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619部分

跃马大唐-第619部分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兰道:“咱们何不让他们朝平原方向而去,待我们解平原之围,便可让人接他们入平原城中。”

    王源摇头道:“进。平原城又能如何?我们还是要离开平原城南渡黄河的。”

    公孙兰道:“那便带着他们一起南渡到黄河南岸的州府安顿,有何不可?”

    王源摇头道:“这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恐怕不成。”

    公孙兰看着王源低声道:“你率军打仗是为了什么?你曾说过你是为了解百姓倒悬之苦才担此大责的,莫要忘了你的初衷。再说,你若这么甩手走了,于你名声会有多大的损害你知道么?所谓民心,便是从这些时候积累而成的。不得民心者,将来什么也得不到。”

    王源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自己居然真的蠢到了拍拍屁股走路,任由这些百姓去死?这件事一定会让自己蒙上污名,自己怎么蠢到了这个地步了?幸亏公孙兰提醒的及时。

    王源策马停步,转身朝着百姓们高声叫道:“乡亲父老,本人做了决定,本人决定带你们一起走。”

    众百姓惊愕的张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青谭平等也是呆呆发愣。

    “赵青谭平,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整队保护百姓们上路么?”王源沉声道。

    “王元帅,你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啊,王元帅,大恩人啊。”人群爆发出呐喊声,纷纷跪倒在地磕头,泪下如雨。

    ……

    严庄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可以用意得圆满来形容。他没想到事情会是如此的顺利,史思明居然乖乖的将十万兵马便交到了自己的手里,任自己带出长安城。

    奉旨来长安之前,严庄的心里是忐忑的,他知道史思明是什么样的人。他担心史思明会突然发难,将自己当场格杀,就此扯旗造反。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份分兵的圣旨的意图太过明显。哪怕是个傻子也会明白这是对手握重兵的史思明的不信任。否则怎会在长安城面临敌军大军压境之事却将其十万兵马抽调走,这简直是开玩笑。

    而史思明居然照办了,而且平平静静,没有吵闹,没有争执,和和气气的将十万兵马交到了自己手里。虽然严庄看得出,这十万兵马大多都是新兵和老弱之兵,明显是经过挑选的兵马,但对严庄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他可不会傻到为了这件事去争执一番,能从长安带走这十万兵马和自己的脑袋,便已经是祖上积了大德了。

    史思明客客气气的将严庄送到了灞桥长亭。临别时举杯道:“严元帅,请你转告陛下,我一定替他守住长安,请他放心。你告诉他,他对我史思明的隆恩,我一定会报答他,而且是加倍的报答他。”

    严庄听的脊背发寒,史思明这番话说的很是诚恳很是感人,甚至在他的眼神和表情里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虚假。但正因为如此,严庄才觉得心中发寒。能如此隐忍不露声色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人。史思明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是肯定的。他所谓的加倍报答,如何报答?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了。

    拜别之后,严庄率十万兵马迅速赶往洛阳。他知道,王源的神策军十余万人就在长安周边逡巡,他不想自己只是调集兵马便被神策军给盯上。自己可不想趟长安之战的浑水。于是乎他命令兵马不分昼夜的行军,终于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将这十万兵马带到了潼关。

    抵达潼关之后,严庄长舒一口气,而且后来的探报说明了他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和幸运。因为就在他和十万兵马抵达潼关之后的数个时辰。斥候兵马便发现了近五万骑兵在潼关西北十里外出现的身影。那显然是大唐神策军的骑兵大队,他们定是得到了自己这十万兵马的消息,故而从长安东北包抄而至。幸亏自己命令士兵们轻装前进,昼夜不停。这才安全的抵达了潼关。否则一旦被这五万骑兵截断,后果不堪设想。严庄可不认为自己这十万老弱新兵会是五万神策军骑兵的对手。

    庆幸之余,严庄也有了深深的担忧。神策军已经在长安周边如若无人之地,几乎是肆无忌惮的运动穿插。这说明,长安城几近孤立。不久后唯一一条经由潼关往东的道路怕也要被切断了。而且,唐军的骑兵居然抵近到潼关十里之外,要是神策军决定攻击潼关,绕过长安直取洛阳该如何?若是史思明根本不打算出兵牵制,而任由神策军攻击潼关直取洛阳,那该怎么办?

