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50部分

寒门首辅-第50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日大兄便可以直接去书坊,有什么不懂得可以请教冯掌柜。至于茶铺那边我让水芸先去盯着,等过几日咱们再雇几个伙计。”

    “奴家去看店?公子,这恐怕不妥吧。抛头露面这种事情,奴家怎么能去做呢。。。。。。”

    听到这里水芸直是花容失色,面色惨白,连手中的筷箸都险些跌落。

    男女大防,三从四德这些拜朱熹所赐的规矩在明代达到了顶峰,水芸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自然一时接受不了谢慎这么先进的思想。

    谢慎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苦笑道:“你说的也在理,那明日便去雇佣几个伙计吧。不过光有伙计可不行,你这个女掌柜还是要在的。”

    茶铺虽然盈利不如书坊,但是却是大哥毕生心血,谢慎自然不忍心看茶铺关门。但人的精力有限,大兄把精力放到书坊上势必无暇分心。让水芸出面,一来是谢慎很信任她,二来也是谢慎看重水芸做事细致的特点。

    茶铺现在不赚钱是因为卖的都是本地姚江土茶。

    若是进一些钱塘龙井收入肯定会翻番。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谢慎真正想让水芸做的是升级茶叶品质,打造高端品牌概念。

    在任何时代,物以稀为贵这句话都是没错的。

    如果能控制售卖茶叶的数量,化散为整,并进行一些包装,肯定会有不少烧包纨绔争相购买。

    饮茶是儒雅的,若是在木制茶盒上写上几首应景的小诗自然会增加不少的情调。

    高端茶叶售卖的目标群体是那些纨绔公子。这些人也许没什么才学,但附庸风雅是一定的,这种高端茶叶自然十分适合。光是写有诗词的茶叶盒就够他们在亲友前炫耀的了。

    当然后期还可以配套销售茶壶,茶杯。不过这个需要和一些瓷商合作,谢慎暂时还没有物色好人选。

    “既然如此,那奴家便试上一试。”

    水芸垂下头去,贝齿轻咬朱唇,别有一番风韵。

    “公子,那我呢!”

    小萝莉见水芸有了差事,自然有些嫉妒,挺起小胸脯掷地有声的问道。

    谢慎心中一沉,看来这一碗水端不平确实会出问题。

    “放心好了,我忘不了你。”

    稍顿了顿,谢慎说道:“我在杭州府的时候和守仁兄闲来无事,便试着做菜,没想到做出的菜肴味道甚好。你反正在家中也是闲着,不如来随我学做菜吧。当然,大嫂也可以指点指点。”

    这下不光是小萝莉,就连大哥谢方,大嫂谢陈氏都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谢慎。

    谢慎心中那个憋闷啊。他前世厨艺可是一绝,即便去不了五星级酒店供职掌勺,那也是校园烹饪能手。

    许多后世的菜肴搬到明代简直就是珍馐美味。

    果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谢慎一直有一颗做私房菜的心,无奈来到大明后一直在为了科举奋斗。现在好不容易稍稍闲了下来,教教小萝莉和大嫂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君子远庖厨,至少谢慎不能做个明面上的掌勺人。但若是大嫂和小萝莉将来出师,那谢家再开一家酒楼广进财源也未尝不可。

    。。。。。。

    。。。。。。

第一百零二章 县学第一课(上)

    (求收藏,求推荐票!)

    翌日清晨,谢慎早早起身,一番洗漱后装好笔墨书砚提起布包,前往县学进学。

    由于昨日和王章,王守文等人喝了不少酒,谢慎现在还觉得有些头晕目眩。这绍兴黄酒果然名不虚传,让不胜酒力的谢慎苦不堪言。

    县学的进学时间很固定,每日只需上午半日在学宫读书。至于下午的时间,则完全由生员自己来支配。

    这多少有点垂拱而治,无为而修的味道。

    其实就像王章所说的,只要每次例考时考生都在,平日里来与不来问题都不大。

    谢慎来到县学时已经到了不少生员,谢慎一一过去拱手算是打了招呼。新人嘛,自然最重要的事情是混个脸熟。

    在这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大明朝,资历便是一切。谢慎是新人,自然不能太高调了。

    “哈哈,谢案首快这边坐。”

    王章坐在学堂左侧靠窗的位置,抬首便是修竹小径,位置极佳。

    他见谢慎来了,便十分热情的起身迎了过来。

    谢慎苦笑一声,心道这王章看来在县学之中地位颇高,不然也不可能坐在这么好的位置。

    “章兄莫要再以案首相称了,某实在是汗颜。若论才学,在座各位都是前辈翘楚。”

    “是啊,堂兄!你和慎贤弟之间不必这般拘束,若是要亲切一些,唤他慎哥儿也行。”王守文显然心情不错,笑着打趣道。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王守文这才识趣的收起了话匣子。

    “咳咳,慎贤弟昨日考虑的如何?愿否加入海棠诗社?”

    王章一脸期待的望着谢慎,让谢慎好不尴尬。

    他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何况是县学这样的地方。王章这么明着“逼问”他,不就是为了在众生员面前扬名吗?

    谢慎昨日想了一整夜,还是决定加入这海棠诗社,不为了别的,只为了在县学中站稳脚跟。

    王章再怎么说,也是王守文名义上的堂兄。虽然实则两家关系淡漠,但王章和王守文的私交却是不错。

    秘图派王氏和上塘王氏算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想要彻底撇清关系是不可能的。

    在县学这种地方肯定有很多家族势力角力,孤身一人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诗社便是各大家族角力的一种体现。既然非得要做一个选择,那谢慎宁可选择和王守文关系匪浅的王章。

    再者说了王章可是允诺帮他推广诗作刷声望的。

    以上塘王氏的影响力,要想帮助谢慎扬名是再轻松不过了。既然加入海棠诗社益于己,利于人,谢慎又何乐而不为呢?

