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24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224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昌荣“长期”负责作战训练工作,他忍不住问道:“都督,英军的火炮厉害,英军步兵也厉害,关键是他们的配合更好。我们若是想赶上他们,这得怎么训练才行?”

    虽然韦昌荣是具体执行者,韦泽却是全面提出作战训练这个理念的人,韦昌荣一问,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韦泽身上。与以往相同,有韦泽兜底,所以即便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战斗打赢了,战役目的实现了。就英国人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只怕是不再敢孤军深入。假如他们敢孤军深入,光复军有信心以更小的代价吃掉英军部队。不管他们是四千或者四万。

    “首先就是我们得正确认识我们未来的对手其实不再是清军,而是这些世界一流的军队。英国人能从万里之外打到我们这里来,他们是有本事的。只要认清敌人的实力,不轻视敌人,我们就能减少损失。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训练,特别是演习。以往的演习里头,大伙知道清军根本没什么水准,打不出我们用来扮演敌人的的水准,所以你们拍拍胸脯问问自己,到底是演习还是演戏?”韦泽语气开始不客气起来。

    参谋部还好些,他们制定纸面作业的时候都是竭尽全力了。而所有的指挥官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他们在执行演习任务的时候的确没把这个太当回事。

    看到这些军官知道羞耻,韦泽也就放心了,他说道:“其次呢,我们正在开发新一代的武器,不过这些武器遇到些问题。我安排大家去参观一下,当然了,这是最高级的机密,谁也不允许外泄!”

    参观的内容自然是新一代的“单打一”步qiang,除了少数人之外,军官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看了射击表演,再亲自操纵了这种步qiang,所有人都有了精神。可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军官们感到意外了。首先就是铸铁制造滑膛枪,或者是刻了膛线的米涅步qiang,还能算是合格。可采用了金属子弹之后,枪膛的膛压更大,子弹速度更快。铅制弹头与枪管剧烈摩擦之后,一是枪管挂铅问题严重,二是枪管内部很快就变形了。甚至加粗枪管,或者用双层枪管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光复军百战百胜的原因之一在于,这支部队四年多中终掌握着中国第一流的武器,在清军使用火绳枪的时候光复军就用上了燧发枪,在清军使用火绳枪的时候,光复军就用上了火帽枪和纸壳子弹。武器的优势保证了这支军队始终能够在火力上压倒敌人。所以遇到英军的时候,哪怕是知道英军也是使用火帽枪的部队,可大家却还是完全不习惯。

    “都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韦昌荣率先问道。

    韦泽神色严肃的对一众满脸期待的军官们道:“我们要使用钢质的枪管,而且有可能的话,我们尽可能采用被铜的弹头。然而想做到这点,我们就得有工业实力。英国人比中国强的,恰恰就是他们的工业实力。只要我们的工业实力没有能够彻底压倒英国,我们虽然还是能够打赢在内陆的战争,可我们是不可能真正打败英国人的。”

    跟了韦泽这四年多,军官们也勉强听说过,甚至知道点“工业”。不过到底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工业能力有什么差距,大伙其实并不太清楚。

    “那我们具体要干什么呢?”韦昌荣继续问道。

    韦泽哼了一声,喊道:“拿笔来!”

    警卫员立刻清理了众人面前摆放枪支的桌面,韦泽挥毫用行书写下八个简体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管光复军此次受到了多大的震动,事情的发展依旧和韦泽所判断的一样,英国人试图让光复军屈服的战略失败了。而英国人也没有死拽住过去不放手,他们很快就开始与全新的未来共同前进。

    香港与光复都督府的贸易恢复了,过了几个月,外国商人也开始重新出现在广州城,一切看似都在恢复旧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内在的变动却在激烈的进行着、如果说以前的光复都督府和光复军都只是服从了韦泽,然后一步步走上了中国第一强军的位置。佛山的惨烈战斗则让光复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即便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强大的光复军也要面对更为强大的英国人。而香港在英国人的战略布局中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存在。

