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9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29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路只用了一天就赶到了吴家镇,张应宸带着增援的两个卒的部队赶到了吴家镇。远远就听到了炮声。见识过清军对永安的炮击,吴家镇的火炮根本不算什么。至于那火枪,更是一大玩笑。不用看,只用听,张应宸就判断出来,吴家镇持续不断的火枪射击纯粹是用来壮胆的。韦泽是绝对不可能让兄弟们以密集阵形进攻吴家镇。

    果然,到了营地之后,张应宸看到部队中杀声震天,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但是没有大规模进攻的动作。这不过是偏偏吴家镇那帮土包子开枪放炮,对其火力点进行观察。

    “韦检点在哪里?”张应宸问道。毕竟跟着侍卫,张应宸还是得赶紧办事才行。

    “韦检点在村子那边。”主持试探性进攻的是韦昌荣,胡成和与韦泽都不在。

    到了村子附近的山坡,张应宸等人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却见山坡上站了好大一群人,更令人惊骇的是,半空中有几张极为巨大的伞正在慢慢降落。远远看那伞的质地,张应宸知道是韦泽部队的帐篷布。水干了之后留下的大块的水渍清晰可见。而伞下面有数十根绳索,绳索下面竟然吊的有人。

    侍卫也从来没见过如此场面,他目瞪口呆的看了一阵,然后有点结结巴巴的问道:“张兄弟,张卒长……”

    凌空飞翔是中国认为神仙才能办到的事情,哪怕是身上背了这么大的伞,能在天空飞,也吓得这些兄弟们心脏扑通扑通乱跳。

    张应宸也没听韦泽说过这件事,他来不及回答侍卫的问题,急急忙忙的往前冲。到了近前,张应宸才见到,原来是一处颇为类似吴家镇后山的地形上,一众兄弟们背上背了那巨大的伞,从离地数丈的地方蹦下来。那些伞好像还有什么在撑着,虽然丝绸很软,却都支棱起来。借助着山风,半空中的兄弟们缓缓向前方滑落。落到地上的时候,这帮兄弟们一个个全须全尾的,竟然是没受伤的模样。

    不过张应宸的实现向其他地方看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对。却见旁边就有一种明显是摔了腿的兄弟坐在地上。还有几个不知道是不是脑袋先着地,脸上有血痕,头上裹着布。还有些摔的不是很重的兄弟一瘸一拐的在别人的搀扶下正在溜圈,想来是要活动开筋骨血脉。

    再细细看,却见韦泽正领着胡成和站在兄弟们跳下来的山坡上指挥。这下张应宸已经明白了,韦泽还是决定从吴家镇防卫相对松散的后山上动手脚。若是有一帮兄弟能够背着大伞从后山上跳下去,落进吴家镇的后墙,那时候只需有人能够守住后墙,大伙就能从后墙那里爬进去。

    这想法很容易就能想到,可是真的把这么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战术变成现实,张应宸还是觉得头一阵阵的发懵。韦泽早就给人一种很难形容的感受,张应宸对韦泽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悸动,韦泽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应宸的想象之外。

    “这……这……这……”能当上太平军的侍卫,自然是悍勇之辈。可这为侍卫跟结巴了一样,反复就这么一个字。张应宸扭头一看,却见侍卫张着嘴,看着兄弟们从原本注定能摔死人的高度义无反顾的蹦下来,然后安全的落在地上。想到侍卫此时的惊恐,张应宸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张应宸尽量用平静的声音说道:“这位兄弟,你先在这里等等,我现在就去请韦检点下来。”

    抛下侍卫,张应宸继续向前走。他这才注意到,韦泽可不是一味的让大家从数丈的高处向下跳。和往常一样,旁边有好几个练习的地方,从几尺到一丈,还有一仗五的高度上,两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了绳子,兄弟们把身上的绳索套在那绳子上,然后跳下来,有竹子做缓冲,兄弟们就这么很有弹劲的慢慢落到地上。

    还有管军事训练的军官,指挥着大伙跳。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姿势,整个人侧过身,腿部也很古怪的样子。谁做的不好,军训官就是指着一通大骂。边骂,自己还边做出相应的示范。

    上到山坡上,张应宸也不管下面的侍卫,而是先跑过去拽住一个大伞看起来。原来伞内竟然用竹条扎了一个架子,就跟风筝一样。这下张应宸才算是明白,为何这丝绸面的大伞竟然能够张起来。

