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179部分

甲午崛起-第179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迂腐清流的李鸿藻,和鬼灵精怪的萌少爷,俩人做了师徒,这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轩宗露和李鸿藻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这回跟刚才又不同啦,俩老汉多了悦萌这层关系,更加的热络,连带轩宗露也是个老文人,自然说的投契。

    李府的办事效率很高,也是因为李鸿藻心急,第二日,拜师宴席就开张了。

    李鸿藻并不打算请很多人来,本来他计划也就是三四十个,弄个三到四桌就完事了。却越来,人越多,很多都是听到了消息,自己来的。

    李鸿藻虽然不属于实权派的,但是在朝中极有威望,尤其是在倭仁和官文这些老一辈的人死后,已经隐隐成为文官的领袖人物!极其被慈禧倚重,是慈禧搞权力平衡的重要筹码!

    李鸿藻不愿意去克林斯曼大酒店,萌少爷只得让人采买菜蔬,赠送酒水,将李鸿藻的老婆乐死了,他家平时过的清苦,下人也只四个,所以萌少爷对于四个下人,还有一个管家这件事情觉得非常的好笑。

    李鸿藻是什么样的人?清流领袖啊,收的弟子,大多跟轩悦雷那种似得,怎么可能有人给他家改善福利?

    李鸿藻不清楚那方镇纸值得多少钱,李夫人是比谁都清楚的,她当日就偷偷的遣丫鬟去找了要好的夫人来帮忙看过,要好的夫人一看通体白玉再镶金,估价至少五万两。

    李夫人跟李鸿藻说了,李鸿藻苦笑连连,既然已经收了悦萌,再退回礼物就不适合了,他这个清流领袖全家的家当合起来也抵不到这个镇纸值钱呢。

    李夫人当即对李鸿藻笑道:“大人,您这辈子做的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收了悦萌。”

    李鸿藻苦笑着摇摇头,“这孩子天赋超绝,人是极其聪明的,就怕以后走歪路呢。”

    李夫人嘀咕道:“大人倒是一辈子走正路,不过家中的开销,还抵不到一个小吏。”

    李鸿藻叹口气,不去跟夫人辩驳。

    李鸿藻想着昨日同夫人的谈话,再看着源源不断的搬进府里的肉,酒,各种时鲜果蔬,很多连见都没有见过啊!

    李夫人则抱着萌少爷,笑的一朵花一般,李夫人也五十多了,正是喜欢小孩的年纪,“悦萌,不要再送了,这么多?吃到什么时候啊?”

    萌少爷笑道:“没事,吃不完,再送人,我看老师家里的仆人少,帮您买了二十个丫鬟,二十个家奴。这些帮着忙乎的人,以后就不走了。”

    李夫人惊讶道:“这怕是不行,你老师肯定不会答应的。”(未完待续。)

0214 辈分很高

    萌少爷嘿嘿一笑,“买都已经买了啊?您就跟他说,下不为例,他会答应的,要不然,这些人就不好过了。”

    萌少爷知道李鸿藻的心软,李夫人必定有办法的。

    李夫人只乐得眉花眼笑,摸了摸萌少爷的光光的大脑袋,“悦萌,不好这样的,钱不能这么花啊?知道你有孝心就行了。”

    萌少爷笑道:“以后老师家的开销,有我包了,师母不要让老师知道便行,我在京师雇佣了上千人,家奴都有七八百,多几个人的开销,不算什么的。”

    李夫人感慨道:“没有想到,我跟了你老师,吃了一辈子的苦,到了老来,还享福起来了。”

    萌少爷笑眯眯的,“那是应该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怕老师以后见悦萌懒惰,会不喜欢悦萌。”

    李夫人柳眉飞起,“别怕,他就嘴巴厉害,不敢的,有什么事情,你就告诉师母,不怕他。”

    悦萌大喜,花点钱,对于他现在的身家来说,简直不算事儿,听见李夫人这么说,立刻心中大定。

    一帮李鸿藻的学生,最小的都三十多岁,跟轩洪涛那般大,最大的得有五十多了,一帮人围着萌少爷,直唤他做师弟,好不亲热。

    萌少爷大汗,老子多大,你们多大,这也太那啥了,他明白,这就是朋党,不管是不是像后世的政党那么严苛,但是这种关系,实质上就是朋党,这帮人是要抱团的!

