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475部分

第三帝国-第475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边的引擎,被成功启动了,莱特r…2600…9发动机冒着黑烟,螺旋桨在飞快地转动着,预热了两分钟之后,杜立特将油门全开,瞬间,发动机发出巨大的噪音,每具引擎都在释放着1700匹马力的最大功率。

    松开刹车,b…25轰炸机,如同一头鼓足了劲的老黄牛,闷着头向前冲。

    加速,加速!

    六十米的长度,几乎是转瞬即至,杜立特将自己前面的操作杆,使劲地向后拉,飞机歪歪扭扭地想要离开地面,还是没有成功,一直到八十多米上,才算是拉了起来。

    不行!还得继续减重!

    杜立特在和b…25不断地较劲,他需要让飞机从航母上成功地飞起来才行!

    为了轰炸到岛国,美国人绞尽脑汁,而此时,就在大洋的对岸,一种他们最需要的飞机,已经开始了试飞。

    在容克斯公司的跑道上,一架大型的轰炸机,正在做着起飞前的准备,在这个时代,容克…290就已经是一种庞然大物了,而这种轰炸机,比容克…290还要更长,更宽,它那长长的机翼上,一面就布置了三台发动机!

    “两年前的时候,我们启动了美利坚轰炸机项目,为了让这个项目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我们是在原来的容克…290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容克斯公司的总设计师埃巴斯,向着身边的人说道。

    帝国的元首,希瑞克,此时正在容克斯公司视察,同时参与这架容克…390的首飞仪式,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容克…290,就已经让很多国家羡慕不已了,比如岛国,一直都想要从德国订购,可惜德国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这种战略轰炸机,是绝对不能出口的。

    同时,容克…290是不足以往返美洲执行任务的,所以,德国开发出来了空中加油技术,可以提高容克…290的续航能力,但是,这依旧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终极的方案,当然就是研制真正的跨洲际的轰炸机!

    虽然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弹道导弹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但是距离真正的洲际导弹,那还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的,这样,德国也必须拥有这种大型的洲际轰炸机,用来携带正在研制中的原子弹。

    同时,这种大飞机的潜力很大的,除了成为轰炸机之外,也可以成为空中加油机,等到以后电子技术进步了,甚至成为空中预警机的载机,等等。

    德国是有这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有这方面的技术实力。

    “我们采用的是进一步改进的发动机,单台功率已经达到了2500马力,这样让我们的飞机有更加良好的动力性能,载弹量超过20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75吨。”

    载弹量超过20吨,更是为了计划中的原子弹量身定做的,这个时代,核武器才刚刚开始研制,小型化的道路更是遥远,只有轰炸机才能携带。

    一边听着设计师的介绍,希瑞克一边看着跑道上的轰炸机,这架大型的飞机,在历史上,是在二战已经逆转了之后,才被希特勒下令建造的,可谓生不逢时,最终也没有入役。

    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德意志的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款飞机,已经进入到了原型机试飞阶段,当然,这也是最终的型号。

    下一代的飞机,肯定是喷气式飞机了,在喷气战斗机不断改进的同时,喷气式的轰炸机也已经提上了日程,虽然可能时间要长一些,但是喷气式始终是代表未来的发展的。

    远处的跑道上,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六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发出了一声声的轰鸣,容克…390轰炸机的第一次试飞,终于开始了!

    机体下,一排排的轮胎,在随着一起奔跑,长长的机翼,划过空气,不断地产生升力,几乎向前滑跑了八百多米,这架轰炸机的前机轮,终于离开了地面,后机轮继续跟着滑跑了几秒之后,也离开了地面,这架庞然大物,终于飞起来了!

    无数技术人员,在场地上欢呼起来,他们再次打破了一个记录,把人类制造的最大的航天器,送上了天空!

