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169部分

寒门首辅-第169部分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徐芊芊靠在谢慎的肩膀上道:“夫君讲个故事给我听吧。”

    “讲什么?”

    “便是上次没讲完的《金瓶梅》吧。”

    “。。。。。。”

    谢慎直是一阵无语,芊芊怎么喜欢这种风格的,真是叫人吐血三升。

    。。。。。。

    。。。。。。

    转眼间两个月便过去了,芊芊已经逐渐有了孕相,起居更为注意。

    而谢慎也早已写信给余姚老家,叫人把水芸和二丫接到潞安来。

    今日二女被老宅仆人护送着接到潞安城中,径直带到府衙来。

    潞安余姚相距甚远,又不通水路一番折腾下来水芸和二丫都疲惫不堪,见过谢慎和芊芊后便先歇下了。

    二女早知道谢慎成婚的消息,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道喜。这番自然免不了祝贺一番。

    睡到黄昏时,水芸和二丫才解了乏,相继起身。

    徐芊芊和谢慎早已备下了丰盛的晚餐,除了标准的余姚菜式,还加入了山西面点,端是南北合璧。

    水芸还是那么温婉守礼,保持着食不言的习惯。

    二丫则要欢脱的多,一口一个少爷叫着。

    还是书童陈虎儿提醒道:“该改口叫老爷了。”

    二丫显然不明白称谓的变化意味着什么,高声道:“老爷少爷又有什么分别嘛,还是少爷叫的顺口。”

    谢慎哑然,便由着她去了。

    吃过晚饭谢慎便先一步回屋看书,留下芊芊和水芸、二丫,有些话还是芊芊这个大妇来说妥当。

    只剩下三人,屋内的氛围有些尴尬。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也得有搭戏的。

    可芊芊和二女简直就是陌生人,自然不好开口。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徐芊芊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亲和。

    “二位都是一直跟着老爷的,如今我有孕在身,不方便照顾老爷,便希望二位能侍奉在老爷身边。”

    她已经说的极为委婉,但水芸立刻便听出弦外之音,顿了顿道:“真的可以吗?老爷他怎么想?”

    徐芊芊也是一怔。她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问。

    该怎么回答呢?

    “老爷他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徐芊芊推敲了一番措辞,淡淡道。

    “奴家没有意见,只要夫人和老爷不嫌弃,奴家愿意侍奉左右。”

    水芸毕竟年长,阅很足。她知道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徐芊芊在操办,故而才会把徐芊芊放在谢慎前面来说。

    只要徐芊芊没有意见,这件事便是成了。

    “怎么会嫌弃呢。”徐芊芊柔声道:“老爷身边需要一个体己人,你最是合适不过了。”

    二丫嘿嘿笑道:“水芸姐你便答应了吧。老爷不在的这些日子你茶饭不思的,我看着都心疼。怎么现在好不容易和老爷重聚,你反倒推脱犹豫起来了。”

    水芸白了她一眼,佯怒道:“别光说我,夫人也在问你呢。”

    二丫吐了吐舌头道:“我有什么好问的。少爷若是想留我,我便留下。若是少爷嫌我拖累,我走便是。”

    “傻孩子。”

    虽然比二丫没大几岁,但已为人妇的芊芊显然看待问题比二丫要透彻。

    在芊芊看来,二丫是一定会做谢慎女人的,只是时间问题,说什么别的都是胡话。

    “看得出姐姐是为我好,不过还得少爷真心想要我才行。”

    二丫的性格极为要强,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徐芊芊无奈道:“你不信姐姐吗?”

    二丫摇了摇头:“不是我不信姐姐,是得亲口听少爷说。”

    “好,姐姐领你去。”

    对这个小滑头徐芊芊实在没有法子,只得把她领去见谢慎。

    “少爷,你真的想留下我?”

    二丫正是十五六似懂非懂,情窦初开的年纪。

    对那男女之事二丫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凭借感觉来。

    “傻丫头,我当然想留下你。”

    谢慎淡淡道:“不过得你同意,我绝不勉强。”

    “那就好,能嫁给少爷这样的英武俊秀的,是我的福分。穷苦人家出身不敢期待名分,能侍奉少爷左右就是好的。”

    “你啊!”