    萌少爷一高兴,笑道:“各位师兄,我也没有什么学问,没有什么学识,承蒙众师兄看的起,每个人一封红包,算是师弟孝敬的。”

    五十多个人,每个人二百两!

    萌少爷一出手就是一万多两,这一手,连轩宗露都觉得厉害!

    这帮官员的品级虽然都不低,李鸿藻的弟子,能低吗?不过,清流没有钱啊,来吃个饭,顶多都是包个十两银子封顶了,没有想到,吃饭还能倒着拿银子,而且一下子就是二百两?简直是闻所未闻!

    一帮人简直恨不得将萌少爷捧上天,众人其口夸耀萌少爷的学识过人,知书达理,简直人间少有,都大赞老师有眼光。

    只有三个人对于萌少爷的红包,似乎没有什么表示,居然还拒收!

    这让萌少爷很是好奇,急忙侧面打听三人是谁?

    打听人,这是大力的强项,大力不到一会儿,便回来向萌少爷汇报。

    年纪大点的俩人是翁同龢和张之洞,年轻点的是张佩纶。

    萌少爷暗暗惊讶,这三个人的名气在后世都很大,张佩纶好像还成了李鸿章的女婿!萌少爷好像还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张佩纶是有两房妻妾的,最后居然还娶了小很多岁的李经寿,然后两个人的孙女是张爱玲。

    呃……

    萌少爷只是觉得好笑,并没有轻视的意思,这个年代,夫妻差二十岁,真的稀松平常的紧,不少五六十岁娶十二三岁的,甚至是七八十岁娶十二三岁的,都稀松平常的狠呢!

    所以说,萌少爷并不觉得自己要泡大十六岁的大嫂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他这个一岁的年纪,赵轻萝接受不了而已,不然,萌少爷都已经要开荤啦!

    翁同龢就更不用说了,两代帝师,更是成为了清末政治人物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人物,数得着的历史事件当中,翁同龢多次出演主要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仅次于慈禧的决定性角色!

    张之洞嘛,萌少爷是搞不懂的,名气在后世很大,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也侧面打听过,除了好写个萌少爷看不懂的古文,萌少爷真没有发现此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大力轻声道:“这三人真不识抬举,这不是给少爷难堪吗?”

    萌少爷摆摆手,“不要瞎说,你应该这么想,他们不要,咱们不是省了六百两?给随侍弟兄们分了!”

    大力惊喜的点点头,“好嘞。”

    少爷出手大方,底下的兄弟们早都习惯了,实际上,萌少爷的贴身扈从,这帮人的工资,在克林斯曼洋行的工资阶层当中一点都不突出,不过,跟着萌少爷,这点工资,早都被大力,王占奎,张德成,尉奎恒这些人给忽略啦,少爷的红包,才是硬道理。

    萌少爷并没有因为这么一个小插曲而不快,他不管这几人是自命清高,还是看不上他这个一岁的师弟,还是觉得钱不是好东西,他不想去想,就当不知道这么一码事。

    萌少爷恭恭敬敬的给翁同龢和张之洞行过尊敬之礼:“晚生后学轩悦萌,见过两位大人。”

    翁同龢和张之洞相视一笑,觉得有趣,没有想到一个一岁的人,口齿这么清晰,这倒是让他们好奇的,刚才萌少爷和众人瞎哈拉的时候,翁同龢,张之洞,张佩纶三人就没有去听,只当是逗弄小孩呢,他们实在是闹不懂为什么李鸿藻要收这么一个小孩当弟子。

    翁同龢和张之洞不置一词,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悦萌,而张佩纶则是侧视一眼,态度比较轻蔑!

    萌少爷虽然心中不舒服,却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他能够理解,自视甚高的人,怎么愿意和一个一岁小娃同辈份呢?

    李鸿藻也不喜欢悦萌这样,不过,见自己的一帮弟子可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见到弟子们的人心聚齐,心里倒也喜欢了。

    李鸿藻偷着将悦萌拉到身边,“悦萌,你当老师这里是什么地方啊?一日之内,你这都花了多少银子了?你想让言官参劾老师啊?”

