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54部分

寒门首辅-第54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会,还不知道他们会把姚江诗会准备成什么豪奢样子呢。

    甄可望老大人曾经官拜吏部侍郎,都御使等显赫要职,如今告老还乡在余姚颐养天年,仍忘不了兴学教,对后辈学子是很照拂的。

    谢慎和海棠诗社诸生已经就各人擅长的诗词品类进行了梳理,并拟出了一个条目。

    因为谢慎在众人中所擅长的诗词品类最多,被一致推举为最后出场的人。

    就是说,不管甄可望老大人出的诗词题目是什么,谢慎都会最后一个出场,这是提前就排定好的。至于其他人的出场顺序,则是临场随机决定。

    这样排兵布阵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最擅长诗词的谢慎一直不出来,让对手摸不清海棠诗社的底。毕竟谢慎的名声在外,这么大的名气的对手一直不出来,他们肯定心有忌惮。

    换言之,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

    当然,这样布局需要最后一个出场的人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然若是诗社的社友都败下阵来,其心理崩溃,那就是有再好的才学也发挥不出来了。

    谢慎偏偏心理素质极佳,由他做最后出场的人,绝对不会出差池。

    虽然诸生分为三个诗社的社员,但都是县学生员,见了面面上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谢慎和海棠诗社的诸生一道与孙传的醉翁诗社,卢霖的岳麓诗社社员打过招呼,便各自回到诗社划分的区域。

    姚江诗会遵的是古礼,故而并不设桌椅,只有铺在草地上的席子,和乌木凭几供诸生倚靠。

    当然,各人面前都摆着一方矮几食案,上面放了一些瓜果点心,因为诗会要进行整整一天,必要的吃食还是要有的。

    不然要是有生员在诗会上饿昏了过去,传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

    既然要遵守古礼,自然是要跪坐了。

    自宋以后,士子就很少跪坐。

    明代自然也是如此,故而诸生动作都有些生疏笨拙。

    倒是谢慎极为熟练跪坐在席子上,左手搭在凭几上,目光深沉。

    他前世曾经专门学习过唐礼,这跪坐自然是必修课了。

    众生员坐定,被诸生请来作为诗会评判的甄可望甄老大人便发声了。

    。。。。。。

    。。。。。。

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三江票!感谢书友洛城太守的打赏!)

    甄可望甄老大人在余姚士林圈子里那可是一等一的人物,他环视了一周跪坐的诸生,咳嗽一声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当此诗会雅集之际,某便忝为大伙介绍一番。本次诗会赛诗的规则有所变动,具体条目皆由甄老大人拟定。”

    孙传作为参加诗会士子的代表,站出来侃侃而谈。一段说完他扭头朝甄可望拱了拱手以示敬意。

    “以诗社为一派,各个诗社自己拟定出场生员的顺序,两两赛诗,败者退,胜者继续等待败者方选出生员挑战。”

    这些规则条目早已事先通知,孙传不过是再说一遍。

    “好了,按照甄老大人的意思,第一场由醉翁诗社对海棠诗社!”

    孙传一口一个甄老大人,简直就是扯虎皮,做大旗,十分无耻!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冲身旁的王章使了个眼色,缓声道:“一会章兄先上!”

    王章郑重的点了点头,在赴姚江诗会前他们早已计划好,由他来打头阵。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在这些人中,王章的才学是最差的。这有点田忌赛马的味道,用王章来试出对手的整体实力。

    反正王章不会对诗会的结果造成什么影响,以他做试金石是再合适不过了。

    醉翁诗社派出应战的人谢慎看着十分眼熟,应该就是那个冯似章了。

    此子才华出众,在余姚也是小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此人的诗作的极好,在谢慎扬名前他可是余姚年轻学子中的翘楚。

    第一场题目是事先定好的,比拼的是军旅诗,那冯似章似乎早有准备,沉吟了片刻便作出一诗,王章虽然憋了良久也作出一首,但比之冯似章的诗确实差了不少。这第一场,自然是冯似章胜了。

    这之后海棠诗社连上谢丕,王守文和诗社原先的一些生员,却都无一例外的败下阵来,直到韩晅出场才算是止住了颓势。可韩晅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在接连战胜冯似章和刘甚后也是饮恨败北给孙传。