    谢慎宠溺的刮了刮二丫的鼻头,柔声道。

    “嘿嘿,水芸姐姐也嫁给少爷,那少爷岂不是可以享齐人之福了?”

    听到这里,谢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咳咳,你懂什么叫齐人之福吗?”

    二丫扬了扬头道:“怎么不清楚,就是两个婢女一起侍奉主家呗。以前我和水芸姐姐不也是这么侍奉少爷的。”

    谢慎听到她的解释直是无可奈何,只得道了一个好字。

    。。。。。。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额通兑

    添了二女,潞安府衙后院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古人诚不我欺。

    相较于芊芊,水芸更加温婉贤淑,二丫更加灵动活泼,谢慎面对三种不同味道的女人轮番上阵,端是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能。

    好在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前衙处理公务。不然若是一直都待在后衙,非得被三女榨干了不成。

    水芸和二丫要做的是侍妾,自然不会八抬大轿明媒正娶。

    不过谢慎还是办了十几桌酒席,宴请了潞安府的名门望族,官民一同欢宴。

    本地的望族早就听说府尊迎娶的正妻是当朝工部左侍郎徐贯徐老大人的独女,不曾想新妻迎娶没多久,府尊就接连收了两房侍妾,要享齐人之福,品并蒂之乐。

    那些名门望族的族长纷纷教训族中小辈,叫他们以府尊大人为榜样努力奋斗,早日中举进士登科,享那富贵荣华。

    在大明王朝,世家不再像魏晋那样单纯依靠骨血。

    如果不能一茬茬的收获科举人才,再强盛的世家也会逐渐衰败。

    潞安的这些世家都是书香门第,自然对子孙后代严格要求。

    事实上,在中举人之前,这些后辈都被族长要求不得纳妾,为的就是不被**分身。

    《论语》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三戒之中戒色最难,因为少年心神不定,最容易被美色诱惑。

    常言道美人乡是英雄冢。一世英雄都不免折倒在美人石榴裙下,又何况乎心智并未纯熟的少年郎呢。

    当然,有些人并不是读书的料,单纯的靠逼是逼不出进士的。

    故而一些三四十岁仍未能在举业上有所突破的会被允准娶妻。但也仅仅是娶妻,想要纳妾门都没有。

    从这里便能看出世家望族的严苛。故而世家子比寒门子更容易中举、中进士也是有道理的。

    谢慎一一应付着这些世家族长的恭维,只觉得意兴阑珊。

    虽然他主政潞安不过几个月,却是将人间百态看了个透彻。

    世家缙绅之所以强势便在于人脉,人脉怎么来?自然是靠科举。

    有了科举就有了关系网,世家最善于编织这种关系网,久而久之便做到滴水不漏。

    “府尊大喜之日,小老儿送上一只玉如意聊表心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到了最俗的送贺礼的环节了。

    谢慎并不喜欢收礼,但那是平日,他怕收了别人的礼被裹挟住。

    可今日不同平日,今日是他纳两房侍妾的酒宴。这种时候要还是拒不收贺礼就显得太装太伪君子了。

    说话的是郑氏族长郑万年。

    他冲谢慎礼貌一笑,从仆人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恭敬的呈递到谢慎面前。

    伸手不打笑脸人,别管这郑氏族长敬献贺礼所为何意,总归是给了谢慎面子。

    谢慎笑了笑道:“郑员外有心了。”

    便命陈虎儿把贺礼收下。

    又有几家大族族长献出贺礼,无非是玉器金银,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

    酒宴就是人情场,更多时候是为了处关系。

    谢慎通过几次酒宴已经把潞安望族收拾的服服帖帖,刺头已经剔除,留下的都是驯顺之辈。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他处理不好地方缙绅这一问题,被处处掣肘分神是不可能出政绩的。

    无数知县知州知府被地方望族挤兑的卷铺盖滚蛋,可不是玩笑。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望族都要打压,何家不就是合作的很好吗?