    萌少爷微微地一笑,“我是您的弟子啊,这尊师重道,自古有之,这能说什么啊?您这是偏心,歧视,歧视我有点儿小钱。”

    李鸿藻无语了,白胡子翘了翘,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还没有听说过歧视人有钱的吧?

    一帮慕名而来的官员,更是无语了,以前他们对于清流,还有优越感呢,尤其是李鸿藻的弟子,倭仁这些人的弟子的日子都是很清苦的,跟个苦修僧差不多,现在呢?一个个拿了二百两的大红包,一下子超过了两年多的俸禄都不止啊!

    这些还是清流吗?

    京师的官员品阶虽然高于地方官,但是大部分京师官员都盼着外放地方呢!除非是做到了封疆大吏的地方官,盼着能登上阁首,才会想着回到中央。

    天下最好的位置,莫过于直隶总督,既靠着京师,又能享受封疆大吏的一切优待,且权势滔天。

    李鸿藻询问了一些萌少爷关于读书方面的看法,对萌少爷的学问,显然很不满意。

    萌少爷虽然记性很好,早就能熟练背诵四书五经的内容,不过,他的理解能力是现代化的,不可能跟这个时候的人一样啊?这也是他对科举不感冒的方面,死记硬背简单,但是理解,认知,这都是已经形成了习惯的,怎么能说改就改?

    两个人正说话间,门外高声报号:“恭亲王爷到!”

    萌少爷和李鸿藻,均为吃惊。

    萌少爷是想到要见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恭亲王而有些激动。

    李鸿藻是没有想到恭亲王会亲自来他的府邸,他并没有给恭亲王发请柬啊,而且,他和恭亲王的关系不睦,平时除了在朝廷见面的时候,偶尔客套几句,私下是绝不见面的,李鸿藻搞不懂,为什么恭亲王今天要来。

    萌少爷对别人不清楚,对恭亲王还是有个简单的认知的。

    在萌少爷的印象中,这个恭亲王奕訢应该是有机会当皇帝的。(未完待续。)

0215 恭亲王爷

    萌少爷在现代的时候看清末的历史,有时候,反而希望恭亲王能够顶替咸丰!

    萌少爷猜想,如果当初不是咸丰即位当皇帝,而是恭亲王当皇帝的话,估计中国的历史要大不相同啦!

    恭亲王如果当皇帝,能不能改变清朝被推翻的命运,萌少爷说不好,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很难靠着一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什么,尤其是落后的太多,不过,萌少爷猜想,说不定能加快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总归,恭亲王顶替咸丰,对国家是有利的,这是一定的!

    如果只是从失去皇位的角度来看,那只是恭亲王个人的不幸,但经过若干时间才发现,错失皇位事小,错坐皇帝宝座的人耽误的可是全天下人民的大事,只是,有这样感受的时候,国家已经积重难返或病入膏肓,甚至走向灭亡。

    历史久远一些比如大秦帝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天下归一,使无数个小国终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政策也在一步步的深化到各个领域,可是,正当秦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秦始皇却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秦始皇死后,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

    其实秦始皇对长子扶苏一直着意培养,扶苏不负父望,深得百姓爱戴,可是当秦始皇突然病逝时,谁也没有料到,扶苏不但没有当上皇上反而失去了性命,赵高之所以把皇位假传给胡亥就是因为胡亥没有能力很容易被他控制,从而大权独揽,很快胡亥就把一个大秦帝国带入了死胡同,走向灭亡也就成了必然。

    秦朝离现在稍远些,那么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同样存在着有能力却没有机会,而有机会却没有能力的皇帝。比如清朝的第二任皇帝皇太极去世时很突然,还没有来得及立太子,当皇帝驾崩时能够有资格做皇帝的人当时有两个,一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那时,他已经统率军队,威震一方,并且他已经成年。

    另一个就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他不仅足智多谋,更善于带兵打仗,这在后来清军入关,一举入主中原就看出了多尔衮非凡的智慧,可是这两个人最终都没有当皇帝,而是把这个位置让给了当时年仅六岁的皇子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可是顺治皇帝不仅年龄小,还体弱多病,仅仅活了二十四岁。

    康熙朝,他的所有皇子从小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无论哪一个当皇帝,都会把国家治理得不错,雍正最后从众兄弟中脱颖而出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心里知道有些兄弟的才能要超过自己,知道他们在心里其实并不很服气,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