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032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1032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睿和马晓明都认为自己已经算是比较能干的人,面对这么一个看着简单的问题,他们都发觉事情变得如此麻烦。这不是简单的专利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我到了现在才明白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整个制度就是为了资本营运而存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初中就开始学,几十年后才明白此言才是真理。”马晓明喟然长叹。

    祁睿倒是没有这么感慨,因为他老爹韦泽早就把这个向祁睿解释过。让祁睿怀疑的是,老爹韦泽这么聪明的人,明知道制度有这样的问题,他为何不率先解决呢?难道有人敢阻止韦泽不成?

    这两位正在感慨此事,秘书送来了一份文件。上面有机密标志,马晓明也就顺势告辞。这次的事情对马晓明刺激挺大,看到国家不合理之处,马晓明当然觉得不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马晓明也接到了机密文件,他打开后随手翻看一页,整个人如同造了电击般蹦起来。顺手关上门,马晓明压抑着激烈的情绪继续看起文件来。

    南京军事学院的事情对外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得知此事的军委立即封锁消息。对下面可以封锁,军委内部没办法封锁。最重要的是,有些人觉得此事有必要深究。所以马晓明看到的是对此事的严肃处理。南京陆军学院的院长被停职的同时也被开除出党,留籍查看。其他一众‘附和之辈’无一例外的遭到党内记大过处分。

    光复党党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这是会不会受到重用的标志。从政党利益来看,不是同党就不是同路人。失去党籍就失去了前程。党内记大过也基本等于没了前程。同时有这么多上校到中将级别的军人前程化作灰灰,马晓明只觉得后背发凉。

    看完一遍,马晓明又用极大的克制力,逼着自己把文件再次阅读一次,确定自己没有误解里面的基本内容。他有些无力的把文件撂在桌上,整个人觉得发虚。如果没有这么重的惩处,马晓明其实是想对这帮蠢货们破口大骂滴。他们算是什么东西,竟然完全不理解要服从党的领导。但是仅仅这么一个理由就被毁了前程,马晓明觉得有些过了。

    左思右想了一番,马晓明最终觉得自己还是要和祁睿谈谈此事。毁人前程的事情,马晓明也曾经认真考虑过。对于军内那票想通过发动战争获得高位的人,马晓明觉得有必要进行清洗,并且试探过祁睿。现在这件事危机里面蕴含机会,至少是与祁睿达成更多共识的机会。

    不等马晓明行动,祁睿先打了个电话过来。几分钟后,祁睿就坐在马晓明对面问道:“你和南京陆军学院的政委比较熟吧?”

    “你也看那个消息了?”马晓明先确认一下。

    祁睿点点头,“是的。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些东西不太对头。我不认为有人犯浑,就会遭到这么严厉的惩处。若是事情真的如此,那我倒是要出来反对一下。他们这么干就是往我父亲脸上抹黑。但是我也不认为南京那边就真敢胡作非为。里面肯定有事情没有说清楚。”

    “你……这么想……”马晓明觉得对祁睿忍不住要佩服一下。一般来说关心则乱,祁睿此时很关心和他老爹有关的事情,表现的相当理性。

    “我当然这么想。我父亲最讨厌的就是‘大不敬’这种罪名。诛心之论一起,那就难以收场。”祁睿回答的非常认真。

    马晓明觉得自己对祁睿还算了解,所以他知道祁睿不是一位太子爷。如果是正常人的话,当然不会喜欢这种乱局。马晓明点点头,“如此甚好。我现在就联系。”

    而此时的北京,有关南京陆军学院院长对韦泽陛下不敬而被开除公职的消息已经在官场里面传开了。得知此事的官员们有些大惑不解,有些却觉得明白了许多。梓炀的秘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梓炀主席。虽然梓炀主席也是中央军委委员,却只是个委员。加上最近工作繁忙,压力巨大。梓炀根本没有精力再去顾及那么多事情。

    听秘书紧张的汇报了情况,梓炀脸色平淡。他冷冷的问道:“然后呢?”

