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8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38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职务。至于直接反对皇帝的人也不是没有,但他们反对的是具体的事情,谁也不敢反对皇帝的理念,至少嘴上不敢反对。”

    以前左宗棠从来不考虑这样的问题,等他真的考虑起来之后,左宗棠突然冷笑一声,“满清是只允许被安排成反对者的那一小部分人装模作样的说些反对的话。”

    “明白了!”韦泽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搞民主怕什么反对。反对男女平等绝非是施恩一个人的想法,反对建立人大的也绝不会只有施恩一个人。方才韦泽有些忧心忡忡的原因还是对反对者太在乎。

    第二天常委们把说明文都给交上来了,看文章,常委们对与普通人,湖北省省长,光复党党员,光复党全国代表会议的代表之间的权力、义务,以及承担的法律、纪律、职权范围都是门清。这些都是中央早就反复强调,多次组织学习的内容。常委若是不清楚,他们就可以去党校学习进修啦。光看说明文,每个人都不用送去党校学习。

    “那咱们就开始讨论施恩同志的事情吧。”韦泽开了头。

    常委没有一个是傻瓜,韦泽不会吃饱了撑的让常委写这种说明文,归根结底还是要统一对施恩处置的标准。即便是真有人不明白,写了说明文之后联系实际,大家也都明白了。

    毕庆山身为总理,领导各省的省长,所以他先说道:“施恩同志反对党有关男女平等的决议,这是绝对不应该的。他以庞聪聪同志是女性为理由,要求组织罢免庞聪聪同志的职务,这是严重不尊重组织原则的发言。我觉得先停职吧。”

    停职是大家都觉得必然发生的结局,毕庆山说完之后其他常委都不吭声了。大家现在就看韦泽的意思,如果韦泽也表示认同,这个决议就生效。

    “停职之后呢?”韦泽问。

    “停职之后让他做出深刻检查,之后的处置看他的检查情况吧。”毕庆山说道。

    没有常委求情,也没有常委把此事与施恩反对建立人大联系起来,这让韦泽有点讶异。难道一篇说明文就能让常委们有了这么端正的态度了不成?心中有疑惑,韦泽却也不能无限的上纲上线,他答道:“就这么处置吧。”

    全国代表会议的会场前面有看板,施恩的处置公告一出,看板前面挤满了人。接着就是各个省的代表团都接到了通知,一位省长被停职反省,这可是个大事件。有关此事的各种小道消息漫天飞。

    当晚就有湖北代表湖北军区司令吴辽前来求见韦泽,一见韦泽,吴辽就说道:“都督,施恩同志反对男女平等也是因为他家的事情。搞了婚姻法之后,他二老婆和他离婚了。你说他心里面没气也不可能啊。都督,你能不能放他一马。”

第152章 基本原则(六)

    翻看着人事部的资料,韦泽也有点惊讶起来。施恩同志现在有三个老婆,还不包括和他离婚的二老婆。他二老婆之所以和他离婚,是因为他二老婆是广东人,比较早参加了革命,在广东有自己的工作。两年前开始强化男女平等政策,施恩作为公职人员的二老婆就提请离婚,据说双方还闹的很僵,湖北政法委毕竟不敢抵抗政策,最终判决合法离婚。施恩的二老婆带了脸上的伤痕回了广东。

    韦昌荣领导的人事部门表现出的情报收集能力让韦泽很是佩服。韦泽所交代的原则,不包含情绪,不带人事部门个人倾向,文案里面都做到了。那些饱含了情绪与倾向的重要细节都一一在案。至少韦泽带着他21世纪养成的观念读完之后,对施恩的评价大大降低。

    韦泽对施恩很有印象,这位同志和其他高级干部一样出身军队,以前在陆军干过,后来作为后勤部长林阿生的继任者执掌了后勤部。之后在其他职务上调动,最后当上了湖北省省长。这种出身的同志有点大男子主义倒是很容易理解。是不是有大男子主义并非是韦泽真正关心的,那是施恩的个人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他在接受纪检委管理,如果他没有认识到个人意见必须服从党的决议,那么施恩接下来的路会很难。

