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妤记 >

第52部分

青妤记-第52部分

小说: 青妤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惶惶地看着石臼当中的花蜜,子妤忙问:“唐师父,是不是我倒多了?”

    “怪我没说清楚。”唐虞认真地就着烛灯看了一下石臼中花蜜的分量,“花蜜都是瓶口的浓稠些,不好倒出来。后面的却清了许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倒多了。这样吧,我执着你的手,你且仔细感觉。因为花蜜若是多了,药丸就没法子调制成型,此步甚为关键。”

    说着,唐虞已经放开了子妤的手腕,直接用手掌反握住了她捏着药瓶的纤手之上,眼神盯着瓶口:“来吧。再试试,最多三滴铜钱大小的花蜜就该够了。”

    原本子妤就有些小小的紧张,这下手被唐虞一握,突突直跳的心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赶紧用另外一只手捂住胸口,薄唇紧紧地抿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瓶中的花蜜上,而非两人手心手背的片刻相交。

    或许也感到了子妤的紧张,唐虞也觉着这样直接握住对方的手有些不妥,毕竟她已非稚龄女童,已是个大姑娘了,想到此,手上加快了动作,掌握着份量帮子妤倒入了三滴花蜜:“记着前后的量,下次小心些,不要再出错了。”

    说完,唐虞才不着痕迹地收回了手,感到掌心还残留着半点滑腻触感,侧脸随手拿起杯盏饮下了一口微凉的茶水,想要消除那一丝尴尬的感觉。

    被唐虞手掌覆盖的手背突然没了那种暖暖的温度,子妤也缩回了手,只乖乖地收拾好了几个药瓶。岔开话题道:“唐师父,这下是否要拌匀了才行?”

    “对。”唐虞专门拿出一张干净的布帕,取了开水烫过,抖抖不烫了之后才递给子妤:“擦擦手吧,我教你怎么揉制成丸。”

    “不是要阴干一天么?”子妤接过布帕,擦着手,不解的问。

    也不直接回答,唐虞来到书案前拉开一张细白的薄绢帕子,露出用瓷碗盛好的药泥,端了过来:“明日郡主就该过来服药了,这是我昨日备好的。来试试吧。”说着从乌木匣子里拿出裹好的一支干净小勺,轻轻挖出指腹大小的一团:“摊开手心,动作柔和一下就行,这最后一步没什么太要紧的,只要揉出大小均匀,形状规整的药丸即可。”

    依言伸手,把掌心朝上摊到唐虞的面前,子妤看着他把药泥落到自己手中,也不多想,就轻轻地用双掌开始揉捏药丸起来。

    两人也不多话,对坐着开始制作药丸,不一会儿,瓷碗里的药泥都变作了一颗颗指肚大小的浑圆颗粒,倒也均匀。

    拿起一个白瓷小瓶,唐虞将药丸系数倒了进去,用红布木塞子封好,递给了子妤:“明日郡主过来,你亲自交给她吧。若是知道你亲手所制,她肯定会很高兴的。”

    “好。”子妤倒也并未推辞地就塞入了怀兜里妥善放好了。五年的相处,她们姐弟都和薄鸢郡主这个小妮子很是熟悉了,子妤心中也把对方当做一个***一般看待。这下能亲手为对方尽些绵薄之力,自然有些高兴。

    药丸也做好了,唐虞眼看着并无其他事情,开口道:“时候不早了,把这蜜水茶喝了,就回去休息吧。”

    起身来,子妤一口饮尽了唐虞亲手为自己调制的蜜水茶,虽然已经微微有些凉意了,但喝道肚里却有种甜丝丝暖洋洋的感觉。

    动手替唐虞收拾了桌面的乌木匣子,又用抹布擦干净面子,子妤这才乖巧地福了一礼,拿了那本记载秘方的旧书放进食篮别过唐虞,提了裙角迈步出了屋子。

    待子妤离开,唐虞又独坐了一会儿,只饮茶而不语,盯着灯烛眉头微蹙,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片刻之后。门上又传来敲门声,唐虞起身来打开,竟是钟大福一脸笑意站在门外。他一手提了只烧鸡,一手提了个酒坛子,咧嘴露出白白的牙齿,朗声笑道:“兄弟,有个天大的好消息,你可得和我一起分享分享。”

    侧身迎了钟大福进屋,唐虞知道他所说的“天大喜事”是什么,却也不言语,只等他自个儿说出来更高兴。

    “哈哈,刚才我在院子门口遇见了子妤那姑娘,她悄悄告诉我,说是阿满答应我的求亲了。今儿个高兴,陪我喝两盅可好?”这个钟大福身材魁梧,今年二十有八,生得一脸正气,浓眉大眼的。配上一副武生练出来的好身板儿,还是有几分英武俊朗的感觉。他因为出身稍微低一些,又是武生的师父,和那些个文戏师父们有些合不来。倒是唐虞时常替他治疗身上的跌打损伤,与其很是投缘。这不,因为得了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也不顾入夜了,到街面买了只烧鸡,又打了一坛子酒就来寻得唐虞一起庆祝。(!)

