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36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436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地盘当然要交给民朝中央。”黑成刚清楚明白的给了答复。

    听到这话,林凤祥与石达开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起变了脸色。

第236章 跟对人(十三)

    “我等不会交出甘陕!”林凤祥第三天再次与黑成刚会面的时候认真的说道。

    黑成刚也没有惊讶,更没有不满。他坦率的答道:“如果这是太平天国的决定,我会把这个决定带回给都督。不过太平天国这边有自己的计划么?”

    这的确是太平天国实力派会议的共识,陕西比广西可能稍微好一点,实际上也好不了特别多。陕西与江南相比就差了太多。被从江南撵到陕西的时候,光复军大军围住了南京城,太平军众将只能咬着牙认了。现在光复军距离长安城还远着呢,而新疆比陕西的条件更糟糕。就如这两天的会议里面李秀成所说,“咱们就算到了新疆开疆辟土,之后又会被一句话给打发到哪里?”

    李秀成说出了太平军众将的心声,即便是打不过光复军,也不能让光复军如此这般的蹂躏。大家都反对乖乖对光复军认输。

    林凤祥不是受虐狂,他自然也不愿意任由光复军驱使。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拒绝了光复军的要求容易,太平天国内部实在是找不出自己的未来方向。现实里面太平天国想开疆拓土,就只能向新疆与蒙古方向发展。可那些方向上戈壁万里,或者就是茫茫草原。对于农耕的汉人来说实在是看不到任何可取之处。而且光复军到现在始终不提招降太平军的选项,真的让太平军这帮人老老实实投降,他们也真的不会在山穷水尽之前主动做出如此选择。

    所以对黑成刚坦率的提问,林凤祥一时难以答复。黑成刚也看出些端倪,他没为难林凤祥,直接说道:“彰王,都督命我前之来我问过都督,若是太平军的兄弟愿意投奔我们光复军的话该怎么办。都督想了一阵才说,他觉得太平军兄弟都很有骨气,碍于面子未必肯选这条路。不过我是这么想的,大家以前一起打过仗,情谊在这里摆着。我只想问问彰王,太平军的兄弟可否愿意投奔光复军。”

    对于光复军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度,林凤祥只能长叹一声,不过长叹一声之后他却也想开了。如果双方易地而处,就洪天王的那个操行,只怕是不会让光复军从南京脱身。还给了光复军好几年的时间。

    现在太平军上下都知道打不过光复军,但是知道打不过毕竟不是已经被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即便有人已经起了投降的心思,现在他们也不会选择投降。想到这里,林凤祥说道:“请你回去的时候告诉韦兄弟,我林凤祥一直记得他当年相救的人情。但是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我林凤祥是太平天国的人,就不会不跟着幼天王。”

    黑成刚本来接到的命令就是前来询问一下情况,现在光复军内部问题众多,至少在基本铁路网修建完成之前,还不是全面动手的时机。对于林凤祥的话,黑成刚只是笑了笑,“彰王所说的话,我就回去禀告都督。”

    就在中国内部势力发生变动的时候,英国议会也对中国问题做出了判断,他们的特使赶到了南京,见到了外交部长左志丹。

    “我们得知贵国准备攻打荷属东印度。”英国特使说的直白。

    “绝无此事!”左志丹也说的斩钉截铁。有人说外交就是互相说瞎话,这或许是外交的表面状态。就内在而言,真话与谎言本身只是外交互相表态的一部分。错误理解了对方的想法,才是外交上的问题。只要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准确的传达给对方,真话或者谎言本身就没有什么区别。

    听左志丹答的明确,英国特使认为或许中国此时并没有与英国正面开战的打算。这也是英国议会做出的判断。得知中国意图吞并荷属东印度,英国议会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道义上的问题。英国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加内水就那么不到30万平方公里,却掌握着数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殖民地这等事从来不是能拿到桌面上来谈的,各国殖民地之间的大小冲突接连不断,如果这等事情在桌面上谈起来,欧洲国家就可以天天往死里打。

