大怒。

    迎接人员摆摆手,“咱们的船根本没有什么损伤的迹象,怎么可能是咱们撞的。再说,军舰被民船撞沉,也真亏罗马尼亚人能编出这样的理由!”

    PS:今天只有一更

第79章 乱站队(十七)

    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的编辑有些紧张,紧张的原因是他对面的那个有着两撇大胡子的男人。这个人一看就不一般,他的眼睛细长,给人一种眯缝着眼睛看人的感觉。魁梧健壮的身材,还有充满警觉的姿态,都仿佛能随时对别人发动进攻。

    “米哈耶夫老爷,现在已经有人在调查我们的报社,认为我们最先的报道是有人指使的。”编辑试探着说道。

    “哦?你们的报社发表什么文章难道不是你们自己决定的么?”米哈耶夫老爷语气冷淡的说道。虽然他心里面很明白编辑到底是指的有关中国人的报道,不过作为布加勒斯特当地有活力团体背后的大老板,米哈耶夫老爷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必要大惊小怪。

    碰了这个一个软钉子,编辑却没有放弃。他继续尝试着说道:“米哈耶夫老爷,如果您能够帮助我解决那些麻烦,或者……或者您能再给点,让我去摆平那些人,这件事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皱了皱眉头,米哈耶夫老爷看着这位编辑。虽然罗马尼亚没有“小白脸没有好心眼”的话,但是有着同样内容的俗语。这帮玩笔杆子的家伙见钱眼开,给点钱什么都敢干。可是一旦要他们承担结果的时候,这帮人就怂了。不管编辑怎么看待所谓“有人调查”的问题,在米哈耶夫老爷看来,只要一句话“我们只是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写新闻的”,这件事就能糊弄过去。

    为了收买编辑,米哈耶夫老爷给的钱可不少。按照有活力社会团体的价码,只要拿出三成,就足以收买一些打死都不会改口的家伙。到时候让这些人承认自己给的消息,编辑也承认自己想弄个大新闻出来。什么问题都能轻松解决。

    想到这里,米哈耶夫老爷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些钱你都自己用了吧?”

    编辑没想到米哈耶夫老爷冷不丁问出这么一句来,那些钱他的确是自己给用光了,要给家里添置些东西,要给老婆购买能够拿出手的首饰,要给孩子交学费,让他们上教会学校,还得试图疏通一些教会的关系,以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有可能的东正教牧师,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这次飞来横财仅仅让编辑敢在第一步上作出尝试,真的想继续往后推进,那还需要更多的钱。

    “米哈耶夫老爷,您这是什么意思。”编辑问道。

    已经无需再多说什么,米哈耶夫老爷已经明白自己对面的编辑是个什么货色。在米哈耶夫老爷从一个地方有势力的家族开始,一步步成为布加勒斯特商会的重要成员,一步步成为当地有活力团体幕后老板,一步步在罗马尼亚畜牧业领域拥有了有很大发言权的过程中,这种货色他见过太多。而且无一例外的,这种货色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掉了。

    这种渣一样的家伙居然敢向米哈耶夫老爷索要钱财?居然敢让米哈耶夫老爷给他擦屁股?对编辑的要求,米哈耶夫老爷只是从容的笑了笑,“到底是谁在调查你?”

    听了这个问题,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的编辑如释重负,他连忙说道:“米哈耶夫老爷,据说是王国的陆军派人在调查我。据我得到的消息,他们好像认为我和王国的海军有什么关系。”

    编辑毕竟是文化人,说起这些时候他的声音里面既有紧张,也有着极大的兴奋。这种态度让米哈耶夫老爷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那帮读书的家伙大多都有这样的特点,好像被人关注之后就能给他们极大的兴奋感。

    把编辑的情报全部套出来之后,米哈耶夫老爷让编辑这几天在家等消息。然后就把编辑打发走了。

    编辑家是个非常小资的住处,和那些豪门大户一样,他们也是独栋的院落。如果那也能称为院落的话。小小的房屋,小小的前院。这种样式的住宅一栋挨着一栋,挤的密密麻麻的。住户们大多都是和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一样出身的家伙,有点小地位,也仅仅有点小地位而已。距离真正的统治阶级相去甚远。

    就他们的住宅来说,如果在尖酸刻薄的社会评论家嘴里,也会被嘲笑为怎么都脱离不了穷困底层。不管在前院里面如何尽心打理,甚至种上一些比较罕见的植物。可是在房屋后面依旧是两排房屋中间有着一条小小的过道,垃圾还有别的杂物通过这条小通道运输出去。尽管房屋面对这条小通道的方向上有墙壁,却罕有人在这面墙上开窗户。因为这条通道里面总是弥漫着难闻的气息。

    两天后,几条黑影就通过这条通道溜到了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的房子后门。其中几人待在后门旁边的暗处,其中一人敲响了房门。编辑开门之后只见到一人在门口,又听那人低声说道:“我是米哈耶夫老爷派来的人。”

    这下他放了心,把人让进屋内,编辑赶紧关上了后门。那人递给编辑一个钱袋,仅仅在手上掂量一下,那分量就不轻。编辑赶紧把钱袋打开,看着钱袋里面那些金的银的,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笔钱足够继续打通一些关节,让他的儿子向通往东正教牧师的道路上更近一步。只要有儿子当上牧师,甚至继续前进成为更高级别的大牧师,那编辑的家庭才能算是真的一步登天。当然,想登上天,最好的阶梯就是用钱铺成的。

