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219部分

寒门首辅-第219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东主也应该和那几家的家主提前打好招唿,该出血的时候还是应该出一些的。”

    钱渊并不认为王守仁会把本地豪族世家侵占的土地全部充公,但多少要拿出一些来表明立场。

    在这个问题上,恐怕需要多费些唇舌了。

    毕竟没有人会嫌弃自家的地多,叫这些家族把已经吞到嘴里的肉吐出来确实不容易。

    但是只要赵知府把话说到了,这些家族愿意与否都与他无关了。

    届时即便本地豪族和王守仁这个强项令斗得不可开交,赵吉也不需承担任何责任,最多是站出来调停一番。

    “恩,如今看来也只能这么办了。”

    赵吉总觉的这个王守仁让人感觉不舒服,可他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不舒服。

    这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不过,还是找人盯着他些,若是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

    对王守仁,赵知府自然不会完全放心,派个人盯着他的言行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

    “遵命。”

    钱渊不阴不阳的笑道。

    。。。。。。

    。。。。。。

    从府衙出来,王守仁便径直来到华亭县衙。

    华亭县本就是附郭县,县衙自然也在府城之中,与府衙只相隔了一条街,往来十分便捷。

    王守仁来到县衙前时,一众华亭县官吏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见县尊来了,纷纷冲王守仁躬身行礼。

    王守仁也没有那些必须叫下属跪拜的陋习,微微颌首道:“进去说吧。”

    新官到任,最重要的便是弄清楚人事构成。

    王守仁顾不得休息,直接在县衙大堂排衙,也算是和下属们打个照面。

    华亭县的县尉姓陈名拙,湖广荆州府人。主簿姓曹名冲之,浙省湖州人。典史叫孙长田,是应天府人。

    三人构成了除王守仁外的华亭县领导班子,也是王守仁最需要倚仗的三人。至于其余六房吏员,王守仁也都扫视了一眼,大致有个印象。

    随后,王守仁听取了县衙众官吏汇报了工作。因为要推行新政涉及民政问题很多,故而他重点关注了主簿曹冲之的汇报,并几次打断询问细节,让曹主簿好不尴尬。

    。。。。。。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 华亭吴家

    知人善任是上位者最重要的素质。

    王守仁初来乍到,要想把这一批华亭县官吏捏合起来,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他们的过往。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做强项令的资本。

    不然就是孤军奋战,想不失败都难。

    曹冲之却不会这么想,在他看来县尊大老爷事无巨细的过问让他很不舒服。虽然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该不会是大老爷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拿他开刀立威吧?

    很快,曹主簿的这个想法便被证明是错误的。

    王守仁非但没有刁难他,还让他重点负责全县的土地清丈事宜。

    可曹主簿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本县是松江第一县,县中多是豪绅,清丈土地便是侵犯他们的利益。

    县尊大老爷自然是看清楚了这点,故而躲得远远的,可苦了他这个主簿了。

    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要是他敢公认违抗新任县令的命令,恐怕再难在公衙之内混了。

    一咬牙一跺脚,曹冲之还是带着一干衙役出城办差去了。

    松江府华亭县的百年世家数不胜数,最出名的便要数吴家和徐家。

    这两家占据了松江府一半的土地,却无人敢管。因为吴家有个在刑部当侍郎的二老爷,而徐家有个都察院的副都御使撑腰。

    不过要想清丈土地,这两家是绕不开的。

    本着天塌下来有县尊大老爷顶着的心思,曹主簿硬着头皮找上门去。

    他先去的是吴家。

    吴家在松江府城外有上万亩水田,田庄的事宜都是三老爷吴宽在管。

    故而曹主簿也就直接来到吴家田庄,表明来意后苦苦在门外等着。

    好在吴家三老爷吴宽还给曹主簿些面子,叫人把曹主簿请了进去。

    到厅堂之中分宾主落座,曹主簿便咳嗽了一声,拱手道:“吴员外,本官前来是为了清丈土地一事。朝廷推行新政,本县就是试点,此事恐怕还得吴员外支持。”

    吴宽却是心中冷笑。

    你打谁的主意不好偏偏打起吴家的主意。

    这倒也罢了,你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叫吴家配合?你是个什么东西,当真是不要脸。

    他不阴不阳的笑道:“曹大人此言差矣。吴家虽然有几亩薄田,但那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田契为证。不知有什么清丈的必要?”

