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010部分

1852铁血中华-第1010部分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黎是如此的颓废,素来喜欢到巴黎看时尚和购物的格蕾丝都催着王明山赶紧离开。她可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娃被毒害。王明山离开的时候相信法国也没有全面战争计划,如果全面战争仅仅是在报纸上的叫嚣,那只能用咬人的狗不叫来判断。

    格蕾丝带着孩子回故乡意大利去探视她的父母,王明山则前往塞浦路斯的欧罗巴银行总部。这次请他出来帮忙的就是欧罗巴银行。听完王明山的总结性发言后,欧罗巴银行的现任行长和党委书记都皱起了眉头。

    “王书记,您的意思是未来几年欧洲的局面会越来越和平?”行长真的理解不能。

    “敌意未必降低,打仗的意愿会越来越低。”王明山答道。

    “会不会有擦枪走火的可能?”书记追问道,从事银行业的对于风险异常敏感,无法预测的风险让他们吃过太多苦头啦。

    王明山斟酌着用语慢慢说道:“你们要担心的不是擦枪走火的问题。对于欧洲来讲,现有的制度下即便是擦枪走火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你们要注意到欧洲各国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缓冲协商机制。换句话说,欧洲强国之间还存在江湖规矩。如果出事情,那不会是擦枪走火引发的,而是有人坏了规矩引发的连锁反应。”

    欧罗巴银行的同志们一脸懵,互相对视了一阵,他们才继续问道:“王书记,您说的还是意外引发问题吧?”

    “意外的类型不同,我能确定意大利军舰向德**舰开一炮,大概是没办法引发欧洲战争的。但是德国万一干事坏了规矩,那就会引发战争。这个的可判断性不就提高了么?”王明山解释着。

    经过三天的解释,欧罗巴银行的同志总算是明白了王明山的看法。大家虽然内心还是非常不安,却没有以前那么不安。至少王明山保证欧洲战争不会发展到北美战争的地步。很多欧洲投资者在北美战争中赔到倾家荡产,原因就是民朝摧毁了北美的美国。那些人在北美的投资找美国人要,肯定是要不回来。找民朝要,更是没有下场。因为这个例子,欧罗巴银行非常担心欧洲战争也会出现这样的恐怖结果。得知这种可能性不大,投资风险就小了许多。

    事情办完,觉得心力交瘁的王明山和老婆孩子在新苏伊士运河港口汇合,乘上了回国的轮船。沿途见到五万吨甚至十万吨的巨型矿石船和运油船在新苏伊士运河里面航行。王明山深知在一艘十万吨的油轮上看到他儿子公司的标志。

    一路上看到很多欧洲报纸在吆喝战争,仿佛战争明天就要爆发,王明山却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没错。如果战争真的要爆发,这些商业行动也会自然而然的因为危险而减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发动战争的人需要有理性。至少到现在为止,除去没有实地考察的俄国之外,王明山还没有在欧洲看到失去理性的领导者。

    等回到南京,还没休息一天,王明山就接到韦泽的邀请。怀着激动的心情,王明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见韦泽。意大利女侯爵格蕾丝知道民朝的规矩,穿了身很简洁的日间礼服就带了孩子战战兢兢的跟着丈夫出发。自打民朝发动北美战争,十几年来欧洲对韦泽陛下的看法普遍是‘残忍强大的征服者’。去年中国和意大利争夺克里特岛爆发的小规模海战更让意大利女侯爵明白韦泽皇帝对欧洲各国并不客气。

    王明山的两个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混血小孩子很美丽,韦泽看到之后甚是喜欢。见到格蕾丝之后韦泽握手,上下打量之后对王明山笑道:“早就听说你老婆是个美人,现在亲眼看到,觉得你的审美眼光的确不错。”

    王明山老脸一红,他总觉得韦泽都督这话里面有说他好色的味道。格蕾丝只是觉得韦泽有些大男子主义,和那个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并且强力推行女性就业与妇女解放的那个革命家形象有些对不上。不过转念一想,格蕾丝也明白这次韦泽邀请的不是格蕾丝而是王明山,两个男人说话自然不太会考虑女性的立场。确定了自己丈夫的确是中国大皇帝的亲密战友,格蕾丝觉得挺自豪的。她觉得如果民朝不是一个共和国而是帝国的话,王明山无论如何也得是个侯爵才对。