    柯贡禹见韦泽看完了报告,他说道:“我们现在也已经向施恩同志讲清楚了,他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与中央的决议保持一致。并不是现在谁要整他,更不是都督你偏袒庞省长。”

    韦泽静静的听着,尽量让自己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要把别人的事情强加到自己身上,那么做是不实事求是的。韦泽也是吃了很多苦头之后才理解了这句话。所以他就是认真的听,并没有做什么预先的设定。

    “所以施恩同志说,他想见你一面。”柯贡禹说出了最新的情况。

    “好吧。等我这两天忙完了就去见他。”韦泽也没有问施恩在政法委继续说了什么,柯贡禹是个很谨慎的人,如果施恩真的态度良好,他肯定会有所说明。既然柯贡禹不谈施恩是不是有态度的转变,想来情况并不乐观。

    柯贡禹也没有再说什么,最近党的中央会议对组建人大的态度非常抵触,韦泽已经在竭尽全力去说服同志们,这个工作可不轻松。

    大部分常委都已经谈过话,现在还需要和林阿生谈。作为韦泽早期干将,林阿生从后勤部跳到政法委,是建立起司法体系的功臣,也是施恩的老上司。人大理论上有立法权,韦泽想最后再去找林阿生谈,出了施恩的事之后,这次会面就有点引人深思的味道,这是韦泽始料不及的。

    政法委书记是常委,谈对施恩的处置时,林阿生并没有发言。听了韦泽谈完建立人大的事情,林阿生斟酌了一下言辞,“都督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反对基本理念吧?”

    “只要基于理念的政策能执行下去,个人是不是反对我倒没有那么在意。”韦泽也实话实说。

    林阿生听着这话,眉头微皱,“都督,你有没有想到为什么有人蹦出来反对呢?”

    “肯定是他们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呗。”韦泽回答的干净利落。

    听了这话,林阿生的眼神立刻锐利起来。到现在为止,光复党党内的主要说法还是大家怎么一起通过革命来推进国家社会的进步,当然也有同志们个人得到的利益。韦泽现在这话可以说是公开把革命的副作用给挑明了。

    韦泽既然这么讲了,林阿生也没什么好顾及的,他盯着韦泽说道:“都督,政法委的同志们对人大意见很大,法是都督立的,大家没任何好说的。法是党中央立的,大家顶多是多找人吵吵架,对他们不接受的部分理论一下。但是这人大算什么,一群外人凭什么管到我们头上来了?”

    分权的感觉就是这样,政法委的同志有如此感觉一点都没让韦泽觉得奇怪。立法权是国家的核心权力,谁立法谁就是权柄的真正执掌者。行政与司法作为实践一方有着强大的力量,甚至能反过来把立法者弄到痛苦不堪。可那毕竟只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到了真正分个高低的时候,立法者一句话“我是最高权力机构”就能让实践一方不得不低头。更不用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只有皇帝在思想上才知道人民起来造反,皇位就可能不保。官员们只用对皇帝负责,任免官员的大权在皇帝手中,人民说什么都不管用。

    “政法委的同志是不是觉得人大就是大外行,立法理念他们不懂,宣传法律的时候他们能不搞错就谢天谢地。至于宣传法律的效率,他们也未必真的比咱们政法委更有效。另外,搞监察有纪检委,有政风办,人大就是多此一举。”韦泽问。

    林阿生皱了皱眉头,他忍不住问道:“难道有其他同志先找过你?”

    “没有。”韦泽摇摇头,“我提出的建立人大,这些自然是我要先考虑的。”

    微微叹口气,林阿生说道:“看来都督是一定要建立人大,那我先表态,都督要建立人大,我一定会支持,政法委也会支持都督。”

    韦泽一直认为政法委是会支持人大建立,哪怕是心不甘情不愿他们也会支持。对这些同志就更得和他们谈好,因为这种支持往往透支的是韦泽的号召力。号召力这种东西用起来看着轻松自如,可人人心里都有一笔账,每次透支号召力都让大家觉得韦泽欠大家的,这些帐一笔一笔的积累起来,到了算总账的时候韦泽可就承担不起了。只要时间允许,韦泽都会尽力去说服。