    “主席,我觉得这是有人想请陛下出山呢。”秘书情绪紧张的答道。

    “请…陛…下…出…山。”梓炀一字一顿的重复了这几个字,然后陷入了沉默。

    看到梓炀终于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秘书赶紧接着说道:“主席。陛下退居二线,却没有放权的打算。不过最初的事情大家也没想那么多,既然陛下没有政府的公职,您自然就当政了。但是这次有人想对您不利,这才会试着撺掇陛下出山。主席……,您可要小心。”

    先是沉默了片刻,梓炀这才说道:“你觉得这不是陛下的意思么?”

    “我觉得不是。陛下若是想动手,他何必这么做。他以党主席的身份直接出来的话,您觉得谁能挡得住?”秘书赶紧解释道。

    民朝上层的确有人希望能够忽视韦泽的权力,不过还没人敢不自量力的出来反对韦泽。梓炀本人很能理解校长被撤职的事情,因为梓炀根本没想过要和韦泽争斗。如果有,那也是韦泽回来问责,该怎么应付过去。那位校长‘不想掺和矛盾’的表态,根本不是明哲保身,而是要激化矛盾。把这种混账撤除职务开除党籍,梓炀其实还很开心呢。

    稍稍一盘算,梓炀答道:“我不担心陛下出手。现在这局面,陛下若是出手,肯定能解决问题。我还希望陛下能够赶紧出手。所以你什么都不要说,别让外面有什么误解。”

    “是。”秘书聪明的表示了服从。

    几天后,南京。祁红意拿起一杯北美冰雪葡萄酒抿了一口,然后不快的问道:“按你所说,梓炀准备息事宁人,自己扛起责任了么?”

    对面的老夫人摇摇头,“息事宁人大概是有的,自己扛责任大概是不会。”

    “那就告诉他手下的人,特别是国务院和部里的人,他们自己努力想保住那么多直属企业,现在到了该还账的时候啦。梓炀决定把他们卖掉,保住他自己的官位。至于那帮人么,他们可以自己好自为之么。哼哼!”说道最后,祁红意忍不住冷笑起来。

    身为一个历史系的教授,祁红意相信‘治乱兴亡’。中国历史上各种盛世都被大乱终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最著名的自然是秦朝这个例子。韦泽搞法制,把秦国这个法治国家给弄出来。而且韦泽运气还好,湖北修铁路的时候挖出秦代古墓,埋葬的秦国小官吏‘喜’随葬的大量秦简,让秦代法律呈现在两千后的世人眼前。那完备的法律和执行规范,的确震动了历史界和司法界。

    这反倒让祁红意对自己的看法更有信心。作为革命领导者的韦泽可以如秦始皇一样,靠个人能力推动中国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化,但是这种大变化引发的反扑必然比韦泽想象的更激烈。

    “这样是不是……”看得出,祁红意对面的老夫人对此颇有疑虑。

    祁红意哈哈一笑,“你觉得我们不讲,他们就不知道么?咱们若是讲了,他们大概还能有点理性。若是任由他们自己乱搞,你觉得那帮人能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说完这些,祁红意端起酒杯又抿了一口,“人说早死早托生。梓炀下去了,你家的那位就能起来。你家那位接了位置,对国家不好么?”

第623章 被操控的乱战(二十五)

    “王总理,你觉得各省的官僚到底是怎么想的。觉得这种数据能够糊弄得了我们么?”梓炀主席语气平淡,随手把一张纸递给总理王鹏。

    王鹏扫了一眼标题,那是梓炀要求各省提交的国有企业经营报表。不仅梓炀手里有一份,王鹏手里也有一份。总理尽量用平静的语气答道:“我认为这局势也没有想的那么糟糕。”

    “如果没有那么糟糕的话,为什么财政收入一路下滑。多少钱投进去,那些企业连一点起色都没有。这还叫没那么糟糕?”梓炀讲述的内容很激烈,但是他的语气并没有激烈,甚至有些风轻云淡的意思。

    “那……,你准备怎么办?”王鹏继续问。

    “我觉得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员调换。”梓炀还是说得风轻云淡。

    不过王鹏再也装不下去冷静。他手扶沙发扶手坐直了身体,“梓炀主席,你要免职一批人么?”