    看完了新鲜,张应宸才将有侍卫前来传递军令的事情告诉了韦泽。韦泽听了之后,带着胡成和下了山坡。此时侍卫总算是缓过来劲,一面瞟着跳伞的兄弟,一面将军令交给韦泽。

    看完南王冯云山命令韦泽带兵北上的军令,韦泽答道:“还请这位兄弟回去向南王禀告,韦泽打完吴家镇,就回启程回兵。”

第12章 土家客家(十二)

    “韦检点,这真的行么?”侍卫跟随在韦泽身边,看看搬运中的降落伞,又看看旁边神定气闲从容指挥的韦泽,终于忐忑不安的问道。眼前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侍卫的想象力之外,即便是看过很多次成功的降落,侍卫还是不敢相信这种从天而降的办法能够成功。

    “打完这仗就知道了。”韦泽不做任何评价,他是参加过滑翔伞运动的,深知这其中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对于在身边经常大惊小怪的侍卫,韦泽是很想请他赶紧走人。只是侍卫见到这种从天而降的战斗办法之后,完全放弃了赶紧回去向南王冯云山禀报的职责,是无论如何都要看到结果之后再走。韦泽也只能随他去。

    中军帅帐设在距离吴家镇大门四五里地外的营地中,布匹围了个围墙的帅帐里。坐了九个人,简单的竹制折叠架子上搭块木板就是桌子。地图板更简单,竹竿一搭架子,一块竹子编成的片往上一固定,地图用长图钉往上一钉,这就完事了。

    侍卫得到了一个凳子,更准确的说,是个加装了坐垫的水桶。竹子做成的架子往水桶上一架,能不能坐稳就看个人的功夫。这就是韦泽的部队在行军作战中逐渐制造出来的适合行军的工具。水桶非常有用,架子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小板凳。专门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再备上用处非常有限的华丽椅子,那是洪秀全的做法,韦泽的战争观是与之完全背道而驰的。

    九名指挥官中韦泽是最高指挥官,剩下的是韦昌荣、张应宸、胡成和、李永嘉、阮希浩、梁长泰等军官。李永嘉是由李家村里面青壮年成立的那个卒的卒长,留下第三卒负责防卫梧州营地,而把新兵组成的第四卒调来。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见世面,熟悉一下战场。

    韦泽问道:“李卒长,骚扰的工作做的如何?”

    “三天三夜,没有中断。”李永嘉一脸的疲惫,他骚扰敌人三天三夜,他自己也是休息不好,疲惫是很正常的。

    从侍卫赶到吴家镇到韦泽确定开始作战已经三天,三天里面,部队并不是只进行空降训练。韦泽按照“敌驻我扰”的原则,每日里白天发动几次佯攻,晚上就不定时的擂鼓吹号,尽可能打乱敌人的休息。

    “攻城打的如何?”韦泽又问起了韦昌荣。第一卒加入围攻阵列之后,韦泽让韦昌荣带领部下在白天突然发动了针对吴家镇侧翼的佯攻。

    “也完成了任务。”韦昌荣冷静的答道。

    吴家镇据说已经在当地屹立五十年时间,历经修建的城墙颇有可取之处。韦泽他们挖断了护城河水源,试图越过护城河猛攻的时候,墙头上的射击位置是枪声大作。好在韦泽命令部队扛着“土坦克”,就是覆盖着数层草以及竹子的大盾牌,加上镇子上的家伙们把火器当成一种总算是没什么伤亡。

    数次试探之后,韦昌荣他们大概摸清了敌人在几处看似薄弱地方的防御布局,进攻也显得凌厉起来。数次成功的渡过了干涸的护城河,把云梯架上了城墙。这下吴家镇里面把能派上城墙的人都给派上城墙,韦昌荣自然是不想有什么无谓的伤亡,于是很配合的从城墙下撤退回来。

    吴家镇里头的人知道了厉害,强化了城墙上的防御。白天黑夜都有人在城墙处驻扎,巡逻队更是一队接一队。这又给了骚扰部队机会,李永嘉是猛烈骚扰,每次骚扰都让吴家镇内鸡飞狗跳,大乱一场。

    侍卫虽然不知道韦泽的具体指挥,但是见到这等井井有条的安排,以及严肃认真的会议,也真的感受到军中那森严肃杀的味道。南王开会也不少,然而部下明显分为两种人,能干的与不能干的。两种人搅和在一起,一讨论起来就是一锅粥。南王最后只能强行压制所有人,让他们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南王的命令。