    英国议会不能接受的是中国挑战英国的全球霸权,如果中国只是对某块殖民地产生了兴趣,在不触及大英帝国全球霸权的基础之上,是完全能够用谈判来解决矛盾冲突的。

    所以英国特使就开始努力向左志丹进行这种想法的交流,毕竟中国的铁甲舰在南海航行着,而且这支舰队面对英国舰队攻击的时候没有一触即溃,而是奋力抵抗,双方之间现有实力的差距没让英国占到什么大便宜。仅此一条,英国人就需要给中国以足够的尊重。

    也许是文化差异,或者是左志丹本人有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总之谈了两个多小时,左志丹最后才明白过来,英国人坚决不接受中国以武力吞并荷属东印度的战略。但是,如果中国在英国人主持的会议上向荷属东印度提出“正当要求”,英国并不在乎履行世界霸主的职权。也就是主持一场谈判。

    “你以为你算老几啊!”左志丹心里面骂道。这是打下天下的开**人特有的心态。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英国人的态度可以说非常友好了,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中国承认英国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而已。荷属东印度那么大,当地的荷兰人又那么少。中国有充足的人力,有值得让英国远东舰队尊敬的实力。荷兰人害怕中国人进入荷属东印度,千方百计的想拒绝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开办种植园,开矿。英国可不害怕这些,英国议会甚至认为如果让中国在荷属东印度赚些好处,反倒可以促进中国认同并且尊敬英国在远东的秩序。

    但是左志丹很明显不认为这种态度有什么友好可言,中国与英国完全不同,中国并不需要殖民地,中国需要的是国土。允许中国在荷属东印度投资,利用当地的土地矿产等条件并没有什么优厚可言。只要中国占领了荷属东印度,那一切权力都会随之拥有。所以左志丹真正在乎的只有一句话,“英国坚决不接受中国以武力吞并荷属东印度的战略”。

    双方坦率的交流了意见之后,左志丹就去见韦泽汇报情况。令左志丹感到意外的是,韦泽竟然对英国开出的条件非常感兴趣。这也怨不得两人有不同看法,韦泽可是知道当年英国人的嚣张,以及中国当年的低下地位。能逼着英国人在荷属东印度问题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让步,这绝对是国力的胜利。韦泽原来以为英国人会毫不留情的派遣大舰队一路炮击中国海港呢。

    韦泽本想让左志丹和英国特使谈论这个问题,不过看着左志丹那一副“天朝上国”的气派,他把最初的话咽回肚子里头,换了个说法,“我要见见英国特使。”

    对全球都有比较准确认知的两人之间的谈判就相当理性,双方就英国在西太平洋的地位问题进行了相当认真的讨论。

    中国夺取了整个婆罗洲这件事的确引发了英国人的不快,而且中国在婆罗洲迅速站稳脚跟,对婆罗洲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事情让英国人很不爽。但是这还不足以让英国为此与中国撕破脸。英国巨大的殖民地上的开发程度很低,他们实在是找不到为了一个婆罗洲就和中国开战的理由。英国需要的仅仅是中国尊重英国人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中国的扩张到此为止。

    确定了英国特使带来的英国议会态度之后,韦泽坦率的说道:“我们愿意尊重英国在西太平洋的地位。除了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之外,我们不准备继续谋取更多的土地所有权。”

    左志丹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心里面则是有些咂舌,韦泽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非常坦率诚实的一个人,他从不对对同志说瞎话。可是韦泽对英国特使说起瞎话的时候真的是情真意切,如果不是左志丹深知韦泽对东南亚甚至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态度,他也会被韦泽语气中那种深刻的欣喜与真诚合作的期待骗过去了。

    说完了自己的保证之后,韦泽继续说了下去,“我认为我们的谈判进行的太晚,英国的海军实力强大,所以让我们担心英国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到荷属东印度那边去。”