    曹主簿暗骂吴宽无耻,面上却不得不陪笑道:“本官也是奉命行事。这一切都是县尊的命令,若是本官不做县尊那里也不好交代啊。”

    吴宽就知道曹主簿会搬出县令,早有准备道:“这个简单,不妨叫百里侯亲自来一趟,大家说清楚就好了。”

    吴宽话语中隐隐有威胁的意味,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被锁了带走过堂了。但曹主簿却不得不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吴家二爷是当朝刑部右侍郎,别说是他了便是县令王守仁在吴二爷面前就是一只卑微的蝼蚁。他们有什么资格去和侍郎叫板?

    可话已经说出了口,断然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曹主簿犹豫了片刻,叹息道:“既然吴员外这么说了,那本官一定把话带给县尊。”

    吴宽微微颔首,却是不再说话。

    曹主簿热脸贴了冷屁股,心中直是懊恼不已,再也不想在吴家庄子停留片刻,当即起身告辞。

    吴宽竟然连挽留都懒得挽留,目送着曹冲之出了庄子。

    “这个滚蛋,竟然敢这么对本官说话!”

    回到县衙,曹冲之愤怒的将房间内的茶杯摔了个精光。若不是幕僚刘炎走了进来恐怕他还要继续摔下去。

    “东主为何如此动怒?”

    曹主簿强压下心头怒火,不耐的说道:“那吴宽仗着自家二哥在刑部做右侍郎,竟然敢对本官颐指气使。此人非但不是官身,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不过是个老秀才也敢给朝廷命官脸色。”

    刘炎还以为曹主簿动怒是因为什么,得知是为了吴家三爷置气,哑然失笑道:“东主,这是好事啊。”

    曹主簿险些背过气去,他挑眉质问道:“怎么会是好事?”

    刘炎捋了捋胡须道:“这吴家三爷不是给东主甩脸子,而是给县尊下马威呢。东主走了这么一遭也算是尽到了责任,只需要将话递给县尊便可抽身出来了。”

    曹主簿却是接着问道:“可这件事情县尊是交给本官去做的。这种时候他怎么可能主动去触吴家的霉头。”

    刘炎笑着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若是寻常人等,自然不会去做这苦差事。但这位不同。据某所知,这新任县尊是王华王老大人的独子,当朝小谢阁老的好友。”

    “哦?”曹主簿对朝中的事情不怎么关心,邸报也是不怎么看的,自然不会清楚上层这复杂的人际关系。

    “你继续说。”

    “东主想过没有,为何偏偏这王县尊会来到华亭县任上?那是因为他是小阁老的人呐。新政是小阁老推出来的,若是小阁老不用自己的人如何会放心?”

    曹主簿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在理。如果小阁老想要推行新政,就不会叫一个和稀泥的来。这么看来,你觉得这王县令一定会亲自去吴家一趟了?”

    刘炎点了点头道:“非但如此,在某看来王县令恐怕要拿吴家立威了。”

    曹主簿深吸了口气道:“他又没有王命旗牌,怎么敢这么做。”

    “王命旗牌是对四品以上大官用的,吴家的人,除了那位侍郎可还有做官的?若论背景,小阁老不比那吴侍郎高出许多?王县令有什么好怕的?”

    听到这里,曹主簿心中稍安。

    原来形势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啊。

    “这么说来,王县令是想叫本官去试探吴家一二啊。”

    刘炎点头道:“东主便在一旁看好戏即可。”

    “本官这便去见县尊!”