    在此之前,也许史思明不会这么做,但现在的史思明可说不准了,他要以这种方式报答陛下的‘恩宠’,那可就大事去矣。

    严庄想了很久,决定将这十万兵马留下一半人驻守潼关。因为他觉得,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史思明身上,而要经营潼关关卡守住通向洛阳的通道。潼关之地从东往西是天险,但从西往东根本就无法守御,留下这五万兵马的目的便是配合当地的守将重新构造城防。反正这五万兵马自己会选那些老弱之兵,带着南征用处不大,还不如留在这里当苦力,当炮灰守关,那绝对是物尽其用的。

第八三八章 调兵

    (二合一,月初了,投票吧。)

    三天后,严庄率五万兵马抵达洛阳。当然这五万兵马是无法进京城的,只能驻扎在洛阳城外的临时军营之中。

    傍晚时分,严庄急匆匆的进了城,马不停蹄的进宫去见安禄山复命。当他来到安禄山的寝殿之外时,却被一阵鬼哭狼嚎之声吓了一跳,忙走近看时,但见殿前回廊上,十几名禁卫正举着棒子对四名内侍行刑。棒子‘噼里啪啦’的打下去,内侍们皮开肉绽惨叫连连,简直惨不忍睹。

    严庄知道,一定是安禄山又开始发怒,拿这些内侍们撒气了。严庄心中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厌恶之情,安禄山实在是太暴躁太暴虐,看着这些内侍被打的皮开肉绽的情景,严庄想起了那一次自己被安禄山下令打的皮开肉绽的情形。

    “严先生,是严先生吗?救命啊,快救我一命啊。”

    严庄正皱眉沉吟间,猛听的地上的一名灰头土脸的内侍高声叫喊着,声音竟然是李猪儿的声音。严庄一愣,帮摆手叫几名禁卫停止行刑。一名禁卫喝道:“陛下下令将这几人活活打死,我等可不敢抗命。”

    严庄忙道:“你们稍等,我去见陛下求求情,若是陛下不准,你们便行刑打死便是。”

    几名禁卫低声商议了片刻,点头同意。都是在安禄山身边当差,他们其实也知道这些人并不该死,只是陛下脾气实在是暴躁,他们也不能抗命。打杀人的事情最近他们做了太多,晚上睡觉都做噩梦,何妨积一次德,能不打杀人命当然是最好。

    严庄拱手道谢,蹲下身子问李猪儿道:“你们倒底为了何事被处罚?告诉我缘由,我进去后也好心里有底。”

    李猪儿满脸是泪,哀嚎道:“我的严先生哎,我哪里知道为了什么?我们几个本来是伺候陛下用晚膳的,后来兵部派人送来了一份急件。陛下便要我们读给他听。我不识得字,便是高老三读的折子。说什么有敌军摸到了邢州邺城一带,好像攻击咱们的几座州府。我也听不太明白,于是便打了个趣说,这帮毛贼根本不算什么,待陛下眼疾好了,身上的病痊愈了便去御驾亲征宰了他们。谁知陛下忽然就暴怒,说我们都是一群欺骗他的人,欺骗他眼睛看不见,说我们都把他蒙在鼓里,马上便要被人攻到洛阳了,也不告诉他。”

    严庄听他杂七杂八的叙述着,也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隐约好像是因为邺城一带出了什么麻烦事,惹得安禄山心情不佳。李猪儿这家伙又是个嘴碎的,在那时候还来打趣逗乐,惹得安禄山发怒,将气全部撒在了这四名内侍身上,要打死他们才罢休。

    “救我啊,严先生求你救我一命。我李猪儿来世结草衔环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李猪儿声泪俱下的哀求着。

    “稍安勿躁,我去求求陛下,成不成便看你们的造化了。”严庄皱眉道。

    四名内侍趴在地上连声道谢,磕头如捣蒜。严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冠,朝寝殿之中走去。

    安禄山的寝殿之中阴暗而闷热,就像是一座坟墓一般,弥漫着尸体**气味,这是安禄山腐烂加重的伤口散发的臭味。这臭味充斥了辉煌廊柱之间的角角落落,附着在金光闪闪的器皿,色彩华丽的家具,名贵珍奇的宝物之上,怕是永远也挥之不去了。

    安禄山仰卧在软榻上,肚子上盖着渗透血水的薄纱,眼睛上也蒙了黑布。因为他的眼睛已经不能见光,一旦见到光线便会灼烧刺痛无比,所以,整个寝殿之中不许点起灯火,门窗也紧紧关闭,显得幽暗阴森。

    听到了脚步声,安禄山的身子动了动,高声问道:“打杀了那几个狗东西了么?”