    谢慎入股济盛昌后,济盛昌光是一个月的分红就有五千两,一年就能带给谢慎六万两的收益。

    当谢慎听到这一数字时都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他一年奉银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个月分红的零头,怪不得古人说钱庄是暴利行业。

    什么绸缎铺,茶铺,书坊都弱爆了。这些加在一起还比不了一间钱庄赚钱。

    如果将钱庄的业务扩展呢,如果加入一些票号业务甚至是银行的业务呢?

    钱生钱的可怕之处就是在于没有止境。你的本金越多,滚出的利钱便越多。

    其余世家缙绅离席后,谢慎独留下了何员外,便是想就钱庄业务扩展深聊一番。

    何旦虽然每年要分六万两分红给谢慎,但也赢得了府银官银的独家兑现权。

    别的不敢多说,至少在谢慎的任期内他何家有了倚靠,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望族。

    官商官商,没有官的关系哪里算官商。

    何旦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回官商,哪怕薄利多销,也不亏到人间走这一遭。

    “不知府尊有何指教?”

    何旦对谢慎恭敬一礼道。

    谢慎朝他摆了摆手道:“钱庄的生意这么好,本府甚慰。不过本府有几个想法想和何员外商议。”

    “府尊请讲。”

    谢慎对何旦的态度很满意。他心道怪不得人都想做官,做了官后那种站在云端的感觉真是太他娘的舒坦了。

    按下谢慎心中的想法不提,却说他昂声道:“据本府所知,济盛昌现有的大额兑银业务只限于官银。除此之外,民间兑现只有小额业务。是否?”

    何旦虽然不知道谢慎这么问是什么意思,还是点了点头道:“不错,鄙号并没有对民间开设大额通兑的业务。”

    谢慎心道果然明代钱庄和清代票号业务还不完全一样,便扬声道:“本府的意思是加入这一业务,何员外以为如何?”

    “这。。。。。。”

    何旦不由得面露难色。

    干官商最舒服的一点就是包产包销,最郁闷的一点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在何旦看来谢慎现在就有点这个意思。

    不过他不能直接质问谢慎,拿捏了一番措辞后,何旦才缓声道:“不知府尊为何有此想法。民间银两虽多,但太过琐碎且情况复杂。如果遇到挤兑,该如何是好。”

    谢慎心道他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何旦是个行家里手,一问就问到了关键。

    谢慎笑着解释道:“这很简单,你只接豪商巨贾的存单即可。”

    。。。。。。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解拿巡抚进京

    何旦心中不是滋味。

    他当然知道向大户通兑可以避免挤兑。可问题是潞安的大户面上和和善善,背地里却是各自防着。

    叫他们把大笔银两存在竞争对手钱庄里这比杀了他们还难以接受。

    “府尊有所不知,潞安本地望族不会在济盛昌存银的。”

    谢慎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沉声道:“他们不愿意在济盛昌存银就由他们去,本府的意思是叫你吸纳外地大户的存银。”

    外地大户?

    何旦一时间愕然。

    他陷入本地豪族相互构陷,使绊子的思维定式之中,竟然没有意识到更大的合作东主在潞安以外。

    “府尊灼见,草民佩服。”

    这一块做起来不太容易,但只要把关系网搭起来就可以坐地收钱,简直是人世间最爽的事情。

    “嗯,你着手去联系吧。如果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可以直接跟本府说。”

    谢慎十分和善的说道。

    “多谢府尊指点,草民豁然开朗。”

    有时候经商经营的就是一种思路。思路有了再做其他事情就容易了许多。

    而如果没有思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很难大赚特赚。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府尊便是劳心者的典范,怪不得他老人家可以替天子牧守一方,教化百姓。

    现在何旦已经不仅仅把谢慎看做是一个合作伙伴了,他由衷的崇拜谢慎,希望可以从谢慎这里得到指点。

    “不过向大户吸纳银两估计利这块得再议不能像官银那样了。”

    谢慎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何员外且先拿一个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