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310部分

寒门首辅-第310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朝廷内阁比起来,地方上的权力斗争最多只能算是过家家。

    这些小伎俩谢慎能够一眼看透。

    如果谢慎没有猜错的话,那么小吏检举知州赵孟庆的幕后推手一定就是李泰。

    之后李泰和赵孟庆撕破脸,赵孟庆决定买凶杀人,杀死了李泰又将事情嫁祸给了铁匠陈三。

    如此一串,事情就合理多了。

    当然,这仅仅是谢慎的推断。他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首辅大学士李东阳听,李首辅听过后沉吟了片刻道:“人命关天,确实不应该妄下结论。此事还是先奏禀陛下吧。”

    “嗯,便依西涯公说的,我这便去一趟豹房。”

    不得不说,经此一事后谢慎要对顾鼎臣的能力重新进行一番评估了。

    原本他以为顾鼎臣是历史上有名的名臣,能力应该十分卓越才对,故而把运河清淤的事情交给了他,并保举他为钦差前往临清。

    谁曾想顾鼎臣办事如此大意,竟然被人轻易的哄骗了去。这种事情只要不是书呆子,都能看出蛛丝马迹的啊。

    可惜顾鼎臣就是这么一个书呆子。他是状元不假,但中了状元后就一直在翰林院编书熬资历,之后辗转东宫,当了恩科会试副考官后便直接跳到了礼部,并没有地方任职的经历。

    对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来说,地方任职的经历是尤为关键的。

    这可以弥补他们人生前十几年的缺失,让其对人性有个清醒的认识。

    可惜顾鼎臣太顺了,一路扶摇直上根本没有外放的机会。

    这一点等于是他的死穴。

    其实看看明朝的大学士,大多是嘴炮党,所谓的能力也就是和稀泥,在这点上张居正是个例外。但张居正也在京师衙门里有过任职,不能算是完全的愣书生。至于谢慎自不必说,本身就是穿越者眼界认知比这些明朝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谢慎来到豹房后,很快便被天子接见。

    朱厚照这些时日一直闷闷不乐,因为他的宠妃刘夫人染了怪病,身上长满了红点,奇痒难耐。

    太医院的御医们都束手无策,朱厚照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见到谢慎后,朱厚照便催问道:“先生,可否叫那李神医给朕的妃子瞧瞧病?”

    谢慎心道皇帝陛下口中的李神医一定就是李时珍他爹李言闻。

    要说这位也在太医院短暂任职过,但因为不适应太医院逼仄的环境,最终辞官离开了京师,开始云游行医。

    但李言闻一直与谢慎有联系,现在应该正在河间府。

    如果谢慎写一封书信,倒真说不准能把李言闻请回来。

    “臣遵旨。不过这李神医脾气古怪,臣只能做到写一封书信劝其归京。至于他看到书信后作何反应,臣却是不能保证了。”

    朱厚照闻言大喜,只要有一丝希望就是好的,他哪里还会苛求。何况李神医和谢先生私交甚笃,若是先生都请不动,那天下恐怕也没人能请的动这位神医了。

    “陛下,臣此来是为了临清之事。”

    朱厚照皱了皱眉道:“临清?顾卿不是前些时日刚去了临清吗?怎么这便出事了?”

    “陛下英明,这件事便是顾大人陈写奏疏送来内阁的。”

    “哦?先生说来看看。”

    朱厚照大手一挥道。

    “臣遵旨。”

    谢慎冲朱厚照恭敬行了一礼,便将奏疏念了一遍。

    朱厚照沉默了片刻道:“又是命案,这大胆刁民竟敢行刺朝廷命官,还等什么,应把他明正典刑以警世人。”

    谢慎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

    皇帝陛下能不能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啊,要事事都是这般随意,那天子核准勾决死囚的流程便真的只是走走过场了。

    “陛下,此事恐怕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依臣看恐怕是另有隐情。”谢慎遂将他与李东阳分析的推断又给朱厚照复述了一遍,引得朱厚照拊掌怒道:“他们这是欺君,欺君啊。先生觉得此事该怎么办?”