    严庄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安禄山是把自己当做回禀消息的禁卫了。于是严庄咳嗽一声沉声道:“陛下,是臣来了。”

    安禄山侧着头辨别,听出了严庄的声音,忙挣扎着要爬起身。几名宫女忙上前吃力的扶着他坐起身来,用靠枕支撑起他庞大的身躯来。

    “原来是你?你从长安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史思明没有为难你吧?”安禄山连珠发问道。

    严庄上前一边跪拜行礼,一边沉声道:“托陛下洪福,一切顺利。”

    安禄山喜道:“当真么?十万兵马你带回洛阳了?”

    严庄忙将此去的情形说了一遍,也告知安禄山自己留了五万兵马驻守潼关之事。剩下的五万自己带回了洛阳,在洛阳郊外临时驻扎。

    安禄山听后沉默了半晌,问道:“你是不是觉得长安守不住了?故而才在潼关留下五万兵马?”

    严庄忙道:“臣只是觉得有备无患。一下子抽调十万兵马离开长安,怕是会对长安的防务有影响。那五万兵马留守潼关也是和长安暂作呼应。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陛下不用担心。”

    安禄山皱眉道:“你不用安慰朕,朕虽不在战场,但心里却清楚的很。你一定是担心史思明会坐视潼关失守,故而留五万兵马加强潼关的防御。你这么做很对,总是要防一手才是。潼关是通向洛阳的要道,当然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很好,这趟差事你办的不错,我本担心你此去不会有好果子吃,总算史思明对朕之命还不敢不遵。”

    严庄心中暗骂,很明显,安禄山心里清楚这次去长安是很危险的,很可能会掉了脑袋。但行前安禄山一个字也没跟自己提,足见此人对除了他自己的生死之外的任何人的生死都并不在意。

    “陛下,另外五万兵马驻扎在洛阳郊外,那么陛下认为,臣何时出兵南征为好?臣的想法是越快越好。因为早一天的拿下东南诸州府,咱们便可早一天迫使王源的兵马退兵。”严庄沉声问道。

    安禄山沉吟片刻,微微摇头道:“南征之事暂时缓一缓,朕希望你率这五万兵马去做另外的事情。”

    严庄愕然道:“陛下何意?”

    安禄山探手在一旁的小几上摸索,一旁的一名宫女不知他要什么,忙在旁颤声发问:“陛下要拿什么?告知奴婢,奴婢去拿。”

    安禄山骂道:“滚开,你以为朕拿个东西都拿不了了么?”

    那宫女忙退到一旁,安禄山将小几摸了个遍,终于摸到了一封摆在离他最近的一封奏折。他拿起来摸了摸,递到了严庄面前道:“替朕瞧瞧,是不是兵部送来的那封奏折?”

    严庄忙接过翻开来,上面盖着兵部的印戳和日期署名,正是兵部今日送来的奏折。于是忙道:“正是。”

    安禄山点头道:“你瞧瞧内容吧。”

    严庄打开折页开始阅读内容,只片刻之后,严庄便面色大变,待看完奏折之后,严庄惊声道:“这……怎么可能?腹地之中怎么可能有敌军出现?还连下三座城池?杀了一万多驻守兵马?”

    安禄山捶着扶手道:“朕也说不可能,但兵部的折子可是白纸黑字。我们的后院可不能起火。我之前便要求史思明派兵先将咱们占领的地方稳固了之后再攻蜀地,他就是不听。还说什么,疥癣之疾无关大局。平原郡和常山郡的颜真卿颜杲卿二人死活不投降,带着兵马抵死反抗,早就该将他们给铲平了,偏偏要任由他们张狂。朕一再要求之下,才攻下了常山郡,将颜杲卿给杀了。剩下这个颜真卿依旧顽抗。现在可好,后方彻底乱起来了。邺城邢州魏州居然还被反攻了,这简直难以想象。这么下去,他们下一步恐怕便要往北攻了我的幽州城和雄武城了?那里可是咱们的大本营,难不成要被抄了老窝不成。此事已经不是疥癣之疾,而是个大娄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