    会面谈话结束,工作谈话也不算很长。韦泽认真听着王明山的汇报,不经意间微微点头。王明山对欧洲的描述非常真实,这种第一手资料让韦泽的历史知识与之对应起来。除了一战的历史,韦泽还想起了看到的二战前视频,在视频里面,台上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振臂高呼,‘你们想要全面战争吗?你们是否想要这场战争比我们今天所能想象的更全面更彻底?’

    台下的纳粹党人们无比兴奋的振臂回应,‘追随元首!希特勒万岁!’

    韦泽曾经认为这是小胡子煽动的结果,现在回头看,这其实是纳粹德国对一战的教训总结。他们认为一战的失败是内部不团结和叛徒们共同作孽的结果。所以纳粹德国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发动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而且德国人以他们特有的顽固,真的给实践了。

    王明山看到韦泽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微笑,他连忙停下讲述,谨慎的问道:“都督,您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你的调查非常好。”韦泽收回心情,从容答道。然后他拿了份文件递给王明山。王明山接过来一看,这是俄国的资料。

    ……1905…1909年5年间因“颠fu国家制造动乱的罪名”被判死刑者5735人,占当时政治犯案件的1/6,其中实际处决3741人,每年平均处决748人。而在斯托雷平执政以前,1825…1905年81年间判处死刑的政治犯只有625名,实际处决的仅191人,即每年两人稍多。另一材料说,斯托雷平时代的1905…1909年因政治理由审判了总计37735人,其中8640人被判刑,其中被处死的有735人,还有4244人被送到强制营,1292人被送到管教营,1858人被送到垦荒地被强制劳动。所有的人都被剥夺人身自由。据官方统计,在托波尔斯克、奥廖尔、莫斯科监狱犯人多达14万,截止到1909年7月,俄国各种刑事处分多达150万人……

    只看了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的的残暴,王明山就惊了。西欧看不起俄国,觉得俄国是个很野蛮的国家。民朝看不起西欧,所以也看不起俄国。因为看不起,王明山懒得去俄国,他觉得俄国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所以王明山对欧洲做出‘只要不坏了规矩就没事’的判断。现在看到俄国的现状,这纯粹是要掀起惊涛骇浪的架势。

    看着王明山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韦泽笑道:“你不用着急。很多东西光看外表没用,你说的没错,要是只信了欧洲各国的报纸,欧洲大战明天就要开打。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你就算是想去俄国也休息一段再去,你和我一样,都不年轻了。”

第593章 应对矛盾(十九)

    “亲爱的,你觉得那个电视机是陛下主导发明的么?”格蕾丝在汽车里面兴奋的问王明山。

    王明山摸了摸下巴,“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大概是陛下提出思路,由技术人员完成吧。”

    “这么讲,韦泽陛下还真的是个妙人。”格蕾丝格外的激动,以至于完全看不出女侯爵的身份啦。

    “我们家什么时候会有电视啊,妈妈。”旁边的两个小家伙也跟着起哄,弄得车里吵闹的很。

    “别闹。”王明山用老年人特有的无奈语气说道。他也是第一次看到电视,最初看到黑白屏幕上出现会动的图像时,王明山以为这是一个类似小型电影放映机一样的玩意。街头上有这种玩意,一只眼睛凑到一个很小的窗户前面看,一个片子其实很短。

    在韦泽的介绍下,王明山才明白这玩意竟然是靠电信号传输视频内容。韦泽表示这是基于电子管的产品,十几年磨一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让城市家庭观看电视节目。王明山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到电影时的激动,回忆起第一次听收音机时的激动,回忆起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留声机在广播节目中出现时的激动。现在,他突然觉得电视机也没啥好激动的。如果把这个世界本身当成一场莫名的梦,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若是将莫名其妙被沈心拉上革命的船被视为南柯一梦的先端……,接下来的漫长美梦可真的不错。

    王明山放飞联想的行为没有持续太久,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从车身后面传来轻微的撞击感觉。司机忍不住咋舌,然后说道:“王书记,有人在后面追咱们的尾。我下去看看。”

    看着司机一副不爽的表情,王明山说道:“我一起下去看看。”

    在后面的车上,岳琳也从驾驶座上很是不安的出来。这车是她在抢购潮的时候买的,然后岳琳发觉身为公交系统工作人员的自己其实没有驾驶天份。因为在路口,交警走了过来,看了看前后两车的情况,他问道:“这个情况我已经看到了,你们准备怎么办?公了还是私了?”