    。。。。。。

    。。。。。。

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转 【4000字二合一大章】

    天子毕竟还很年轻,在很多问题上的判断力不足,需要听取辅臣的意见。而谢慎的意见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谢慎替朱厚照分析了一番,天子立刻就看出了这背后的阴谋。

    他下旨打回顾鼎臣请求处决铁匠陈三的奏疏,并示意此案疑点重重,命顾鼎臣悉心复查,尤其要将查案的重点放在临清知州赵孟庆身上。

    对此谢慎自然是感到欣慰的。朱厚照很年轻,可塑性很强。只要引导得当还是有发展成明君的可能性的。

    圣旨一到临清,顾鼎臣自然叩拜接旨。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天子并没有核准他的判决,而是把案子打回命其复查。

    顾鼎臣当然是个聪明人,天子让他主要查知州赵孟庆,他便意识到在这件事上赵孟庆或许不干净。

    当然他不会把事情铺到明面上查,而是调集了从京师带来的人手暗中调查赵孟庆以及陈铁匠刺杀同知案。

    作为钦差,顾鼎臣此行是带了不少锦衣卫的。只不过这些锦衣卫都着便衣,在暗中护卫顾鼎臣的周全,临清当地没有人知道罢了。

    锦衣卫的查案效率自然不在话下,很快便有了调查结果。

    在同知李泰被刺杀当天,那铁匠陈三并未去到青楼而是在家中睡觉。那老鸨作的是伪证!

    顾鼎臣闻报大怒。赵孟庆信誓旦旦对他说老鸨确认陈三当日出现在青楼,他才开始怀疑陈铁匠。

    现在看来这就是一招祸水东引罢了。

    接下来的调查结果更让顾鼎臣震惊。

    那日李泰去青楼寻欢,所找的相好萱儿姑娘的尸体被发现在青楼后的一口枯井中,尸身已经有些腐烂。

    死者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刀伤,干净利落。

    看来毫无疑问萱儿是被人杀害的。

    这更可以撇清铁匠陈三的嫌疑。试想,陈三是与李泰有仇,那么他最多是与李泰寻仇。冤有头债有主,他找萱儿姑娘的麻烦干嘛?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杀害同知李泰的另有其人,而当时闺房之中的萱儿姑娘或许看到了这名刺客的真容,刺客害怕萱儿吐露出真实情况故而痛下杀手。

    至于对赵孟庆的调查,更气的顾鼎臣浑身发抖。

    这位临清父母官官声十分糟糕,非但不是什么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还是个污点重重的贪官。

    仅仅修建河堤一事,他就先后贪墨十万两银子,简直是令人发指。

    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顾鼎臣感到有些羞愧,他竟然被赵孟庆轻易的哄骗牵着鼻子走。

    现在看来赵孟庆无疑是杀害李泰的最大疑凶,只不过顾鼎臣手中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还不能立刻将赵孟庆缉拿。

    不过钦差大人反常的态度还是引起了赵孟庆的警惕。

    赵知州招来了谋士吴琏商议对策,自然问到了陈铁匠为何还没有被处决。

    “东主,听闻圣旨已经从京师降下,这么看钦差大人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指示,现在看这恐怕不是处决死囚的核准而是复查案子的旨意啊。”

    吴琏看问题看的透彻,一番话把心存幻想的赵孟庆说的心哇凉哇凉的。

    “要真是这般,那我岂不是完了?”

    赵孟庆面色惨白,嘴唇发抖简直与之前几天判若两人。

    “这倒也未必。”吴琏沉吟了片刻道:“钦差大人到现在还没有对您动手证明他手上还没有充足的证据。”

    赵孟庆摇了摇头苦笑道:“证据?我在临清做过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顾鼎臣真的想查还查不出来吗?”

    “为今之计,恐怕只有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做了!”

    赵孟庆眼神中闪过一丝狠毒,紧紧攥住拳头。

    他绝不能坐以待毙,想要他命的人都得死,哪怕这个人是代表天子高高在上的钦差!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事到如今,吴琏也清楚自家东主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恐怕只有横下心来才能求得一线生机了。

    “既然已经和三济堂搭上了关系便交给他们去办。姓顾的想要我的命,那要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