    望着这架轰炸机飞上天空,希瑞克的思绪也跟着被带起来,他似乎看到了这架轰炸机携带核弹,耀武扬威地去美国人的头顶上威慑。

第九百七十二章 阻挠核计划(加更2)

    这天晚上,希瑞克是和容克斯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一起用餐的,他高度赞扬了技术人员的报国精神,鼓励他们继续为帝国贡献他们的才智,同时,几名设计师,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这些设计人员,都是欢欣鼓舞,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飞项目,尽快定型装备。

    返回柏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坐在自己的高级防弹轿车上,希瑞克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劳碌命,他看着身边的莱因哈特,说道:“是有新情况吗?”

    连在车上的时间都不会放过,莱因哈特来向希瑞克汇报工作了:“是的,我们在美国国内,引起了珍珠港遇难家属的注意,但是,美国的联邦调查局,行动更快,我们甚至还有两名成员暴露了。”

    在美国本土上进行间谍活动,本来就是极其危险的,而联邦调查局的行动效率,也是无比的高。

    希瑞克点点头:“最终还是要到战场上见高低的,罗斯福现在也着急了,他要迅速地控制形势,以免对他不利。”

    “我们还是有收获的,在橡树岭,美国人终止了对原地居民的搬迁,我们的人,还可以继续留在那里。”莱因哈特说道。

    “嗯,让他们继续潜伏,要等到美国人的大批技术人员进驻之后,再一举发难,要让美国人一下子元气大伤才行。”希瑞克说道。

    在橡树岭,美国人开始了曼哈顿工程,现在的希瑞克,当然是要阻止美国人的核武器项目上的进展,提前埋伏人员,在必要的时候,给整个基地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尤其是,核物理专家都在那里的,如果制造一次严重的事故,让这些专家去见上帝,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就别想有起色了。

    嗯,到时候,要不要派遣己方的容克…390,过去进行一次精确轰炸?这个想法,就像是一粒种子,在希瑞克的脑子里发芽了。

    “还有,我们侦查到了美国人正在组织一次行动,他们想要用他们的航母,携带b…25轰炸机,去轰炸岛国。”莱因哈特说道:“我们要不要把这个情报,告知岛国人?”

    美国人的行动,没有瞒过莱因哈特的眼线,毕竟德国在美国已经布置了很多年了。

    想了想,希瑞克摇摇头:“不用,美国人的这次行动,只是象征性的,不会给岛国带来实质性的威胁,同时,这次行动之后,美国和岛国还会继续作战,对我们是有利的。”

    美国人要轰炸,那就炸去好了,岛国和美国的战斗,对德国是有好处的。

    打得越热烈越好,德国还可以给岛国卖军火啊!

    莱因哈特点点头:“好的,那我们就不插手了。”

    “我们的原子研制机构,也要进行严密的保护。”希瑞克继续说道:“我们想要对美国人的原子机构下手,同样的道理,美国人肯定也会盯上我们的原子机构的。”

    莱因哈特一脸郑重:“是的,我会高度注意的。”

    最初的时候,德国的武器研制,都是放在利比亚的秘密基地里的,现在德国的很多技术,都是在当时预研的,德国最引以为傲的黑豹坦克,就是当时研制出来的。

    毕竟,在利比亚的荒漠里,是最容易保密的,随着不断的发展,利比亚的研究基地,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有相当多的部队在那里守护。

    但是,只有最熟悉内幕的人才知道,利比亚的基地,现在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小了,因为基地已经暴露了,很多情报机构都知道了利比亚基地的存在。

    而德国的核武器研制,是最秘密的,反正德国已经占领了西欧,领土是广阔的,足以找到合适的地方,同时也制造规模更大的核反应堆,通过核反应来生成更多的核原料,满足制造原子武器的需要。