    “建立人大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建立人大的意义在于,让国家和人民结合在一起。让百姓知道这天下不是和他们无关,让百姓知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韦泽说道。

    这话没有触动林阿生,这等理念韦泽不是没有提出过,可国家与人民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光复党实施了包括土改在内的诸多与人民关系密切的政策,但是那些政策总有终结的时候,出力的是光复党、出力的是新政府,挨骂的也是新政府。真的是善恶由人分说,好官我自为之。

    “咱们这些人从来不信官府,可若是有天灾,得到官府放粮的消息,咱们会不会去?”韦泽问道。

    “当然会去。”林阿生回答的很干脆。

    “因为群众知道什么时候该不信官府,什么时候不得不去信官府。有了人大,至少人民知道官府和人民是一体的,他们信不信那是一回事,但是他们至少知道有这么一个理念。这就是我的理念,这个理念我不容动摇。”韦泽的话不长,态度却极为坚定。

    林阿生微微点点头,他问道:“都督想来也该知道为什么同志们会反对喽?”

    韦泽笑道:“我是这么想的,同志觉得按照原本那套,建国之后大家封王封侯,甚至能列土封疆。他们只用向我一个人负责,只要我高兴了,他们就能为所欲为。现在看明显不是这回事么。人大若是建立,原本没有投身造反的那帮老百姓反倒成了最高权力机关,不忿的有,不满的有,不爽的有。还有些同志会觉自己以前昧心的支持了党的理念,可没有得到他们期待的报偿,所以现在后悔了。”

    林阿生见韦泽语气轻松,所说的又全部切中要害,他也忍不住苦笑起来,“都督,有些同志的确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些同志是真的愿意跟着都督走,可周围不少打天下的老兄弟如此不满,他们也受了影响。都督你怎么来说服这些同志呢?”

    “你觉得这些同志比例有多大。”韦泽问林阿生。

    林阿生作为韦泽的干将,他是早就有自己的调查,韦泽一问,他就坦然说道:“铁了心要跟着都督走的,现在怎么也得有四成。虽然也想多捞些,可对现在已经得到的东西很满意,所以不愿意让那些人闹的,至少得有四成靠上。都督,你现在只要能让这两块的同志安心,这人大的事情就没问题。”

    两天后,韦泽在全国代表会议的主席台上大声说道:“我要对大家说的事情很简单,如果我们从各种地方听到的,见到的,知道的那些旧制度管使,满清就不会被咱们打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我们之所以没有现在捏死满清,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有别的要急着干的事情。如果我们今天说出兵,最多两年,我们的部队就能踏过千万里的道路,解放全中国。那时候满清会完蛋,旗人会完蛋,那些满清贵戚们统统都会完蛋。这是我们亲自在做的事情,大家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旧的制度明摆着一定会导致这样的覆灭,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再给填进去呢?我们怎么走到这里的大家都很清楚,不过是十几年的事情么,还远没到忘干净的地步。我现在只问大家一件事,你们是想学着满清的熊样,最后全族被杀得一干二净,还是愿意跟着我求新求变,让国家让家族能千秋万载的延续下去。现在就给我个答复!”

    韦泽提起了造反的历程,对这些代表,对这些高官无疑是当头棒喝。他们或许不理解韦泽的理念,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都理解自己正在无情的摧毁一个旧王朝,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存在都沦为了新政府眼中的蝼蚁。

    正是韦泽把大家带到今天的地位,也只有韦泽指出了通向胜利、荣光的大道。于情于理,大家都找不到不跟随韦泽的理由。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新朝也覆灭了,这些功臣的家族定然是同样下场。这是牵扯大家家族的大事。

    “我们坚决跟随都督!”

    “我们坚决跟随陛下!”

    一众韦泽铁杆们带头喊起了口号,支持者们跟着喊起来。没有反对韦泽想法的那些人也加了进来。甚至连那些反对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想到自己家族的未来,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所有的声音最后都汇聚成了一句话,“都督万岁!都督万岁!”

第153章 基本原则(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