    韦泽说英国人短期内是不会在考虑和光复军打仗了,光复军也的确相信自己的统帅韦泽不会说瞎话,他说英国人短期内不会再打仗,那就应该是不会再打仗。可短期内不会打仗,长期内却是会打的。整个部队全面强化了军事训练,至少再没人把演习当成演戏了。面对有着同样战斗力的“敌人”,光复军很快就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战术中其实有太多漏洞。有些是大家懒得去管的,更多的漏洞则是大家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其结果就是作战训练部的工作陡然增加了好几倍。而所有人都任劳任怨的承担起工作。

    部队肯低下“高贵的头颅”,韦泽也算是放了心。孔子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大家经常引用的。可韦泽慢慢感受到,让孔子成为一个伟人的真正原因是“吾十五有志于学”中的这个“学”字。学,就得有目标,接着就是学而后知不足。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学习”的志向,韦泽估计这位老先生也有了学习的态度,后来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

    一个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学习,从十五岁坚持到三十岁,哪里有不成材的可能。就韦泽所见过的人中,大多数都是活到老还是不服不忿。谈论事情的时候,不管对错,先把自己认同的理念下意识的预设为主导核心。这等人哪里可能“有志于学”,更不可能有什么“学习精神”了。

    三千多人的伤亡如果能够唤起光复军上下的“学习精神”,韦泽甚至觉得这太值得了。

    韦泽的运气此时也显得很不错,从英国商人和法国商人那里套来的消息中,韦泽得知东印度公司正在着手搞掉卧莫尔王朝的皇帝。历史考题中有过一题,大概答案是:印度大起义打击了英国的势力,从效果上起到了支持了中国反帝斗争的作用。

    当然,透露消息的英国商人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豪的认为,从此,英国女王就能戴上印度的皇冠!从此,英国女王就不再是“王”,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啦!

第73章 铸剑与铸犁(一)

    “都督,后勤部的人说你要让钢铁厂转产白口铁?”总参谋部部长胡成和用颇为激愤的语气向韦泽提出了质疑。

    “没错。”韦泽从文件堆中抬起头来,爽快的答道。

    “为何?”胡成和讶异的问道,“此时我等刚开始铸造铁炮,修建虎门要塞。你这转产之后,铸炮计划可就被打断了。”

    “白口铁适合做农具,现在地方上已经逐渐平定,没有农具怎么成?”韦泽边说边看向座钟。这是光复军军工企业的最新产品之一,也是韦泽早就想开发的产品。钟表的普及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从此,千千万万的人就有了共同的时间。而从现在的时间上看,很快就到了韦泽讲课的时间。所以韦泽边说边站起身,开始穿挂在衣架上的外套。

    “就算是铸炮的安排往后推,也要先生产农具?”胡成和清晰的抓住了重点。

    韦泽也非常清晰的答道,“没错!铸炮的工序可以调整,早一天晚一天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可以先试炮,对每一门炮的参数进行记录研究。可农活晚一天那就是大事。”

    这话把胡成和噎在那里无法回答。从道理上说,韦泽说的一点都没错。可身为总参谋长,胡成和本人也有立场。他背后站的是无数情绪亢奋,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最新装备都给列装的军队。

    韦泽此时已经穿好了外衣,他对胡成和说道:“没多久就是清明节……”

    胡成和心中立刻想起,这也是该祭祖的时候。可没想到韦泽继续说道:“烈士陵园要建好,而且部队已经分到自己驻地附近的军田,除了要把自己的军田种好,部队要到地方上帮助分到田地的百姓种田插秧。”

    “为什么?”胡成和问道,问出问题之后,他觉得没说清楚,“为什么要帮助百姓种田?现在部队的训练任务很重,没空啊!”

