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0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50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取更小口径的子弹不仅仅是中国一家的思路,世界主要工业国都有这种尝试。这种尝试的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子弹口径变小等于装药量变小,装药量变小意味着子弹威力变小。想保持子弹威力,就得使用精制黑huo药,精制黑huo药又意味着成本大大增加。

    那些主要工业国都生产过9。5毫米口径步枪的样枪,这种步枪的确轻巧,对于行军压力降低不少,子弹携带量也增加了。核算成本之后,各国都得出精巧轻盈的9。5毫米口径步枪在费效比方面远不如傻大黑粗的11毫米传统口径步枪。

    德国人也暂时相信了李新的话。随着金属壳子弹的成熟,颗粒黑huo药与di火的配合将黑huo药的潜力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到底是填装球形颗粒火药,或者是填装粉碎型的颗粒火药。di火是放在后方中央,或者是放在弹壳一侧。各国的实验都很多,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果。中国的子弹小口径化,以及弹仓式设计,都只是步枪技术发展的诸多选择之一。德国自己也有很多新设计新思路,他们很想与中国此进行合作。就如之前双方已经进行过的合作一样。

    李新当然没有拒绝,中国现在已经不需要直接与某个或者某些欧洲国家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除了英国之外,中国也没有必要特别与某些欧洲采取敌对政策。明白了欧美国家对中国世界列强身份的认同,李新知道中国现在已经不再需要继续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折腾了这么久,也该由其他国家来承担起吸引世界人民眼球的工作。至于是谁站在中央,那就看命运的安排吧。

    在北欧的瑞典,李新再次见到前瑞典驻华大使和他女儿。在李新的记忆里面,那个孩子曾经与左志丹跳舞的小姑娘比洋娃娃还可爱。这次的重逢让李新稍微有些失望,那个小天使一样的美女已经成长为一位满脸雀斑,壮实高大的年轻北欧女性。故人重逢,李新突然生出一种不怀好意的想法。若是左志丹再次见到这位北欧女性,也不知道他到底会做何感想。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戏谑。瑞典方面其实颇为担心俄国人的动向。德国与奥匈帝国和俄国结成了三皇同盟。俄国牛一把,能够暂时提升一点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地位。可俄国牛起来之后,俄国周边国家没有不担心的。

    “部长阁下,我很想知道中国到底在这次行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瑞典外长问道。

    “我们是真的希望和平,并不是因为德国或者奥匈帝国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李新给了答复。

    瑞典外长将信将疑,他继续问道:“您认为这样的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呢?”

    李新心里面想的是,估计中俄之间的和平大概能维持到中国和英国下次决出胜负的时候。这话肯定是没办法公开讲,即便这是公开的秘密,却也不能来一次秘密的公开。

    “和平是所有国家都真心期待的,我们中国是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只要有助于和平的行动,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推动。”李新说道。

    这话其实就跟没说一样,什么叫做推动和平?嘴上吆喝几句就是推动和平的行动,但是这种行动除了表面意义之外大概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内容。但是李新第一次见识到了欧洲报纸的做法,“如果俄国进攻瑞典,中国会对俄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么一个标题就出现在瑞典的报纸上。

    当然,编辑很懂得玩弄小伎俩,标题尾部是个大大的问号,说明这是个疑问句。

    既然是疑问句,文章的内容就是报社编辑天马行空的一通胡诌。这件事的影响还不小,等李新从美国访问后到了俄国,俄国外交大臣把早就准备好的报纸推到李新面前,希望他能够对此做出解释。

    “那我先问您个问题,”李新面对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这位欧洲的老牌外交家并没有丝毫顾忌,“黄金已经送到了吧。”

    中俄双方最终还是选择了陆路运输,火车把黄金运到库伦,再由大车队送到边境,交给了等在边界的三万俄军手里。也就在新边界上,双方代表在清点完黄金之后,正式签署了协议。此时黄金已经运到了莫斯科,对李新的问题,俄国外交大臣给与了肯定的答复。

    李新继续说道:“那么,您觉得应该相信中国的诚意,还是应该相信报纸的话?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之后得到的和平,我们当然愿意维护。瑞典报纸说什么,我们阻止不了。他们搞出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为的是增加报纸销售量。我们中国已经有英国这个敌人,与俄国继续战争的意义何在呢?”