    “除了对省级干部进行任免之外,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么?”梓炀甚至露出了微笑。

    “对省级干部?”王鹏大惊,连忙说道,“同志们一定会有意见的。”

    “如果不换人,我还有个办法。”梓炀继续态度温和的说道。

    “什么办法?”王鹏的语气格外警觉起来,他已经感受到了梓炀的态度。现在提出的办法注定遭到一众官员的各派势力的反弹,而作为备用方案的办法让官员与各势力满意的可能性大概更低。

    “我马上就要退啦,也没有再次寻求连任的打算。既然是要退,早退晚退没什么区别。我没完成陛下的委托,也觉得没脸干下去。所以准备亲自到南京负荆请罪。无论陛下如何责罚,我都甘之如饴。只要能请陛下重回北京执掌国政。那也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梓炀的语气依旧平淡,甚至有种抛下一切之后的释然。

    然而王鹏却觉得耳边仿佛有洪钟敲响,梓炀提出的这个办法震得他心里面一阵阵的发虚。强打精神,王鹏立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会召集同志们到北京开会。”

    “也好。你对这些工作更熟悉。”梓炀微笑着答道。

    一回办公室,王鹏立刻下达开会命令。作为粮食供应地的北美局面很好,南海搞种植园,现在也没有国企亏损问题。当年的确有过,那时候韦泽陛下派遣了中央巡视组,一通撤职和整顿,之后再也没爆发此类问题。

    那些出事的省份很快就被点名,王鹏以超高的效率进行工作。发出会议要求之后,王鹏马上又对相关部委下达了一些命令。一场针对经济的会议逐渐做好准备。

    在王鹏的会议召开之前,梓炀在常委会议上讲述了自己的解决之法。其他常委们基本都闭口不言,反倒是参加会议的候补常委有点跃跃欲试的意思。韦泽陛下是常委,他不来参加会议,也没人敢提出剥夺韦泽陛下常委资格的提议。此时军队里面正在进行思想教育,或者说思想甄别。的确有不少傻乎乎的家伙们觉得一个退居二线的韦泽没有力量,有更多人的看法完全不同。不管多少人如何想架空韦泽,常委们都绝不会小觑韦泽的力量。韦泽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制度,仅仅是那份威望,就让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得不选择屈从于韦泽的意见。更不用说心甘情愿服从韦泽号令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候补委员是梓炀的人,看没人要发言,他忍不住开口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请陛下直接指挥那些部门呢?”

    把自己的建议提出来,一众人等根本没有反应,仿佛听空气般的淡定。这让候补委员感觉不淡定了,这么好的建议居然没有价值么?只是能混到这个地位的都有起码的水准,知道这种时候只能选择什么都不讲。

    等会议结束,候补委员找到梓炀询问为何大家不支持这个意见。梓炀扫了候补委员一眼,带着遗憾问道:“你是想命令韦泽都督么?”

    “这个……,这是中央的工作。难道陛下就不该出来么?不用命令的语气,常委集体请求韦泽陛下出来,或者拿出常委决定。陛下就不该出来工作么?”候补委员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梓炀讶异的看着这位候补委员,和新进的中央委员差不多,这位委员五十岁左右,属于实际上的新中国一代。当年光复军1855年南下,1860年就占据了珠江以南。从那时候开始,上亿人就生活在了新中国。光复党中央几十年对北方就有种疏离的感觉,直到迁都北京之后才开始逐渐扭转这样的印象。

    这些新中国一代们的表现让梓炀很是不解,就如南京军事学院的傻瓜蛋校长一样,他们貌似缺乏对领导者的畏惧。韦泽都督从来不以**君主的身份发号施令,大家都觉得韦泽都督是明君。可是这不等于下面的这帮人就可以认为自己能以组织的名义向韦泽都督发号施令,或者无视韦泽都督的命令。傻瓜蛋校长已经证明有不少人觉得韦泽都督没啥了不起的,现在这位候补委员又向梓炀证明,有些人觉得他们有资格并且可以向韦泽都督发号施令。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梓炀非常不解。但是他也懒得去理解,此时韦泽都督的事情已经不重要,因为只要韦泽都督出手,梓炀除了接受之外别无他途。

    王鹏总理下令还挺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