    “一支军队有一支军队的魂魄,这就是军魂!我们的军队应该有什么样的魂魄?我们的军队应该是光复会的军队,而我们光复会的宗旨是要保卫人民。那么帮助百姓春耕,你说真正的作用有多大,我觉得其实有限。但是人民看到我们的军队和他们一起劳动,并且纪律严格。他们才能知道我们的军队不是旧式的军队,而是一直真正可以信赖的军队。”

    韦泽说的认真,胡成和听了之后倒是颇为震动,他没想到韦泽竟然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而韦泽继续讲了下去,“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若是老百姓们认为咱们的军队和旧式军队一样,那好人家谁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军队里面来呢?只有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孩子送到军队里面之后不仅不会变坏,反倒还能学的更好,那些本份的老百姓们才敢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军队中来。胡参谋长,你难道不想要良家子出身的部队么?”

    光复军战斗力颇强,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光复军的骨干中很少有地痞流氓,其中很大一部分军官是淮南农民出身。这些人沉稳坚毅,服从命令,与那些出身不太好的人员有很大区别。而韦泽的部队中可不光是注重打仗,也很注意风气。对本性恶劣的,那是该杀杀,该关关。又有这帮良家子出身的军官做底子,所以胡成和完全能理解韦泽的观点。

    弄完了这些,韦泽就直奔广州城内的党校而去。现在光复都督府规模越来越大,学校数量也多起来。总的来讲,分为管光复会会员培训的党校,光复军培训的军校,以及普通的义务教育体系。对于旧文人,韦泽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用而不重”。想打造出自己的江山,那就必须咬牙培育出自己的文化知识阶层。改造旧文人这种逆天的工程,韦泽实在是没这个胆量去挑战。现在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旧文人么,韦泽觉得让他们自己随着旧时代一起枯萎好了。所以他的所有力量都用在三个全新的教育体系培育之上。

    现在三个教育体系其实区别不算太大,都是文化课打底,然后加上一定的专业课。军队则是韦泽的基本盘,他把想建立的工业体系也归到军队这块。等于是技术学校依托在军校体系内部的做法。

    现在韦泽就是去军校上课。进了军校,立刻就有人跑来,那是化学系系主任朱明理。一朱明理兴冲冲的对韦泽说道:“都督,棱镜弄好了!果然若你所说,有光谱!”

    光复军的军校按照韦泽的规划,有数学、物理、化学、探矿、冶炼……,等等十几个专业。韦泽其实很难说这算是大学还是技校,指望一群读过两三年书的人立刻就能搞高等研究,那的确是太天方夜谭了。不过该有的东西也得有,韦泽也只能让大家“实践出真知”了。

    听到作为工业基础的“数理化”三个专业的化学系解决了棱镜问题,韦泽也是颇为高兴的。他喜道:“带我去看看。”

    进了实验室,却见一群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的学员们正围在一套设备旁边,兴奋的看着技术人员的调整。技术人员调整着暗室中的煤气灯,因为气焰纯净,火焰几乎没有颜色。然后技术人员用铂丝粘了几粒食盐,放在火焰上灼烧。火焰立刻呈现出明亮的黄色来。光线从一个狭缝里面射出去,透过棱镜,在雪白的墙壁上投下光谱来。不管试多少次,光谱的位置都丝毫不变。

    技术人员又用干净的铂丝沾了些钾盐,这次火焰就变成了漂亮的淡紫色,光谱立刻就发生了变化。韦泽很清楚,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这些学员看着这奇妙的变化,都觉得无比神奇,甚至连韦泽进来都没发现。

    “同学们!准备上课了!”韦泽喊道。这下众人才发现韦泽的存在,大家连忙一溜烟的跑回自己的桌子,轰隆隆坐下。

    面对这群一身军装的学员,韦泽说道:“准备上课!”

    班长腾的站起身来,喊道:“起立!”大伙轰然起身站的笔直,然后一起喊道:“老师好!”

    “同学们好!”韦泽答道,“请坐下!”

    众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