    俄国方面关注此事的目的是想确定中国有没有与俄国周边国家达成军事同盟的计划,李新既然明确告知中国没有这个打算,俄国也只能暂时相信。

    此时已经是10月12日,李新访问结束之后就急着回国。三会马上就要召开,身为外长,若是没能正式参加三会,这也完全说不过去。

第335章 外交推动(十一)

    李新在10月16日那天就乘上了专用的游轮,踏上了返回国内的道路。出去港口不到半天就接到一封电报。电报上告知李新,中国已经与日本谈妥,再次派遣大使到日本明治政府那里。外交部询问一下李新对新人选的态度。

    李新对这个消息很是意外,明治政府这么快就向中国屈服了么?他原本以日本的态度,总得坚持一年多,甚至是等待英国重返日本。

    明治政府的确这么快就暂时屈服了。木户孝允坐在大久保利通对面,10月的东京正是深秋,庭院里面的枫叶通红似火,飘落的枫叶在地面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火红。几片枫叶飘落在庭院里面的小水潭中,树冠遮住了日光,幽暗的水面点缀着醒目的红色叶片半沉半浮,有着一种令人陶醉的美丽。

    木户孝允却没有欣赏这些,他有点焦虑的说道:“在现在这种时候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会被认为是叛国的!”

    “他们想这么骂我们,那是他们的事情。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自己能否下定决心。”大久保利通语气颇为淡定的答道。不过想到现在日本国内的反对者,大久保利通忍不住冷笑起来,“呵呵,木户,那些士族咒骂我们导致了北海道讨伐战失败。可我现在倒是觉得讨伐战很成功么。若是他们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般忠于天皇,士族们为何要抱怨死了几万人?他们应该夸称自己在北海道杀了几十万逆贼的功劳才是。”

    木户孝允和这时代的武士一样,也亲手杀过人。他当志士时代被幕府追杀,曾不顾性命持续在京都地下活动。长州藩在戊辰战争中作风凶狠杀戮很重,木户孝允也参与过制定战争计划,亲自下了不少命令。听了大久保利通这冷酷的发言,木户孝允也忍受不了了,他很不高兴的说道:“大久保,你这么说实在是太过分了!”

    大久保利通并没有因为木户孝允的不高兴而生气,他从容的给自己倒了杯茶后才继续说道:“木户,这些人迟早都会造反的。他们反抗国家的时候只会被当作逆贼处死,现在让他们的死是在为国捐躯,我是在成全他们的名声。”

    这次木户孝允并没有立刻反驳,大久保利通说的内容非常残酷,却是一针见血。明治政府成立之后,下达“藩治职令”(统一各藩官制,强化政府对藩的监督控制;不受门第和旧习限制,提拔人才;藩政与藩主的家政分离),接着又在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一起推行“奉还版籍”;同时要求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向朝廷贡献兵力,设立御亲兵;后又实施“废藩置县”。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要改造旧日本,推动工业化发展。在用新制度替代旧制度,就一定会遭到旧制度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废藩置县后,旧有的社会主流体系被彻底摧毁。新制度下面的所有官员都是通过国家控制的教育和考试体系层层选拔出来的。在这个方面,大久保利通等人完全照搬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这个制度的威力很容易就显露出来,相同的选拔标准,相同的公务员考试题目。大量支持中央集权的人员成为了公务员预备军。

    士族利益代表者西乡隆盛等人搞出了“征韩论”,经过御前会议讨论之后遭到了天皇正式否定。西乡等征韩五参议愤然辞职,大批持士族立场的官员和近卫军军官也随之辞职。支持中央集权的公务员们轻松接掌了明治政府的各级官职。