    作为一号工程,核武器也是莱因哈特看守的重点。

    莱因哈特很有信心,美国人是不会注意到找到己方的秘密基地的,他们即使把利比亚基地摧毁了,也不会影响到己方的核武器研制。

    只是,莱因哈特没有想到,百密还有一疏。

    在欧洲的北部,有主要的四个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

    其中,丹麦国家弱小,且与德国接壤,所以,当欧洲战争开始之后,德国在向法国挺进的时候,随手就将丹麦给灭掉了。

    (对德国来说,小事一桩,所以华东之雄之前并没有提。)之后,丹麦成为第三帝国重要的火腿、肉制品和奶制品提供国。

    瑞典,一直都是中立国,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但是德国从瑞典获得了大量的铁矿石等资源,反正瑞典也是雅利安人,所以德国没有对瑞典动过太多的心思。

    至于挪威,在历史上,德国发动了跨海登陆挪威的战争,之后,英法联军为了帮助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在纳尔维克登陆,和德国打得乒乒乓乓。

    不过后来,随着西欧局势迅速恶化,挪威国王出逃,从此挪威陷落。

    而现在,比历史上更加迅速,德国并没有发动跨海登陆的作战,仅仅是在打败了英国之后,挪威就垮掉了。

    哈康七世逃到北极圈内的特隆霍姆,而维迪昆吉斯林作为挪威工人党运动的首脑,在德国支持下宣布成为新的挪威总督。

    之后,挪威就完全地倒向了德国,挪威向德国供应鱼、皮革制品,以及德国最需要的钼矿。

    同时,在挪威倒戈之后,德国获得了面向北海、北大西洋的诸多优良深水港,比如挪威峡湾。更重要的是,挪威还有最重要的重水生产工厂。

    不错,就是重水!在核物理学家的眼睛里,重水是一种不错的减速剂,将快中子变成慢中子,才能够诱发裂变,也可以说,重水是制造核武器的必须原料。

    而在挪威和德国走到了一起之后,德国从挪威进口了大量的重水,这些,都让美国方面判断,德国需要重水来作为核反应堆的原料!

第九百七十三章 两个难题

    “格罗夫斯将军,我们的曼哈顿工程,进展如何?”在白宫,罗斯福向着匆匆赶到的老将军说道。

    在美国,原子能的研究也是相当保密的一个项目,曼哈顿工程,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

    罗斯福在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提醒之后,成立铀顾问委员会,开始实施庞大的研究计划。

    这个工作组建了最高政策领导小组,由总统本人、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范尼伐?布什和詹姆斯?康南特等人组成。

    当原子能的研究实践使美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得出结论:制造一种肯定可以用于战争的核武器是可能的。于是,罗斯福总统批准由布什提交的核计划报告,决定组建新的工程区来执行该项任务,这时,任建筑部副部长的格罗夫斯参与了进来,现在,他成为了曼哈顿工程区的司令。

    格罗夫斯这次来,当然是来汇报曼哈顿工程的进展的。

    “我们在橡树岭,已经建立起来了秘密的基地,各种工程,配套设施都在完善之中,我们的项目很快就能启动。”格罗夫斯说道:“不过,现在我们遇到了两个难题。”

    格罗夫斯深刻地认识到了曼哈顿工程的重要性,对整个工程一丝不苟,现在,他是来找罗斯福汇报重要情况的。

    “说吧。”罗斯福说道。

    “第一,就是我们的工程,需要大量的铀矿石。”格罗夫斯说道:“这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而我们美国境内,暂时还没有找到铀矿石。”

    “哪里有?”罗斯福问到。

    “刚果。”格罗夫斯说道:“刚果是铀矿的主要来源地,现在,在我们国内,就有一个前来避难的比利时商人埃德加…森吉尔,我们已经调查到了,森吉尔有1250余吨的富矿石存在我们的斯塔腾岛的货站内。”

    罗斯福顿时就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虽然那里早就没什么知觉了:“好啊,这简直是太方便了,立刻和他交易,不管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这批矿石搞到手。如果他不肯,那我们就直接征用!”

    现在已经是战争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利益才行!

    “我们已经找他了。”格罗夫斯说道:“尼科尔斯已经与森吉尔交易成功。森吉尔同意把货站内的矿石交给我们,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在比属刚果已采出的全部铀矿石运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