    困兽犹斗,赵孟庆誓要发出最猛烈的还击。

    。。。。。。

    。。。。。。

    在找到充足证据给赵孟庆定罪前,顾鼎臣的策略是先稳住他。

    一切如常,面对赵孟庆的邀约,顾鼎臣没有拒绝。

    这日赵孟庆请钦差大人出城登山,顾鼎臣欣然应允,只是带了几名仆从便与赵知州一同出城登高。

    行至半山腰,赵孟庆突发恶疾,口不能言浑身抽搐。

    顾鼎臣无奈,只得命人把赵孟庆抬至一临河的茅草房中,再派人给他请郎中。

    便是犯人都有享受医治的权力,何况赵孟庆现在还不是阶下囚。

    便在赵知州卧床不起时,又突生变故。

    十几名身着夜行服的黑衣人包围了这间茅草屋,见人便砍刀刀用狠。

    顾鼎臣心中冷笑,心道赵孟庆难道想要杀人灭口?

    他虽然只带了几名随从,但暗中护卫的锦衣卫可不少,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见钦差有危险,潜行在暗处的锦衣卫纷纷跳了出来与黑衣人杀成一团。

    不得不说这些刺客的身手十分了得,一对一便是锦衣卫也占不到便宜。

    但锦衣卫胜在人多,几个打一个还是很有优势的。

    很快刺客们便力有不逮败下阵来。

    但以他们的身手想要逃脱还是不难的。除了一名负伤被擒获的刺客,其余人等全部脱身。

    顾鼎臣在一众锦衣卫的护卫下来到那名负伤的刺客身前,命人除去他面上的黑巾。

    便在此时那刺客脸颊一阵抽动。

    顾鼎臣暗道不好,忙命人撬开了那刺客的嘴,从其牙根下取出了一枚很小的红色药丸。

    “想自杀?没那么容易!”

    顾鼎臣冷冷说道:“速速招来,是谁叫你来行刺本官的。若是如实说本官还能饶你一命,否则大刑伺候你恐怕熬不下来。”

    那刺客却是不发一言,冷冷的扭过头去。

    人已经拿到手中,顾鼎臣自然不急,他摆了摆手道:“押下去严加看管,待本官回城后亲自审问。”

    。。。。。。

    。。。。。。

    对刺杀事件最为关注的自然非临清知州赵孟庆莫属。

    赵大人得知刺客们败退还被擒获一人后直是气的昏了过去。

    顾鼎臣没有时间关心赵孟庆是真病还是假病,留下三人监视赵知州,剩下的人则与他一起返回临清。

    一到临清城顾鼎臣便亲自提审那名被擒获的刺客。

    起初这名刺客态度十分决绝,几样大刑加身都无动于衷。

    后来顾鼎臣改变了思路,命锦衣卫画了这名刺客的画像数份准备贴到城中各处。

    闻听这个消息,那刺客直是大骇。

    “要杀就杀要剐就剐,你乱画什么像!”

    顾鼎臣笑道:“怎么你怕了?”

    那刺客面色一变道:“笑话,我连大刑都不怕,会怕你画什么像?”

    顾鼎臣知道他是死鸭子嘴硬,便幽幽说道:“你不怕大刑加身,因为那最多只是能对你的肉身造些痛苦。可画像则不然,它可以让所有熟识你的人知道你是一个为非作歹杀人如麻的刺客。”

    顾鼎臣虽然说的云淡风轻,但这刺客显然胸中一震,愣了一愣。

    顾鼎臣知道自己切中了要害,直是大喜。

    他继续说道:“想必你应该是本地人。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还有一份别的活计,是用来掩人耳目的。你怕是不想让妻儿老小知道你除了做这份活计外,还做那杀人的事情吧?”

    那刺客的表情变得痛苦不堪,良久才是点头道:“你猜的不错,我确实还有一份活计,是在码头做力棒。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要把真相告诉我的家人。”

    顾鼎臣点了点头道:“你放心好了,本官说话算话,只要你如实招认,本官一定不会把你做刺客的事告诉你的家人。”

    任何人都有弱点,刺客也不例外。

    刺客之所以可以杀人如麻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十分冰冷。

    但内心再冰冷的人也不可能对家人熟视无睹。

    顾鼎臣就是靠着这点逼着刺客交待出了身份。

    “好,好!”刺客认命的大笑一声,继而道:“我为三济堂做事,表面上我们是码头卸货装船的力棒,实际上是临清最大杀手组织的刺客。别管是豪商巨贾还是达官贵人,只要给足了银钱我们都会干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