一树梨花 章七十四 一夜思量

    章七十四 ****思量

    春日的夜晚倒也凉快清爽。唐虞请了钟大福进屋,推开窗户,让夜风透进屋子,又给灯烛加了个薄绢罩子防风,再取出碗筷置好,两人对坐,斟了酒,先一杯饮尽才开始说话。

    唐虞也真心替钟大福高兴,主动举起杯盏先干为敬:“恭喜了,先前子妤过来也提过,可惜那时你还在前院值守。”

    “你竟比我早些知道么?”钟大福伸手虚捶了唐虞一下,这才“啧啧”直叹:“我本以为阿满是因为我的缘故病了,却没想一个月过去了她竟突然想通了愿意嫁给我。嘿嘿,以后我一定会好生待她,让她享福的。”

    其实唐虞倒从子妤处知道些阿满为何突然想通的缘故,不过并未准备告诉钟大福,毕竟这并非是什么欢喜的过程,只是阿满认命罢了,便转了话题:“子纾自打跟了朝元学武生,你手下也没个趁手的弟子了,何不在低阶弟子里重新寻一个来。”

    说起这事儿。钟大福倒是不可惜,爽朗一笑:“子纾灵气十足,在武生一行很有悟性。若是一直跟着我练倒是可惜了。朝元那小子是武生中的绝顶翘楚,希望将来子纾也能成为京中有名的武戏角儿,那我这个启蒙师父也就知足了啊!”言罢,手一挥,竟不小心将桌旁放置的杯盏推落地面。

    亏得是一个空杯子,地面也铺了毯子,还好没碎了。唐虞连说“没事儿”,俯身去拾,却从怀兜里掉出一个荷包来。

    “咦!”

    钟大福眼明手快,一把捡了这荷包,拿到鼻端一嗅,淡淡的清香甘甜味道从中透出,闻着很是舒服,而且明显是女儿家的东西,便促狭一笑:“哟,你什么时候揣了这东西在身上。好像是香囊。。。。。。”说着已经扯开荷包系着的带子,正要把香囊从里面拿出来。

    只看了一眼,才想起这是自己早前收的“谢礼”,唐虞正想解释是子妤送给他的玩意儿罢了,可没等话出口,钟大福已经将其取了出来,就在烛灯下一瞧,脸色愈发变得惊讶:“这。。。。。。这可是‘并蒂清莲’的花样啊,唐师父,莫非是哪个相好送给你的?”

    蹙眉。伸手取过香囊在手,仔细一瞧,果然是一朵濯濯而立的青莲,却在同蒂上生出了另一朵小一些莲花,虽不细看容易忽略,可烛灯一照,却又分明的很。这绣功精细灵动,那并蒂而生的青莲似乎活儿一般,上头两滴露水仿佛还在颤巍巍地往下掉落,这。。。。。。岂不正是“并蒂清莲”的图案么!

    有些不敢相信是子妤所赠,唐虞又仔细地翻看了香囊,见底部仍旧绣了一朵浅紫色的小花图案,分明是花子妤惯用的落款。

    见唐虞看的失神,钟大福小声打趣儿他:“怎么了,看你意外的样子,收了这荷包竟没打开来看啊。啧啧啧,我就说,唐师父可是咱们戏班的第一美男子啊,轮样貌丝毫不输那些个年轻的戏郎们,又是戏班的二把手,身份不是一般。怎么会没有个相好呢?哈哈哈,告诉老钟我,到底是哪家姑娘这般幸运,红袖球都丢到你怀中了啊?”

    钟大福说的也没错,花家班师父本来就抢手,像唐虞这样的更是勾起不少邻里街坊,大妈大婶的注意。从他才十八岁就不断有人来说媒,这五六年来几乎从未断过。但唐虞的性子,根本就不曾理会。花夷也是存了私心,想他若是娶了外面的人,将来肯定少不了了出了戏班子。若是能让他娶个戏班的戏娘,岂不是多了两分机会留住他,所以也睁一只眼闭一眼,没有相逼。

    唐虞收起神思,胡乱地将香囊塞回到怀中,对这钟大福敷衍道:“不过是随手收的礼罢了,没什么要紧的,你别误会。”

    话虽如此,却总觉着心里有块地方像是被人撒了一颗种子,如今春暖花开,好像也该发芽了,有些蠢蠢****的想要破土而出。。。。。。朗眉微锁,唐虞赶紧把心头这种异样的感觉打消掉,看着钟大福一脸的促狭表情,无奈甩头:“倒是你,都要娶媳妇儿的人了,说话稳重些才是。”

    “好好好,你不想提,我也不多问了。”钟大福又是爽快一笑:“只是到时候要提前通知我才是。我亲自给你们亲手做一个架子床当贺礼,哈哈哈!”