    听到这完全符合事实的恭维,英国特使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对面的是中国的皇帝,中国皇帝的帝位在全世界都是被认同的。这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就那么几位,印度女皇兼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中国皇帝,土耳其大苏丹,俄国沙皇,神罗皇帝,埃塞俄比亚皇帝,除此之外的国家即便自称皇帝,也只被认为是个国王而已。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中国风潮中,欧洲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无比憧憬,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模仿自中国的科举制度。所以英国也知道中国的王朝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韦泽现在能称为中国皇帝,自然就得到了相应的荣耀。

第237章 跟对人(十四)

    “西班牙在南海附近的岛屿是我们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的,必须归中国所有。”韦泽向着英国特使坦率的谈着源于殖民主义立场的发言。

    “陛下确定不会继续扩张中国的领地么?”既然韦泽用殖民主义的立场发话,英国特使也用殖民主义的立场回答。如果韦泽不能完全承认英国人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那一切问题都没有讨论的必要。

    韦泽很清楚英国人的想法,他坦然答道:“我们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对外行动,除了与西班牙人的之外,都会请英国参与商议。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签署协议。”

    此时的西太平洋刨除掉西班牙人之外,剩下的就是英国、荷兰、中国三家。当地固然还有些地方上的什么苏丹国,但那种“国家”并没有真正被认为是国家。允许它们存在的原因只是为了方便英国与荷兰统治当地而已。

    特使倒是有些为难起来,韦泽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中国承认英国在西太平洋主导地位的代价就是英国抛弃西班牙,承认中国对吕宋与马里亚纳群岛的统治。现在英国远东舰队为了给中国点教训,已经派出了自己的舰队冒充西班牙舰队骚扰中国,一旦协议达成,就意味着太平洋上的“西班牙舰队”就从此消失。

    身为经验丰富的搅屎棍的代表,英国特使心里面是非常不爽的。其实英国议会里面也有比较强硬的发言,希望能够给中国更多的打击,让中国更清楚的认识到英国强大海军的事实。只是此时英国好不容易与中国有了规模庞大的贸易,而且这些贸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英国也很担心万一打的过头了,中国撕破脸和英国硬上。英国海军再强,现在也没有能力打进中国的南京,逼迫韦泽签署条约。英国联军已经很强了,还是在欧洲作战,克里米亚战争中南线取得优势,可北线就没能撼动俄国人的防线。最后战争以俄国不割地不赔款,只是放弃了一些原本的要求而已。战争的巨大消耗让英国人也有些吃不消。所以英国议会最终才选择了一个比较和缓的态度。

    “我们并不能做出这样的承诺,但是我们也不会介入西班牙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战争。”英国特使答道。

    “哼!”左志丹重重的哼了一声,这是在提醒英国特使,别以为中国不知道“西班牙舰队”的真相。

    对于这样的提醒,英国特使毫无反应。外交就是这样,大家只图利益。正面握手,背后插刀,义正词严的说着各种谎言,这都是外交的常态。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掌握局面的主动性。英国人不可能承认放弃对中国的武力威胁。

    韦泽也不在乎这个问题,英国人不会放弃对中国的武力威胁,韦泽也不会放弃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地的渴望。决定这个时代重大问题的方式从来不是谈判,而是铁与血。既然中国现在的铁比英国人少,韦泽也愿意坦率的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尊重这个事实。

    最后中英达成了一个意向,双方可以签署一个中英东南亚协调协议,协议规定任何与中国有关的军事行动,中国都要先于英国进行协商,如果英国反对的话,中国有义务停止在东南亚范围内的军事行动。但是韦泽要求必须把吕宋、马里亚纳群岛、婆罗洲排除在东南亚范围之外。

    英国特使当然不能答应,他表示会回到伦敦与英国议会讨论此事。

    东南亚的主导权问题讨论完了,军事问题讨论完了,剩下的就是经济问题。这个问题就容易的多,中国的要求就是在荷属东印度租借到土地,开辟种植园。并且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开矿的权力。锡矿是东南亚特产,中国也需要大量锡矿。

    婆罗洲附近有油田,可这些油田基本都是海底油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