    到了此时,双方的矛盾已经接近不可调和的阶段。讨伐虾夷共和国的军事行动算是最后妥协的可能。在6月,发现战局不利的大久保利通就要求士族军队暂时撤出北海道。士族军队拒绝了大久保利通的建议,继续在北海道坚持作战。等战局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士族们就要求政府军出动,来扭转乾坤。

    木户孝允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他也没办法。虾夷共和国的海军中聚集了日本相当优秀的一批海军指挥官,他们不求歼灭明治政府的海军,而是极力拖住明治政府的海军。政府军已经无力援助。

    士族军队被歼灭,双方的矛盾再也没有了缓和的可能。民间的士族们强烈要求明治政府集体辞职,由士族们选出的政府成员组成新政府。明治政府根本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木户孝允也看透了这帮人背后隐藏的心思。

    “大久保,你相信能够说服中国不支持他们么?”木户孝允把话题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中国正在支持虾夷共和国,内战一起,保不准中国就会继续支持士族。

    大久保利通答道:“你多看看来自中国的书,中国的皇帝韦泽一直在打击他们国内的封建制度,如果支持了士族,就和他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驰。我认为以当下的局面,他不可能支持士族。”

    “但是我们和英国结盟,士族是主张摆脱英国的控制,完成攘夷的使命。中国与英国已经打了一仗,未来应该还会继续打仗。从这个角度来看,支持士族对中国不是坏事。”木户孝允指出了他所担心的事情。

    “恢复外交关系,本来就是对中国的示好。既然木户你有这样的担心,就更应该推动与中国的联络才对。”大久保利通指出了木户孝允逻辑上的错误。

    当木户孝允无言以对的时候,大久保利通继续说道:“我们日本从来不是中国的藩属,我们当然需要一个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日本利益的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交流本来就对日本有好处,我并不认为中国看不明白这点。至于虾夷共和国的事情,他们曾经说过请天皇派一个德川家的人到北海道去,我们不妨答应他们,就派德川家的人去。现在局面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只需要承认虾夷共和国的藩属地位,让中国不能夺走虾夷共和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但是虾夷共和国那个新宪法……”木户孝允提出了眼下在日本引发了巨大震动的事情。明治政府还是君主制的体系与思路,虾夷共和国的新宪法中则提出了虾夷共和国的建国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平等幸福的生活,不承认特权阶层的存在,以法律形势承认人人平等,不立国教,宗教自由。这样的政治理念在日本比较激进的是知识阶层眼中也是有些离经叛道的。

    “我认为这很好。即便是整个日本都执行这种制度,也比让士族翻天要好上百倍千倍。”大久保利通说着激进的知识阶层都不敢说的话,“有了这样的北海道,反倒能促进日本的进步。对现在的日本来说,我们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有进步。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

    明治政府的使者提出的条件很有点意思,明治政府要求虾夷共和国改名为大日本帝国北海道特别行政区,允许这个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的区旗,区歌,独立的行政税收系统与军队。在外交上可以在其他国家建立领事馆级别的正式外交机构。日本政府实际上承认了北海道是国中之国,但是不接受北海道脱离日本。

    为了让北海道放心,明治政府还提出了军事划界的提议,没有北海道的允许,明治政府军不得进入北方的某个地区之内。而北海道自治政府则有防卫日本北方国土与领海的义务。

    对中国来说,这些倒也没什么。确立西太平洋霸权,进而夺取整个太平洋霸权,对现在的中国来说还早。但是至少世界主要工业国已经知道了中国正在一步步建立起西太平洋霸权。以现在的世界工业水平,有能力掺乎到这个进程的国家一只手就能算过来。能决定这个进程的国家只有中国与英国。虾夷共和国对中国的战略价值已经降低到提供港口服务的水平。

    令派遣军在意的是,日本政府提出,在这个协议能最终签署之前,北海道上不得驻扎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