    无奈一笑,唐虞只觉得有些蹊跷。想着子妤那丫头,难不成是送错了对象?可止卿明明要的是荷塘月色的图样,而这青莲也确实是自己曾要求的,到底,她是根本就不知道这“并蒂清莲”寓意为何,还是。。。。。。她对止卿有意,特别绣了这个花样来表明心迹,却弄混了送到自己这儿来了?

    脑中总是辗转反复,怎么也挥不去各种猜想,唐虞心头闷闷的,干脆陪着钟大福多了喝了几盅,若是醉了,倒不用去琢磨这些个烦人的事儿了。

    两人一番觥筹交错,眼看差不多该上夜了,唐虞才扶了已然酩酊大醉的钟大福回房回房休息。

    。。。。。。

    虽不经常饮酒,但唐虞的酒量极好。他作为戏班的二把手,也常常陪着花夷一起应酬贵人们,练就了一副铁胃,所以半坛子的烧刀子一般也醉不了他。可不知怎么的,今儿个喝了下来总感到头有些昏沉沉的,心口也闷的慌。堵的慌。

    既然睡不着,唐虞干脆备好笔墨纸砚,把这几日脑中构思好的新戏书写下来,赶明儿个让花夷看看,能不能在贵妃的寿宴上表演。

    写着写着,夜色渐渐被一片迷蒙的银白所取代,灌满了油的烛灯也“噗”的一下终于熄灭了。

    唐虞抬起头来,才发现自己竟****未曾合眼,心中酝酿了许久的新戏却也没有写完,卡在了女主角的塑造之上,不由得摇摇头。起身来到窗前,伸手推开了窗户。

    看着一轮旭日即将冲破浓雾阻隔的天际,心里始终无法明悟,回头看了一眼静静放置在书案上的那个荷包,里面装的正是子妤亲手所绣的“并蒂青莲”。

    无论她是送给止卿的也好,并不知道这绣样的寓意也好,自己又何必如此介怀呢?不过是小女儿家的随心之作罢了,只要看好她别和止卿暗许私情便罢,其余,多想也是毫无用处的。

    自嘲般地笑笑,唐虞已是释怀了不少,回到桌前拿起一叠书稿,上面还有淡淡的墨香,里面似乎还参杂了一丝桂花的香味儿,仔细一看,想起这是子妤亲手为他做的墨块,黑色中有着了点点金斑,正是由了她自己的喜好,放入干桂花粒子在墨中。

    看着子妤从稚龄女童长成二八少女,她在唐虞心目中始终犹如这桂花,生于高冠的树木之上,虽然娇小轻盈缀于绿树之间,却让人无法忽视,虽不如牡丹国色,却在归于泥尘之后仍然余味幽香。。。。。。

    想到此,唐虞心中又有了些文思的萌动,低首看着自己写下的新戏,里面的女主角是个孤身一人来到红尘中拼搏的女子,她外表纤弱,内心坚毅,虽不是国色天香,却能在属于她自己的舞台上上倾国倾城。

    若是借鉴了子妤作为女主角儿的意向,或许别有洞天也说不定!

    心中已有定论,唐虞顿时精神一振,将书稿放回桌上,取了墨笔。这个时候的他已然没有了瓶颈,薄唇微抿。脑中勾勒着子妤从十岁入戏班的样子到现在,不加思索地把心中所想一一落笔。

    直到雄鸡打鸣,旭日东升,天色大亮之际,唐虞才终于完成了这部酝酿已久的新戏文。脸色中掩不住有些激动,也不顾此时才清晨,推门而出,只想直接找到花夷,将此戏文给他评阅。若是可行,一个月之后的贵妃寿辰,定能将佘家班杀一个措手不及!

    快步来到花夷所居的单独阁楼,此处离得紫竹小林也不远,周围种了稀稀落落的香樟树,虽不成林,却也清幽。

    拾级而上,陈哥儿正好端了早膳过来,准备伺候花夷梳洗。瞧见唐虞一脸精神,忙招呼道:“唐师父,您怎么这样早!”

    两三步渡上阁楼的几层木阶,唐虞扬扬手中的戏文稿子:“连夜写好了新戏,准备给班主过目,他可是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