    转眼间海棠诗社竟然败得只剩下谢慎一人,这么快的溃败速度,可是大大出乎谢慎的意料。

    在他原先的计划中,他们怎么也能够逼出对方主将的啊,这下全部的压力就集中在谢慎的身上了。

    不过谢慎腹有诗书气自华,倒也是沉着淡定。他拂然起身,冲甄可望拱了拱手,笑声道:“还请老大人赐题。”

    诗社前几轮的题目已经用完,便要由甄可望现场出题。甄老大人捋了捋胡须,淡淡笑道:“便以江南为题。”

    谢慎心中一沉,这算什么题目,也太泛泛了吧。

    不过好在他存货够多,单手背负踱了几步便吟开来。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吟诵完,谢慎笑着冲甄可望拱手:“学生临时起兴所作,没有想好题目,便叫《姚江绝句吧》”

    “好,好一首《姚江绝句》。”

    甄可望甄老大人,已是花甲之年,须发皆白。但他精神头很好,听到谢慎所作的这首《姚江绝句》,直接拍了拍凭几,起身道:“老夫一直以为姚江之美难以用笔墨勾勒出,但谢贤生此诗让老夫改变了这一看法。江干多是钓人居,这一句勾勒出渔家屋舍。柳陌菱塘一带疏,这一句则尽写闲适之感。最让老夫感到惊奇的是最后两句。”

    甄老大人一边捋着长髯,一边感慨而道:“日影西斜,将江水染成通红。恰在此时,一渔人在江边叫卖鲈鱼。妙哉,妙哉!贤生这诗与白乐天那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甄老大人看来,谢慎此诗中的各个景物都很平常。不论是钓人居,还是柳陌菱塘都是余姚常见之景。但这些常见之景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效果,直是叫人拍案称奇!

    若是谢慎此诗只停留在前两句的境界,那么甄可望也不会如此称赞。关键是诗的后两句,直接将境界提高了一个层级,将江南生活的闲适疏懒刻画的淋漓尽致。

    这哪里还是诗,明明就是画嘛。

    在甄可望看来,作诗的最高境界便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点唐代大诗人王维做的很好,谢慎这首诗至少有王维七成的功力。

    “多谢甄老大人夸奖,学生愧不敢当。”

    谢慎冲甄可望拱了拱手,说了一句客套话。

    甄可望感慨道:“自三杨阁老后,本朝再没出什么天纵之才的学子了。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切勿被外物带走初心。”

    谢慎心中暗暗腹诽。您老仕途一帆风顺,历任都御使,吏部侍郎等要职,现在告老还乡倒是关心起同乡晚辈学子的志向了。怎么看都有些虚伪啊。

    在少年看来,做官和做诗人有时候是互相矛盾的,而且是针尖对麦芒的矛盾。做官就意味着必须要做一个实用主义者,而做诗人恰恰相反,需要做一个完完全全的理想主义者。

    甄老大人的意思是让他骑墙找平衡?这个念头刚一生出便被谢慎否决。苏东坡够有才的吧?就是被浪漫主义害了。谢慎可不认为自己比苏东坡还有才,诗词歌赋对于他更多的意义是刷声望的工具。至于做清流闲散隐士,他可从来没有想过。

    接下来便是醉翁诗社的社长孙传作诗了。

    方才甄老大人对谢慎夸奖有加,这让他身上的压力陡然大了不少。好在这题目也不算难,孙传倒也不至于作不出诗来。

    “情烟随风化轻絮,十载西湖尘雾软。

    梦醒执扇惜金缕,破鸾离恨江南怨。”

    孙传不多时的工夫便作出一首诗来。这诗要单看,也算的上好诗了。可要是和谢慎所作的比起来,无论是意境还是遣词造句上都差了不少。

    孙传显然自己也明白这点,再无之前的神气,只把希望都寄托在甄老大人身上,希望甄老大人能够给他一些面子。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三江票!大家的支持就是老坤前进的动力!)