    和岳琳一起出来的还有岳琳的长子,十几岁的娃有些不服不顺的问:“什么叫公了什么叫私了?”

    交警不快的看了看这血气方刚的小娃娃,接着对岳琳说道:“公了就是到队里做勘察,让勘察说了算。你们要是嫌麻烦想私了,就我刚才看到的,后车责任大,你陪人家个修理费,也就差不多了。”

    “好,我赔钱。”岳琳确定能用钱摆平事情,她答应道。然后对王明山说道:“老同志,实在是抱歉。不过我带的钱不多,您能不能少要点?”

    “哈哈!”王明山被逗乐了。方才他看后保险杠上只是稍微撞出了个小坑,不是什么大事。而且这位女性驾驶的一副认错的模样,她的话又这么逗,王明山答道:“不用了,我自己把车修修就好。交警同志,要是没有别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王明山的车开走了,岳琳再次坐回到驾驶座,一路无话。回到楼下的停车场,岳琳对儿子说道:“我认为你对那位老先生和警察的态度不对。先摆出一副我不怕你的姿态,和我追尾的事情根本没关系。儿子,你不要做节外生枝的事情。”

    “我是担心您吃亏啊。”岳琳的儿子嘟囔着说道。

    “你希望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对吧。”岳琳问。

    “我要保护您,我不想吃亏。那就一定要勇敢。”岳琳的儿子带着少年特有的傻气应道。

    岳琳心里面很不高兴,却格外认真的讲道:“勇敢是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或者你觉得谁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看到老妈真的不高兴了,岳琳的儿子低下头嘟囔着:“可现在您也见到了,那么多人不讲道理啊。”

    岳琳板着脸说道:“严打十年一次。距离上次严打已经过了十年,这一次也快了。到时候你就能看到那帮家伙是什么下场。你自己可别犯傻,最后和他们弄到同样的结果。”

    “好吧,我知道了。”儿子在老娘面前服软了。

    回到家,岳琳和丈夫宋斌谈起今天追尾的事情。宋斌看岳琳有些如释重负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至少没有破财,是好事。”

    “我觉得买车真的是大错特错,汽车对我是个负担,生活品质并没有提高啊。”岳琳叹息道。

    “我看你下雨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想。”宋斌宽慰着妻子。

    “那是解决麻烦,而不是提高生活品质。”岳琳叹息着。

    “想提高生活品质,那就得更多钱。我记得陛下以前讲过,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如果自己没办法提供这么多劳动,那就只能购买。哎呀,那个节目都停了三年了吧。我都忘记了。”宋斌说到最后忍不住感慨起来。

    听丈夫提起这个话题,岳琳突然来了兴趣。“宋斌,你记不记得都有那几次突然钱就多起来的时候?我能记得的就是北美战争前,我弟弟去北美的时候,那时候钱好像突然就多了。然后就是北美战争期间,钱好像也突然多了。反倒是这几年,钱感觉越来越少。可抢购风的时候,我才知道大家其实都有钱。可现在又觉得钱越来越少。”

    宋斌思忖片刻后无奈的说道:“这个问题得问国家主席,问我没用啊。”

    丈夫的推诿并没有让岳琳不高兴,这等事情的确不是下面的技术人员能解决的。不过岳琳由国家主席这个词汇转而想起自己老同学韦秀的父亲韦泽陛下。已经两三年没有听说过这位陛下的消息,最初的时候岳琳倒也无所谓,然而时间的推移让她开始觉得有些说不清的怀念。几年前《韦泽周末谈话》节目,隔三差五都会让岳琳感觉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