    太过于关心自己家族的前途,编辑忽略了空气中的一丝异味。更没注意到那个从黑暗肮脏的小通道里面走过来的那个人已经灵巧并且不引人注意的绕到了编辑背后。那人从一个铝盒里面拿出一块手帕,从后面轻盈的靠上来,手帕捂在了编辑口鼻之上,而那人的另外一只手则连编辑的手,和钱袋一起紧紧抓住。

    手帕上是从中国在和罗马尼亚建交时候建立的友好医院弄来的乙醚,整个罗马尼亚首都也就这医院有量比较大的这种货。那是用来进行手术麻醉的,不过高级的有活力社会团体也发现了这玩意的其他使用方法。

    没过多久,编辑就被麻醉了。那人屏住呼吸,任由编辑软软的倒下。他的一只手还紧紧抓住钱袋,不让这东西掉落在地上。确定了编辑完全被放到,那人趁着肺里面最后一点空气被耗干之前打开了后门。他的几个同伙很快溜了进来。

    几个人都是很有经验的,在打字机的劈啪声中通忙活完。他们仔细的关上后门,从那条黑暗的过道里面溜走了。终于到了安全的地方,为首那位把从编辑那里拿回的钱袋扔给这这帮兄弟中为首的那位,“这是给你们的辛苦钱。”

    忙活了一番之后得到的应得的报偿,几条壮实汉子的脸上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朴实笑容。几个人很快就散伙,分头消失在布加勒斯特热闹的人群中。

    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的老婆到了傍晚才带着孩子回到家,神学院是寄宿制,夫人和孩子都穿着新买来的漂亮衣服,在她们的小圈子的里面很是风光了一把。回到家的时候,夫人那股子兴奋劲还没过去。一进门,夫人就觉得不对劲。小小的楼房一楼客厅里有股子微微的屎尿臭味,等夫人上楼的时候,却发现这股子味道越来越浓郁。寻味而去,夫人发现味道是从丈夫的书房半开的门里传出来的。

    皱着眉头推开门,夫人就看到椅子倒在地上,他丈夫脖子上细着绳索,高高的挂在楼顶的房梁上。也许是被夫人惊恐的尖叫声震动。一团卡在裤管里面的柔软污物滑落下来,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板上。

    《布加勒斯特消息报》成了布加勒斯特市其他报纸大消息的来源,编辑悬梁自尽。打字机上有一份没完全打完的信,编辑在信上面承认他收了外国人的钱,捏造了消息。在内心的极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求解脱。桌上还有一瓶打开的酒,酒瓶里面基本上全空了,酒杯中还有大半杯没喝完的酒。

    此事牵连挺大,所以法医也介入。经过验尸,发现编辑的胃里面的确有不少酒。所以心情郁闷之下喝酒解闷,最后选择走上绝路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实。

    当然,这时代没有血液化验,如果有的话,就能发现编辑的胃里有酒,可血液中酒精含量微乎其微。只是用这种事情来责备19世纪末的法医不专业明显是不合适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以罗马尼亚此时的水平,法医能够检验死者胃里的东西,已经是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行动啦。

    编辑之死引发的轰动让最近一直不消停的罗马尼亚外交领域再次受到了震动,这件事无疑给中国解了套。普遍的看法是,既然中国人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那么此事应该与中国无关。而编辑那封没有打完的信中所说的“给钱的外国人”到底是什么人,这在很久之后一直是罗马尼亚乃至欧洲很多人讨论的焦点。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大国之间的争夺让所有人都疑神疑鬼,英国、法国、俄国、奥斯曼帝国、帝国、奥匈帝国。各种外国势力都在罗马尼亚有很深的介入,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嫌疑犯。

    因为康斯坦察港大火引发了罗马尼亚全国范围内的苜蓿短缺,米哈耶夫老爷经营的苜蓿销售在其中大赚了一笔。这件事并没有引发任何国家的注意,更没有在和人文件里面有人提及。

第80章 乱站队(十八)

    “这TM肯定是俄国人干的!”英国外交部的会议上,几位头头的面前都放着《泰晤士报》,其中一位头头手指戳着报纸上那篇有关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离奇自尽的文章,大声吼道。

    20世纪末期的时候,英国外交部的头头搜集消息是靠看电视,19世纪末期,英国外交部的头头搜集消息是靠看《泰晤士报》。《泰晤士报》这片新闻写的还很不错呢,即便是派去罗马尼亚这样的没什么份量的小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的水准依旧不一般。整件事情讲述的清晰明白,对于这件事牵扯的复杂国际内幕也有很深的分析。

    无疑,泰晤士报将这件事认同为大国在罗马尼亚角力的一个典型案例。泰晤士报的记者可不是空口胡诌,这个时代的泰晤士报在当地的记者往往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二大使”,对于大英帝国的“第二大使”,罗马尼亚可是不敢得罪。所以记者调查出了布加勒斯特消息报编辑死前很是用英镑消费了一把。一个编辑手里怎么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笔英镑,如果说这没有大国介入,谁也不信呢。

    既然这人死前用的是英镑,英国就很容易被联想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而英国佬很清楚,真正接受英国人指使的报纸根本不是布加勒斯特消息报。英国人的确利用了此次事件推波助澜,试图阻止中国在黑海的商业行为。不过英国佬也只是利用,却不是主使。最有嫌疑这么干的国家无疑就是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