    甄可望却是叹息一声,皱了皱眉道:“你这诗怨气太重,年纪轻轻怎么这般暮气,从立意上就落于下乘了。”

    这下孙传彻底绝望了。

    甄老大人这么说等于不留一丝情面,非但是孙传便是整个烛湖孙氏都会跟着面上无光。

    孙传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谢慎为何会作出这么好的诗来,不然他也不至于败得如此惨。

    见谢慎取胜,海棠诗社诸生皆是欢欣鼓舞,心中大喜。

    方才他们被醉翁诗社的人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可现在气势却是完全找了回来。

    孙传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得灰头土脸的退了下来。

    这一轮,显而易见是谢慎完胜。

    孙传十分懊恼,原来他是想以一己之力穿掉海棠诗社全部人的,却不曾想临了惨败给了最后出场的谢慎。

    接下来醉翁诗社出场的是萧封,这人年岁看起来大约十六七,十分眼生。

    他冲甄可望拱手礼道:“还请甄老大人赐题。”

    “便以姚江为题。”

    甄可望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悠悠江水,随口说道。

    萧封得了题目不敢怠慢,自是开始思忖立意。过了多是他才将思考良久的诗作吟诵而出。

    “系马江边坐看船,篷中轻纱扶风软

    堕云里雾饶羞黛,暖香熏熏吹鬓乱。”

    “好诗,好诗啊。萧兄这诗作的甚好!”

    孙传哪里还坐的住,早在一旁为萧封助起威来。

    “萧兄短短几句,便勾勒出江上小舟随波流荡的景象,其中慵懒妇人更是绝美。嘶,佩服,孙某佩服!”

    “甄老大人都没品评,你急什么?”

    听孙传在那里聒噪,王章不乐意了,他不甘示弱的起身,提高声音把孙传压了下去。

    “好了,都少说两句。老夫觉得此诗不错,不过还得等谢贤生作过之后才好比对。”

    谢慎等的就是甄老大人这句话。

    车轮战消耗的是体力,作为海棠诗社最后一名出场的人,谢慎可不能被孙传等人带坏了节奏。

    这次谢慎故意放慢了节奏,作深思状。

    过了约摸半盏茶的工夫,谢慎猛然吟诵道:“到处池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田野。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姚江。”

    吟诵完,谢慎便冲甄老大人拱了拱手道:“学生拙作,还请老大人不吝赐教。”

    甄可望点了点头,似笑非笑。

    眼前的这个少年十分守礼,倒是可以好生栽培一番。

    “池塘,垂杨,田野倒是都寻常,不过一个绿字,点活了全诗。‘一路蝉声过姚江’更是将盛夏静谧之景刻画的淋漓尽致,有鸟鸣山更幽的古韵。”

    甄可望对谢慎作的这首诗没有之前的那首满意。不过这也是有些苛求,且是对谢慎本身而言,与萧封相比,谢慎的诗作明显还是要高出一大块的。

    这一轮,自然也是谢慎获胜了。

    “这一轮,老夫认为谢贤生更胜一筹!”

    醉翁诗社的生员显然有些坐不住了。他们连损两元大将,偏偏都是败在谢慎手下。若不想出应对之法,还得继续输下去。

    孙传对廪膳生员的名额志在必得,他身上承载了整个烛湖孙氏的气运,绝不能在姚江诗会败下阵来。

    起先孙传只是对王章有恨意,但现在他明显更恨这个叫谢慎的新晋生员。若没有此子醉翁诗社已经完胜,哪用得了这般麻烦。

    接下来与谢慎比拼作诗的人选他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了,若是再输,气势可就全被海棠诗社他们夺了去。

    一番讨论后,醉翁诗社选出了秦游观出场迎战谢慎。

    秦游观一身紫色浙绸直裰,头戴黑色幞头,足蹬渡云靴。只不过他显然属于那种粉面小生,撑不住这身行头,倒是显得不伦不类。

    秦游观之前应该受到孙传嘱托,显得有些拘谨。照理说应该由新出场的人请求老大人命题,他却愣住了。

    倒是谢慎大方的冲甄老大人道:“请老大人赐题。”

    “就以钱塘为题罢。”

    甄可望摆了摆手,随口道。

    秦游观听到这里直是心中大喜,他前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