    当然,韦泽所说的词汇非常简单,侍卫听的似懂非懂,若是一般的军官,侍卫也敢去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韦泽好歹是检点,再往上升一级就是丞相,与现在还是两司马的侍卫之间官阶相差的太多。韦泽既然不主动向侍卫解释,他也不敢打搅韦泽。

    韦泽也完全把这名侍卫忘到了九霄云外,这是一场战术上非常简单的攻坚战,以韦泽的能耐,此时他也就仅仅能抄袭他所知道的战术到这个程度。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需要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准备的非常认真仔细才行。

    “张卒长,后山的路开辟的如何?”韦泽问起了空降作战的前期准备情况,后山上那处悬崖很难攀登,张应宸第一次上去的时候是轻装,现在带着众多空降物资,攀爬难度直线上升。

    张应宸立刻答道:“已经固定了长梯,支架等物都运上去了。吴家镇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动。”

    “那今天晚上再骚扰一晚,准备明天凌晨强攻!”韦泽斩钉截铁的下达了命令。

    所有参与会议的军官们腾的站起身来,“保证完成命令!”

    然而第二天凌晨,负责带队的胡成和派人给韦泽送来一张纸条,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写了一段话“风向不对,现在无法作战,我部正在等待风向变化。”

    韦泽立刻写了军令命通讯员给胡成和送去,“你的判断很正确!风向不对自然不能强行空降作战,如果天大亮之后风向没有变化,就留下守卫部队,你部撤回来。”

    送出去了军令,韦泽忍不住问旁边的韦昌荣,“韦卒长,若是风向不对,你会不会坚持空降作战。”

    韦昌荣没看到胡成和发过来的文件,他笑道:“我的话,一定要试试看。”

    听到这话,韦泽心里面大感庆幸。幸好负责人是比较沉稳老练的胡成和,若是忠诚心更强,而且极为勇武的韦昌荣,只怕韦昌荣还真敢在风向完全不合适的情况下强行尝试空降。

    韦泽连忙把胡成和写的文件递给韦昌荣,“昌荣,你得向胡成和同志学学。”

    到了白天,侍卫见战斗竟然没有如期开打,忍不住追问起韦泽,“韦检点,这是怎么回事?”

    “准备不足,没法开战。”韦泽也不在乎侍卫到底会怎么看待自己,用一句非常平淡的话就把侍卫给打发了。

    侍卫很明显不能接受这个解释,他不高兴的说道:“韦检点,已经不能再等了。南王命你打的是梧州,你要来打吴家镇,却又是拖延。你准备让南王在桂林等多久?”

    韦泽根本不在乎侍卫的想法,对于这等类似监军的职务,韦泽心里面有种很本能的厌恶。外行指挥内行且不说了,搬出南王冯云山来压韦泽,韦泽可没有就这么听一个小小侍卫指挥的道理。他平静的答道:“事情就是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只能再等一天。”

    韦昌荣见韦泽的话已经不客气,他冷笑一声,“若是今天刮的是东南风,我们早就打了,今天刮的是西风,这没法打!看明天吧。”

    侍卫没想到碰了这么一个钉子,他忍不住问道:“那要是明天还刮西风呢?”

    韦昌荣皱了皱眉头,“明天若是刮西风,我们就再等一天!总不能让兄弟们凭白的送了性命吧?”

    侍卫这下可不高兴了,可是他看了看韦泽阴沉着脸坐在木桶加装小竹凳的帅上,最终也没敢再多纠缠。

    白天又是骚扰了一整天,第二天半夜,风向总算是变成了东南风,胡成和送来了文件,“风向合适,凌晨时候就实施空降。”

    韦泽这次干脆抹黑直接先去了胡成和所在的营地。赶到营地的时候,一众兄弟们还没有向山顶进发,韦泽趁着月色检阅了空降部队。

    胡成和亲自带队,选拔出来的36名兄弟中30名都是在永安城中就跟着韦泽的老兄弟,另外6名则是阮希浩带领的本地精干的兄弟。

    36人整齐站成了一个方阵,在月色下看不清楚每个人的脸,韦泽却能感受到这些人决死一战的那种气势。若不是精锐,也不敢从十几米的高空往下跳。

    “同志们!大家的姓名籍贯,都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