    了却了一桩心事,曹主簿只觉得心情大好,拔腿便要去见王守仁。

    “东主且慢!”刘炎叫住曹主簿道:“东主切要记住此事一定要县尊先问。县尊问什么东主即答什么。县尊不问的东主也不要多言。”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鸿门宴

    幕僚刘炎的一番言论让曹主簿心中稍安。

    他定了定神,决定去向王县令汇报工作。

    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再纠结下去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把事情推出去,叫王县令犯难。

    推字诀在官场之中可是屡试不爽的绝招啊。

    曹主簿心情大好,便迈着方步去见王守仁了。

    主簿办公的地点距离县官后宅颇是有些距离。

    由于没有击鼓鸣冤的苦主,王守仁自然不需要升堂。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分散太多的精力在这些琐事上。

    这些案子的苦主固然可怜,但即便审清也只是救一家一户。

    但四明的新政若是能够推行,则可以救千家万户。

    其中差距不言自喻。

    他此刻也没有闲着,正在针对华亭县的具体情况拟写条陈。

    新政虽好但毕竟只是大面上的,要想真正推行还要添枝加叶。

    正自写着,一名书吏走到身前恭敬道:“大老爷,主簿大人在门外求见。”

    王守仁颇为惊讶。

    曹主簿不是被他安排去探本地豪绅的底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放下笔沉声道:“请主簿进来罢。”

    却说曹主簿早就憋着一肚子话,进屋后立刻吐起了苦水。

    什么吴家三老爷嚣张跋扈,不把衙门放在眼里,什么吴家是甩脸子给县尊看云云。

    王守仁还没发问曹主簿就说了这么多,还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这直叫王守仁哭笑不得。

    “县尊,这件事情下官是无能为力了,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面啊。”

    绕了一大圈子,曹主簿终于说到了重点。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你且说说这吴家是什么态度。”

    曹主簿立刻一脸委屈的说道:“这吴家三老爷说他们家的薄田都是祖上传下的,都有地契为证。这不明摆着是在扯谎吗?”

    稍顿了顿,曹主簿咽下一口吐沫道:“据下官所知,这吴家名下的土地有三万亩之多,且不仅仅局限在华亭县,松江府其余地方也有。而且大多是这十来年才划归到吴家名下的,并不是什么祖传!”

    王守仁哦了一声,随即问道:“这是为何?”

    曹主簿差点翻起白眼。他心道县尊大老爷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这儿装煳涂?

    “县尊有所不知,这吴家二老爷吴言是刑部右侍郎,入仕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情。”

    王守仁点头道:“看来是有人向吴家投献土地了。”

    江南卿族世家多是以科举传家,这样的好处是保证朝中有人可以免除赋税。

    这对于大家族来说十分重要。

    一来大家族人口众多,日常开销也大省下的钱分月钱都紧巴。二来大家族需要站队,每年往京师送的碳敬冰敬等“常例”并不少。

    这些钱虽然没有缴纳赋税,但也没有落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而是流入了京官府中。

    在这些大家族看来,如果再要他们缴纳赋税,这双重压力绝对会压垮他们。

    所以,这些科举世家必须不断的出人才,以此保证免除赋税徭役。

    “县尊,您要是清丈土地,可是绕不开吴家啊。”

    王守仁笑道:“本县又没说要绕开他,这件事你不必管了本县自有计较。”

    曹主簿闻言大喜,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冲王守仁拱手道:“下官遵命。”

    。。。。。。

    。。。。。。

    县尊大老爷打算邀请华亭大户赴宴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吴家徐家的家主都在纠结要不要赴宴。

    若是去吧,难免会被县尊敲打。若是不去又是摆明了不给县尊面子。

    如果是一般情况,他们绝不会考虑这许多。

    但朝廷点名要拿华亭县做试点推行新政。在这个时候太高调可不是什么好事。

    最终吴家和徐家达成了共识,决定还是去县衙赴宴。

    哪怕这是场鸿门宴,他们也非去不可。

    王守仁之所以将宴席摆在了县衙,就是为了提醒这些本地豪族,在松江府华亭县的地界上他王守仁才是父母官。

    只要想在松江府华亭县混的,就要认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