    “某自是愿意加入诗社。”

    谢慎此言一出,王章直是兴奋的拍案而起。

    他早就关注此次院试,余姚学子上榜很多,但真正像谢慎这样诗也作的极好的却凤毛麟角。

    如今他能够让谢慎加入到诗社,此消彼长于对手也是一大打击。

    “太好了,以后慎贤弟有什么需要为兄帮忙的地方,尽管说!只要我上塘王氏能办到的,为兄绝不推辞!”

    他得意的扫了一眼学堂,满是一股老子天下第一,你们谁敢不服的王霸之气。。。。。。

    “肃静,是谁人在县学喧哗聒噪!”

    这声音极为阴冷,吓得王章一个寒颤,下意识的朝门口望去。

    只见一个年约三十,身着墨蓝色直裰,头戴黑色幞头的儒士踱步走了进来。

    “学生参见郑训导!”

    众生员齐齐冲那男子行礼,谢慎亦跟着做足礼节。他心道这男子看来就是县学训导了,只是怎么不见孔教谕现身?

    “王章,县学重地,你兀自聒噪什么!”

    郑训导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的王章,冷冷说道。

    “学生,学生一时失态,还请恕罪。”

    王章显然很怕这个郑训导,竟然直接服软。

    郑训导冷哼一声道:“朽木不可雕也!”

    说完他便拂袖走到桌案前,撩起下摆沉然坐定。

    “今日孔教谕有恙在身,便由本训导代讲!”

    “今日讲的是《大学》,诸生翻到第六章。”

    郑训导一板一眼的讲道:“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念完这一段,郑训导停顿了片刻,一边捻着下颌短髯,一边沉声道:“谢慎,你来讲讲对这篇的见解。”

    众生员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谢慎的身上,少年心头苦笑,这郑训导还真是认真负责啊,一上来就给自己这个新生“特殊照顾”。

    谢慎前世好歹也是科班出身,文史不分家,他对《大学》也是有过通读的。

    至于这一章的内容,谢慎早已烂熟于心。

    他起身冲郑训导拱手一礼,继而朗声道:“依学生所见,所谓格物致知,即需要研究万事万物的原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接触天下万物,做到切身感知。若是死啃书本,所得也终归是纸上浅见。”

    谢慎说完,笑吟吟的看着郑训导,显得极为自信。

    格物致知的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部分,谢慎当然有过研究。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理论有实践论的重要思想。格物致知,分解看就是唯有格物才能致知。

    要说把《大学》倒背如流谢慎可能不如一些明代儒生,可要搞理论研究,他还真是没有什么对手。

    郑训导听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早听说谢慎被大宗师点选为院试案首,此子童生三试连夺案首,想必实力不俗。故而郑训导便想要考校一番谢慎的才学,看看他的实力如何。

    诗文什么的郑训导是不想考校的,那太偏,既为生员,四书五经自然烂熟于心。以《大学》为题策问当是最合适的。

    。。。。。。

    。。。。。。

第一百零三章 县学第一课(下)

    (求收藏,求推荐票!)

    “贤生讲的不错,那为师再问你,第七章何解?”不知不觉间谢慎已经给郑训导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郑训导对谢慎的称谓也悄然改变。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答道: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一段是说要使意诚,必守其心。小人独处无恶不作,君子则能做到慎独。”

    稍顿了顿,谢慎继续道:“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说掩饰是无用的,一人所思所想都会表露于外,被众人所见。所以君子当慎独!”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谢慎咽下一口吐沫,继续道:“家财万贯不过装点广厦,修身立德才是正道。意诚,念谦进而慎独才是君子所为。”

    郑训导感慨道:“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地实属不易,为师心甚慰。汝等皆需如此章所言,修身立德,克己慎独,使得意念纯正。”

    谢慎的县学首演近乎完美,他在诸生间留下的估计是学霸的印象。短时间内估计是没人会就学问挑衅于他了。

    “王守文,你把《大学》第九章背出来!”

    郑训导无意间瞥见了坐在角落里的王守文,见其昏昏欲睡直是怒不可遏。

    王守文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连忙起身背诵道: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背的不错,此章何解?”

    郑训导微微颌首道。

    “要做好修身,其关键是一视同仁。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王守文摇头晃脑,兀自兴起的说着,却被郑训导猛然打断。

    “扯那么远作甚,捡紧要的说。”

    王守文有些委屈,他不过是想例证一下,怎么就跑偏了呢?

    “就是说感情不能有偏私,这样才能修身,才能进而齐家。”

    谢慎心道王守文的底子不差嘛,难不成这个郑训导对王守文有偏见?

    不过谢慎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尽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做古代士子儒生人生追求的四个阶段。

    其中修身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做的。

    难怪郑训导要让王守文解这一段,看来是对其略带纨绔的作风不满啊。

    进学时间却倒头大睡,这也太不把郑训导放在眼里了。

    “那你做到修身了吗?”

    郑训导目光似锥子,直直钉入王守文的心里。

    “学生,学生知错。”

    王守文早已是面颊通红。他能够院试上榜,全亏了谢慎的点拨。

    入了县学,他便觉得无欲无求,直到被郑训导呵斥,受到当头棒喝才幡然醒悟。

    “知错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